三國兵主三十二章 商業鼓勵 戰爭準備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兵主 >>三國兵主最新章節列表 >> 三十二章 商業鼓勵 戰爭準備

三十二章 商業鼓勵 戰爭準備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玄黃復興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玄黃復興 | 三國兵主 
由西到東,幾人一路行來,寬闊的街道上只有些許百姓匆匆來去,顯得十分冷清。沒辦法,只因漁陽城內本就人口不多,如今城池擴大十倍,那么點百姓經此稀釋,就顯得更少了。

到了城墻處,只見無數人,和水泥的和水泥,抬青磚的抬青磚,砌城墻的砌城墻,仿若螞蟻搬家,熱火朝天。他們之中,有烏桓人,有本地百姓,有老人婦女,更有小孩少年。個個汗流浹背,臉上卻沒有絲毫不滿,更多的,卻是喜悅交談。

“主公,城墻已經建成兩丈,不知...”

“哈哈,元皓之意吾知之。”劉淵擺手一笑,道:“漁陽的城墻,現在我只打算建三丈高,至于寬度嘛,呵呵,這個似乎沒有硬性規定吧?”

“主公英明。”田豐道。

劉淵心想,亂世未至,做事不能太過,免得給人把柄抓拿。原本劉淵是想建造六七丈、甚至八丈高,寬五六丈的城墻,但郭嘉提醒他,言及洛陽城墻也不過如此,要是被人知曉,定有大禍。

劉淵聽聞郭嘉諫言,也不由心中打了個突,幸好有明白人在,否則他劉淵一時興奮,搞出大逆不道的事兒,那可就麻煩了。

如果真把這城墻搞成洛陽一般,甚至超過洛陽,那就形同謀反。只要他劉淵背上這么一個罪名,那么以后,絕對沒有出頭之日!

現在的大漢還沒經過黃巾之亂,軍力、物力都還算充裕強盛,如果這時候謀反...劉淵想起前世歷史上的董卓、張舉張純,心中不由打了個寒顫。那董卓、張舉還是在黃巾之亂后,才明目張膽的造反,結果都被整的凄涼慘淡,家破人亡。現在他劉淵要來這么一出,那就是與整個大漢,幾千萬人,無數俊杰作對呀,到時候怎么死都不知道!

幾人在新城走了一圈,又回到了新建的太守府。

太守府同樣是紅磚建造,只不過比起旁邊建筑要高大一些罷了。其實按照劉淵自己的想法,太守府只要能住就成,但沮授等人進言,說太守府代表他劉淵的威嚴,如果建小了,豈不被人恥笑?

走過十數級階梯,諸人進了大門,跟著劉淵到了書房。

劉淵示意大家坐下,又叫人奉上茶水,這才道:“漁陽城太大了,人口太少,余下諸多房屋店鋪冷清非常。不知各位有何建議,讓漁陽能盡快繁榮起來?”

郭嘉眉頭一皺,沉思片刻,卻沒有好辦法,只得聳聳肩,向劉淵表示一個無奈。劉淵理解的點點頭。誰讓郭嘉軍略出眾,政事一知半解呢?!

沮授思考半晌,首先答道:“主公,人口問題倒還好解決,如今流民愈加泛濫,招收起來毫不費力,我想,無需幾月,憑著漁陽城的條件,注滿居民倒還不難。”

“這不是主要問題,”劉淵魁首輕搖,道:“我要的是繁榮和發展。”

田豐此時眼睛一亮,道:“要想城池繁榮,商人必不可缺!”

“哈哈,元皓之言有理!”

劉淵哈哈一笑道:“我也是這么個意思。商人行商,有利于物資流通,能帶動漁陽經濟發展,更能創造大量稅收。”

“前些天我就在考慮這個問題,思來想去,總算想出個好辦法。”

見幾人洗耳恭聽的樣子,劉淵微微一笑道:

“我準備遣人四處通知大漢各大商家,讓他們派代表前來漁陽,進行一次商業會談。”

“其一,我漁陽鼓勵商業,比之大漢其他地方,法律環境要寬松許多,由不得他們不動心。”

“其二,漁陽雖然人口不多,看起來商業潛力不大,又地處北疆,道路難行,但我漁陽正處在飛速發展之中,人口會急速增長,加上我手中還有許多新式技術,定能吸引住他們。”

“其三,只待他們有意建立分部或者直接想把總部搬來漁陽,那么,我就可以將主街道上的商業建筑進行拍賣,到時候還能賺取大量錢財。”

“最后,就是這法律法規的問題。漁陽繁榮了,人口多了起來,就難免有諸多糾紛案件,所以長文要好好把關。”

幾人一聽,思索片刻之后,頓時眉開眼笑。

劉淵所言確實不差,漁陽如今燒磚、燒制水泥、煉制鋼材的技術,幾乎領先大漢無數年,由不得商人們不動心。雖然水泥和鋼材是限制級物品,劉淵定然不會讓其外賣,但他手中還有許多民用技術,到時候一一拋出來,嘿嘿,商人們還不趨之若鶩?

