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夫三國153.百態之遺孀與役民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農夫三國 >>農夫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153.百態之遺孀與役民

153.百態之遺孀與役民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蒼山虎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蒼山虎 | 農夫三國 
正文

正文


若不需涂漆料,制作一塊靈牌很簡單,蒙伯甚至在天黑前就已制出,拿上出了門,尋屯中識字添上字跡后,便給同鄉李屯留下的遺孀顧氏送了過去。

這塊靈牌就是蒙伯為李屯制作的。

比起蒙伯來,李屯生前可要有本事得多,在西涼軍中學得手好槍,逃到河南后便憑此得選入輜輔兵,戶籍上乃是良民。

兩人分同在一民屯內,之前又是認得的,關系自然不差,只是在河南身份已有了差距,李屯又得隨虎牙軍中,才不知不覺疏遠了,如今人已死去,蒙伯才又記起他的好來。

華倉之戰李屯不但活了下來,甚至還立有斬首兩級之功,待兗州送老弱fù孺到,各自挑選人口時,次序已與上次涉侯國不一樣,并非按戶籍,而是改以軍功衡量,李屯憑此排位非但比蒙伯靠前得多,甚至還要超過好些勇卒,選到的fù人顧氏很有些姿色。

得受用美fù,有戰馬一匹,家里四十畝地,在蒙伯這等平民眼中,日子可謂美極,然而誰也沒料到,才過了月余,李屯便死了。

他未死于戰陣,卻在一場事故中遇難,真可謂天有不測風云。

到河南半年多,李屯本已學會使用馬鐙,然前日蹬騎時,馬匹突然受驚狂奔起來,事起突然,他一只腳別在馬鐙中抽不出,身子被晃翻在地,戰馬拖著他在地上足奔出百余丈遠,待虎牙軍的軍士們趕到制服馬兒時,人早已斷了氣。

非戰而死,尸身送回鞏縣時,顧氏只能尋鄰里相助,將他安葬在附近山丘上,此時蒙伯送靈牌過來,卻讓她有些哭笑不得,難不成,這漢子還指望自家給李屯守身么?

在亂世中過一遭下來,任誰都能明白生命之脆弱與渺小。

顧氏今年二十六歲,乃徐州人,十六歲時,便因姿色被家中賣與一富戶為妾,沒多久黃巾亂起,蛾賊們沖入鄉中,劫殺了富戶將她帶走,便一直隨其等到如今。

在亂軍中六七年,雖然艱難,她好歹還是將性命掙扎了下來,至于男人,李屯之前,卻已跟過四個了,可惜或橫死、或失散,盡都沒能護她多久。

生下的兩個兒子,大者四歲,小的才一歲多,他們的父親并非同一人。

與李屯才做了月余夫妻,對于他,自然談不上有多深厚的情誼,死掉的男人多了,她也不會再有多傷感,見到尸體那日,能淌出幾滴眼淚已算對得住他。

沒有傷感,但卻有些憂慮。

她目前要考慮的,乃是缺了男人后,這一家人今后的活路。

家中除了顧氏自己與兩個孩兒外,還有當初選民時李屯請回的一位老fù人,孩兒們還小不能指望,憑她與一老fù人可經營不下四十畝地來。

官府有規定,卒、兵若戰死,其名下田地家人可留耕二十年;因其它死亡則只得留耕十年。

顧氏甚有顏色,只要肯一并奉養家中老fù人與孩子,便有四十畝能耕種十年的土地做嫁妝,李屯才死兩日,周邊打起這算盤的男人已是不少。

那匹戰馬由官府出錢糧收購回去,若不然,將更惹人眼饞。

當屯長告訴過顧氏,有官府做主,她已可以自己選擇,無人敢來強迫的時候,她就覺得這些上門提起的話頭的男人要么家中已有fù人,要么便是看不入眼的,不愿再輕易就將自己許人呢。

但如果不改嫁,四十畝地無論如何是種不完的,年年雇人來幫忙卻有些麻煩,再說,周圍男人竟都出自虎狼群中,李屯死后,看她時盡都如要吃人一般,她可不相信沒個男人護持,能一直安然無事。

而且這河南之策萬一真能維持下去,十年之后官府收回田地,自己長子才十四歲,還不夠成年,可沒得地的資格,家里將有兩年時間無地可種!

