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逍遙侯第一百五十五章 貞觀四年七月記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逍遙侯 >>大唐逍遙侯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五十五章 貞觀四年七月記事

第一百五十五章 貞觀四年七月記事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清明鋤禾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清明鋤禾 | 大唐逍遙侯 
大唐逍遙侯


一場秋雨一場寒,前些日還大雄威的“秋老虎”也被秋雨澆了個透心涼,失去了往日的威風。晉宇楊穎忙著求菩薩的時候,莊戶們可沒那個閑情逸致,祖祖輩輩都是在地里刨食的人,知道地對自個的重要性。由于來晉家莊子時間也不長,前段時間給主家趕工,一家老小的飯都是主家管,現在活少了,僅憑著下力賺的那些錢一家老小還真撐不到明年秋上。

陳瑞提種冬麥的時候還操心莊戶們不愿下這個力,但他怎么能理解莊戶們的心思呢?結果陳瑞一提出來就獲得了莊戶們的一致同意。陳瑞身為曾經的官宦子弟,變通是少不了的,種菜的地都沒分,讓莊戶們替晉宇種,晉宇不在乎,莊戶們樂意,皆大歡喜。

貞觀四年七月,一共生了三件大事,其中兩件能跟晉宇扯上關系。

第一件是日食,在沒有科學的解釋之前,人們對這種自然現象還是懷著深深的敬畏的。這已經是貞觀四年的第二場日食了,第一場生在正月,晉宇沒趕上。李二當時深深自責了一番,大體意思就是自己這個老天的兒子沒管理好天下,老子您就別生氣了,兒子以后會好好表現,爭取再立新功。老天爺聽后很滿意,遂作罷,但李二的正牌老子不樂意了,你天子?那老子是啥?于是李二自我檢討后不久,武德殿北院著火了(歷史真實記載,很真實,寥寥數語,原因啥的就要自己猜了,鋤禾就是自己猜的。)

老天爺不給力,這才相隔半年就生了第二次日食,使李二臉上很難看,總不能再自我檢討一次吧?那豈不是說自己沒資格做這個皇帝?連老天都不賞臉,難道再把皇位讓給自個親爹?或者傳給自個親兒?

李二的皇位怎么來的?名不正言不順,李二內心很忐忑,但他不打算讓位,否則他的大哥和三弟豈不是白死了?既然不能從自身找原因,那就找找手下小弟的原因吧于是乎蕭瑀“東窗事”了,什么誣陷重臣——李靖,觸怒龍顏等幾項罪行惹得老天爺不樂意了,結局就是李二差點將蕭瑀一擼到底,只留了一個國子監學監的職位。說實話,李二很為難,當朝的大臣,他都不舍得,斟酌再三,還是蕭瑀吧,誰讓李淵對他評價那么高呢?明顯跟自個老爹一路

第二件事情就跟蕭瑀有關系了。被摘了朝帽,蕭瑀越想越憋屈,倔老頭一個,跪在李淵寢宮門前說啥也不走,非要見老君王一面不可。李二準了,不看蕭瑀的面子,也看蕭璟的面子不是?

蕭瑀覺得自己那叫一個冤,現在這個天就是下雪都不足以洗刷自己的冤屈,現在也沒個說話的人,還是到李淵面前哭訴一番吧(他根本沒想起自己的異母哥哥)。李淵也是感慨良多,曾經的一對模范君臣“默默無語兩眼淚”,場面很是凄慘。

蕭瑀看李淵也幫不上忙,回家面壁反省去了,留下李淵自個在皇宮里面凄慘悲催。一個開國之君,落魄到被兒子圈禁的程度,人家唐伯虎再怎么不如意還能“落河捉鵝醫肚餓,吃完回家玩老婆”呢,他呢?跟前的娃還都是自己當皇帝時留下的,禪位以后李二倒是是不是送兩個秀女進來,可就是不給他留種留種就要給人家孩子媽一個名分吧?李二不想再給自己找媽,還是后媽(要說李淵,可能也算個好皇帝,但算不上個好爹,貞觀之前光忙著配種產仔了,哪有空管自個已經成年的娃?看看他那些孩子就知道了,22個兒子,19個女兒,其中一大半都是武德后期造出來的。)

