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妻生財
第134章心情問題()
小七這邊還糾結著呢,北京那頭已經傳信來了。
事實上,小和大人和牛大大一起回北京了,好在北京武漢的飛機幾乎天天有,而特別是周末。因為沒人比小和大人更了解《雅玩集》的一切,由他來解釋是最為恰當不過的,也更有說服力。
啟先生先看的多多的信,再看她這回送來的習作,就好像一點也不關心那套書一般。一張張的細細翻看,最后又把那畫拿在手里瞇著眼看了好半天。
“多多最近是不是心情不好?”
“怎么這么說?”小和大人心中一凜,看著啟老。
“蘭花很少有人會用這么紅的色,一般都是談談的朱紅,慢慢的暈開了,得其淡雅之意。蘭本就是花中的君子之一,志存高遠,不會用這么艷的色。花紅似血,風點搖搖欲墜,卻苦苦支持。丫頭似乎長大了不少。”
啟老想想,也磨了點朱砂,在白紙上試了半天色后,小心的在花下點了一瓣。馬上這畫便憑添幾許凄然之意,但效果卻更好了。
“您這一筆添得好!”牛大大真心的贊嘆起來,原來已經覺得小七這畫超出他的預期,覺得進步很大。但經過啟老這點睛之筆,馬上意境上有了質的飛躍。
“是她的畫好。”老爺子擺擺手,也不居功,再看一眼,小心的把畫放一邊,再把多多的信拿出來。
信是用毛筆寫的,用的是小和大人特意去武漢榮寶齋買的仿古信紙。
小七從小受小和大人的訓練,自己也算文字工作者,信寫得很得體,第一頁全是專業的客套話,一般來說解放文人相交的來往信件開篇都是這樣,一頁八行,用字也許不同,但正好把事說清了,又不多一筆。第二頁才開說書的事了,人也是字字用心,沒點墨水的,看都看不明白的。
“也是你教的?”啟老看著小和大人,他要知道,這信是誰的手筆。
“她愛看些、寫點小話本,怕她寫壞了手,于是從小就有意識的訓練了一下。好在這回知進退,沒敢隨便寫點舒適糊弄您。”
小和大人倒也沒假謙虛,在小和大人看來,小七喜歡的那些言情小說實在上不了臺面。就跟小話本一樣,所以對這些信件什么的,他要求極嚴,一定不讓小七跳遠了。
現在老爺子夸了,他這種表態也表明了,這信的確是小七的手筆,自己并沒有多管。啟老點點頭,讓小和大人把前因后果再說了一次,聽了,啟老想了想,“多多看了覺得是,你看了,就確定了?只憑著你們小時候的那字帖?要知道字貼其實并不能代表全部,那畢竟不是真跡,而且就算是真跡,平日隨意寫的,與正經的書法是有差異的,你看多多的信和她的字。”啟老說完,把信與剛剛的書法立軸放在一塊,讓他們看。
氣韻相同,可是之間的差異是很大的。牛大大現在知道為什么啟老并不著急看那套書的原由了,他不相信會有這種巧合。他老人家這么大歲數了,什么沒見過、沒聽過。
中國的山寨技術由來以久,你想,當年的《富春山居圖》殘卷。就有至少兩幅送到宮中,連乾隆都真偽不辯的技術,豈可小覷。
再往近了說,民國時代仿書仿畫,老爺子是真的親眼見過的,很多版本大家都是要再三甄別,也不見得能辯明真偽。多少大家吃虧上當,被引為笑談。
更何況他老人家是見識過小和大人那人型復印機的水平的。他一點也不懷疑小和大人若是真的做一套書出來,讓人看不出一點破綻也不是什么難事的。現在讓他如何能相信,這十九歲的少年說,他找到和申的筆記了?不是開玩笑嗎?兩百多年無聲無息,這會莫名其妙的出現在武漢,還被這倆人發現,老爺子從不相信奇跡,更不會相信故事。
小七若是知道自己當初讓小和大人給老爺子表演的那手得到了這種反效果,一定會找塊豆腐一頭撞死算了。
小和大人也是人精了,馬上就明白老爺子什么意思了,老爺子剛剛問小七最近心情是不是不好,現在又拿這個說事,擺明了,老爺子把兩件事擱一塊了,小七心情不好,是因為她幫自己作偽了。于是畫的畫有些無可奈何的意思在里頭,老爺子添的那筆就是“無可奈何花落去”的點睛之筆。
“要不您看看吧!且不論對不對的,東西還能讀讀。”小和大人直接遞上了箱子。
