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意志45 剛愎自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現代>> 國家意志 >>國家意志最新章節列表 >> 45 剛愎自用

45 剛愎自用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野狼獾  分類: 現代戰爭 | 野狼獾 | 國家意志 
“但是他們會立即補上這些缺口。”

“沒錯,如果他們將離控制線最近的第5師和第17師后撤,向其他部隊靠攏,對我們是一個麻煩,不過我軍可以乘勢收復一部分領土。如果他們只想東拼西湊地維持一個松散的防御體系,那么這個體系就會出現問題。”

下面所有的人都來了精神,包括幾個一直低頭記錄的人也抬起了頭。

“同志們,這還得取決于他們在巴基斯坦陷得有多深,以及我們情報工作的效率。”

“你的判斷會怎么樣?”

“印度陸軍總參謀長蘭尼帕斯阿德上將是整個防御體系的締造者,從他擔任東部軍區司令起,經營了這個地區20多年,我判斷,他會堅定地反對從該地區調走一兵一卒。這個人是最大的麻煩。”

“呵呵,印度的人事去留可不是我們能夠解決的問題。”前排的上校笑著說道。

“我相信諸位都聽過一句話,堡壘是從內部被攻破的。我相信帕斯阿德幾個月內就會被撤職。”

“撤職,你有什么依據。”

“我沒有任何的依據,10年前,他訪問中國的時候,我的老師與他打過交道,所以我只知道帕斯阿德反對對巴基斯坦大打出手,他是印度軍隊內務實派的代表人物,不過他的保守思路必然會和現在的印度國防部發生矛盾,而印度的國防部長辛格一個……怎么說呢,是一個剛愎自用的人。”

“事情不會如你想的這樣簡單,陸軍內部也會抵抗,不會任由國防部擺布。”上校說道。

“沒錯,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林淮生反主為客,反問起上校,他不是因為討厭上校總是插嘴而故意為難他,林淮生確實想從普通陸軍的思路來驗證自己一系列判斷的依據。

“我么,只是上校,不是上將,”上校假裝謙虛了一下,“不過,真的讓我設身處地的話,我會想一個折衷的辦法,比如,比如將機動部署的第7山地師投入對巴基斯坦的作戰,反正這個師一直只是掛在東部軍區司令部的系統內,然后再抽調一個實力最弱的部隊,比如二線的57步兵師到西線。這樣帳面上損失并不多。”

這個回答讓林淮生很滿意,這與他的設想如出一轍,他現在有把握估算出帕斯阿德基本也會回如此運作,眼下缺乏的只是情報驗證。

“對,這樣的想法充滿了合理性,但是如果你面對一個搖搖欲墜的重大勝利,就很難把持住不向賭局內增加新的籌碼。”

“你是指印度國防部想獲得整個克什米爾?”

“不不,不是克什米爾,辛格的野心很可能要大得多。”

坐席里鴉雀無聲,等著林淮生把話講下去。

“我這里有一封信,這是10年前,不得志的辛格寫給他的精神導師,當時在野的人民黨副黨首卡汗的一封信,別意外,這是公開的書信集。在印度的書店里就可以買到。”

“首先是這一段,關于反恐的。”林淮生花了一點時間從電腦里找到了一封英語書寫的書信,然后念了起來。

“……伊斯蘭的擴張,永遠不會停歇,漢密爾頓爵士說過,他們會將每一個想與他們和平共處的人看作奴隸,我認為不無道理。我們做的就是以其人之道反擊,如同英國人在19世紀,或者以色列人在20世紀時做的那樣,趁著最有利的時機,解決問題。如果美國停止反恐戰爭,這扇大門恐怕會永遠對印度關閉。但是國大黨不可能完成這樣的任務,他們并不能代表印度長遠的利益,他們只是一直在那里觀望,什么也不做……”

辛格的想法充滿了偏執和仇恨,這使得會場一直保持著安靜。

“還有另一段,也是10年前的信件,寫給卡汗的,關于如何解除巴基斯坦核武裝的問題,我發現辛格在國防大學當校長的時候,他的發言總是非常的露股和危險。”

林淮生接著念道:

“……如果只把戰爭拘泥于一個區域,將對印度十分不利,我在第19裝甲團服役的時候,深知軍隊展開的重要性,即使是一個團,也不應該只從一個狹窄的正面發起進攻,那樣敵人會扼守險要,慢慢殺害我們的士兵,這樣的戰爭方式無疑是陸軍的噩夢。基于陸軍參謀部的保守,巴基斯坦得以將核武器部署在根加納戈爾以西250公里的地方,據我所知,這是他們落后的核投射能力的最大射程,而我們對于這樣的挑釁竟然無能為力,如果我們放開手腳,從這一帶沖過邊界就可以完全解除這樣的威脅……”

“很顯然,辛格不會選擇以前的打法,他崇拜克勞塞維茲、拿破侖,決不會讓克什米爾的崎嶇山路成為巴基斯坦阻擋印度最有力的盟軍。”

“你就憑一些十來年前的舊的信件猜測他以后的行動?”

“不完全是這些信件,我研究他得性格大約有幾年了,從他還在國防部當閑差的時候。中國有一句老話,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所以我預計,他一定會有一個大膽的地面進攻計劃,時間就在最近兩個月之內。”

“這怎么可能?這樣大的行動一定會有跡象的。”

“沒錯,會有跡象的,我可以告訴你們所有跡象里最明顯的一個,他會撤換阿斯帕德的職務,換上一個完全受他控制的人控制陸軍。”

下面又開始了鬧哄哄的討論起來,氣氛異常熱烈。

“誰愿意在這件事上與我打賭?”林淮生笑著說道,似乎胸有成竹。

聽眾席隨即發出了一片很小聲、很克制的笑聲,沒有人愿意打這個賭,但是大家都把這個中校的話記了下來,對于大部分坐在這里聽得人來說,本來只是借這個機會了解一下這個地區的地理山川,軍隊部署等等,沒想到這個中校竟然跑題,對印度的大政方針做出了一個驚人的預判。

這一切都在林淮生的計劃之內,這個言之鑿鑿的判斷,并不是他在課堂上突發奇想偶然而為之。

幾年來,林淮生一直在藏南走動,肚子里早就有一個全盤解決問題的計劃,但是這個計劃他連老師徐景哲都沒告訴過。林淮生是一個自信而又內斂的人,行事頗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要讓真正的上級接受自己的觀點很不容易。今天的務虛討論,留給他發言的機會其實是假的,并不會有誰真的向他討教戰略,這一點他比誰都清楚。林淮生沒有按照老師的意圖,在講解得最后部分,適當地加上個人觀點,而是故意留了一個個讓人記憶深刻的扣。他知道這場戰爭一定會繼續下去的,屆時事情的發展會印證自己的判斷,不用太久,也許就在幾個星期甚至幾天之內。


上一章  |  國家意志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