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完美生活第七十三章 諸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月梢>> 宋朝完美生活 >>宋朝完美生活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三章 諸事

第七十三章 諸事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月梢  分類: 古代言情 | 月梢 | 宋朝完美生活 


看一本很老的短篇小說,結果第二更磨蹭到這時候才出了,⊙﹏⊙b汗。這章算是第一卷的最后一章了,下一章偶家閨女要長大些了今天27號,偶的陽歷生日,明天正月十五元宵節,呵呵,也是元宵的農歷生日又老了一歲鳥O(∩_∩)O

沐清的那點小金庫對于陳家的生意來說,就是千分之一個芝麻對一個大西瓜,不值一提。可換做普通人家和小販,已經夠本錢開家小鋪子了,所以沐清早早就開始盤算,只是沒有合適的人在外面打理。剛好碰到了猗蘭這檔子事,就選了她。說實話,她雖然將找鋪面的一些雜事交給猗蘭,其實是在賭猗蘭顧念姐妹情誼,不會夾帶私逃。

每次東西都是假意賞給小白,然后由他親自去典當或是兌成銅錢、銀票,再交給外面的猗蘭。

到底哪里出了岔子?難不成有人跟蹤小白?

沐清思前想后,覺得自己在這件事情上做得還算隱秘,可還是沒瞞住在陳家“手眼通天”的老太君。

“小腦瓜子想什么呢?想怎么會被我老婆子發現?想怎么蒙混過關?你三哥身邊有個叫小白的孩子吧?好像自從他來以后,你就成日里沒事就往南院里鉆,而那小子又經常出入府門……呵呵——這下你怎么說啊?”老太君眼睛斜睨著沐清已經皺成包子的臉,忍不住笑道。

唉,自己還是不夠小心謹慎,日后定要吸取教訓。

沐清嘆了口氣,小大人似地.說道:“什么事都瞞不住太婆婆的眼,清兒說就是了。不過太婆婆得答應我,聽了清兒的話,不能責罰清兒。”

老太君點頭應下。沐清也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盤,只是希望老太君不要驚訝地以為自己鬼上身才是。

人生就是在不斷賭博中前進!

抓住機會就要爭取!

沐清將自己打算開小食鋪子.的打算一五一十地告訴老太君,從吃了老李頭的鵪鶉馉饳說起,到放了猗蘭出府去打理開張事宜,以及最后再遇李黑父子招來當廚子等等諸事。說完后,她便忐忑不安地低頭等著老太君發話。

半晌,等不到老太君說話,沐清才扮小心地抬起頭,.看見老太君正盯著自己若有所思,隱隱能感覺到那目光里的幾分震驚。

沐清試探地貓哼哼了一聲:“太婆婆。”

沒想到老太君突然笑了起來:“哈哈!哈哈!太婆婆還.以為你見多了你爹盤賬,所以才玩心大起。沒想到,沒想到我家清兒好生厲害,年紀這么小就想著要做生意了,難得還想得這么周到。你年歲還小,須知看人不易。依太婆婆的意思,還是莫鬧抬了……”

沐清自然不愿:“太婆婆,清兒是認真的。不如這樣.好了,請太婆婆允了清兒半年時間,若清兒能把鋪面開起來,太婆婆就莫再阻止清兒。若開不起來,那清兒就暫時不再做了,直到太婆婆覺得清兒可以時再來。”

老太君不置可.否,只覺得自己這曾孫女年歲太小,哪里懂得經營之道。可又見沐清倔強地站在面前,那種氣勢頗有自己當年的風范,還有那堅持的神情……老太君只覺眼前一晃,與懋兒小時候何其想象。

小小年紀,竟有如此膽識,不愧是懋兒的孩子!

六郎陳懋是她一手帶大的,感情自然比別人深。所以老太君對沐清表現出的,跟年齡不相稱的與眾不同不以為怪,反以為榮。

面對小曾孫女乞求的目光,老太君心中一軟,暗想開間小鋪子也花不了幾個錢,不如讓孩子試試。可萬一做不成,她還這般小,心理怕受了挫,以后低迷就麻煩了。于是老太君答應了沐清的要求。當然由于她對沐清的溺愛,背后自然少不了派人查探一番。

九月初一。

陳家祠堂備下三牲祭品,在族長的主持下,行三叩九拜之禮,沐清正式以陳家第九代第十二孫陳愈嫡女的身份進入陳家族譜。她也是族譜里陳棟家第四代中到目前為止的唯一一個嫡出女孫。

那日,陳愈與錢氏看著沐清上前叩拜,激動地熱淚盈眶。沐清也知道,他們在為自己高興的同時,也在為死去兄弟的血脈能認祖歸宗而高興。

事后,在老太君高壓手段下,陳園里再沒聽到關于沐清不是四郎陳愈親生女兒的傳言。

沐清終于不用偷雞摸狗地暗中行事,雖然還是瞞著眾人,只不過有了老太君的首肯和暗中貼補,很多事情好辦多了。

沐清每十日也被允許出府一次,查看鋪子的進度。不過每次身邊都有張媽陪著,一來監督沐清如何運作,二來也是老太君怕人家看她年小可欺,糊弄過去,讓張媽在旁見機給沐清提點幾句。

