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兵主第二章 母親的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兵主 >>三國兵主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章 母親的話

第二章 母親的話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玄黃復興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玄黃復興 | 三國兵主 
日子過得很快、很平淡。轉眼間便已是盛夏,烈日炎炎,曬得人汗流浹背,即便夜晚,也酷熱難當,各家各院的鄉親都拿著蒲扇,點了熏草,三個一群,五個一堆,或是說些陳年老話,或是談點作物收成,怡然自得。至于蒲扇,自然是劉淵首創,目的就是圖個涼爽罷了,也不曉得誰家娃子泄了秘密,弄得全村都跟起了流行。而熏香卻是自古有之,炎炎夏日,多的是蚊蟲,以煙熏之誰都知曉,只不過劉淵用山里采集的香草罷了,別家自然逮著什么草就用什么熏。

這是大漢熹平四年,公元175年的夏天,也是小山村里過得最舒適的一個夏天——人手一把蒲扇,躺在劉淵‘發明’的躺椅上數星星,能不悠然?

土屋里火光忽明忽暗,劉母躺在院子里嶄新的躺椅上,微閉著眼,輕輕的扇著扇子,一陣陣熏草的香味襲過她鼻尖的味蕾,嘴角不由輕輕一咧,露出絲絲微笑。

“嘎吱”一聲輕響,一個壯碩的身影從屋內走出來,映著屋內油燈的光火,在院子里拉出老長的影子。這人正是劉淵。

此時的他與幾個月前相較,實在有太大的變化。

幾月前,他不過五尺,也就是一米二左右,身材雖說不上瘦削,卻也不甚健壯。但如今,才不過兩月余,便硬生生的拔高兩尺,身體壯碩得跟牛有的一比!

這是壯體功的神效,亦是兵主精血的神奇。

因為兵主精血的原因,壯體功進境極快。開始時,這小子還以為自己天生奇才,根骨優良。后來才漸漸明白過來,卻是那碗兵主精血的緣故。

現如今,劉淵壯體功業已小成,渾身上下肌肉夯實,舉手抬足間就有數千斤的力量,而且皮肉堅實,普通刀劍不能傷其分毫,這可是他用自家那把鋒利的菜刀試過而得知的。

“嘿嘿,今年是熹平四年,九年之后便是黃巾亂世,屆時群雄并起,豪杰跌出,正是闖蕩天下,建功立業的黃金時期。”劉淵所在的山村雖然封閉,卻也并非一無所知,劉淵當初為明了身處何地,旁敲側擊,便知曉此時正逢東漢末年,靈帝劉宏當政之時。山村地處潁川,而潁川正是眾多謀主鬼才誕生之地,有那旬氏八龍,郭家奉孝,陳群長文,戲忠志才等等驚天動地、名號響徹后世數千年的人物。

劉淵前世所學乃是考古,考古考古,不能不了解歷史,如果連歷史都不了解,還考個毛。而群星薈萃的三國,正是歷史中最閃亮的一幕。

劉淵自信,憑借自己對歷史的了解,憑著日更精進的勇武,憑著后世廣博的知識見聞,在這樣一個時代,一定能創出一番事業,開辟一個天地。

他已經能感受到胸腔內沸騰的鮮血,迫不及待想要見識見識古人的智慧與武功。

見母親正在閉目養神,劉淵自不打擾,獨自走向一邊,擺了個姿勢,便練起了太極。一趟拳法下來,身體微微發熱,劉淵看了眼腳下的陰陽魚圖案,不由自得一笑,恐怕張三豐用人不過如此吧。深吸一口氣,劉淵站立良久,突然,他動了!

方圓丈許的范圍內,立刻間便人影憧憧,一聲聲響亮的氣爆在夜晚傳出老遠,陣陣氣浪帶著涼風席卷整個院落,吹起偏偏樹葉。

劉母不知何時已經坐了起來,一雙眼睛只盯著兒子重重身影,一眨不眨。只是那眼中,不時閃過絲絲復雜的神色,有欣慰,又激動,也有擔憂。

照理說,兒子有如此本事,作為一個母親,只有滿心的慰然。憑著兒子這般武藝,日后征戰沙場,定能立下蓋世功勛,封侯拜將,光耀門楣不在話下。可是作為一個母親,誰又不擔心自己的孩子?征戰沙場,那可是九死一生!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古來征戰幾人回?

要在光耀門楣與兒子生命之間做一個選擇,作為母親,寧愿拋棄一切浮華,也定然不愿孩兒受到傷害。

可是,孩子大了,就有自己的想法,母親怎能拖他后腿?唯有默默支持啊。

劉母臉色變幻,最后只剩下堅定,像是突然下了一個決心。她站起身,走了幾步,又轉身看了眼正在練武的兒子,快步走進了屋里。

劉淵所練,正是那套無名戰技。整整半個時辰,他才停下,站住身形,鼻孔里呼出兩道白亮的氣體,利劍一般劃過空氣,居然發出一聲尖利的氣鳴。

轉身繞過墻角,走到后院,從井力打了通涼水沖洗一番之后,劉淵回到屋內,卻見母親正端坐桌邊的太師椅上,身旁的桌上,卻放著父親的靈牌,靈牌旁還有一卷古拙的竹簡。

劉淵心下有些奇怪,父親的靈牌一直供奉在堂屋正中的墻壁上,非劉淵惹禍而不輕出,還有那竹簡,劉淵從來都沒見過。

“娘親...”

