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季竟然這般大方?聽聞他的話,賈詡眼中更有異彩晃動,牛輔、郭汜等皆感意外。
賭斗被文和先生勸和,李催正想著由頭索要這匹良駒,此時自然驚喜不已,只是徐晃卻不是個有眼色的,竟然搖頭答道:“此等良駒亦為貴屬鐘愛,晃焉能無功受祿、奪人所好?”
若徐晃開口便要,典韋說不定不舍,可他開口拒絕,倒是合脾胃的,引典韋咧嘴一笑:“無需掛懷,足下英勇,配得這寶馬,韋自甘愿奉上!”
“且稍待!”
先前郭石說過,主公吩咐除掉馬具再進獻,典韋亦明白,告罪過后,策馬沖回勇卒群中,不多時,便將卸去甲鞍的棗紅馬牽出,韁繩直遞入徐公明手中去。
徐晃二十三歲,尚無什么名氣,卻能與中郎將牛輔一般得此等良駒,好馬難得,這才未再謙遜接了下來,心中感激不盡,又到鄧季前來鄭重拜謝。
鄧季笑道:“無需如此,此良駒配足下這般豪杰,正得其主!想來楊都尉亦喜見,自不會下作去奪你之物才是!”
自家良馬送給徐晃搞關系,反正與楊奉已鬧僵,不用顧及,總不能讓其憑職位強取去才是!
聽鄧季如此說,非只楊奉,心里正打著主意的李催臉上也有些難看,這讓他如何再厚顏討要?
與西涼眾文武回郡守府,牛輔將出戰六人俱都賞過,尤重賞典韋與徐晃,見天色已不早,鄧季才告辭出城,當夜只在安邑外扎營,與楊奉起過爭執,也要防西涼軍起事端,便令車黍、太史慈、苦蝤等好生約束部眾,不許任何人出營。
所幸一夜無事,待次日天明,隊伍終踏上歸途,徐晃倒出城送了一程,得此機會,鄧季執其手臂,趁機說了些“將來若有不如意,但管來雒陽,季必掃榻以迎”之類的話語。
白波在河東郡擄掠時日已長,原方潼部糧秣牲畜甚多,老弱盡降后,這些物資便都歸了鄧季,歸途便行得更慢。
好在李樂、韓遏、胡才等大股人馬都在河東郡北,此番向東歸去,沿途只遇數股小賊,其等不來招惹便罷,若敢來打隊伍主意,不免要做了勇卒與輜輔兵戟下亡魂。
這般強的重甲騎兵若為敵,賊眾們少不得顫栗,做了自家人,卻只會讓人安心,方潼部老弱便是如此,待兩股沖來的賊眾被摧枯拉朽擊破后,他們僅剩的異心也多消失了。
來時留下的木筏由平陰縣亭長們請精壯劃到對岸去包管,兩萬余隊伍到渡口時,動靜自不小,便有留守輜輔兵乘木筏過來詢問,待知是鄧季歸來,再回去招呼一聲,喚人將木筏全劃過來,接其等陸續渡河。
又回到河南地,鄧季心中大安,如今春耕在即,容不得耽誤,半途便已遣使去招田疇、焦觸等文吏速來安頓這許多民眾,待其等到來,自家便做甩手掌柜,領二千騎徑自歸雒陽。
鄧季帶回的白波兩萬余人口,糧食牲畜皆能自足,所缺不過農具、土地,造冊記戶等,焦觸等早已精熟,將四等民之分通告下去,不兩日功夫,便新組成三千余戶人家,只是這等皆來自一處,若匯集一起,恐生諸般事端,派人稟告過鄧季后,其等決定新添兩縣之地,便領其等到谷城、河南安置,每縣各一千六百余戶,俱分為四十屯,每屯戶數皆不足半,只設屯長,并未讓其等便選亭長、三老等,指派文吏管理,所差戶數待將來再有流民安置進去,方好掌控。
鄧季這位雅陽令到任不足兩月,已占了五縣之地,只是這邊荒蕪,無人過問,若人口夠多,這些城池土地還可再多占下去。
估計來不及在春耕前丈量分配完土地,田疇只能讓匠民再多趕制農具分配下去,待這兩縣之民弄好居所后,先開荒統一播種,分配尚不急。
田疇、焦觸等忙著安置兩縣民眾,雛陽、平縣、平陰三地上,農夫們卻以屯為單位,開始出城翻犁土地了!
鄧季等從平陰往錐陽途中,已到處可見老者在前牽引黃牛,**扶犁,婦人、小兒在后將粟、黍、寂等糧種均勻地撒播下去。
自鄧季提議施用糞肥,非但糧食產量比以前增長甚多,還取消了輪耕法,此后不用他再啰嗦,農夫們自會施行,初到河南之地,雖未有積攢起的糞肥,但放火燒掉田地中荒草,將積起的厚厚草木灰犁到泥土中去,肥效卻也不會差!