李二上位這四年,李淵基本上都是吃飽了干,干完了吃,那可是五十多的老頭子啊再怎么生猛吧,這身體也扛不住吧?再說他老李家還有“風疾”的遺傳病(李二有氣疾,楊廣沒有,他兩個的媽可是親姐妹,所以說李二這氣疾的遺傳是從李淵那得來的),于是李淵哭啊哭啊的就抽抽了,差那么一點點就掛掉了。

李二也許還在琢磨呢,讓您老人家天天肉林酒池、逍遙快活,您都不掛,這也太生猛了吧?真沒天理啊不過李二沒任何辦法,這年頭講究“孝”,天下人面前李二也要有個交代不是?于是李二罷朝了,親自侍候,奉湯問藥啥的,累慘了。

累慘的不止是李二,太醫也夠嗆,這年頭沒有心電圖啥的,全憑人力,于是幾個技術好的太醫輪番上陣,充當心電圖、netg,估計李二把他們變成核磁共振的心都有。反正李二在眾人面前把場面上的姿態做的足足的,人家不都說“政客是天生的演員”嗎?很有道理。

李二表演的實在是太好了,夜不覆netg,寐不解帶,隨時準備起來給自個老爹服務,三四天下來就頂了兩個黑眼圈。本來李二還以為自己這老爹被蕭瑀這么一鬧騰就差不多了呢,誰知李淵就是不咽氣,累的李二夠嗆。這時候還有一大堆事情等著李二處理,太醫壓力也很大,可不能躺下一個再躺下一個啊

李二再三追問之下,甄立言也是思量再三——把晉宇給賣了“陛下,太上皇此乃腎虛體弱,寒氣塞滯,微臣無能,不能治愈,若有晉歸唐所制虎骨酒在手,尚有三分把握。”

虎骨酒啊,李二知道,秦瓊就是喝那個好的,自個也喝過虎鞭酒,效果很不錯。李二聽甄立言說有的話也只是三分把握而已,信了,讓甄立言陪著李承乾求藥去。

罷朝啊,這是大事,晉宇知道,他還以為李淵要掛了呢,他可不知道歷史上李淵是哪年死的,沒想到又牽扯到自己了,他對甄立言的感覺很是糾結,不是不讓您老外傳嗎?怎么就是把不住嘴呢?看來以后不能告訴你啥了。但這事牽扯到皇帝的老子,晉宇也不敢大意,當著李承乾的面,就坦言道:“太子殿下,甄太醫所說的虎骨酒沒了,制起來不容易,遠水解不了近渴,不過在下手底下還有些泡制的虎骨酒,雖然藥力不如那個強,但多少管些用,若甄太醫覺得藥效尚可,百八十斤的在下還能拿得出來。”

晉宇也光棍,不過那藥酒確實沒了,上次幾個老國公說送老虎過來,也一直杳無音信。人家既然開口了,晉宇就把剩下的也都分了,這都一個來月了,應該能喝沒了,即使有,人家給不給,晉宇也管不著不是?再把別人牽連進來就有些不厚道了。再說李二是知道秦瓊喝過的人,既然不去秦老爺子那找,很是說明問題。殺兄弒弟趕老爹下臺的人,晉宇才不信李二是個心善的家伙,慈不掌兵他還是知道的。

既然自個老師說沒了,李承乾也不能抄家找不是?畢竟李承乾很是信任晉宇,晉宇說沒了就是沒了。好在甄立言嘗過后說那酒也成,于是李承乾給李二交了一份及格的試卷,滿分就甭想了,以目前的情況來看,無論李承乾怎么做,李二都不會給滿分的。

對于晉宇的做法,李二很意外,以己度人,他還以為晉宇明白知道自己的意思了,不過一想也不對,歸唐不是那種心思復雜的人,否則怎么會去青樓?還在大庭廣眾之下出手?無論怎么說,晉宇算是逃過一劫。

