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夫三國203.城內城外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農夫三國 >>農夫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203.城內城外

203.城內城外


更新時間:2013年10月29日  作者:蒼山虎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蒼山虎 | 農夫三國 

中軍帳內,蕩寇將軍徐晃以下,果毅校尉車黍、戟騎校尉韓浩、戟騎校尉郝萌、射聲校尉曹性并所屬十六位軍侯,齊聚。

“主公既令戰,戰之便是!麴義、張楊之軍雖眾,如何當我蕩寇軍一掃?”

郝萌校下四位軍侯中,楊飛、李曄兩位本是虎牙軍郭石部百人將,因前番張濟襲函谷關時有功,調撥至蕩寇軍任軍侯,新來乍到,尚是第一次參加蕩寇軍軍議,有將軍和四位校尉在,暫時也輪不到他們發言。

“張楊不足慮,然麴義多謀善戰,不可輕視!”鄧季麾下老行伍們與麴義交手已多次,倒不會輕視,郝萌語畢,韓浩接言道:“主公令戰,然河內之地是掠是占,俱未明示,我等當慎行!”

曹性亦道:“韓校尉所言極是,之前沿途攻取之河內縣城,今未聞郡中遣官吏治之,我等當思量主公之意行事!”

張楊、麴義部眾都已步卒為主,只有少量騎兵,若只是掠擾一番便回河南,憑蕩寇軍六千悍勇之士在,卻是極易;若要占據河內郡,需得盡敗敵軍,便是一場死戰。兩者盡不同,鄧季手令卻只得一個“戰”字,其余只言半語再也沒有,自讓眾將費解。

曹性說完話。包括將軍位上的徐晃。眾人目光齊射在車黍身上。

若論對鄧季這位主公的了解。蕩寇軍中首推車黍與謝允兩位,謝允目前還只是百人將,身份所限未能參加本次軍議,能指望猜出鄧季心意的帳中只有車黍。

自冀州遭敗績后,車黍大咧咧的性子已改了許多,人前多沉默寡言,只與親近者在一起時才會再露出本來面目,見這時眾人都在看他。沉吟片刻,才緩緩開口道:“以我之思量,河內是取是棄,主公恐亦不能定奪,方未再多言!意為能占便占,不能占則退,機變應對!”

其實徐晃也明白一二,如今雖有蕩寇、虎牙兩支強軍在,然東防曹操,西忌李傕等。河南境內隨時得留有一軍守衛,一軍機動。這次擊呂布軍復仇已是無望。然就此退兵卻又不甘。

說起來張楊這墻頭草倒也是河南的一道屏障若此戰勝,盡奪河內地,又得與袁紹這頭大老虎接壤,亦得防西涼軍自河東來攻河內,此地至少要留一軍駐防才成,兩郡捆住兩軍手腳,日后郡中機動之力將盡失。

河南地雖小,卻無世家豪族阻礙,百姓已漸歸心,河內雖亦遭兵禍不少,卻尚有許多大族人家,難以治理,好處不多,卻要多出袁紹這位強鄰;且聚則勢強,分則力弱的道理不難明白,故此鄧季強占河內之心并不堅。

軍侯們也發言參與進來,眾將又討論好一陣,對如何處之也沒能有個定論,徐晃無奈,只得先止住這個話題,他道:“此皆勝后之慮,今憂之甚早,主公既令戰,吾等當先尋機戰而勝之,再論其它!”

守他一言點醒,眾人才都醒悟過來,徐晃又開口道:“麴義有善戰之名,然車校尉、韓元嗣隨主公與之已數戰,當有應對教我!”

在太行隨黑山賊時便遭麴義敗過,如何應對其,車黍、韓浩等軍中老人少不得私下考量過,車黍先答道:“麴義此人,尤善中軍伏弓弩手,以連射近程破精騎沖陣,元氏城外破黑山,界橋戰白馬義從,皆以此勝!”

車黍說完,韓浩接口道:“我河南軍魚鱗甲甚堅,弓弩難傷,前鋒可盡選披馬甲者,配以重盔沖陣,或一鼓可破!”

任何奇謀妙計說穿了其實都不值什么,麴義使用弓弩手埋伏中軍,近距離下連射建功的手段已用過兩遭,早為他人所知,韓浩提議的重甲騎兵針對甚佳。

“軍中馬甲之數如何?”

這次兩軍中調動者眾,徐晃對麾下各類新數據掌握得還不準,只得開口詢問,自有軍吏在旁答道:“尚不足三百甲!”

按鄧季分工之法,河南如今已能做到量產魚鱗甲,奈何鐵器嚴重不足,馬甲到如今也只積攢出千套,已盡賞與軍中將校、有功卒兵,蕩寇軍因遠征匈奴半載卻未得記功,所得比虎牙軍要少。

“亦足敷用,明日傳令軍中,百人將以下有馬甲者,盡入果毅校尉帳下聽用!”徐晃對軍吏吩咐過一聲,轉頭又問眾將:“我等兵寡,不利攻堅城,當先破麴義,后戰張楊!然與麴義野戰,河內軍必出城為援,襲我側后,你等何人應之?”