就這樣沐清的小食鋪子,在老太君明里暗里的幫助扶持下,籌備工作進行得井井有條。

沐清給鋪子的定位就是賣如馉饳、蒸包、煎餃一樣的小點。這些小吃的共同點都是以餡料提味的,所以省了很多麻煩。

要想在喜歡吃米的南方立足,餡料要更加考究、花樣翻新才行。

沐清選的主料包括雞、鴨、魚、肉、野味和醬肉,輔料除了青蔥,還有咸蛋黃、各種蔬菜,沐清還讓小白去找了如馬齒莧、薺菜那樣能吃的野菜,互相搭配,大約弄出了近二十來種不同口味的餡料。做法有清湯、煎炸和涮鍋三種。

另外,為了迎合南方人的口味,沐清還在鋪子里經營米粉、米線,分別弄了兩種吃飯,一種就是砂鍋米線,另一種就是她前世最愛的過橋米線。而過橋米線出自云南,做法都相對簡單,她口傳給小白找廚房里的媽媽試做,老太君嘗過后也贊不絕口,才讓小白轉教給“廚子”老李頭。

鋪子一共四個人。掌柜兼賬房是猗蘭,對外稱是老李頭的外甥女兒,便宜跑堂李黑,主廚老李頭,另外猗蘭還雇了個白日幫著雜掃洗完的伙計。門面背后帶了個兩進的小院,猗蘭一人住。鋪子準備開張前,李黑父子也搬到了隔壁租住,相互有個照應。

九月十五,沐清的小食鋪子“糖心食鋪”在東瓦開張了。為了緬懷過去,沐清取了這個在街坊們看來很是別扭的名字,不過反倒與張家、李記這類的名字區別開來,引來了不少好奇的路人。

糖心食鋪的門臉不大,門楣上支起的竹竿上掛著五面三角旗,上面四面寫著溏心食鋪,最后那一面上畫了只簡筆卡通大餛飩,招手迎客。

里面擺設干凈清爽。門口柜臺前立著擺放食譜的木臺,內里擺了六張四方桌,配著同色靠背木椅。桌上放著沐清設計的簡易的自動筷子木盒,醬、醋等白瓷小瓶,墻上掛了兩幅沐清從陳徇那里求來的畫,一副紫玉葡萄圖,一副石榴圖,至于用途沐清沒有告訴陳徇。

隨著鞭炮聲響起,沐清老遠坐在馬車里,看著街坊鄰里來道賀,臉上喜悅難抑,她終于開始在宋朝賺她的第一桶金了。

而與此同時,老太君坐在陳園里,笑道:“明月啊,清兒的鋪子這時辰開張吧,沒想到真給她弄成了。看來是小瞧了她,呵呵!”

張媽看見老太君滿臉喜色,也笑答道:“還不是您老人家暗中扶持,不然哪里能開得起來。”

“還是我家清兒聰穎,像懋兒……懋兒也在天上看見了吧……”

老太君望著窗外,神思飄遠了。

沐清入了宗祠,陳行也出發去了眉州。日子似乎平靜了下來。

不想,九月二十五,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驚醒了睡夢中陳府的眾人。

京里來信說,八月,永興軍路都巡檢使朱能密結內侍周懷政,假造天書,偽降乾佑山。被剛判永興的寇準上奏給了朝廷,朝廷派中使前來查問,不想朱能直接斬殺中使叛亂。后叛軍被朝廷連番追擊,潰不成軍,內部離心,朱能見大勢已去,自殺了。而此后凡是與朱能有交者都被朝廷一一查辦。而在永興軍路做官的三郎陳意也被殃及了池魚。

幸得已嫁于大將張美之子的大姑娘陳霞托丈夫從中周旋,雖說沒有入獄,但也被罷職免官,歸家待用。

老太君聽陳啟正念過信,只道阿彌陀佛,命保住了就好,其他日后再求也不遲。大家雖然惋惜,可好歹沒牽累性命,拖累整個陳家,已是不幸中的大幸。

雖說如此,但陳意罷官,意味著要舉家遷回杭州。二房開始忙活著收拾院子,迎接這個被罷黜的陳家唯一的官老爺回家。

院子里眾人各有各的心思,陳意雖然被罷,可旨意上說的可不是永不錄用,說不定過上一年半載,等事情淡了,使點銀錢便又能謀個官位,而老太君也特別看重這個做官的孫子,所以家里人也不敢怠慢。而其妻李氏也做了這么多年官太太,等回到這院里,會不會擺架子?后院兩權分立的局面是不是又要變了?

不過,等到陳意與李氏回來,有心人才發現自己真是杞人憂天。

除了剛進門見老太君時,陳意露過笑容,自此就很少見這位三爺笑過,成日郁郁寡歡,每日除了請安之外,便是在書房讀書。而李氏是個信佛之人,常常與老太君一起禮佛。不好爭權奪利,倒是對了老太君的脾性。

日子相安無事中迎來了天禧五年的春節。

在爆竹聲中,沐清終于長大了一歲。守歲那夜,她不禁想,不愁吃穿,順便賺點外塊,有壓歲錢拿,這樣做小孩的日子要是能平靜地過下去也不錯。

翻滾求票,求打賞,求花花。.。


上一章  |  宋朝完美生活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