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鳳來儀513章 惡名 514章 退讓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有鳳來儀 >>有鳳來儀最新章節列表 >> 513章 惡名 514章 退讓

513章 惡名 514章 退讓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一個女人  分類: 古代言情 | 一個女人 | 有鳳來儀 
古代言情

太子妃不被多少人在心中罵過她的笨,更有不少人恨她的蠢笨恨得都有想掐死她的沖動;可是今天她腦子忽然靈光,卻依然幾乎讓所有的人恨得牙癢癢:你就不能一直笨下去呢。

福王的神色間沒有一絲不同,就連眼神也無異樣;暗示太子妃只是第一步,在他身邊的太后和皇帝可都不是平常人,只要他有些許的神色讓太后或是皇帝生疑,此計不成功不說反而會被人利用。他極為清楚,所以他現在所為就真得當作此事同他無關,嚇得愣在了當場。

皇帝的手在袖子里猛得攥緊,他克制著才沒有撲攔下太子妃;倒不是他涼薄而關系太大了:他身懷武功被人那這幾年的刺殺要說?被人捉到這么大的把柄,他的皇位不保就是性命不保,他的性命不保就是很多人的性命不保。

為了太子妃一人他不能置身后那么多人的性命不顧,但是眼睜睜讓他看著人死在面前他真得無法做到無動于衷;雙眼狠狠的瞪著太子妃,不就是要新進幾位低位宮妃,就算沒有紅鸞兩人,一樣也有其他人。

不是他好色,而是按禮法來說,也為了皇家的血脈延續,他就算沒有再納宮妃的念頭,太后和百官也會會勸他再進幾位宮妃的:也要有個十幾位才算正常;太子妃以死相逼,難不成以后都不許他再納其它妃子?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太子妃不想讓紅鸞和冷玉為宮妃,也不是沒有其它法子可想的,倒底現在是國喪還有三個月的,真到了要以性命相搏的地步嗎?而且太子妃如此做,置太后于何地、又置他這個皇帝于何地呢。

驚、憂、怒一齊涌上心頭,他都分不出來哪一種情緒更重些,只來得及大叫快救人攔下太子妃。”就算是在這種情形下他依然有著非人的冷靜護住那根柱子。”

看到宮人和太監都要向太子妃撲,有遠有近可是太子妃沖得那么急,除了冰兒拉下了她的玉佩來,其它人都還沒有摸到太子妃的衣角;而那宮柱卻無人理會,皇帝想到的法子就是柱子如果不是硬梆梆的,太子妃也就不會撞死血濺當場。

總算有人明白了皇帝的話,四五個人手拉手、背靠背的想擠在柱子前,想以身體為墊子阻住太子妃。

所有的一切都發生的很快,太子妃的尋死、皇帝的大叫幾乎就是前后腳;而那幾個想做肉墊的宮人太監還沒有在柱子前站好,太子妃的頭已經到他們的面前。

太子妃是真得想不如死掉算了,反正皇帝也不喜她了,而太后和元華又有那么多的心計,她何苦還要受氣?死了倒干凈,也讓世人看看皇家的太后是如何逼死孫媳的,也讓百官們瞧瞧他們的皇帝是如何置妻子于不顧的。

她是存心要以死來報復太后和皇帝,這口氣涌上她的腦袋根本就沒有細想,反正就是想讓太后她得有多厲害,想讓皇帝后悔一輩子;死意甚堅的她一頭撞開一個宮人,繼續向柱子沖。

而宮人和太監們都涌了上來,抓衣裙的,抓胳膊腿的,甚至還有人急得忘了分寸抓住了她的發髻;眾人齊力之下雖然按住了太子妃,可是太子妃的頭已經撞在柱子上。

并沒有見血,可是紅腫立時就起來,不多的功夫便在額頭上生出極大的包來;人,也暈倒了。

正是因為皇帝見機快,那當在柱子前的宮人雖然被撞倒,卻也卸去了太子妃的不少力道,才使得太子妃撞在柱子上而無性命之憂。

紅鸞和冷玉對視一眼,都輕輕的吐出一口氣來:沒有見血人應該沒有事兒。紅鸞恨恨看向福王,看他還是一臉的焦急與擔憂,氣得在心中啐了一口。

福王并不是想要太子妃的性命,他只是想要太子妃尋死之舉罷了,所以太子妃沒有事兒他也暗暗松了口氣,然后在心中自嘲一句:居然還會心軟怕害死人?真是天下奇聞。

如今這個樣子其實更好,太后注定是要威信掃地了;而太子妃的所為也沾上了大不孝之名,至于三個月后的登基大典嘛,他瞇起了眼睛來。

太后終于回過氣來宣御醫,宣御醫”她的臉看不出是顏色來,聲音卻失去了平常的雍容;她喊完看向皇帝她,沒有事兒吧?無不少字”