既然決定了,自然好辦。當即,劉淵便遣人前往中原,通知中原商行與甄家,邀請大漢各大商家,明年春節齊聚漁陽,舉行商業大會。

接著,又貼出了關于商業發展的布告。

不幾時,整個漁陽城內大街小巷的布告欄,就已經貼滿了政府告示。

人們聚成一團,爭相觀望。

一處布告欄,一老者站在最前,緩緩念著:

“茲,布告漁陽百姓,太守下達政策...凡有心思手藝者,可于即日起,在從事沮授處領取門面,或開酒肆餐館,或開茶樓布莊...參與建設與漁陽的家庭,可以免費領取一個門面,未曾參與的,以貸款的形式獲取,每年還清一成...望漁陽百姓踴躍參與,為漁陽的繁榮昌盛進獻一分力量...”

“嘩,還有這般好事!”

“免費領取耶!哈哈,我老人家三個兒子都參與建設了漁陽新城,真爽!”

“哎,真他XX的,我怎么就豬油蒙了心,沒參加呢?”

“沒參加也無所謂,你看,還不是可以免費領取,只不過等到賺了錢,慢慢還上,還不是一樣!”

“對頭!”

“大伙兒,找沮大人去!”

“走哦!”

近十天時間,沮授忙得是焦頭爛額,整個人都清瘦了一圈。十天內,漁陽大街小巷的小型門面被派發了二成有余,凡是手頭有些技藝的百姓,都趁著這個大好時機,領到了一個門面。

不論以后賺錢與否,大家都覺得現在賺到了。尤其是參與了建設的家庭,分文未動,白撿了一份地契。

中國人,尤其是古人,對于房屋土地,總有著那么一種特別的偏愛。

這股熱潮慢慢蔓延開來,從漁陽縣傳到了安樂縣,又從安樂縣傳進了廣陽郡,最后竟傳進了刺史劉基的耳中。

“這小子鴻在搞什么名堂?”劉基摸不著頭腦。

“歷來商人地位低下,乃是賤業,劉子鴻竟敢公然鼓勵百姓經商,不事農作,其心當誅!”公孫瓚躬身側立在劉基身側,眼中閃過一絲惡毒。

劉基聞言,搖搖頭,微不可察的嘆了口氣,道:“子鴻為人我甚知曉,他不會讓百姓受苦受難的!”

“大人所言不差,”田楷看了眼公孫瓚,暗道此人不識時務,道:“漁陽侯爺初來之時,以數百人護送數萬百姓,便是遇到那烏桓劫掠都未曾退后一步,現在又怎會把百姓往火坑里推?”

“嗯...”劉基臉上露出一絲笑意,緩緩的點了點頭。

公孫瓚怒火中燒的回了府邸,心中一腔怨毒無處發泄。又想起劉淵漢室宗親,漁陽侯爺,更是護烏桓校尉,哪里是他如今這個都尉所能比擬得了的?頹然之下心中生出了離開幽州的心思。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公孫瓚憤而掛印離去,讓劉基著實感嘆了一番,知道以前劉淵所言不差,公孫瓚卻是心胸狹窄,不堪大任。也就沒再去管他。

公孫瓚雖然因為劉淵的攪局沒能當成劉基的女婿,但此次南下,卻別有一番境遇,竟遇上了明傳天下的大儒盧植,并拜其為師,修文習武,更與劉備產生了交集。

劉基對于劉淵這一番作為雖然疑慮,但并不想讓他傳出幽州,因為這對劉淵的名聲有很大的打擊,所以便下令將這個消息封鎖,只讓其在幽州境內傳播。

劉淵得知消息后,不由感嘆良多,嘗謂諸屬下道,劉基乃是寬厚長者,更是他劉淵的恩人。

話說消息被封鎖在幽州,沒能傳遍大漢,但幽州的商人也不少,除了買賣生活用品,更多的商人則是販賣馬匹鹽鐵。這些商人聽聞漁陽政策,竟相前往漁陽,誓要獲得幾個門面!

又是十多天過去,城墻的建設進入尾聲,劉淵便著手開辦一個新城慶典活動。其中事宜,都交給了田疇負責。

幾天后,城墻竣工。

次日,漁陽新城慶典與城外軍營校場舉行。

整個漁陽,十數萬人,不分老小,盡數擊中在這巨大的軍營校場。甚至劉淵還特許了烏桓人派出代表,參加了這個慶典。

劉淵首先上去做了個簡短的講話,言及因百姓們的努力,才有今日的新城,最后還斷言,漁陽會更好。

人們狂熱的看著他,呼喊著他的名字,跳著叫著開始了漁陽有史以來第一個慶典活動。

慶典一直持續了十二個時辰,從早到晚,人們載歌載舞。

這里有摔跤比武,那里是特色舞蹈,有老人給圍成一圈的孩子講故事,也有婦女們一起拉家常。

劉淵穿著普通的衣裝,穿梭在人群中,與民同樂。

換了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幾日后,漁陽正式進入正軌,茶樓酒肆爭相開張,將個新城渲染起來,漸漸的五彩繽紛。

至于烏桓人,便被劉淵下達任務,開始修筑漁陽以北,通往草原的馳道。他,要為征戰異族,做好準備。


上一章  |  三國兵主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