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十福晉
滿肚子疑問的十三走進了乾清宮后,見康熙好端端的坐在御座上,四周沒一個太監侍衛,心中有些納悶,既然沒被軟禁,為什么就不愿意在大伙兒面前露一下面呢?
十三心思轉的很快,很快就猜測,康熙應該是對老十冒然抄查老四家心生不滿,故意的,當下規規矩矩的行完禮,等康熙叫起。
康熙卻端端坐在那兒,沒出聲。
十三想了想,也沒再出言,就在那跪著等。
康熙看著下方跪著的十三,心中更是百感交集。
想當初,十三和十四兩人只要往前一站康熙心情就會覺得大好,十三稍偏文一些,十四稍偏武,但總體來說,兩人都算得上是文武雙全,康熙這個當父親的,心中怎么可能不驕傲。
可是,從什么時候起,這兩個令人驕傲的兒子漸漸成了康熙的心頭刺?
看著白了一半頭發的十三,康熙閉上眼睛,有些慶幸,慶幸十四當初摻和得不深,否則,否則兩個本該意氣風發的兒子怕都得是滿面的暮暮之色…
理了理情緒,康熙冷冷的開口了,“你是不是一直覺得你很冤?覺得朕忒狠心?”
十三神色一凜,“兒臣不敢。”
康熙冷冷道,“朕有十年沒見過你,十年,整整十年,十年之后,當你再次出現在朕面前時,看著你那低沉憔悴樣,朕覺得,朕對你貌似太過嚴苛了,連著兩晚都沒睡好…”
十三哽咽道:“兒子不孝。”
康熙冷笑了一下,“不過,今兒朕釋然了,我們父子走到今天這步,罪魁禍首其實就是你自己你心里但凡想著一點朕,你怎么會做出那等事來”
康熙聽了弘歷所說的“那皇阿瑪皇額娘還不得給傷心死”,心中頗為震撼,自己這幫兒子斗得你死我活時,有誰想過自己會不會傷心?
十三聽康熙再次提起舊事,心中一酸,頓時淚流滿面道:“兒子羞愧。”
康熙搖頭道:“這世上原本就沒有絕對公平的事,何苦要吃著碗里看著鍋里,這么簡單的道理,你這個飽讀詩書的人竟然就參不透,早知這樣,朕又何苦花那么多心思給你請先生”
十三流著淚道:“皇阿瑪,兒子知錯了。”
康熙閉上眼,“大錯已鑄成,悔之晚矣。”
十三哭道:“皇阿瑪,兒子不求別的,只求皇阿瑪能原諒兒子,兒子縱死也無憾了。”
康熙走到十三跟前,也有些傷感,“原諒?說得好輕巧啊…”
十三匍匐在地,哭訴道:“兒子該死。”
康熙很是傷感的道:“朕兩廢太子,禁了老大,收拾了你,打壓了老八,世人定會說朕生了一副鐵石心腸,可又有誰想過,朕的鐵石心腸是怎么生來的?想當初,朕對你們哪個不是慈愛有佳,朕對你們哪個不是關懷備至,朕對你們哪個不是寄予厚望,兒孫滿堂本是福氣,朕原本也這么以為,以為兒子們個個都有出息了,都能干了,朕便能享福了,大清便有福了,誰料想,你們一個個卻都能干的過了頭”
十三痛哭失聲。
康熙看著十三,感嘆道:“朕早先對唐太宗很是瞧不上眼,這么一個文治武功樣樣都拿得出手的人竟然眼睜睜的看著兒子們骨肉相殘,朕以為他是上梁不正下梁歪,朕以為,朕和二哥五弟處得和諧,兒子們應該也會以朕為榜樣,結果,結果,你們一個個卻非要逼著朕承認,天家自古以來就是無父子”
十三哭道:“皇阿瑪…”
康熙看著十三,搖搖頭,“是你們,是你們一個個先舍了骨肉親情…”
十三除了哭著喊皇阿瑪,沒說出一個成句的話來,雖然康熙的話多少有些推卸責任的意思在里面,但是,一個巴掌拍不響,信任也好,親情也好,都是需要互動的,不管是誰先或誰后拋棄了信任和親情,總之,拋棄了就是拋棄了。
十三愿意背上所有的罪過,只求康熙諒解,有時候,兜兜轉轉一圈,才發現,自己原來并不知道自己最重視的是什么,當知曉時,卻已晚了。
看著哭的很是悲慟的十三,康熙蹲下去,問道:“朕如今不想知道你當初那么干是為了你自己,還是為了旁人,朕只想知道,小十八是怎么死的?”康熙的聲音中透著一絲陰冷。
哭得一塌糊涂的十三怔住了,抬起滿是淚痕的臉,看著康熙,道:“皇阿瑪,您懷疑…”
悲慟的十三停止了哭泣,將事情前后聯系起來一想,猛然明白了,喃喃道:“皇阿瑪,不是的,小十八得病真的和我沒關系…”
康熙端端的看著十三,一臉的蕭瑟,“那和誰有關系?”