據說燒荒的時候,半人深的枯草中逃出不少野兔、山雞之類,可見其厚密程度,只是兩年荒蕪下來,田地中泥土緊巴巴的,讓拉犁的牲口多費了不少勁。
一把火不可能完全除去雜草,犁翻出的土中成塊,若攤開細看,里面全是野草根莖,相信一場春雨過后,禾苗固然開始冒尖,各種生命力旺盛的雜草亦會瘋長,不消說,今年除草定是一樁重活兒。
不過這些活計,卻難不住做慣農活的人們,想到收獲季節那份沉甸甸的喜悅,些許勞累便不值得在乎。
十畝地繳賦兩石糧,余者皆為自家所得,只要鄧疙瘩,嗯,好,現在應稱呼縣令,只要這位大人守信,說到做到,日子可就有盼頭了!
當然,想過長久太平日子還得指望勇卒、輜輔兵們能守住這塊土地,可別象涉侯國一般,再讓那些豪強占去,咱也不白使喚不是?如今每屯五戶功民,二十余戶良民,家中壯男不在,地里活計可得我等平民替他等干呢!
功民良民每戶田地聽著雖多,但咱七十多戶一起出力,卻也沒多少活計,屯長已定下期限,待忙完自家的,便去幫忙。
這并非徭役,只是該出的力氣而已,要是不去,又或出工不出力,被告到屯長處,別說本年田賦得翻倍,良心也過不去不是?縣丞子泰先生可說過了,若功良之家戶主不應征在家的,再想讓咱等干活,就只能出錢糧雇請,價低了咱可以不干!
哈,出錢糧雇請么?如今這些個功民、良民家里可也和咱一樣,窮得干凈,他們能有什么錢糧了?
待忙完自家和同屯功良之家的活計,咱得尋些個桑種來,田邊地頭都種上,再兩三年便能采摘桑葉養蠶,至于蠶種么,尋屯長想法子去,再不成找亭長,他等可以尋縣衙想法呢!雖說貌美嬌容的婦人都被勇卒、輜輔兵那些家伙先挑了,自家挑到的皮糙了些,可夜里也能任咱折騰不是?持家又是把好手,身上衣物每日給漿洗得干凈,咱可不再似往年般邋遢了,她不比原先咱正娶卻死于亂軍中的婦人差!難得前幾日肯開口,想要養蠶織絲,給咱和老人、孩兒一人弄身光鮮的,如今雖還做不到,咱種起桑樹便有希望呢!
才得的婦人啥都好,就是平日里話太少了些,這也難怪,匈奴夷狗那救回來的,際遇堪憐么,咱也從沒問過她是那里人,家里還剩誰?一是不忍心,二么,卻怕她還有親眷在,記起來就跑了!
聽說縣令拜領回他家的老婦人為母?這咱可學不來,一把年紀了,叫不出口啊!雖沒改口叫喚,家中請回的老人可沒對不住他,將來只要有咱口飯吃,定餓不到他,下地干活也是他自愿,老人家閑不住,都是亂世茍活下來的,能得口氣喘就不錯了,若咱連這般老人都欺負,還叫人么?縣令居然還發令,虐待老少者貶為罪民,收歸土地?這般可便宜,要咱說,當直接拉出來車裂才是!
收養的孩兒年紀雖小,卻夠皮的,昨夜與婦人歡好時,還來咱炕腳偷聽了半宿,咱那幾巴掌給得可不冤,這混小子!
咱是不成了,一輩子估摸著只有這薄命,還指望皮孩兒給掙個功民之家風光風光呢,再不濟,良民也成啊!可他這模樣,看不出來是個有出息的,要不然,晚上加把勁,讓婦人再給咱生個?
在春日陽光下,這些類似的念頭就在地頭、樹腳、溝邊人們的腦中不斷閃過,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可匯集起來便是民心,領著隊伍一路歸雛陽,從他們身畔走過時,鄧季自然也能聽到一二,只是歸心似箭,沒去理會。
直到雅陽城下,一眼看到出外迎接自己的孩兒、妻妾、兄長、老師盡都安好,他才覺得心滿意足。
涉侯國丟了,此地未必就不是另一個新家!
到雒陽后第一次外出的悸動過去,歸家問過龔氏安好,洗掉身上風塵,懷中取出這次白波賊眾中得到的兩串獸骨珠,便引兩孩兒歡喜不已。
十數日積攢下的火氣亦急需發泄,尚未得用餉食,臥室中就已緊閉起房門,床榻上,唐姬被褪去下裳,**著她那柔弱的身軀承受身上男人發起的一沖擊。
騎在美人身上享用,將她帶入忘我,一次次進出間讓這嬌娥**如泣,媚眼如絲,鄧季自然得意萬分,更荒YIN的是,還有焦姬貼在身后,嘴唇輕吻,哺乳孩兒后亦不見下垂的一對玉RU亦在背上輕磨不已。
這時代令人憎恨的同時,也會覺得美好。
清逸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