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逍遙侯第三百章 晚育更有利?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逍遙侯 >>大唐逍遙侯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章 晚育更有利?

第三百章 晚育更有利?


更新時間:2018年12月23日  作者:清明鋤禾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清明鋤禾 | 大唐逍遙侯 


朝會不是每天都有,“有事奏來,無事退朝”更多的存在于電視劇中,實際李二爺三五天有一次小朝會,更多的時候大家通過奏折來溝通,逢重大決策才單獨召見有司人員(即神秘的有關部門官員)。★筆.趣.閣

盡管晉宇在秦懷玉大婚說的那番話沒什么不妥,但是傳到某些人耳朵里就走樣了。李二爺最近批閱奏折就收到幾封貶斥晉宇“大不敬”,請治罪的折子,話里話外仿佛晉宇要造反一樣,好像不治晉宇罪天就要塌了一般。

對于晉宇這么一個沒什么根基,把心思放在種菜、搞美食、開酒樓賺錢的小青年,李二爺才不相信他腦門被驢踢了要造反,有時候帽子大了反而砸不死人。然而李二爺對他的言論很感興趣,本著“兼聽則明,偏信則暗”的原則,把李恪傳來問了一下。

李恪人小鬼大,心思一轉就猜了個大概,老老實實把晉宇的話復述了一遍,不分辨、不解釋,控制下語氣,突出下晉宇只對晉家莊標本負責,重點強調無抵觸李二爺政令的意思。聲調該重的地方重,該緩的地方緩,表現的比晉宇都優秀。說完裝木頭,那天聽到晉宇說話的不少,不怕對臺詞。

晉宇的這種觀點,李二爺還是第一次聽說,照李恪復述的意思來看,晉宇是有理有據,不反對早婚,只表達對早育的憂慮,沒有小報告打的那么蝎虎。

木秀于林需承風摧,李二爺覺得可能是有人想拿晉宇當墊腳石。想明白這點,李二爺又關心了下李恪的學習,遂打發他下去了。

雖說已近驚蟄,但乍冷還寒。李二爺最近喜歡往長孫皇后寢宮鉆,在那邊能享受片刻難得的輕松。

由于小新城的緣故,長孫皇后寢宮里添置了爐子,一天到晚不斷火,屋內比較暖和。%%和李二爺見禮后,長孫皇后很自覺的燒水,準備煮茶。

“新城最近乖不乖?沒調皮吧?”李二爺把手放在爐子旁邊烘著,皇帝架子少了很多。

“還算乖巧,不過越大心眼越多,越來越不好看了。還沒學會走,就恨不能跑了。”談起孩子,長孫一臉的母性光輝。

“觀音婢辛苦了。”李二爺用手摸著長孫臉蛋說道,不到三十的女人,正是散發著成熟韻味的時候,格外吸引人。

“都是臣妾該做的。”長孫俏臉一紅,打掉李二爺那只不老實的手。

“呵呵。”李二爺往旁邊的躺椅里一癱,舒服的窩在里面,“近來收到幾封給歸唐告狀的奏折,說他什么大不敬。”

“這小子又犯什么渾事被言官抓住了?”長孫皇后語氣輕松,她現在對晉宇好感爆棚,晉宇經常地小玩意孝敬著,她才不信晉宇會不知輕重呢。

因為晉宇之前的一系列動作和示好,所以現在李二兩口子不怎么把晉宇的事當成嚴肅的朝政,而是作為飯后茶資閑談,正是這種心態李二爺才把“告狀信”和李恪的話都娓娓道來,一一說給長孫皇后聽。

“你說歸唐這小子怎么就這么不務正業呢?”李二爺沒打算深究晉宇“大不敬”一事,權當個笑話說給長孫皇后聽,指著旁邊一套茶具說道:“旁門左道倒是一套一套的,這套茶具就沒少花心思,款式、花樣都是未曾見過的。”

“歸唐說的也未必沒有道理。”兩口子說話的功夫水燒開了,長孫皇后往茶壺里抓了一把太醫炮制的鴨腳樹葉,先是洗茶,倒掉后才正式沖泡。☆☆這銀杏葉茶是按照當初晉宇給的方子調配的,茶具也是晉宇找人燒好后送來的,細陶,無論外形、還是手感,都比以前的強不少。

“哦?”李二爺有些驚詫,他本來是想當個笑話講,沒想到自個媳婦站在了另一個男人一邊,“有何道理?”

