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逍遙侯第三百一十七章 想毀倭不容易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逍遙侯 >>大唐逍遙侯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一十七章 想毀倭不容易

第三百一十七章 想毀倭不容易


更新時間:2018年12月23日  作者:清明鋤禾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清明鋤禾 | 大唐逍遙侯 


窮矮矬,這個詞用在倭人非常形象。

東漢初年,日本國王遣使入漢都洛陽進貢,愿為漢臣藩。求漢皇賜名,漢以其人矮,遂賜“倭國”。從漢到唐,五六百年的時間,倭人一直在溫飽線掙扎,由于營養不良,身高上的去才怪!

有人說,倭人懷疑自己人種不行,委派婦女前來中國“度種”,以期改善倭國人種。那時候沒有液氮存精一說,最好的容器就是女人的肚子,所以才有一幫婦女漂洋過海來求艸……

然而晉宇對這種說法持懷疑態度。以倭國的遠航能力,來回折損一半一點都不夸張。勞民傷財,還不若虜幾個壯漢回去來的便利。所以,與其說她們是來“度種”,倒不如說利用媾和的途徑來求知,搜集各種情報及先進的技術。

后世科學發達,大家都知道豐富的營養能促進身高發育,但唐朝依舊停留在填飽肚子打鄰居、占地盤的階段,對所謂的營養搭配壓根就不怎么關心,更甭說千里迢迢前來取經的窮矮矬了。

別人不知道,但不代表晉宇不清楚。回想一千五百年后的日本,人均身高反超中國,有人說是他們重視教育,兒童每天每人一杯牛奶造就了一個民族等等。不可否認,21世紀日本兒童的午餐要比天朝兒童的小飯桌強無數倍,但養16億人真的很不容易,退耕還林、退耕建房,農用地一天天減少,不用激素?不用農藥?賺不賺錢咱先不說,沒幾天就沒菜吃了,信不信?

想一下苦逼的后世,晉宇無能為力,但在唐朝,他還是非常愿意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拖一下倭人后腿。

后世的日本,不僅有福袋、馬桶蓋,還有隨處可見的豆腐店。可能去旅游的人會說“不就是一塊豆腐嗎?有什么好稀奇的?”是沒有好稀奇的,但正是豆腐讓倭國民眾身體強壯了起來,發展成為展露爪牙并侵華的日本!

豆腐是唐朝時傳入倭國的,最初的時候,只是作為貴族和僧侶的專供食物,后來才慢慢流傳至民間。至于如何傳入的,說法不一,有的說是遣唐使帶回去的,有的說是僧侶帶回的。晉宇認為僧侶帶回去的可能性大一些。僧人從出家皇帝三鬧大雄寶殿開始推廣茹素,在那飲食匱乏的年代,豆制品逐漸成為了僧人的主要菜品。

說起僧人,晉宇對他們這個群體還真談不上什么好感,一炷香x98,解簽x98……明碼標價,童叟無欺。令人肅然起敬的是那種真正的修行者,比如后世海城大悲寺的僧侶,像那些道貌岸然、肥頭大耳、給失足婦女開光的禿驢已經背離佛道太遠了,晉宇是不相信靠吃素食能讓體重超過一百八的。

從李恪嘴里也曾聽到過李二爺對僧侶不滿的言論,不侍耕種、逃避勞役,若不是看在能起到穩定人心的作用,估計早就被取締了。

方法總比困難多,解決之道往往需要一點靈感,比如李靖挑起的這個話頭就不錯,讓晉宇多了幾條禍害倭人的思路。放幾個道貌岸然的僧侶去禍害倭國的勞苦大眾,估計不會有多少阻力,畢竟他們也有“普度眾生”的功利心,否則鑒真為何屢敗屢試?若是能在倭國培養出類似吐蕃那種宗教體制,晉宇完全不介意節操什么的,肯定會在背后輕輕地推那么幾下。

“臭小子!笑什么呢?看老夫笑話不成?是不是想和老夫斗雞了?”程咬金怒視晉宇,這小子直視自己,嘿嘿笑的很是不懷好意。

“那啥,小子想起個關于倭人的笑話,有些情不自禁,絕對不適看您笑話!”晉宇趕忙揮手,義正言辭的給自己辯解道。

“什么笑話?說來聽聽,若是老夫不滿意,咱就斗雞!”程咬金表情猙獰,恐嚇晉宇。

斗雞、斗雞、逗毛線雞?這幾天非變著花樣做雞給你吃,讓你愛上吃雞!一看到雞就流哈喇子,看你怎么斗雞!

