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畫卷第七十二章 雨停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朱明畫卷 >>朱明畫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二章 雨停

第七十二章 雨停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西木子  分類: 歷史時空 | 西木子 | 朱明畫卷 
第七十二章

第二日剛梳妝起身。就聽婢女來稟宮里來人了,儀華少不得多盤問幾句。待知是徐達病逝當晚相隨朱元璋的陳公公,甚話不多說,忙讓阿秋攙扶著去大廳接見。

去了廳堂,陳公公正有許公公款帶著,她臉上笑意深了一分,又側身受了陳公公半個揖,款步走到上位坐下,與之寒暄了幾句,還未問明來意,陳公公已先道恭喜,說了一籮筐的好話,方單刀直入,道:“自前不久圣上見了熾王子,就覺祖孫兩得緣,便想著將他接進大本堂好生栽培。”

大本堂位于東宮內,是朱元璋為太子、皇子、皇孫讀書之用。堂內歷代藏書一應俱全,滿腹經綸的大儒比比皆是,更不乏宋濂這樣的名臣宿耄,為諸龍子龍孫講解四書五經,如何治國齊家平天下。

朱高熾喜好讀書。能得皇恩進入大本堂讀書確實不錯。但是如此一來,他豈不是要一人留在人事復雜的皇宮內?

想到這,儀華臉上無法控制的難看起來。

陳公公笑瞇瞇的看著儀華,似半分不見她乍然變色,又道:“說起來,王妃您的長兄就承蒙皇恩,有幸入得大本堂陪讀。如今舅甥兩都入,可不是有緣!”

徐輝祖當年陪太子讀書,以至如今儼然太子一派,經常出入東宮。有身為嫡親舅舅的徐輝祖在,朱高熾必受其照拂,大本堂內各方勢力便會對其有些忌憚。

陳公公都這樣說了,看來朱高熾留在京師的一事,已是鐵板釘釘改不了了。

可朱高熾只年僅六歲,朱元璋對他并無寵愛,宮內又無其嫡親祖母坐鎮,只有遠在宮外的母舅一族,且母舅一族對他并未重視。就算有徐家、徐輝祖的照拂,身處在看似親人卻疏離甚生人的皇宮,朱高熾能好?

儀華默然,半晌仍無謂的掙扎,道:“陳公公,此事事關重大,不如先于王爺……”

陳公公一直細心留意儀華的一言一行,見她對朱高熾是真得關心,心下暗嘆一聲倒是難得,即刻便打斷她的話。富有深意道:“王爺知道了也必是歡喜的。這可是圣上對王爺的皇恩,延續到熾王子身上。”

一言罷,陳公公撣著袍子起身,道:“圣上聽說王爺昨日受了些瘀傷,就讓小的送了些藥來。”說著,示意身后捧著托盤的小太監上前,儀華忙收斂心緒,勉強笑著讓阿秋接過,即聽陳公公告辭道:“圣上還等著小的回去稟告,這就不耽誤王妃了,明兒等熾皇子的行禮收拾妥當,再親自來接。”

儀華被他這話一堵,無話可說,只得讓許公公親自送他離開。

見陳、許二人走遠,阿秋望著儀華緊蹙的娥眉,從旁勸道:“熾王子能得到皇上的喜愛,是天大的好事。這可是其他皇孫求也求不來的。”

朱元璋真是疼朱高熾?這卻未必,不過是打一棒給一個棗吃罷了!

儀華心中冷笑一聲,看了一眼端著藥酒在手的阿秋,沒做回答,只下了吩咐道:“王爺不便出院子。我們去把這藥給他送去。”

阿秋掩不住的不贊同,道:“可是小姐您還沒用過早飯,還是先……”

“一會再用就是,時間有些緊,我得先做打算才行。”儀華語氣淡淡的說,神色間卻流露出一縷悵然。

阿秋聽出話中惆悵,也不再多言,只喚了婢女斷藥,自攙著儀華去了朱棣養傷的院子。

院外依然是朱能、柳升兩尊門神守著,儀華笑著免了二人的禮,接過婢女手中盛藥的漆盤,又留了阿秋在院外等候,一人走進了院子。

跨過月亮門,就見朱棣一身黑綢勁衣在院子內練武。一套簡易的拳法習下來,只見他身子矯健,步伐沉穩,每一拳打來虎虎生風,又如行云流水般順暢,可見這套拳法是他常練。

儀華雙手端著漆盤,安靜的站在一旁看他打拳。

一盞茶的功夫后,朱棣收拳,向西面一看,見身著一襲月白遍繡紅梅寬袖褙子的儀華,俏生生地立在開滿一簌簌白色小花的槐樹下面,不覺賞心悅目,臉上這便要楊了笑,卻又憶起臉上的瘀傷,當即眸色暗了暗,一派沉著的走過去。正色道:“王妃你身懷有孕,不用一早就來。”

說畢,朱棣一把接過儀華手中的藥酒,往樓里一邊回走,一邊說道:“送藥的事由丘福做,也不必你特意跑一趟。”

儀華沒有吱聲,只隨朱棣入了房內,妙目在四下里繞了一圈,尋著西墻角落放置的黑漆木架盆走了過去,見架子上坐著的鎦金銅盆內盛著水是溫熱的,取了搭在架子桿上的白色綿巾浸了水,這才轉身走向朱棣,說道:“盤內的兩瓶藥是今兒一早,陳公公親自送來的。”

朱棣幽深的眸中似有璀璨流星劃過,亮光閃了一閃,輕翹著薄唇仿若一笑,又似未笑道:“勞煩陳公公前來了一趟。他可有說些什么?”