皇帝輕撫太后的手看向太子妃道沒有事兒的,這不是有很多人拉住了嘛。”他看向福王二弟,你扶太后回慈安宮……”受此驚嚇太后顯然不宜再去靈棚了,鳳體要緊嘛。

太后卻搖頭哀家在這里,哀家哪里也不去。”她說得極為堅決,扶著福王的手又走回椅子那邊;只是她的身體有些發軟,如果不是福王扶著她只怕要倒在地上。

大風大浪不是沒有見過,可是她一世英名差點就葬送在剛剛的霎間;在國喪期間,她的還沒有去陵寢她就逼死了太子妃,就算她是太后也會被百官詬病的:到時候她就算能保得太后之位,可是卻再也不能插手宮中之事,更不要說是朝政了;且以后的日子是真得要與青燈古佛相伴,那種凄涼她不想要。

那樣的凄涼原來一直都是她給其它人的,絕不能應了某些賤婢所說的報應,她也要去伴青燈古佛。

對,她現在怒極,比起剛剛太子妃差點用茶盞砸到她,比起剛剛太子妃打了元華,比起剛剛太子妃當眾抗旨不從讓她下不來臺,都更要怒上十成她從來沒有如此怒過,因為太子妃差一點就當真毀了她。

皇帝試了試太子妃的鼻息,她只是暈終于真正的放下心來,用力在她的人中狠狠掐了幾下子,使太子妃醒了;他先看向太后她無事,太后安心。”

太后聽到后是安心了,可是心中的火氣更盛,就算是氣得半死又如何?現在她還敢向太子妃發作嗎?如果再發作一句半句的,太子妃再來個尋死覓活:就算是不在她的面前,可是有了這么一次,她也難逃逼死未來皇后的惡名。

太子妃如果今天真得死在她面前,她就是百口莫辯:誰讓她正巧有侄孫女元華在宮中呢?到時候百官們會如何想?世人會如何說?人言可畏的道理,她很早之前就。所以此時就算當真氣得半死,這口氣她也只能暫時咽下去。

太子妃悠悠醒轉看到皇帝的臉就在眼前,淚水就涌了出來,喃喃的開口卻倒底沒有說出來話來。

皇帝看著她皺緊眉頭不孝,大不孝,你要置皇祖母于何地,其居心當誅”但是他隨即嘆了一口氣看看太后,又對太子妃道朕你不是這樣的人,只是一時迷了心竅,一會兒御醫來讓他們好好瞧瞧;不管事情都有得商量,你還是先顧好身子要緊。”

太子妃只聽到了皇帝的前一段責難的話,當即就是悲從中來淚如泉涌,哪里還能開口說得出話來;她真沒有想到皇帝如此絕情,在她死里逃生后居然還要大聲責怪她,此時應該受到責難的人不是她,是太后才對。

她這一哭讓皇帝看著她左右為難起來,抱她起來到軟榻上安置吧,那定會讓太后心里更難愛,可是任她在地上躺著也不是法子,撞得這一下子可不輕啊。

就好象皇帝的難處,元華此時伸手和紫玄、纖纖自皇帝的手上接過太子妃,并且輕輕的扶她坐起來您去旁邊躺一躺,有話慢慢和皇上還有太后說,千萬要仔細的身子,不要讓太后和皇上擔心。”

皇帝還想說點時,那邊太后卻悲泣起來,直說要不活了追隨她的去九泉之下,也免得落個逼迫人的惡名;太后一面落淚一面拉著尚儀的手道哀家還是去了吧,一心為人打算也沒有指望誰領情,可是落得如此哪里如跟著你們先帝去了省心干凈?這祖宗的基業,就由著他們鬧騰去吧,哀家也是管不了得。”

這下好了,太子妃剛剛救得醒轉了,太后那里就又要不活了;皇帝就感覺頭變得有三個那么大,卻不得不上前跪倒在地上皇祖母,是兒臣的不好,是兒臣的不孝,您一定要保重鳳體,如果您當真那么狠心,兒臣豈不是沒有人疼了嘛;兒臣自幼失母,現在父皇也撒手西歸,皇祖母您忍心?就是為了孫兒您老人家也要保重鳳體才是。”