劉淵叫了聲,走近前去。

“淵兒,過來。”劉母聲音沉著,然而劉淵卻更加疑惑。

“來,對著汝父的靈牌,跪下。”

劉淵乖乖照做。

“淵兒,娘親也不知曉汝從何處練得一身驚世駭俗的武藝。不過娘親明白,吾兒是長大啦。”劉母幽幽的嘆口氣,接著說道:“淵兒,和娘親說說,汝以后當何為?”

“娘親,孩兒只想和您呆在一起。”

“說實話!”劉母臉色一沉,劉淵不由得心驚膽戰。

“吾欲效仿衛霍,北逐胡虜,欲學班超,遠征西域!”劉淵昂首挺胸,認真的看著母親道:“最重要的,是光耀門楣,讓娘親過得更好!”

“哎...”劉淵的話并沒有讓劉母激動高興,只聽她又是一聲長嘆,良久才道:“吾兒長了本領,心氣兒也高了,可是吾兒,汝知曉這征戰的兇險么?”

“自然知曉,不過娘親,”劉淵連忙道:“您還信不過孩兒的武藝?孩兒在此向你保證,定然不會有事。”

劉淵自然知曉母親的顧慮,可他自信,即便以如今的戰力,大漢整個天下恐怕也無人能敵,更何況他的武藝正在快速增長中,日后闖蕩天下,誰又能敵?誰又有那個本事能干掉他?

看著自信滿滿的兒子,劉母突然一巴掌甩在劉淵臉上,喝罵道:“混賬!天下之大,能人異士輩出,汝不過以黃口小兒,何來如此自信?”

“汝知善水者溺于水乎?”

劉母恨鐵不成鋼的看著劉淵道:“不要小覷任何人,不論汝有多強大!否則,汝就常侍吾左右,不得離開半步——與其放兒去妄送性命,不如將汝拘禁,為娘如何能白發人送黑發人!”

劉淵一瞬間明白了母親的深意,不由慚愧的低下了頭。這段時間以來,因為獲得了上古傳承,其中的神奇凌厲,讓他已經有些飄飄不知所以然了,心中居然生出一種天下俱為螻蟻的感覺來,早已經失了本心,長此下去,不是死在敵人手中,便會走火入魔,輕則性格大變,重則當場身亡!

冷汗,從脖頸間滑落,不多時便已經濕透全身。

“娘親,孩兒知錯!”劉淵一頭扣在地上,哽咽起來。

“好孩子,起來。”劉母拉起劉淵,迎著油燈微弱的光芒,仔細打量著兒子硬挺硬朗的臉,為他擦去眼角的濕潤,慈聲道:“吾兒要時刻謹記為娘的話,不要讓為娘失望啊。”

“嗯!”劉淵緊閉著嘴唇,狠狠的點頭。

劉母凝視他良久,這才緩緩點頭。她伸手拿過桌上的竹簡,嘩啦啦將其打開道:“吾兒有大志向,為娘自不會阻撓。今晚為娘也想清楚了,雛鳥大了,總要飛出去,所以為娘要先給你交個底。”

說著,劉母將竹簡遞給了劉淵。

“這是...”

“族譜,吾兒好生看看。”

劉淵借著微光,從頭到尾這么一看,臉色從平靜慢慢變成了驚訝。

“娘親,這...這...”

“呵呵,是不是不可思議?”劉母自嘲一笑道:“堂堂漢室宗親,居然淪落到這樣的地步...”

這份族譜上,明明白白的寫著許多名字,第一個叫劉據,后面簡介:劉據,世宗孝武皇帝之子,被冤,致死。

對于戾太子劉據,劉淵多多少少還是有些了解的,劉據(前128年—前91年),衛子夫為漢武帝生下的長子,又稱衛太子。年近而立始得長子的武帝興奮異常,一出生便命人為劉據作《皇太子賦》,等于提前昭告天下這個剛出生的嬰兒就是太子,并將他的母親衛子夫由夫人立為皇后。因此劉據既是武帝的長子,也是其唯一的嫡子,武帝此舉愈發鞏固了劉據的地位。元狩元年(前122年),劉據被立為太子,時年七歲。武帝極力培養這個兒子,命天下鴻儒名師為其教授《公羊春秋》、《谷梁》。太子加冠后,武帝為他修建“博望苑”,讓兒子在那里跟賓客往來。