待李承乾回去交卷后,晉宇心下躊躇不定,最后奔馬直殺棋牌社,再轉戰秦瓊府上。罷朝后閑了一幫老爺子,正在秦瓊府上玩三國殺,殺的那叫一個昏天地暗,愁云慘淡。秦瓊正輸的很沒面子呢,晉宇來得正好,讓他們先玩,自己陪晉宇說事去。

晉宇現在是拿不準自己給虎骨酒對不對,是不是應該一點都不給。他把前因后果都給秦瓊講了一遍,秦瓊拍拍晉宇的肩膀,“陰錯陽差,這事辦的不錯。既能讓陛下滿意,還全了陛下孝子之心。”秦瓊臉色一變,鄭重問道:“一路上沒人跟著你吧?”

“嘿嘿,女婿再跟您交個底,這大唐軍隊的斥候小婿還真沒放在眼里。”晉宇孬好不濟也是后世受過特種兵訓練的,跟蹤、反跟蹤技能很熟練,直殺棋牌社就是為了甩掉一切跟蹤的可能。從棋牌社后門出來,他還特意換了身衣服,又靈巧的從幾個店鋪進進出出,確實沒有人跟蹤才進來的,他也怕將此事燒到秦瓊身上。

秦瓊這下子是太滿意了,還真沒想到自己這個女婿還有這個本事,也許這才是他壓箱底的絕活。“如今戰事愈少,有我等一干老將在,歸唐還是不要在這上面出頭的好。”秦瓊建議道。

“刀劍無眼,小婿才不會出頭,丈人放心好了。”晉宇確實也沒從軍的打算,讓他殺個激宰個羊還成,殺人就免了,當初迫不得已殺了那兩個突厥兵,他都惡心了老半天,要不是心理素質過硬,早就精神病了。

甄立言跟其他太醫很盡心,李淵一日好過一日,終于在七月底痊愈了,不過卻也留下了“后遺癥”——無酒不歡,這酒還非要晉宇泡制的虎骨酒不可。對于老爹明面上的要求,李二很是痛快,準了于是晉宇有了第一位忠實的酒眾,而且地位還不低,一人之上的那種。

老爹病好了以后,李二的任務也算完成了,既然甄立言“妙手回net”了,那面面上的事情還要做,李二上朝后下了一道“感恩旨”:“都督刺史文武官及民年八十以上、教子表門閭者有差。”這是啥意思呢?總結成為兩個字就是——拼爹凡是官職品級在都督、刺史以上的,民間老子年齡八十以上的,再或者教育出杰出子女有過旌表門閭的,都可以給他們家閑置待業的娃安排工作——大唐公務員

看來可以把“拼爹”的歷史提前到唐朝了,這一點李二很是厚道,沒光關照官宦之家,百姓人家也有惠及,雖然普通百姓能活到八十的不多,放后世,呵呵,民間能活到八十多的大多數是因為買不起墓地死撐吧?

對于“功臣”甄立言,李二親自家訪,去看望了他的哥哥——甄權。這一年甄權九十歲,李二“視其飲食,訪以藥性,因授朝散大夫,賜幾杖衣服”,表彰甄權教育出了一個好弟弟,當為楷模(比歷史提前了十三年)。

甄權是啥人啊?隋朝的時候可是隋文帝楊堅秘書處的副處長級別不高,但怎么說都是整天伺候在皇帝左右吧?若楊堅對他不信任,會把他放在身邊?不過甄權看夠了里面的勾心斗角,稱病把楊堅給炒了魷魚,回家務農了。

李二這一來,甄權就感覺出不對了,待李二走了以后把自個弟弟喊過來就是一通質問。前因后果很明顯,甄權嘆了一口氣,就跟弟弟說:“我老了,日子不多了,辭官吧,回來多伺候我兩年。”

長兄如父,甄立言就依哥哥之言上書請辭,李二大筆一揮,準了還表揚了甄立言之“孝”,于是乎甄立言也回家務農了,皆大歡喜,沒出人命。

要說這第三件事情,就是將造紙和印刷兩個作坊定了下來,日子是李承乾回去的第二天。李二雖然面面上做的非常好,但他不會把國家大事給耽誤了,他怎么說都是個盡職盡責的好皇帝。

