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生活顧問第八章 八娘出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阿昧>> 北宋生活顧問 >>北宋生活顧問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章 八娘出閣

第八章 八娘出閣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阿昧  分類: 歷史時空 | 阿昧 | 北宋生活顧問 
張八娘成親前三日,方家把催妝的花髻、蓋頭、花扇、花粉盤和畫彩線果送了來,方氏只得將銀姐之事暫擱一旁,先忙著準備回送的綠袍、靴笏等物。這些回禮不過是應景兒,但兩日后的鋪房可是大事,方氏不敢馬虎,提前一日就忙著清點房奩器具和珠寶首飾。其實所謂鋪房,就是先送部分嫁妝過去顯擺,這可關乎張家人的臉面,連張老太爺和張梁都來幫忙。

張梁瞧見一堆箱籠里,有個朱漆戧金奩格外眼熟,便問道:“這不是銀姐的物件兒?”

張老太爺在跟前,方氏要妝賢惠,帶了笑答道:“是銀姐與八娘添的妝。”

張梁“哦”了一聲,饒有興致地掀蓋子來瞧,奩里玉簪、玉釵、玉釧、玉珥、玉步搖,乃是一套成色極好的玉首飾。

對銀姐的出手大方,張梁頗為滿意,贊了她好幾句,連張老太爺都覺著這個妾很會做人。方氏背著人啐道:“她一個妾,有甚么是自己的,拿著別個的錢妝大方,誰人不會。”若是往常情況,任嬸定要攛掇方氏去當面找銀姐要錢,但這回卻把嘴閉得緊緊的,生怕銀姐沒了錢,少了她的好處。

按著規矩,鋪房這日,張家得遣幾個女眷去方家,但張家祖上不在眉州,族親稀少,方氏只好央了隔壁人家的媳婦代勞,又叫任嬸跟去照應。與此同時,張家地壩亦擺上了幾桌酒席,請周圍鄉親們來熱鬧熱鬧。

鄉間村民都是熱心快腸,不消人請,就來廚房幫忙,方氏見人手充足,便喚過林依道:“八娘怕羞,不肯出來坐席,你陪她到房里吃去。”

林依應下,尋了個托盤,揀了一碗魚羹、一盤蒸雞和一盤麻婆豆腐;鄉間酒席為顯富貴,鮮見青菜,她尋思張八娘愛吃白菘,便用灶旁小爐炒了個,再盛了一大碗米飯,取了一壺好酒,端去臥房。

張八娘正坐在桌邊與銀姐說話兒,見林依端了飯食來,伸頭瞧了瞧,歡喜道:“呀,有白菘,我要多吃一碗飯。”白菘即后世的大白菜,想是她魚肉吃膩了,念著這一口。林依盛了兩碗米飯,卻不知該不該盛第三碗,便望向張八娘,張八娘忙問:“銀姨娘可曾吃飯?”

銀姐搖頭起身,道:“我回房吃去。”

張八娘留她道:“不如一同吃些,倒也便宜。”

銀姐想了想,重新坐下,笑道:“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外頭都是客,想來也沒我吃飯的地兒。”

張八娘接過林依手中的飯勺,親自盛了一碗飯,端給銀姐,道:“我繡的帕子,最后幾針怎么也繡不好,多虧了銀姨娘教我。”

銀姐謙虛道:“甚么教不教的,我也就只會那幾下子。”

林依夾了一筷子白菘給張八娘,問道:“你怎地曉得銀姨娘繡工好?”張八娘還未開口,銀姐先笑道:“八娘子就要出閣,我來瞧瞧她,見她正托著繡繃子發愁,就幫她繡了幾針。”

林依見張八娘使勁點頭,便只輕輕一笑,不再作聲。她們三個飯量都不大,很快就吃完,銀姐主動要收碗,林依忙攔開她的手,叫張八娘請她去旁邊吃茶,暗自詫異,她何時變勤快了。

等她把盤碗送去廚房再回來時,銀姐已離去,張八娘獨自坐在照臺前,拿著支簪子在頭上比劃,左照右照。林依接了簪子替她插好,問道:“你何時與銀姨娘這般熟了?”

張八娘自取了靶鏡照著發髻,道:“難道她與你不熟?方才問了好些你的事呢。”

“問我?問了甚么?”林依詫異道。

張八娘道:“也沒甚么,不過是問你是我家甚么親戚,同我娘是否親近之類,大概是她要討好我娘,想從你這里下手罷。”

林依笑道:“那她可尋錯人了。”

銀姐想要討好方氏?大概也只有心思單純的張八娘會這般想。畢竟事關自己,若放在平日,林依定要問個究竟,但今兒是張八娘的好日子,她不想破壞了喜慶氣氛,于是將疑惑壓下,先收拾張八娘明日成親要用的物事。林依平日做活兒做慣了,歸置首飾,整理衣物,手腳極為麻利,根本不消張八娘插手。

待得收拾完畢,張八娘將她的手一握,道:“我與娘講過了,叫她待你好些……我這一走,家里就剩你一個女孩兒了,你要保重……”她講著講著,眼里有了淚,林依回握住她的手,道:“你也一樣,婆家不比娘家,凡事多個心眼兒……”

二人抹著淚講了會子悄悄話,張八娘突然起身,開了首飾盒,取出個白玉環塞到林依手中,道:“我瞧著銀姨娘的‘玉環綬’好看,找我娘要了兩個,這個與你,留著壓裙擺罷。”她說完,又指了床下的兩只箱子與林依瞧,道:“我的舊衣都在里頭,留給你穿。”