漢武帝即位以來一直追求長生,好大喜功,到了晚年更是變本加厲,并任用江充等奸臣。武帝與太子據政見不同,對其日益疏離,致使父子間溝通不暢。因此漢武帝在巫蠱之亂中被江充、蘇文等佞臣蒙蔽,劉據起兵反抗后兵敗逃亡,而后因拒絕被捕受辱而自盡。武帝后來終于知道太子冤情,加以晚年喪子之痛,他的余生一直在悔恨中度過。戾太子一案對漢武帝刺激極大,促使他“輪臺悔過”進行自我反思,從而使治國之策開始由“多欲”向“無為”回歸。劉據之孫劉詢后來登上帝位,是為漢宣帝。即位后謚劉據曰“戾”(東漢著作《說文》:“戾。曲也,從犬出戶下。戾者身曲戾也。”故而“戾”字應取蒙冤受屈之意),所以劉據又稱“戾太子”。

這竹簡上有劉據,自然不足為奇,讓劉淵驚訝的,卻是族譜最后一個名字——劉淵。

劉淵,字子鴻,劉平之子。

簡簡單單的幾個字,便已經道明劉淵身世,他劉淵是漢武帝劉徹的嫡系子孫!

“可...可是娘親,吾何時起了字?”劉淵愣愣的看了族譜半晌,張口問劉母道:“不是加冠之后才起的么?”

劉母聽了并沒有立刻言語,只定定的看了靈牌良久,才幽幽道:“汝父臨死前為你起了字,并親手將其刻在了族譜上...”

劉淵一見母親如此神色,便知其又在懷念亡故已久的父親了,不由連忙閉嘴,整個屋內,又陷入一片寂靜。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劉母又長嘆一聲,從思緒中解脫出來,謂劉淵道:“如今一切事物都已對汝說明,吾兒長大了,有了雄心壯志,這族譜便交由汝掌管吧。記得一定要收好,不要丟失,否則就是漢室罪人!”

劉淵恭恭敬敬的收起族譜,又扶劉母進房入睡,這才回到自己臥房,久久不能入眠。

“原來我劉淵也是漢室宗親,嘿,劉大耳同志,現如今卻也不能讓你專美于前了。”想起歷史上每每以漢室宗親自稱的劉備,劉淵不由心頭暗笑,“老子這漢室宗親,總比劉大耳來得正宗吧?!”

想著想著,劉淵迷糊中就睡了過去,夢中恍惚,似是收盡猛將謀士,又似狂扁劉備曹操,端的精彩非凡。

第一次,劉淵沒有按時起床。劉母也沒怪他,只道昨夜之事難以令人接受,卻不知自己這孩兒有著成熟的靈魂,整整一夜都在YY中度過。

吃了飯,劉淵取了墻上硬弓,扛起門外依著墻壁的大鐵叉,腳下生風,直奔樹林而去。因為劉淵天生神力(鄉親們是如此理解的),老村長便建議他學些搏擊射術,上山打獵,為村里添些伙食。劉淵自己也有如此想法,自然一拍即合,前些日子起,就已經開始狩獵野物了。

因為修煉兵家之術,俱都是上陣殺敵的功夫,劉淵總覺得內心有一股郁郁的殺機不得釋放,幸好有太極拳調理,如今有能上山打獵,這才得以發泄出來。那傳承上也有特別囑咐,修習兵家奇書,沒有大成之前,必然會生出戾氣,干擾心智,必須時常見得鮮血,磨礪意志,才能掌控住,否則必有走火之虞。

劉淵如今修煉時間不長,殺伐之氣還不濃重,等到修為日深,必定要在戰場上走一遭,發泄出去方可無虞。所以不論心中所想,還是身體必須,日后征戰沙場在所難免。

至于那頭老黃牛,因前些時日居然頂死一頭大蟲,村人俱驚嘆,又因為并非農忙時節,所以不必非得有人照看,所以老黃牛獨自悠然在野地里吃些青草樹皮,此時見劉淵披掛出來,竟是長哞一聲,撒開四蹄就奔了過來,甩著尾巴,跟著劉淵就進了林子。

老黃牛如何能頂死大蟲?原來劉淵為研究自身變化與兵主精血的關系,居然更生生咬破手指,喂了老黃牛幾滴鮮血,幾天后,瘦骨嶙峋的老黃牛居然漸漸有了肉,胸腹間再也不見排骨,而且又生長起來,兩個月后的現在,老黃牛業已身高十尺,長丈余,頭頂牛角崢嶸,幽幽的散發著寒光,端的神駿非凡。

大黃的變化也變向的應證了兵主精血的神效,劉淵這才相信,壯體功進境之快并非自己天縱英才,而是外力作用罷了,心下也有些戚戚然。

大黃這些天來,只要劉淵出村,便緊緊跟隨,更甚者,這老黃牛居然還要吃些血食!難怪其如此生猛,居然頂死一頭千斤重的大蟲。

大黃毛皮光滑,力量巨大,皮肉又漸漸有了刀槍不入的特性,速度又極快,比之那些千里馬還要更甚一籌,現如今,劉淵對大黃是愈發的喜愛,已然將其當成了日后征戰天下的坐騎。可以想象,日后劉淵身披金甲,手執長兵,騎坐在大黃身上在敵軍陣中橫沖直撞,那模樣,那感覺,簡直...剛剛的!


上一章  |  三國兵主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