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逍遙侯第一百四十章 蟬?螳螂?黃雀?撲朔迷離!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逍遙侯 >>大唐逍遙侯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章 蟬?螳螂?黃雀?撲朔迷離!

第一百四十章 蟬?螳螂?黃雀?撲朔迷離!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清明鋤禾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清明鋤禾 | 大唐逍遙侯 
第一百四十章蟬?螳螂?黃雀?撲朔mi離!

獅子身上傷口挺多的,大大小小十來道,回到家里把楊穎心疼的不行。()晉宇沒二話,送走蘇定芳以后就拿起了剪刀。獅子看到晉宇手拿剪刀眼神那個無辜啊,它很明白自個主人想干啥。晉宇直接無視了獅子哀求的眼神,開合之間就將獅子的皮大衣給脫了,獅子又回到了曾經的模樣,前爪捂著眼睛——沒臉見人了

獅子的那三個蘿莉媳fu倒是沒嫌棄,看晉宇忙完,上來就是一通添,包括獅子鼻頭上方的傷口,那地方獅子自個可添不到。晉宇一看,得,這下消毒酒精也省下了,這唾液消毒還不疼。

獅子咬死的那四只狼也被蘇定芳一起送了回來,晉宇沒客氣,挽挽袖子就開工了——將丫們扒皮抽筋晉宇一邊動著刀子,一邊尋思:這狼皮可是好東西,給干丈人做上一副護膝護腰,剩下的再做副狼皮褥子,這玩意保暖性能格外好,至于獅子犯下的錯就算了,反正這個樣子它也沒臉出去晃蕩了。

晉宇在這邊揮汗如雨,小胖子李泰也沒閑著。說白了,李泰跟晉宇之間也沒什么不死不休的大仇,李泰就是放不下晉宇不給他面子,何況最近還天天在晉宇手底下,看晉宇臉色?越想他心里越不忿,他倒不是想弄死晉宇,只是打算給他一個教訓拉倒,就跟小孩子之間打斗一樣,不分輕重吧,卻下不了死手,力氣在那擺著不是?要是他真能有那個狠心,他也就不至于流放至死了,早跟自個老子一樣起兵造反穩坐皇位了。

小胖子沒整死晉宇的心,不代表別人沒有,楚軒就是其中一員。按道理來說晉宇不認識楚軒,更談不上什么仇,晉宇不知道,但楚軒心里明白,這一切都源于一個人——陳學文

陳學文皮膚白皙,長相yin柔,外號“菊花”,這一點晉宇是不知道的。陳學文的人品確實不咋滴,不過這娃確實聰明,大把柄不會讓人知道,小錯誤還是經常犯的。晉宇大婚前秦瓊就有所耳聞,不過傳聞“菊花”跟小胖子李泰扯上關系,秦瓊也就聽之任之了。陳學文那些小錯誤就是犯給秦瓊看的,當他覺得秦瓊對自己所作所為都聽之任之以后,更沒把晉宇放在眼里,所以才會有后面的那一幕。

秦瓊一聲戎馬幾十載可不是個怕事的主,本來以為陳學文就只有一些小錯,所以才充耳不聞,哪成想這娃膽子這么大?晉宇把人往他這一松,沒二話——杖斃一來他也不懼小胖子,有正牌的太子在呢;二來這是家法,李二都挑不出秦瓊的錯處;三來秦瓊也是做給那些陪嫁過去的人看,自己是把楊穎當秦閨女,有膽不尊者,這就是下場殺ji儆猴,所以晉宇再去的時候一個個恭恭敬敬,不敢絲毫違越。

陳學文依仗的靠山不是別人,正是——楚軒楚軒,瘦高個,腹黑的狠,外號“黃瓜”,說到這兒,諸位看官明白楚軒跟陳學文的關系了吧?不錯,正是那斷袖之癖楚軒本來打算幫陳學文脫籍,可看到誣陷晉宇造反一事,晉宇也沒什么反應,誤認為晉宇是個好欺負的主,所以就打算晚些時候再幫陳學文脫籍,順帶著還能貪墨兩個錢,哪成想晉宇不是個善茬?因而他的愛“受”香消玉殞。