若是平時,他還會笑著辯一兩句,剛剛看了小七的畫,小和大人也沒了心情,直接把箱子拿出來。箱子上面的封條小和大人都沒動。
牛大大本來是讓小和大人給撕了,省得看著難看。但小和大人沒這么做,就讓它們留下了。
老爺子看看那字也知道是小七的手筆,看字如人,從字里行間,便可看出這字透著揚眉得意之感。
老爺子動動手指,一般他對這種有明顯意圖的東西,他是不看的。因為他無論說什么,人都可以拿出去說。還不如不看不說,省得被人鉆了空子。
可是這會看看小七的字,遲疑了一下,還是找開了,從最上面拿了一冊,不著急翻開,只是上下左右的看著裝禎。他是收藏大家,特別是古籍善本上頗有建樹,想在這上面瞞過老人的眼睛是很難的。
小和大人沒的說明,而是把目光投在了那幅畫上。小七的心情不好他知道,可是他并不知道為什么。這些天本來以為是為了吳哲,可是看著不像。后來說是什么錢包掉了,他第二天就給她送去了新的錢包,還有一張儲蓄卡。告訴她,以后他按月往里打錢,掉了也沒事,他會去補。還有個零錢包,讓她裝“散碎銀子”。小七當時瞪著他,然后抱著東西聲不吭的跑了,一句話也沒說。當時他心里還膈應了半天,這丫頭真是越來越別扭了。雖說是擔心,可是又真的無奈。
他也不想打電話問顧佳,小和大人一向認為,小七的問題只有他們自己能解決,他從來就不會求助于外力的,當然也是一種驕傲感在做怪,在他看來,小七與他之間才是最親的,他若求助外人了,那還算什么最親?而此時,他卻覺得充滿了失敗感,連啟老都看出小七的失落,為什么自己卻沒看出來呢?不是,自己看出來了,只是自己不知道怎么處理。以前夫人他們不高興了,他送禮物,哄哄就好了,可是小七送什么?買冰激裝作?連話都不想說,怎么哄?
可是現在看看這畫,他突然覺得自己一點也不了解小七了,她為什么畫這個?從畫就不喜歡花草的她,怎么會想起畫一幅蘭花?雖然除了達摩,她也就畫蘭花略微的強一點,那也是因為蘭花在小七心里是很容易畫的,而不是她喜歡畫。心里得多難受才會畫成這樣,是想努力想抓住,卻奈何晚來風急?
“小明!”牛大大踢了小和大人一下,小和大人才回過神來,攝住心神,對啟老一笑,不想也知道,啟老已經有一定的觀感了。
“多多希望出版,讓世人看到一個立體的和申,你也這么看?”啟老輕輕的拍拍那書本,問道。他這么問了,表示,他已經認同了這書的真實性了。
“那得首先確定這是和申的手筆。如果是,其文史價值較高。”小和大人不會讓啟老油滑過去,這么含蓄,不是他想要的。
“其實去文物局最簡單,他們都有高科技的手段來證明。”啟老笑了笑。
“斷代不用高科技也很容易。”小和大人有點不麻煩,本來小七最近的反常讓他夠心煩意亂了,現在啟老還要這么老狐貍,讓他真的很煩。
“還真是小孩子,一點挫折都受不了。”牛大大笑著按了小和大人一下,轉頭對啟老說道,“啟老,我們一致認為斷代上沒有問題,這一定是清中早期的玩藝。但至于說是不是和申的筆記,這就有點問題了。我不專精,不過多多只看了一眼,就馬上封了箱,等著小明回去,她很確定。我這幾天也看了看,字我不熟,可是從字里行間的對答之中,對應著和申年表,契合度是很高的。其實就算是和申的真跡了,倆孩子也說了,經濟價值大大的低于其文史價值。人家可是要拿唐伯虎來換,他們都沒換,一心一意的想出版,所以多多還是有格局的孩子。”
“多多這回倒是很讓我吃驚,不過很高興,總算是這些年,你沒有白教她。”啟老對小和大人笑了笑。再怎么著,小七可是他關門弟子,自己徒弟的面子還是要給的。
所以牛大大剛剛都是說“多多的決定”、“多的期盼”提也不提小和大人,打的就是這個主意。“這孩子心靜,心靜的孩子反而有時看得比我們清楚。”牛大大笑著輕夸了一下。
“她為什么心情不好?得到這書時,她應該很高興啊?”老爺子還是沒松口,盯著小和大人。(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