一名弱女子混跡于賊眾中,只有逆來順受的命,數年漂泊下來,卻難得此地還算安寧,若真再有人強要,她也不會推諉,但此時讓自家做主,左右反復思量考慮過來,反而有些拿不定主意了。

思來想去,最好的法子,莫過于尋位獨身男子入戶進來,其他民戶中沒有這等人,役民里卻是有的。

周邊潁川、陳留兩郡前番遭兵災,陳留還有個張邈在,潁川卻無任何軍勢,本為文風鼎盛之地,豪族亦多,此次禍亂中卻最慘,即便到了現在,剛任的兗州牧的曹操一時也顧不上,還不時有賊寇、逃兵擄掠禍害,有大批民眾逃難出去,就近涌到河南郡的也不少。

難民們若去汜水關以東安居的,郡中也不設官衙治理,任其等自生自滅;逃到到汜水關西面來的,先前還擇戶安置,剩下的單獨人口卻一時忙不過來,只能暫與之前挑剩下的黃巾老弱一并為役民,待精壯數量達到一定程度才考慮再組新戶籍、給賜田地,估計要到來年開chūn了。

如今役民們散居于各縣城中,專靠為官府服役得食,最少的縣都有四五千人常時待命,除官府撫養十四歲以下、六十以上者外,各縣都開始大力修溝建渠、整頓城墻,為的就是將其等全用上,城中每日還有役民清掃街道,新權貴們在官府報備過后,也可雇回家去役使。

城內人畜混居,每日清除糞便與各種垃圾也是項重活,之前乃是劃定區域,由各民亭民屯自己打整,如今全數交給役民們,鞏縣中便有兩百余人專責清掃。

鞏縣役民中如今有不少男子,有些還是獨身的,相信憑顧氏的相貌與條件,招人上門并不難,只不知官府是否允許如此,田地又怎生劃分?

動亂未起之前,大部分民眾對漢法也并非都便了解,河南之策算是宣傳得比較好的,但尚屬草創,漏洞很多,又不時有增減、改動之處,做不到人人皆知,顧氏這樣的fù人除了與自家息息相關的,其余也無心關注,又怎么可能會通透?

顧氏很想尋人問問,然而現任丈夫死了還不到三日,若自家便急著另尋男子入戶,傳出去卻也有些不妥,此事只能暫先放在心中,可這般時候,蒙伯居然做了李屯靈牌送家里來,不是添亂么?

雖暗怪蒙伯多事,然畢竟與李屯做了月余夫妻,要將這靈牌拋棄也有些不舍,待蒙伯走后,顧氏想想,還是將它先收起再說。

又過了好一會,天色已黑,屋外卻又再響起男人說話的聲音,顧氏頓吃了一驚,男人新喪,自家這般情況,莫不是哪個膽大的上門來圖謀?

這念頭只閃過一下,她便迅速否決了,數千戶人住在城內,這屋子周邊全是一個屯里的,此時可都還沒睡下,應沒人敢如此的。

屋內并未點燈,交代過老fù人兩句,顧氏行出門來,皎月之下,隱約能看清外間站著的是本屯屯長兼夫子霍真。

這位屯長四十余歲年紀,肌膚黝黑,唇邊有三縷胡須輕飄,據說本為邊軍中軍吏,隨周毅軍候投奔太守的,見是他,顧氏忙行了一禮,輕聲道:“見過屯長!”

霍真并不進屋,只點頭道:“今日事忙,此時放到你家,卻非別事,乃縣衙讓吾問之,李屯所用戰馬作價五十石糧,是全數與你糧?錢?或各半?”

戰馬為郡中所賜,雖已為私人所有,河南官府回購卻只會給正常價格的一半,當然,賣給他人屬于違法。

世道太平時,一斤糧才換三文錢,如今天下竟都動亂,有些州郡便是十文錢也換不到一斤糧,河南郡還稍好些,官府所定每斤七文錢,當然,也僅能內部流通,不許外賣的。

這問題顧氏早考慮過,城中常有行商來,雖說糧食更金貴,吃不完卻也無用,手頭有錢財也方便些,便低頭道:“屯長幸苦,妾身愿錢糧各半!”

霍真只為討一句話,得了答復,便道:“縣中明日便會遣役民送來,你切勿出門錯過!”

顧氏點頭應下來,見屯長已轉身玉去,才省起自家之前所想最好就是問他,雖還有些早,此時卻顧不得了,忙又喚住了請教起開。

“如此自無不可,”寡fù改嫁本屬常事,更別說人命如蒿草之時,她隨李屯又不過才月余功夫,霍真聽完,思忖著道:“郡中雖尚無明令,然按田子泰、焦公度兩位大人之前行事,再入戶一壯年男子,即便戶籍換為平民,亦可再多得二十畝地,待十年后,也不過收去李屯名下之四十畝地罷了!”

這番畢竟是他私下猜測的,推測起來雖不離十,卻也不敢就打包票,臨了,霍真又道:“明日吾去縣衙,替你問問就是!”

屯長卻是位熱心人,顧氏忙謝了又謝。

天生萬物,唯人之思、行最為奇怪,百般人有百般不同,便是同一人,隨環境變化,前后亦會有所差異,鄧季治下近五十萬人口,便有近五十萬種想法、行事,紛紛擾擾方為世間百態,點點滴滴才能匯涓成流,憑他一后世中什么都不算的一小人物,能努力走到今天,一言一行皆影響到近五十萬條性命,實屬不易,然前途漫漫,一切尚未能定呢。

(這是百態最后一章,還有一更,不過要到凌晨兩點左右,不能熬夜的可明天看。)

為了方便下次訪問,請牢記,您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  農夫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