說白了這里面最大的錯方就是楚軒,可他不這么認為,秦瓊他是不敢招惹,連小胖子都要喊叔叔的人,能是他這個下人能算計的起的?再說秦瓊那心思不一定比他少,所以楚軒就把怨火全瞄著晉宇去了。

晉宇稀里糊涂都就成了楚軒的仇人,楚軒看小胖子對晉宇有新仇舊怨,更是一個勁的挑撥離間,各種主意層出不窮,但均告以失敗。然而楚軒沒有放棄,更是堅定了隱忍的姿態,由于各種方式都給晉宇造成了不小的麻煩,而且李二最終都沒能發現自己這個始作俑者,所以李泰對楚軒更是信任有加,言聽計從。

“子轅,你倒是想個法子啊?本王等不下去了”屋里放了好幾盆大冰都阻擋不住那暑氣,小胖子臉上的汗不斷地流出,誰讓他心浮氣躁不停地走來走去呢?

“魏王切勿急躁,小不忍則亂大謀,現在還沒到火候。”楚軒彬彬有禮,哪有半分算計人的模樣?

“忍忍忍你要本王忍到何時?”小胖子畢竟還不大,孩子脾氣比較明顯,自己的不滿不僅表現在臉上,語氣也不善。

“魏王,勾踐臥薪嘗膽用了十年,可曾叫過苦?陛下洗刷渭水之盟的恥辱,用了也有四年吧?晉歸唐不過是個小小的伯爵,魏王為什么就不能耐下心來等等呢?三年內,子轅一定讓其死無葬身之地”楚軒抬出兩任帝王來跟小胖子作對比教育,遠了近了的都有,把小胖子捧得有些飄飄然。

小胖子這次聽進去了,停下步伐,將楚軒扶起,道:“唉,本王只是心焦,錯怪子轅了。不知子轅有何高見?”

“晉歸唐乃西歸之人,不懂大唐禮儀,日子越長犯錯愈多,某會不斷地搜集他的罪證。目前晉歸唐圣劵正隆,不可力敵,等他失勢那一刻,就是魏王您出擊的那一刻,將其罪證一一列出,一擊斃命使其永無翻身之日到時候屠刀將握在魏王您的手里,晉歸唐就是案板上的魚肉,任由魏王您處置了。”楚軒將自己的計劃說了出來,其實自從陳學文被杖斃的那一天起,楚軒就是這么做的。

“好”小胖子仿佛看到晉宇磕頭求饒一般,很是興奮,舉一反三道:“那本王就等著子轅的好消息。”

“某赴湯蹈火也一定讓魏王得償所愿”楚軒咬牙切齒,面目猙獰,這確實是他的心里話,他現在只不過是借小胖子的勢罷來為自己的愛“受”報仇雪恨罷了。

小胖子在算計晉宇的時候,他老子可想不到自己寵愛的娃有這么惡毒的心思,他正在“一日三省吾身”。這還要從頭說起,圍獵,因為牽連到參加的人數,所以即使在尚武的古代也是要通過審批的,類似于現在填表格的形式,比如參加的日期、有哪些人參加、大約需要多少人,通過有司(注意這個詞,類似于現代的“有關部門”,所以說現在最神秘的部門——有關部門是大有來頭的,歷史有之,并非現代獨創)審批、備案,然后你才能去。

自個手下的大將們都出去透透氣了,李二很羨慕,就盤算著將洛陽行宮重新修繕一下,等自己閑下來了,也去樂呵樂呵。決定了就去做,李二也沒打招呼,就在晉宇帶獅子回家的那天(史載六月乙卯,即二十二日)悄悄地派兵去了,這事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于是就有那大膽的跳出指責李二了。