十三急忙道,“皇阿瑪,應該和四哥也沒關系。”
康熙蕭瑟的道:“祥,你對朕說實話,朕不見得就會原諒你,但是,小十八那心善的孩子沒準會認你這個十三哥,你想好了再答。”
十三頓了頓,道:“皇阿瑪,直到剛才,兒子都以為十八弟是真的病逝的,真的,沒誰能洞察先機,知道十八弟出事后,二哥會,會那樣行事…”
康熙的眼光在十三身上停了一分鐘,沒做聲。
十三又再次哽咽道,“皇阿瑪,兒子真的不知情,真的,兒子再不是人,也不會想著去害十八弟啊,至于四哥,應該也不會,我真的是一點端倪都沒瞧出來…”
康熙沉默了片刻,道,“朕知道了,你下去吧。”
十三擦干了眼淚,給康熙磕了個頭,“皇阿瑪,兒子雖然混賬,但是絕無害皇阿瑪和十八弟之心,也萬萬不敢認此罪過。”
十三的話讓康熙想起了廢太子也說過,他雖然有千錯萬錯,但是卻絕對沒有害康熙之心思,康熙突然覺得很累,“你們沒想過弒君,所以你們都是好兒子,是吧?”
康熙的話堵得十三無言以對,是啊,難道就因為自己沒弒君的心思,所以當受處罰時,就能理直氣壯的委屈嘛?無言以對的十三重重的給康熙磕了三個頭,若時光能重來那該多好…
康熙淡淡道:“既然你十哥用了你,你就好生辦差吧,也不枉費朕花心思讓你讀了那么多的書,下去吧,叫你十哥進來。”
當淚痕未干的十三出來后,大伙兒的想法就更多了,但礙于老十在場,沒人敢問康熙到底怎樣了。
等老十進去后,大家才悄悄問十三,里面到底是個什么情況,十三只說了句,皇阿瑪很好,便不再言語了,十三也震驚啊,難道小十八真的是遭了毒手?…
大伙兒正琢磨著怎么引導十三透露更多的信息,卻見康熙如疾風閃電般的沖到了正殿門口,“想見朕是吧?哼見了朕有糖吃啊”聲音里透著一股怒氣
原來老十一進去不待康熙發話,就趕緊請康熙出去露一面,安定安定人心,免得有個萬一,那笑話可就大了。
康熙抬眼道:“喔,你四哥有這么大的能耐?”康熙以為老十擔心大家會因為在沒證據的情況下查抄老四府邸而來個逼宮之類的。
老十急忙將大伙兒潛在的擔心給康熙說了,康熙一聽就火了,俗話說,虎落平陽被犬欺,自己這個太上皇沒落平陽好不好,怎么在大伙兒眼里,自己連一點自保的能力都沒了?
于是,覺得受到莫大侮辱的康熙便火大的沖了出來,對大伙兒吼了一嗓子后,還特意走出大門,在院子里走了一圈,抬起腿踢了三阿哥和七阿哥兩腳,三阿哥和七阿哥只是單純的遭了無妄之災,康熙就是簡單的走到那想踢人了。
在展示了一番自己不僅擁有人身自由,而且精神還倍兒棒后,康熙方對那幾個大臣道:“朕不是叫你們回衙門嘛,怎么,朕這個太上皇指使不動你們了是吧?”
張廷玉幾個一聽,急忙告罪,然后灰溜溜的走了,康熙人已露面,那就說明宮中沒變故嘛,要知道,康熙可沒將什么心肝寶貝疼到骨子里去了,老十沒法拿他人性命要挾康熙配合表演。
雅朗一見,瞅了瞅滿院子跪著的其他人,覺得自己在這摻和不合適,但是,他是后面來的,不知道康熙前頭的旨意適不適合他,有點進退兩難,想了想,只好將頭埋得低低的,祈禱康熙沒看到他。
不想,康熙卻在他身邊停住了,雅朗一著急,忙道:“皇上萬福金安。”
其實康熙原本沒瞅見雅朗的,他只是走到這了,想歇歇腳,然后便打算再回正殿的,不想卻聽見一個人突然給他請安,倒叫康熙微微心跳加快了半拍,定睛一看,道:“喔,原來是雅朗啊,你怎么來了?”
雅朗正想解釋一下,自己為什么突然出現在這,但康熙明顯只是隨口一問,因為接下來便道:“有什么事以后再說,你先退下吧。”
雅朗如釋重負,急忙起身告退,看著雅朗的身影,康熙突然覺得莊親王貌似比自己有福,還是一個兒子好啊,沒那些煩心事…
然后,轉眼看到跟在自己屁股后面的老十,康熙心中便更不是滋味了,老十可不是只有獨子,怎么這個爹就當得這么輕松呢?康熙頭次期望其木格這胎能生四個,最好全是兒子,這么多兒子,總有一個會讓老十傷心吧?
老十還不知道康熙的齷齪心思,正在想著,怎么讓康熙免了九阿哥和十七的板子,沒辦法,誰叫十七是和九阿哥一起挨打啊,只能附帶著一起求情了,雖然老十很不情愿。
不想,康熙卻開口道:“弘歷,你大病初愈,別在地上跪著了,免得受了寒氣,先下去吧,弘豐,你跟在他身邊,好好照顧他。”
康熙還沒對趴在板子上的九阿哥和十七發表意見,沒問為什么板子停了,但也沒發旨叫他們下來跪地上,因此,弘歷便不想走,想出言提醒一下康熙,卻被弘豐輕輕拉了拉,只好算了,跟著弘豐退了出去。
然后,康熙便對老十道:“誐,跟朕進來。”
老十想了想,覺得趴著雖然不雅,但比跪著好,康熙不是說了嘛,地上有寒氣,所以便沒當場請康熙開恩,而是跟著康熙進了大殿。
等康熙和老十進屋后,老十的一幫兄弟才反應過來,他們是來干嘛的,是來給四阿哥求情的啊,剛剛怎么忘了呢?…
大伙兒全將責怪的眼光投向了十七,要不是他,大家怎么會本末倒置,忘了說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