晉宇獻了虎骨酒的第二天,李二終于下了決斷,讓長樂出面跟晉宇合辦造紙作坊和印刷作坊,官方監督。所謂的官方監督就是要長樂定期給自己匯報,這門閥始終是他心頭之患,只不過以前沒能力連根拔起罷了(要不說還是武則天有魄力,不服?搞你)。長樂壓根沒想到這個活落到自己頭上,畢竟年齡還小,可人家長孫皇后說了,身為皇室子女,就要為天下人謀福,再說你算學也稱的上學有小成,學以致用才是。長樂美滋滋的接了這差事,累不累懂不懂的倒在其次,這樣不就多了跟“那人”單獨接觸的機會?不懂才好,不懂才更要跟合作伙伴多商議吧?還是母后會體貼人

皇家嘛,自個親兄弟是不能出任要職的,畢竟像雍四爺跟十三爺那般兄弟還是少,李二欽點了李道宗做說客,閻立德做監工作坊建設。

李道宗很樂意接這活,又有機會跟晉宇接觸,tǐng好。一見面,李道宗就當著長樂的面直接問晉宇:“小宇,你看這倆坊如何分配干股?”

“單憑圣裁”晉宇很淡定,秦瓊囑咐過,不要爭,李二說啥就是啥。

“父皇的意思是,老師一半,皇家一半,老師以秘方入股,場地、人力、錢財皇家出。”長樂有些不淡定,小臉緊張的通紅,她怕李道宗提出那三七開、四六開,直接把老爹交代的老底給拋了出來。

李道宗很意外,自己這個侄女不愧是天之嬌女,還真不會做買賣,怎么能一上來就攤底牌?至少也要討價還價吧?李道宗還真打算先提出個四六開,當然是李二六,晉宇四,然后再賣晉宇個好,操作成五五開,看來計劃泡湯了。

“成。”晉宇點頭應下,他本來以為李二會來了個二八開,讓自己沾個邊算完呢,這個結局還可以,雖然晉宇能出得起人、錢、地,但國情不允許他私營,他也沒轍,這個結果不錯。

大唐貞觀四年最具影響力工程于是在簡短明了的談話下一錘定音,平均每人講了十余字,可謂是史上最短談判。

一切都很順利,除了選址晉宇說了一下自己的意見,其他的都有別人去做,用不著他操心。若不是看閻立德的意思要把作坊建在浐河上游,晉宇也不會開口。這造紙作坊的污染能力強悍的很,晉宇可不想夏天不開窗,這年頭又沒有空調,還不憋死啊?

晉宇選的地方離自己也不遠,浐河、灞河交界處的三角舟上,地皮是皇家的,污水直接排入渭河,污染不了上游水源。以渭河那么大的水量,這些污水也不會造成太大污染,這年頭造紙不添加有害試劑,灌溉農田還是可以的,反正百姓都是喝井水,晉宇自我安慰的想。

晉宇除了選址說了一下自己的建議以外,其他事情都是不管不問,長樂又沒這方面的經驗,李道宗只要再次為晉宇“擦屁股”——完善作坊章程啥的。這活他拿手,將自家生意上的章程拿來瞅瞅,合適的直接抄上,最后加上一條——軍管齊活了。

李道宗寫完后象征性的拿給晉宇瞧了瞧,晉宇不禁為工匠們擔憂,待遇是夠好的了,但軍管這一條實在是有失人道,看來李家想把這兩項工程死死地掌握在自己手里啊晉宇面上不顯,把李道宗一番好捧。晉宇有些累,心累,這戴著面具的日子不好過,好在這種日子不多,要是天天這樣,晉宇寧愿找個山溝溝打獵種地去,男耕女織,多好。

皇家想辦一件事情很容易,選址定了當天就有二百左右的隊伍駐扎了,隨后斷斷續續又征來了上千名勞力,一時間上等良田變成了熱火朝天的工地。也難怪人手多,等天再涼快些,就是起了作坊也不能立馬用了,天涼了干的慢。


上一章  |  大唐逍遙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