這個人不是唐太宗比作鏡子的魏征,而是一個史書上記載極少的人物——張玄素

張玄素當晚就聽說了此時,第二天一大早就上奏了,李二看后很生氣,因為張玄素這娃太耿直,寫的那些話很不留情面,而且指責修繕洛陽宮的事情根本不在張玄素職責范圍之內,于是乎,李二就怒了,讓張玄素當庭陳述一下,其實李二是想著讓他讀出來,然后指明這不是他該管的,這做法未嘗沒有用皇權bi迫其認錯的意思。

當時張玄素的職位是侍御史,職責范圍是:接受公卿奏事,舉劾非法;有時受命執行辦案、鎮壓農民起義等任務,管的確實挺寬,但就是管不到皇帝哪想到張玄素有點彪,愣是當著眾臣的面直訴李二的錯處,一點情面都沒留。張玄素上來就問李二:陛下說修繕洛陽宮是為了巡行洛陽的時候有個住的地方,那微臣想問一下,您這巡視日程定了嗎?

這巡視當時來說是件大事,跟歷代帝王封禪差不多,都要提前做準備的,李二提前也沒跟自己的小弟打招呼,只能無奈承認沒定。

張玄素這下子來了精神,你丫的沒定就敢先去修繕?這是你作為皇帝的首要任務嗎?突厥剛剛平定,前些日子商定的要蓋碉堡樓子您還沒開口批錢呢,利國利民的事情您說沒錢,給自己蓋別墅了,您就有錢了?漢高祖劉邦您知道吧?當年他為啥從洛陽遷都長安?還不是因為洛陽的軍事位置趕不上長安?打次獵而已,住不了幾天吧?修的富麗堂皇的干啥?難道再遷回去不成?再說楊廣當年修建宮殿的時候,您小弟我是親身經歷過的,宮殿的木頭都是從遠處運過來的,兩千個勞力才能拉動一根巨木開始的時候用木頭當輪子,走不了幾步就摩擦起火,于是改用鐵轂轆,可那木頭太重,走出二里地去就壞了,不得不單獨增派人手拿著鐵轂轆隨時更換,即使這樣一天也就走二三十里地,一根巨木就要花費幾十萬勞力這才光一根木頭,其他的花費用腳趾頭想想都知道要花多少吧?您當年帶著兄弟們打下洛陽來是怎么做的?碰到隋朝宮殿就燒吧?這才不到十年以前百姓厭惡的您怎么又要做了?難道要民怨載道嗎?況且現在朝廷的國庫根本不如隋朝豐盈你要是非要修繕,那就是走了楊廣的老路等著百姓造反吧

李二聽了那個氣啊,恨不能一巴掌扇死這不給他留臉的小弟,李二咬牙切齒的問道:行你小子行你小子說我不如楊廣,那根夏桀、商紂比起來呢?

張玄素經歷楊廣、竇建德、李淵,再加上李世民,也算是四朝老臣了,如果這次李二聽不進去,那自己今天就要交代在這里了。張玄素看李二這樣子,知道自個老大沒聽進去,當下心里也忐忑,嘆口氣說道:夏桀、商紂當年的地盤才多大?秦始皇地盤大吧?人家就給自己修了一個阿房宮,這舊址還在長安邊上呢,還不是被焚之一炬?這是為啥?還不是因為民怨嗎?老大,小弟懇請您好好想想。

李二尋思了一下,也是這么個理,秦始皇這么厲害,還二代而亡?相反人家漢高祖可是傳了好幾代,嘆口氣,說道:唉,我考慮不周啊,差點犯下大錯。

可李二臉上還是有些掛不住,轉頭朝房玄齡說道:我以為洛陽地處大堂中央,四方朝貢路途均等,想為讓老百姓便利一點來著,所以才派人修建。剛才玄素說的有道理啊,修繕洛陽行宮的事情就撇下吧。以后即使有事要去洛陽,住帳篷也不礙事。