“不然就是孫兒的大不孝,萬死也難贖其罪啊。”他說完叩頭皇祖母,孫兒可只有您可以依靠了。”他這一跪福王也不能不跪了,他一叩頭福王也只能跟著叩下頭去。

“皇祖母,您千萬要保重鳳體。”福王當然不能落于皇帝之后父皇剛剛離開,您能忍心不管我們?國不能沒有您,孫兒們更不能沒有您啊。”

太后卻落淚不止非要尋死不可哀家差一點逼得我們天朝沒有了皇后,哀家要去向先帝、先祖們去請罪啊;哀家的確不應該過問宮中之事,哀家就算是好心可是哀家也是失去沒有了依靠的人,以后這日子……”她垂淚沒有再說下去。

尚儀是連連安撫可是半點用也不管。

紅鸞看得眼珠子都快要掉下來了,太后的雍容華貴的樣子她常見,就算是剛剛太后發作她沒有失去皇家應有的氣勢,可是現在的太后如果上上下下換上村婦的行頭,就如同是她村子里孤苦無依,全賴村中人接濟的老婦人。

不過那老婦人也沒有像太后現在這樣悲苦,她一向很樂天知命的。紅鸞真得不明白太后這是要做,太子妃又沒有死,按著皇帝的說法她可是大不孝的。

冷玉看紅鸞的樣子冷冷一笑,見左右無人、所有人都圍在太后和太子妃那邊,便用極低的聲音道說她的名聲也不好聽,此事傳出去百官里御史中只怕會有些人有話要說;而且到現在了,皇帝可不曾封……”她挑挑眉頭沒有再說下去。

紅鸞看著太后實在不該說好了,怪不得太后能扶她的病做上皇位,怪不得太后能成為太后:太讓她開眼了。

她佩服那種靠爬上高位的人,可是更佩服的卻是在高位卻能放下身段的人;就如老乞丐所說,能放下身段的人才是世上最難對付的人:因為世人好體面,尤其達官貴人更好體面;能放下面面二字的達官貴人,那是絕對不能招惹的人,到時候死你都不死的。

現在太后有不是,可是大不是卻在太子妃身上;因為太子妃的大不孝所以連累到皇帝,太后這是在逼皇帝啊,堂堂太后能用出這樣的手段來,真真是讓人不齒卻更讓紅鸞佩服,也更讓紅鸞驚心。

皇帝終于叩頭是孫兒的不是,皇祖母莫要傷心;自現在起,自宮中到朝中尊稱皇祖母為太皇太后宮中之事還要皇祖母多提點,免得她們年少不更事做事情。”他倒底還是如了太皇太后的心意。

原本他是想在登基之后明告天下時再封誥的,那個時候封誥也不違禮;因為先封誥他在太皇太后面前只會更加的被動,但是誰也沒有料到太子妃會做出這樣的事情來,他此時不封誥都不成。

太皇太后還是又垂淚了一陣子才抱住皇帝哭道哀家就是舍不得你啊。”和皇帝抱頭痛哭后她才收了淚,不再提尋死覓活的事兒。

太子妃一直沒有開口,其實皇帝向她使了可不是一次眼色,就想讓她開口向太皇太后請罪,說不定事情還有轉機;可是太子妃卻抿著嘴就不是不肯開口:她是巴不得太皇太后真得去死呢。只是她卻忘了,太皇太后真死了——不用真死,只要真做出尋死的舉動來,皇后馬上就會換人做。

還有不孝是比逼死太后更大的?皇帝到時候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他也無力回天

可惜,太子妃此時笨得如同平常,根本不懂也沒有去想;皇帝無奈之下只能先讓了步。就在這個時候忽然元華身子一晃,尖叫著向后仰倒,而太子妃卻正在用力甩開纖纖向軟榻走去:不要想馬虎,就算是太皇太后她也要個準話兒,紅鸞這兩個宮婢休想一步登天。

紅鸞也想尖叫,因為元華正在向她倒;她傷重躲不開,就是能躲開也不能躲啊,何況元華在剛剛看過她一眼,雖然不元華那一眼是不是另有含意,她此時也只能當她是有含意:就是要以身做墊子接住元華。

可是——,她的眼睛猛得一縮,元華的身子并不是向她倒,確切來說會倒在她身邊的地上元華是不是被太子妃所害她不,可是她卻分明看到元華眼中有寒光閃過:現在元華要算計的人,是不是疑問,紅鸞是十成十的肯定。

粉紅票250加更,粉紅票再有8張就又能多加更了

如有處置不當之處請來信告之,我們會第一時間處理,給您帶來不帶敬請見諒。


上一章  |  有鳳來儀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