腹誹歸腹誹,笑話依舊要搜腸刮肚的找,一時間找不到合適的,就會抓耳撓腮,“這個……”

“什么這個那個?啞了吧?還說不是笑老夫?”程咬金咬著后牙槽,壓的手指咔吧響,殺氣逼人。自己被一幫老兄弟笑話,他認了,但被個小輩笑話,自個若不出手教訓一下,那更是笑柄。

“那啥,這個笑話不太雅觀,各位叔叔伯伯莫要見怪才好。”人生沒有劇本,在一些特殊的環境中往往有急智,晉宇此時就想到一個笑話,準備拿出來平息程咬金的怒氣。

“你這幫叔叔伯伯都是粗人,不在乎什么雅不雅的,大膽將就是。”尉遲恭剛說了罩著晉宇的話,此時小小的拉了他一把。

“話說有一個倭人、一個高麗人和一個安南人。三人乘坐的小船在風浪中迷失了方向,漂到了一個食人島上,被島上的土著押著獻給酋長處置。食人族的酋長剔著牙,朝三個人說,你們每個人去樹林里選一樣水果出來,不聽話的直接殺掉!三個人沒辦法,只好在土著的監督下去找水果。”晉宇嘴里沒停,手中也沒閑著,借著給各位老將倒酒的功夫,默默的遠離程咬金。不能不防著他暴起傷人啊,從程懷默那傷痕累累的背上能看出這位爺出手有多重,自己的孩子都舍得下手,更甭說其他人家的孩子了。

“過了一會,高麗人帶了個蘋果出來,酋長說,如果你能把自己找到的水果塞進菊花里,就放了你,否則就殺掉……”晉宇繼續講道。

“菊花?把蘋果塞進花里?酋長腦子有病嗎?”程咬金還沒消氣,找刺道。

“呃……這個菊花不是秋天觀賞的菊花。”晉宇給在座的諸位沙場老將解釋道:“是指的人的魄門。”晉宇怎么說也是青霞子的徒弟,學了不少基本的中醫名稱,中醫將**成為魄門,也叫粕門、谷門,淺顯易懂,排除糟粕、消化后的五谷雜糧的地方。

“地方不雅,但歸唐這種叫法卻是文雅的緊,有點后庭花的意思。”李績給晉宇解圍,也是督促他快點講。他聽過晉宇之前說的大象螞蟻系列,很是搞笑,印象頗深,期待這個笑話也能逗自己開懷大樂。

后庭花嘛,晉宇也知道,這個叫法還是從楊穎的外公處流傳開來的,陳老爺子生活放浪形骸,用詞卻雅致的緊。若真的以為那首《玉樹后庭花》是寫景的,那才錯了,其實是指的走“旱道”。有旱道就有“水道”……

“高麗人嘗試了多次,怎奈蘋果太大,實在塞不進去,于是被酋長殺了。”晉宇順著話頭繼續往下講,“第二個出來的是安南人,拿著三粒葡萄。酋長也對他說了同樣的話,安南人大喜,葡萄個小,他認為自己還是很有希望被放掉的。前兩粒很成功,但塞到第三粒的時候,安南人突然噗嗤一笑,結果把葡萄夾爛了,酋長很痛快的把他給殺了。到了地府后,閻王就問安南人:‘你真傻,為什么笑呢?不笑就不會死了’。安南人揚天長嘆一聲說:‘我也不想啊!但塞到第三粒的時候,我看到了倭人抱著個榴蓮走出來了’……哈哈哈哈”

“講完了?”眾人大眼瞪小眼的看著晉宇一個人在笑,李績琢磨著這笑話很可能跟最后一種水果有關,“榴蓮是什么水果?”

“呃……”晉宇撓頭,他自個也覺得有些尷尬了,這年頭榴蓮還沒傳入國內,沒人知道就無法達成引人爆笑的效果。“是一種水果,殼外面是一層堅硬的刺,樣子和板栗差不多,但個頭比板栗大很多,差不多有成人腦袋那么大。”

“呵呵,那倭人肯定是生不如死,想必難受得緊。”李績敷衍的咧了咧嘴,還是沒能笑出聲來。

唉,看來選錯水果了,笑話大打折扣,晉宇自己不滿意這種效果。

“歸唐對倭人怨氣很大?”李靖經歷過的人和事多,略一琢磨就猜了個八久(同音字,這兩個連續數字屬于螃蟹大神封殺范圍內)不離十。

何止怨氣?晉宇都想再往倭人頭上扔百十枚蘑菇蛋!這等渣族活著也是浪費空氣,直接堆肥最好。

“小侄個人和他們倒沒什么大的恩怨,但小侄總感覺他們是白眼狼,遲早會干出些豬狗不如的事情來。前陣子有什么遣唐使去找過小侄,鬧得有些不愉快,后來小侄留心打聽了一下。原來倭國只是有幾個島組成的,良田有限,百姓生活水平也不高,而且拗執偏激的很。小侄私下分析過,若倭國想發展,除了向我大唐學文化外,還要向外擴張,新羅百濟高麗,乃至九州都會是它們的目標。”晉宇和他們沒啥恩怨,有的只是世仇!但晉宇還不能說自己知道倭人干的那些骯臟事,只能曲線救國。

“歸唐多慮了吧?”李靖不認為晉宇說的這種情況會發生,倭國本來人就不多,出一次海有50的折損率,他怎么敢渡海作戰?

“小侄不認為自己是杞人憂天。”晉宇少見的在長輩面前固持己見,連李靖都認為自己在胡說八道,那說服李二爺的可能性真的不大,路漫漫且修遠,該如何求索突破?

www.逼quge.lu/book/47814/18380177.html

相關、、、、、、、、、


上一章  |  大唐逍遙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