林依見她的眼角又開始泛紅,忙安慰她道:“你是嫁去舅舅家,咱們再見面的時候多著哩,不像有些小娘子嫁得遠,婆家又嚴厲,一年到頭見不了幾回。”嫁人是喜事,張八娘心里,到底還是喜悅大過傷感,叫她這一說,馬上又高興起來,臉上重新帶了笑。

外頭酒席散去,方氏送完客人,來教張八娘明日成親的程序步驟,林依作為未嫁女孩兒,主動避了出去,到廚下幫楊嬸洗碗。廚房里沒得旁人,只有楊嬸在刷鍋,見她過來,抱怨道:“一個二個吃得醉醺醺,連幫忙洗碗的人都無。”

林依取過干絲瓜瓤,開始洗碗,笑道:“我不是人么,我來幫你洗。”

二人正說笑,銀姐走了過來,站在門口道:“二老爺醉了,煮碗醒酒湯來。”她見林依挽著袖子在洗碗,眼里閃過一絲詫異,但并未作聲。

楊嬸忙不迭送地重新開爐子,道:“廚房煙大,銀姨娘且先回去,煮好了,我與你送過去。”

銀姐點頭,道了聲謝,轉身離去。楊嬸裝了一罐子水,加了醋在爐上煮著,又拿了把扇子一下一下地扇,感嘆道:“銀姨娘真真是個大方人,一個月下來,賞的錢比二夫人給的月錢還多。”

林依奇道:“這般用法,她不怕轉眼就花光了?”

楊嬸嘆道:“她一個妾,存再多的錢又有甚么用,只要大婦開口,就得交出去,還不如有一個花一個,圖個快活。”

林依道:“并不曾聽見二夫人尋她要,她也太過多慮。”

楊嬸笑道:“八娘子就要出閣,這節骨眼上,若娘家鬧出些甚么事體來,傳出去可不好聽,所以二夫人要妝賢惠。咱們這位二夫人,可不是省油的燈,你且等著瞧戲罷。”

醒酒湯熬好,楊嬸用一只葵口高足碗裝了,放到托盤里,遞給林依道:“你給銀姨娘送去罷,也叫你拿一回賞錢。”

林依堅決地搖頭,繼續洗碗,不接托盤,楊嬸只得自己去了。

來吃酒的賓客很多,碗盤也很多,且都是油膩膩,林依一邊懷念洗滌凈,一邊使勁洗。等到她洗完,將碗盤收進了碗柜,楊嬸才一臉喜氣地回來,稱:“銀姨娘今日心情好,格外多給了我一份賞錢。”說著將了一把鐵錢出來,朝林依手里塞,說分她一半。

林依自然不肯收,楊嬸卻道:“這也是托你的福,要不是銀姨娘拉著我打聽你的事兒,耽誤了我的工,也不會多與我錢。”

林依心內詫異,面兒卻裝作不在意,淡淡笑著:“我有甚么好打聽的。”

楊嬸取了抹布,開始擦灶臺,道:“誰曉得,橫豎她要對付的人不是你,無甚好擔心。”

這話林依是贊同的,點頭道:“極是。”

廚房的活兒忙完,方氏也出來了,她大概是曉得張梁在銀姐屋里,腳步匆匆地朝那邊去了。林依回到房里,同張八娘兩個候了一時,見并無吵鬧聲響起,料得無事,便早早兒地上c花ng睡了。

第二日,天還未亮,張八娘就被楊嬸喚醒,揩了牙,洗過臉,由方氏親自幫她上妝。林依將粉盒打開,捧到方氏手邊,方氏取了里頭的雪丹粉,勻勻抹到張八娘臉上。待她與張八娘抹完粉,自己手上也沾了些,林依忙遞過一塊濕帕子,道:“二夫人且先擦擦手。”

方氏接過帕子,將手擦凈,接著取了螺子黛,與張八娘畫了個柳葉眉。林依見她擱了螺子黛又去拿梳子,忙取了潤發的香膏遞過去。

張八娘叫道:“銀姨娘才來咱們家時,梳的那個流蘇髻真真是好看,娘也與我梳一個罷。”

方氏的臉色沉了一沉,又不好在這樣的日子里教訓她,便擱了梳子道:“叫銀姐來與八娘子梳頭。”

任嬸與楊嬸也真是被銀姐的錢糊住了心,竟齊齊應了一聲兒,準備轉身。林依忙道:“她是甚么身份,能與八娘子梳頭?我看二夫人上回梳的云髻就很好。”方氏到底念及今日是閨女成親,就接這個臺階下了,道:“照你說的,就是云髻罷。”

任、楊二位回過味來,雙雙驚出一身冷汗,不出一刻鐘,各尋了理由到外頭忙去了,生怕方氏揪住她們出氣。張八娘也曉得自己惹了娘親不快,緊閉著嘴不敢再開口,直到臨上檐子時,才撲到方氏懷中大哭起來。

北宋風俗,新郎不親迎,只有媒人來接,那媒人拿足了利市錢,便開始叫樂官作樂催妝。方氏聽得外頭在催促新婦登轎,忙拿帕子拭去張八娘臉上的淚,叫林依扶她出去。

林依極想同其他親送客一起,送張八娘去方家,吃了走送酒再回來,可惜她算不得正經女家親戚,方氏又不愿放她出去見人,只能眼巴巴地看著檐子在一群迎親人的簇擁下遠去了。


上一章  |  北宋生活顧問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