悄然注意下,儀華捕捉到朱棣眸中一閃即逝的亮光,她心下一緊,旋即卻溫和一笑,遞上溫熱的棉巾與坐在羅漢床上的朱棣,回道:“皇上要接熾兒入大本堂讀書,說這是皇上對王爺的皇恩。延續到熾王子身上。”

聽聞這話,朱棣眉峰一蹙,不見一絲愉色,反透著淡不可循的不甘,道:“他能入大本堂學習,進入京師的圈子,對他也有好處。等本王傷愈了,王妃陪本王一起去宮里謝恩吧。”

儀華看著心里松了一半,這便緩緩接口道:“定是要去入宮謝恩。只是熾兒不像允炆和晉王世子他們,一個原就住在宮里,一個又有攝六宮事的嫡親祖母淑妃娘娘。再說此次返京來得匆忙。未料熾兒將會留在皇宮內,身邊也沒個信得過的人伺候。臣妾擔心……”

朱棣抹了臉,抬眸深深地看了一眼儀華,說了一句“你倒真的是疼他”的話,就一面往羅漢床上撩了棉巾,一面含著幾許深沉道:“你的意思,本王知道了。宮里是什么樣子,本王當年深有體會。過幾日等事情下來了,本王會安排兩三個人跟著去伺候。”

儀華未料到朱棣這般好說話,這樣就同意安排人跟著朱高熾;又轉念一想,朱高熾畢竟是他的親子,再加之從昨夜談話中可看出朱棣小時必受過晉王朱的欺負,定然不愿朱高熾再受晉王兒子的欺負。

一番想來,儀華惶惶了多時的心安了不少,卻又實在舍不得朱高熾小小年紀一人涉足皇宮,不由感情用事,道:“北平、應天相距千里,這一別不知至少幾年不得見。王爺您看能再留熾兒一月嗎?等回北平那日再送他去宮里可成?”

朱高熾入召大本堂是一個向眾人明示的風向標,北平官員雖涉及貪污案,但并未收回對他信任。且此舉又是未了偏心晉王朱,對他的一個安慰。這般,朱高熾只有越快入宮,才越能盡快平息已傳來的風言風語。

以上這些,朱棣未想過對儀華細說,故而只道:“皇命不可違,父皇讓幾時入宮就幾時入宮。”話鋒一轉,不知是對儀華說還是對他自己說:“父皇英明,這次貪污一案,相信父皇已有眉目,本王估計要不了一月即可水落石出。但這次貪污案是個契機,恐怕不會那么簡單。

說著話,一轉眼,見儀華臉上蒼白,道她一個后宅夫人想起貪污罪定要害怕,又憐她有喜以來清減不少,倒也打住了話,另安慰道:“外面貪污案鬧得再大。也與咱們王府無關。你同本王好生待在這王府里,等著事休回北平就是。”

儀華聽著朱棣口中不似安慰的安慰,又看他眼中時而顯出的冷漠,口里再是一句話也無,只依照吩咐收拾了朱高熾的行禮;轉至第二日,與阿秋含淚送走他上馬車離開。

接下來的日子,正如朱棣所說,事情很快就水落石出,但也是這個契機,讓朱元璋緊抓不放;卻讓所以人都未料到,這場因朱棣、朱兩兄弟內斗揭罪證一事,成了全國所有官吏的夢魘。

三月末最后兩日,由今上懷疑的北平二司貪污案,拷訊出結果。以戶部侍郎郭桓為首,聯合禮部尚書趙瑁、刑部尚書王惠迪、兵部侍郎王志、工部侍郎麥至德等人,并控制所屬其下的官員坐盜官糧七百余萬石,又收受民稅值超國庫。

為此,朱元璋大怒。

而天子一怒,伏尸百萬。此次一怒,雖未伏尸百萬,卻讓朝中六部舉部伏誅,并株累天下官吏、系獄擬罪的數萬人,直省諸司皆不能免。后追贓時,又波及到全國各地的一批地主富戶,核贓所寄借遍天下,民中人之家大抵皆破。

一時間,腥風血雨漫天,全國怨聲載道。

然,門戶緊閉應天燕王府,卻又是另一番天地,仿佛完全無感外面的驚變,不緊不慢的過著日子。待到一月后府門打開,正是五月“送梅雨”之時,滿天滿地的血腥味隨著最后一場江南黃梅雨,漸漸地散開了……

(現在可不可欲去粉紅票,也不知道有沒有人投,下個月十月一日開始,每粉紅三十分,加更一章。。。。。咳咳咳,捂眼,朱明這文的成績,俺說這話其實挺汗顏滴,。)


上一章  |  朱明畫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