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逍遙侯第一百六十四章 皇帝也有郁悶時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逍遙侯 >>大唐逍遙侯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四章 皇帝也有郁悶時

第一百六十四章 皇帝也有郁悶時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清明鋤禾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清明鋤禾 | 大唐逍遙侯 

李二最近很忙,到了他這個位置,所要考慮的最多的是平衡,現在終于有了一片盛世的景象,但李二還是不放心。()自己的幾個娃還小,這個不用擔憂太多,他擔憂的是士族門閥晉宇鼓搗的東西有助于提升國力,所以他才會看重晉宇。晉宇消停的這一陣子他幾乎就將這“敗家子”忘掉了,因為他事情太多太多。

九月間,在加固長城的時候發現了前朝勞力的骸骨,李二就下令好生安葬了,花不了幾個錢,卻能奪取民心。隨后又下旨“禁芻牧于古明君、賢臣、烈士之墓者”,那意思就是古代的圣明皇帝、賢良的大臣、為國捐軀的戰士這三種人的墓地旁禁止放牧。其實這是一個信號,不是為了贏取民心,而是對士族門閥的一個示好。

從周朝到唐初,朝中的大權除了皇帝以外就要屬士族了,他們的族長扮演著“幕后黑手”的角色,雖然是在臺后,但能左右朝政,這也是李二忌憚士族的一個原因。強如李二者能忍受這種待遇?顯然是不可能的李二之所以這么做,因為他懂得一個道理——欲取之,必先予之。

李二前一段時間動作比較大,特別是在造紙、印刷作坊的大量投入,這標志著什么?以后書紙就便宜了,讀書人的門檻將進一步降低,國家可以有更多的選擇余地,而不是僅僅從富足的士族中選取官員所以士族的人心有些不穩,稍微安慰一下也是合情合理的。

李二這道旨意還有一層用意,他要為接下來的行動鋪路,可謂之一箭雙雕。接下來李二去了攏州。要說起攏州,就不能不提隴西李氏,攏州就是隴西李氏的宗祠所在地李二這一行是去祭祖,他覺得自己在對突厥的作戰中漲了面子,有臉跟祖宗說一聲了。也可以看作是李二衣錦還鄉,因為以前李淵剛建朝的時候,隴西李氏族長就放出話來,你們李淵一脈算不得隴西李氏后人,因為你們血統不純正(李二身上確實有鮮卑族血統)李二那個氣啊,恨不能扇死這族長但這年頭講究“家國”,先家后國,而且他自認為隴西李氏后代,見了族長都是要行后輩禮的。所以為了不讓這族長給自己添堵,他先給了族長一粒甜棗。

李二到了攏州,沒想到族長很不給面子,不讓他祭祖給出的原因嘛,就說祭祖時候未到,豈能為了一介后輩就驚擾祖宗?

李二明白的很,這老頭是抓住自己的痛腳了,李淵立國之初,自認隴西李氏之后,無非是給自己臉上貼金,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現在才過去了二十來年,李淵還活著,李二當然不能閃自己老爹的臉。里面的矛盾無非就是利益,李二看的很清楚。怎么說都是一個老祖宗,沒必要兵戎相見,啥問題都能在談判桌上解決不是?于是一場曠日持久的談判拉開了序幕。

老頭很倔,從傳說中的老祖宗皋陶一直到唐初,有一千五百多年了,這隴西李氏一直長盛不衰,歷朝歷代都有牛人在朝中為官,老頭有自傲的資本,可以說沒把李二放在眼里。老頭就想啊,你一個后生能多牛叉?秦始皇牛不?都沒把隴西李氏咋著。漢武帝牛不?還不是好生供著李氏一族?你李二能少了咱李氏之人為你打理天下?

李二很氣惱,也很無奈,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談判談了十來天,李二讓步了,赦免了歧州、攏州兩地今年的“租賦”(歷史中這么寫的,鋤禾估摸著應該是田租、賦稅、勞役的意思)。這倆處可以說是隴西李氏最大的產業所在地,李二赦免了不假,但這老頭不會赦免了佃戶們的田租勞役吧?所以收益最大的還是隴西李氏。

答應了這個條件還不算,老頭還讓李二把自個孫子赦免了,要說這個孫子可是李二好不容易搞到大牢里去的,給判了一個流徙二千里。如果就這么赦免了豈不是自己扇自己兩耳光?比打自己老爹兩耳光都難但也不能無功而返吧?于是李二艱難的點頭了,而且自己給了自己一個臺階:“降咸陽、始平、武功死罪以下”。