房玄齡抓住機會建議道:老大,其實想讓百姓交通便利也不難,那水泥就不錯,晉歸唐莊子上用那玩意修了段路,結實的很。

李二現在是從善如流,大手一揮:準了兄弟們吶,咱一起創業不容易,可老大我犯錯,只有玄素一個人站出來說話了,以后你們有事也要直說才行。

魏征可不傻,這種很犯忌諱的事情他是不會去做的,但不代表他不做些什么,遂站出來說道:玄素的話有回天之力,一個有博愛之心的人才能說出這樣犀利的話。微臣佩服

李二還是從諫如流,大手一揮:張玄素表現不錯,看賞二百匹絹以后兄弟們都要向玄素學習

李二的眾小弟山呼萬歲,退朝。李二可算記住魏征那句話了——張玄素的話有回天之力從此張玄素沉寂了十來年,直到李承乾調皮不堪時才復出,你小子的話不是有回天之力嗎?替老子教育兒子去魏征給張玄素挖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坑,你小子不是能說嗎?跳進去吧``````(以上描述語言改動較大,但表達意思與史書大體一致,圖一樂子,勿噴)

要說魏征,史書上以正面出現次數較多,功績彪炳,無可非議,但si底下別人看不到的就不好說了。他本來是太子李建成的人,多次建議李建成殺了李二,可李建成心軟,沒對自己的親弟弟下手,結果``````

魏征很識實務,李二也需要這么個人,于是乎一拍即合,相處很愉快。到了貞觀中后期,一切變得撲朔mi離起來。李二宿有風疾,貞觀后期越來越明顯,此時的魏征不知有意還是無意,所推薦的大臣有很多都有李承乾有關聯,最著名的就有侯君集和杜正倫,后來因參與謀反都被咔嚓了。倒沒聽說魏征推薦的大臣跟李泰有關聯,相反卻在史書上留下了針對李泰的《諫魏王不得折辱貴臣》,明顯不是跟李泰穿一條ku子的。

站隊這一條魏征比不上長孫無忌,長孫兄到了最后才表態——力挺李治,而且還魂了個托孤之臣,基本上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不過通過從以上點也能看出,小胖子的人緣確實差到了極點,除了幾個書呆子,沒人支持他登上皇位。

散朝以后李二留下了魏征和蕭璟,前文也有提及,李二對自己功績方面不是很自信,這個對比對象不是別人,正是自己的岳父——楊廣。至于這么說的原因,一是國家稅收,上文張玄素也提到了,唐朝的國庫不如楊廣時期充盈,甚至很多都是楊廣給打下的底子;二來他想超越楊廣,因為現在所用的大臣當中就很多都是前隋的舊臣,自己沒點建樹,他們會心服?所以他想聽聽臣下是怎么評價自己的。

蕭璟是楊廣的大舅子,雖然不如他弟弟蕭瑀(據推測,蕭璟應該與蕭瑀和蕭皇后為同父異母哥哥),但勝在為人本分老實。相比起蕭瑀那鯁直的性格,而且多次觸怒李二,所以李二更喜歡蕭璟。這一點可以從蕭璟、蕭瑀身后事看出來,蕭璟“武德中為黃門侍郎,累轉秘書監,封蘭陵縣公。貞觀中卒,贈禮部尚書。”一個“累”字說明了蕭璟的踏實,過世后一個“贈”字體現了他在李二心中的地位。

蕭瑀就不太一樣了,為啥作為弟弟能有比哥哥還高的職位?主要因為他是獨孤家族的女婿他媳fu是喊李淵表哥的人。蕭瑀是病死,享年七十四。宮廷太常上謚曰“肅”,太宗認為蕭瑀性多猜貳,剛忌太過,最后謚曰“貞褊公”,冊贈司空,陪葬獻陵(唐高祖陵)。李二推翻了自己老子對蕭瑀“此人不可以厚利誘之,不可以刑戮懼之,真社稷臣也”的評價,而且覺得讓他去地下陪自己老子合適,要是陪著自個,還不夠自己鬧心的,所以從某種程度來說,蕭瑀沒有得到李二的認可。(獨孤家族很有意思,有興趣的可以查查,本書后面會略有涉獵)