韓浩、郝萌二人對望一眼,俱知四校尉中,車黍領果毅校,有沖陣之責,曹性軍隨后掩陣,阻擊出城的人馬便只有他二人所部。

雖說同樣的功勞,然麴義善戰,兵馬卻少,張楊軍則眾,一千二百人要為大軍贏得擊潰麴義再回援的時間并不容易,損耗亦大,更關鍵是韓浩、郝萌兩個都是河內人,并不欲與同郡人死戰。

良久無人接話,最后還是韓浩老實些,悶聲應道:“某愿往!”

“善!”徐晃滿意地點點頭,正色下令:“軍中各校明日整頓器械甲胄,后日拂曉造飯,喂飽戰馬,辰時三刻出陣,先破麴義,再戰張楊!”

一干校尉、軍侯齊聲答:“諾!”

張楊醒來的時候,外間還黑漆漆的。

很安靜,只是這份安靜不知還能保持多久。

自打河南軍入境,四處攻取縣城,張楊便沒再睡過一次好覺。

和以往鄧季的驕兵悍將僅是過境不同,這一次,自家便是其兵鋒所指。

前月徐晃遠征匈奴帶回的人口牲畜,便是從河內郡過去的,若知河南如此睚眥必報,當初就不該收留呂奉先取禍!

從上黨到河內,所遇盡非良善之輩,自家這太守,當得也實在憋屈!

不過再憋屈也是一方之雄,若失掉這最后的基業,不知又該流亡何方?

難不成,反過來去投靠呂布那廝么?

醒來就再睡不著,嘴里輕輕嘆口氣后,張楊決定起身。

徐晃兵臨懷縣城下那日起,他就已將姬妾們都攆走,每夜只和衣而眠,此時倒也不用侍者來伺候,自家尋水隨便清洗過一把,推門出來。

應該才是四更光景,正是夜濃時,兩名護衛靠著門柱已酣睡,突被推門聲驚醒,見張楊出來,俱惶恐失色,忙伏地請罪。

看著他們,張楊連斥責的話都沒心情說,再嘆口氣后,便自顧往門外行去。

還好未遭雷霆之怒,兩名不稱職的護衛小翼對視一眼,忙緊緊跟上去。

出了郡守府,張楊順著街道摸黑一直往前,雖是伸手不見五指,沿途卻都熟悉得緊,用不到照明之物。

一路前行,直到城墻之下。

“見過張使君!”

墻頭上的火堆明晃晃的,值守軍士倒警醒得緊,遠遠見到他,忙不迭地行禮。

張楊并沒有理會軍士們,徑直走到墻頭,對著城墻外,雙眼輕合,肅然立定。

“使君!”

聞訊趕來的軍中輪值軍侯剛想說什么,張楊已啜嘴:“噓!”

軍侯忙噤聲不語,安靜地陪本郡太守靜立在夜空下。

除蟲豸鳴叫與夜風刮在照明火苗上的“呼呼”聲外,什么聲音都沒有,可張楊就這樣一直閉著眼靜靜地站立著,似乎已是睡著,只有火光下的影子,隨風搖曳。

只苦了旁邊的軍侯和兩名隨行護衛,只站得雙腿僵直,卻不能開口發問,亦不敢掉頭離去。

直到不知過了多久,遠處似乎有些隱約的聲響傳來,卻聽不清,似乎已經睡著的張楊突然跳起來:“楊丑何在?速去喚楊丑!”

軍侯與兩名護衛驚詫莫名,傻傻地看著他。

“河南軍!河南軍!咳!咳!”仿佛呼吸有些困難,張楊凄厲地叫過兩聲后,又急咳了兩聲,好一會才緩過氣來,繼續道:“河南軍今日開戰!速喚楊丑,聚軍!”

三人被他嚇得一跳,卻都不盡信,一名護衛仗著膽子道:“使君,河南軍馬若動,自有斥候回報,如今并不見,恐為誤聽!”

“對!”張楊面色已蒼白了,仿佛是在對著面前的護衛說話,仿佛又是在自語:“本郡斥候為何不見?莫非已盡為河南軍所屠?”

三人面面相覷,都覺得今日太守舉動太過突兀怪異,難不成受驚過度?

“嗒!嗒!嗒!”

遠處忽又有馬蹄聲響,由遠及近,聽聲音就是向著城門奔來的,過不了一會,有人在城下大喊:“莫放箭,我乃本郡斥候!”

隨侍在側的軍侯狐疑地看一眼張楊,探出頭去,問道:“何事回稟?”

“速報與太守、楊將軍處:河南軍中已起灶,今日恐有戰事!”

使君所言不差!三人面色一時亦盡變得雪白,這時候,城墻內又有“梆!梆!梆!”的更鼓聲響起,卻是五更天了。

張楊凄厲的聲音再次響起:“蠢貨!速去招楊丑!”

城外麴義營中,亦有號角聲起!(。。。)

好看的小說推薦


上一章  |  農夫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