這下子李二如愿以償了,不過他心里憋屈的很。一切若是沒有晉宇這個變數,隴西李氏的族長還真能耀武揚威,而且其后面的接任者會一直耀武揚威到唐末

武則天搞的那些畢竟還有些人性,沒有來個吵架滅族,但黃巢這爺們可不管這爺們出聲于社會最底層,販賣的是鹽(估計沒少干走私的事情),雖然已經是唐末,但那時候也沒有火車啊?想運些東西基本都是靠雙腿,從云南的鹽井運到洛陽,走遠了路了再加上唐懿宗李漼爺倆是個貪圖享受的主,橫征暴斂,民怨載道。這么說可能大家沒印象,《捕蛇者說》都知道吧?“苛政猛于虎”就是從這里面來的。這苛政猛于虎的政績就是唐懿宗的六叔干的(唐朝末年很亂,他六叔做完皇帝傳給了唐懿宗的堂哥,然后堂哥傳給兒子,接下來就是唐懿宗的老爹,才有了唐懿宗的皇位)。唐懿宗沒辜負他六叔的期望,讓他老人家獨自一人名流史冊也不好,對吧?于是乎他比他六叔還要牛叉“苛政猛于虎”算啥?唐懿宗直接吃人不吐骨頭接下來黃巢就拉扯一大幫弟兄反了

黃巢仇富的厲害,碰見當官的就殺,尤其是各大門閥,老百姓受這幫人壓迫夠了,就是紛紛響應,從此這士族就差不多絕跡了,地主階級登上了歷史舞臺``````

若是沒有晉宇出現的話,老頭的幸福生活還會延續兩百年,可惜,晉宇穿過去了,再加上李二現在有打壓士族囂張氣焰的強烈愿望,于是歷史改寫了``````

李二能忍不假,可不是個能吃氣的主,在老頭那受了氣,總要發泄一番吧?李二怎么說都意識到“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的一代梟雄,肯定不會拿老百姓試刀,于是野外的牲口遭殃了``````

碰到一幫沒法講道理的,李二才意識到自個老爹的好,打獵以后,都是先把獵物派人送到大安宮。也就虧了唐朝驛站發達,否則等送到大安宮的時候,肉都餿了,指不定李淵還會誤會李二要害自己呢

李二很注意“居安思危”,打獵都不忘了尋思著怎么加固皇權,檢討了一下自己前些日子所作所為。雖然事出無奈,把隴西李氏的租賦都能免了,可讓自己的小弟們怎么想?對抗這幫不知死活的老不死的靠誰?還不是跟自己出生入死的小弟?可不能寒了這幫小弟們的心自己表哥橫征暴斂也不是沒好處,起碼國庫底子豐厚,也不差這一點,把有戰功的小弟們的租賦也免了吧于是李二又下了一道旨意:“免武功今歲租賦”。

李二在外面打獵泄憤,這一泄憤就“泄”了小二十天,也就虧他心性堅毅,換做別人早就垮了。李二在逆境中的時候特別注意“一日三省吾身”,打獵的時候總覺得這獵物跟士族門閥差不多,自己手中有兵,它們只能任由自己魚肉,根本沒法反抗。看來這征戰用兵啥的不一定非要用在異族,國內矛盾是不是也可以借鑒一下呢?于是侯君集在九月底成了兵部尚書若是李二聽說“槍桿子里面出政權”這句話,一定會浮上三大碗,此時他只是有個朦朧的印象。

讓人瀉火的不僅僅打獵這一條,還有天氣。話說這天氣一天比一天冷,李二待不住了,“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還是收拾一下回家吧這時候已經是進了十一月,標準的入冬了,離那滴水成冰差不了幾天了。

回到朝堂上,李二跟大臣們討論了一下,繼續收攬民心。分田、減輕稅負啥的,他該做的都做了,于是李二決定減輕刑罰,廢除了“鞭背刑”。要不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呢,李二此舉進一步鞏固了民心,即使現在他打個國內戰爭,估計老百姓都不會說啥,只要不動他們自己的糧食就成。

現在離打壓士族門閥,李二還有一段路要走,首先朝堂上各大士族門閥的人就要清理一下,否則極易出現反彈等等。他還缺少一個動手的契機。再仔細想想,他也沒想到好的借口,很是郁悶,不過這個契機,過了不幾天就出現了。

李二忙的時候,晉宇也沒閑著,日子一天比一天冷,他現在都不愿爬出被窩了,賴床很嚴重。經過幾個月的恢復,獅子身上的毛已經是長全了,現在這個天正好適合于藏獒與小哈活動,所以每天早上天不亮,獅子就帶頭撓門叫晉宇起床,準點的很

晉宇批評過獅子多次都沒效果,也就聽之任之,自己恢復了晨練的習慣。


上一章  |  大唐逍遙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