“二郎決策的都是家國大事,這些細枝末節未關注也是有的。妾身從小也是在這種環境中長大,也覺得早嫁人生子理所當然。”長孫皇后先肯定李二爺,又表達自己站在丈夫一邊,軟軟的語氣讓李二爺倍爽。給李二爺倒上杯茶,“歸唐自極西歸,看事的角度或許與我們有偏差,才會有不同的看法,倒不一定是錯的。”

“臣妾剛嫁給二郎時,也曾有忐忑,尤其是懷有承乾時,看著肚子一天天大起來,既期盼又害怕,期盼孩子能健康落地,又怕臨盆時難產。”長孫皇后回憶起自己的過往,把當時的心情訴說出來,“臣妾當時沒少燒香,雖費了些時候,但幸好一切順利。”

“觀音婢受苦了。”長孫皇后臨盆時,李二正在外面征戰,未曾陪在身邊。一直以來,李二爺未曾聽長孫皇后抱怨一句。首次聽到自個媳婦說這些,他還是覺得有些虧錢,拉著長孫的手輕輕地拍道。

“臣妾不覺得苦,能嫁給二郎,臣妾覺得已經很受上天眷顧了。”長孫皇后宛然一笑,端給李二爺一杯茶,繼續說道:“二郎喝茶。臣妾當年見過流民,也施過粥,百姓家十二三歲的女孩子,看上去像七八歲,頭發黃,身材干枯瘦小。臣妾從小錦衣玉食,個頭比同齡女孩子都高一頭,過了二八年華才添的承乾,那時候臨盆都難,那些百姓家的媳婦估計更難吧?臣妾記得豫章她娘臨盆的時候剛及笄,豫章出生時也才五斤多一些,但她還是沒能過了臨盆這一關。”

“唉,觀音婢說的有理。”李二爺將茶一飲而盡,也不嫌燙,“是朕當初考慮不周。”

“二郎不必心焦,妾身說的這都是十多年的事了,那時的百姓流離失所,食不果腹,現在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想必會比那時好很多了。”長孫皇后安慰李二道“也不能只聽歸唐一家之言,說不準和年齡沒關系呢?”

“朕不是聽不進逆耳忠言,觀音婢不用給朕寬心丸吃,朕回頭讓民部核查一番。”李二爺哈哈一笑。

李二爺是個想到就干的人,當天就把民部尚書唐儉給招呼來了。李二爺駕崩前,一直是稱呼“民部”,他自己沒覺得有啥需要避諱的,等李治上臺后才改為“戶部”,并沿襲直皇朝結束。

民部本身就有統計人口的職責,只是以前統計比較籠統,不會分的這么細。唐儉是去年剛接任民部尚書一職,業務不甚熟練,不過接到自個扛把子分派的任務還是痛快的應承下來。一把手都是通觀全局,具體業務有副職去做。

唐儉乃官宦世家出身,他爹曾執掌禁衛軍,李淵揭竿而起的時候響應很及時,而且唐儉在李二爺未曾是個爺的時候,倆人關系就很好,標準的發小,所以盡管唐儉眼高手低,李二爺也非常容忍他,最后還混了個二十四閣臣。唐儉身為國公、民部尚書,之前與晉宇并無交情,自是拉不下面子去請教晉宇,所以這事交給副職去做就是順水推舟的事了。

唐儉的副手叫王睿翔,臨近花甲之年,白胡子一大把,非氏族出身。在楊穎她爹那朝靠科舉從底層踏踏實實做事,一步步熬靠到如今的位置,具體的業務交給王睿翔,唐儉也是很放心的。

官場的消息傳得很快,因為牽扯到民部的業務,所以王睿翔也曾留意過外面傳的晉宇那些話。在接到唐儉分派的任務后,王睿翔覺得有必要先和晉宇溝通一下,他沒把面子看得那么重,當天下午就讓隨從去晉家莊送了名帖,非常正式。

收到王睿翔的名帖,盡管沒交情,晉宇還是很正式的準備會面,無論是年齡,還是言行,王睿翔都有值得尊敬。在王睿翔登門時,親自去門口迎接。

王睿翔開門見山,將原委告知晉宇,盡管品級比晉宇高一點點,但姿態擺的很低,直言懇請不吝賜教。

其實晉宇在秦懷玉大婚說出那番話的時候,就明白肯定會有這么一天,只不過他沒想到是這么一位認真的老人過來和自己探討。他當初說那番話出發點也很簡單,只是想隱晦的提醒秦懷玉不要那么早要孩子。這年頭不讓人要子嗣是非常受垢穢的事情,一言不合絕交、翻臉、世仇都不稀奇。

學術探討嘛,晉宇很認真的跟王睿翔講什么是青春發育期,將統計的各種指標——身高、體重、初潮等。后世搞統計不用考慮家庭條件,因為那時候吃飽肚子不成問題,但現在就必須分階層進行不同的統計,有些農戶還是吃不飽、穿不暖,勢必情況會更惡劣,而且這種情況不是極個別、一小撮,所以必須重視。

對于晉宇所說,老王基本贊同,但他不能理解為何男人也要限制年齡,晉宇打了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種寒瓜時,寒瓜長到一定大小就不長了,剛長到這么大就摘下來,打開就會發現這是一個生瓜蛋子,留的種子都不會發芽,但放到最后摘,就是最好的寒瓜種。(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大唐逍遙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