三人來到后花園,李二指著周圍獨具匠心的設計說道:“崇飾宮宇,游賞池臺,這是所有帝王的愿望,可是帝王想要做的事情,也就是百姓不想做的事情。帝王想要放縱逸樂,而百姓所不愿意的是勞弊。孔子說:‘己所不玉,勿施于人’,勞弊之事,的確不能強加給百姓。朕尊為帝王,富有四海,看起來朕也可以隨心所玉,但是朕也還是能夠自我節制,若百姓不愿意的話,即便朕想做,最終朕還是順從了百姓的心愿。”

李二這么說,再聯系到今天朝堂上張玄素說的那些話,聰明如魏征者還能有些不明白的?然而魏征這馬屁比較含蓄,比較委婉,更是有水平:“陛下心底里本來就很憐憫百姓,所以總是節制自己,順從百姓。臣聽說過一句話:‘以玉從人者昌,以人樂己者亡。’隋煬帝貪得無厭,奢侈無度,稍有不稱意的地方,他就峻刑嚴罰。他每到一個地方,當地官員的第一件事情是要給他供奉他喜歡的東西,如果沒有收到供奉,他便很不高興,至于政務他更是聽也不聽。因為隋煬帝的這種愛好,全國官員變本加厲,以至于相互競逐,這種為了貪財好物的競逐只有朝廷滅亡才會結束。正是因為隋煬帝的無道,所以上天才降命于陛下,要您取而代之。陛下若以為滿足,今天所擁有的已經足夠的了;陛下若以為不滿足,那么即便擁有萬倍于此的東西,也不會滿足的。”

李二聽到魏征這么說,更是滿體通泰,高興地說道:“愛卿所言甚是,要不是有魏愛卿在,朕怎么能聽到如此中肯的話呢?”

既然這么舒服了,李二倒是沒了再問蕭璟的心思,隨口問道:“蕭愛卿在前朝時能經常見到蕭皇后嗎?”

蕭璟雖貴為梁明帝蕭巋之子,可在隋朝的時候魂的不如自己弟弟蕭瑀逍遙,起碼人家蕭瑀的老婆也是喊楊廣表哥的人,自己僅僅是看在前朝的份上得了個臨海王的空筒子王爺。蕭璟為人踏實,但不代表他笨,苦笑一聲,回稟道:“不要說她了,微臣連她的兒女都見不到。”

魏征聽蕭璟這么說,想起一檔子事情來,說道:“微臣聽說,隋煬帝不信任齊王楊暕,經常使人暗中監視他,一旦聽到齊王在舉行宴會,就會問:‘他做什么事如愿了?竟然這么高興?’如果聽說齊王心情不好了,又會說:‘他這是有什么想法了?怎么又悲傷了?’父子之間尚且如此,何況對蕭大人呢?”(齊王楊暕是楊廣與蕭皇后之子)

李二聽完笑笑說道:“現在看來楊政道在這方面比他爺爺強多了,不似他爺爺那樣整天疑神疑鬼,累不累啊?”

魏征說的這些是公道話,可免不了別人多想,蕭璟就以為魏征給自己解了圍,也是在含蓄的朝自己示好。

李二在讓兩人退下后,獨自坐在石凳上揣摩,魏征這是在暗示朕對自己兒子關注太少?魏征應該不是這樣的人啊?也許朕想多了。李二自嘲的笑了笑,站起來朝后宮走去。

若此時李二由此開始多關注一下自己的兒子們,也許就不會有后來那么多故事,少讓他操不少心,順帶著還能多蹦跶兩年。但歷史就是這樣,不輕易間的行為會帶來一系列的轉變,小胖子李泰由此有了更多的空間來積攢更多對晉宇不利的證據,故事變得越來越有趣了``````


上一章  |  大唐逍遙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