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鳳來儀499章 佛串 500章 數九之寒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有鳳來儀 >>有鳳來儀最新章節列表 >> 499章 佛串 500章 數九之寒

499章 佛串 500章 數九之寒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一個女人  分類: 古代言情 | 一個女人 | 有鳳來儀 
古代言情

有茶盞飛到太后面前不足一臂遠的地方,然后就有寬大的袖子帶風在她臉前不遠抽,又有長劍自她腦后飛拍下:所有的一切發生的太快,快得她都沒有來得及變臉驚呼,茶盞就落到了她的腳下。

讓她受驚的不只是茶盞,應該說先受驚于茶盞,而后就被皇帝的大袖子嚇到了,再然后最驚人的就莫過于一陣涼風自脖后吹過,眼角就看到了亮晃晃的長劍自天而降:不是驚嚇二字可以形容的。

她沒有失態不是她的膽子大到泰山崩于前而色變,只是沒有來得及變色而已;直到太子妃跪下她才重重的一握皇帝的手你身邊的侍衛應該重重得賞,尤其是剛剛那個用長劍的,不是他哀家就真得要受傷了。”

太后就是太后,是非分得清楚、賞罰也斷得明白;雖然那長劍也嚇了她一跳,可是那是救她的;至于皇帝的袖子,當然也是為了救她,雖然袖子的作用可能不大,但是皇帝能有這份心、還能有這份反應已經讓她很滿意。

她開口沒有叫太子妃起身,也不理會太子妃反而要重賞孟統領,那意思殿上的眾人都明白;就算是一個字也沒有訓斥太子妃,可是已經是狠狠的斥責了她,掃了她的體面。

皇帝當然不會攔著太后重賞的親信,叫了孟統領進來給太后叩頭,同樣是沒有再看太子妃一眼;這讓太子妃跪在地上,起也不是不起卻極傷她的臉面,自然對太后就生出了更大的不滿:她也不是故意的啊。

孟統領進來跪下,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就跪在紅鸞身邊不遠處;他的目光在紅鸞的身上悄悄轉過一圈,確定她沒有受傷才真正的放下心來。

“一直在東宮當差,是先帝給皇帝的人啊;”太后兩句話問明白了,看向皇帝我看他身上穿得分明是副統領的官服吧?無不少字哀家向來不太注意,不會是哀家記了吧。”

皇帝連忙道您沒有看,他現在還是副統領,只是統領有病在身所以他暫代統領罷了。”

“哦。”太后接過戰戰兢兢的冰兒奉上來的茶,多看了她兩眼后輕輕的道既然統領有病,宮中防衛之事可是重中之重,可不能馬虎半分;哀家看他不,就由他做統領正好。等到原來的統領養好病,他也辛苦這么多年,皇帝就賞他個好差事吧——哀家想他不會是累病的吧?無不少字”

皇帝馬上答應而孟統領上前謝恩,今天的意外之喜就是統領之職了;原本此事還要到登基之后再定,說不定到時福王等人有沒有異議;皇帝明白太后這是投桃報李,等于是把宮中防衛之事完全交到了他手中省他不少的手腳與麻煩。

太后放下手中的茶盞看向謝恩的孟統領真是個心實的,哀家還沒有賞你呢,你就謝了哀家。唉,哀家也沒有帶在身上,這串佛珠伴了哀家十多年了,今天就賞給你吧。”佛珠串是她的死后就帶在身邊的物事宮中安危事關社稷,哀家把這珠串給你,希望你保皇帝與哀家等人平安,佛祖也能佑你平安。”

這話就說得極為用心了。

孟統領鄭重的叩頭雙手接過珠串臣萬死難報太后和皇上隆恩,定當誓死護衛內廷。”

太后說了這么多當然也就是為了要他這句話,當下又勉勵幾句后就打發孟統領退下;孟統領叩頭行禮時,對紅鸞使了個眼色讓她一切放心就是,起身恭謹的退出大殿。

“真是個不的,忠誠可嘉且知禮明禮;”太后又夸了孟統領兩句,又看向皇帝放心吧,哀家沒有事兒。”

然后她才看向地上跪著的太子妃起來吧,還跪著做?哀家以為你在這里行了禮自然也就不用哀家叫起了——這會子又懂禮了呢?”開口就是問罪卻沒有提茶盞的事情,而是問太子妃為沒有迎上前去。

按禮來說,太后和皇帝到哪里,妃嬪們都要降階相迎;就算是來不及降階也要迎上前去行禮才以,而不是像太子妃這樣跪在站立的地方。如果不是皇帝踢了踢太子妃的衣裙,太后和皇帝都沒有地方坐。

因為太子妃跪的地方就是殿上的上座之前,太后和皇帝行她居然不膝行到一旁去。

太子妃有可分辯的?她想了想叩頭直接請罪,總不能說她失手擲出茶盞差點砸到太后受驚,才會一失儀;太后都沒有提及那茶盞,她當然是不要主動提起來:她還沒有想到如何應對的法子,此時提起豈不就是自尋麻煩。

冰兒對太子妃使幾次眼色,讓她趕快上前為茶盞的事情請罪,可是太子妃如同沒有看到;不是太子妃沒有看懂冰兒的暗示,而她根本就不想那么做。在她看來是冰兒的腦子壞掉了,才會出這樣的餿主意。

太后看太子妃叩頭不起身只管請罪,微微的皺起眉頭來哀家讓你起來呢。來人,給太子妃賜座。”她的話里透著不快,可是卻又給太子妃座位,倒讓太子妃猜不透她在想。

紅鸞現在心里安穩了很多,原本她還擔心太后不會保她,但是現在有那只茶盞太后定不會讓太子妃如意的。

“這里——,是回事兒?”太后皺著眉頭看向太子妃,很不悅皇家的體統”

太子妃再次跪倒在地上請罪,只是居然死性不改的不忘給分辯兩句都是那幾個宮婢可惡,妾氣得極了才失手的。”

她真以為太后和皇帝的眼睛是瞎的不成?吳宮人、紅鸞和冰玉或跪或趴在地上,會讓人看不到她們?說這三個人不是皇帝的人就是太后的人,打狗還要看主人呢,太子妃責打冰玉和紅鸞,連使個人去慈安宮也不曾,太后心里會痛快嗎?

就算原本太后不會在意,可是有那只差點打到臉上的茶盞,太后還能不在意嘛。

紅鸞卻有些緊張,就算明太后不會輕易放過太子妃,可是卻提也不提茶盞就問起殿上的事情來,讓她有種危險逼近的感覺;她微微低頭,思索太后如此做的用意是,就算是避不開她也要想清楚。

因為她做乞兒的時候就,她并不是天下最聰明的人,而且就算是最聰明的人也偶有失手;但是她可以好好的留意,讓在同一件事情絕對不會吃兩次虧。

在宮中她更是如此,對每件她經過的事情,都要想得極為透徹:不止是在事后去想,就算是身在其中時也會細細的留意,找到每人為如此行事的原因,對的她要好好的學一學、得則要時時提醒不要犯同樣的。

太后無疑是紅鸞最留意的人。

皇帝坐在太后的身邊不,坐在那里沉著一張臉盯著太子妃,今天晚上此事好像就是由太后做主了。

紅鸞忽然心中微動:好像皇帝和太后在一起時,有事情是他很少會開口——她幾乎要痛哭起來狠狠抽幾個耳光,為到現在才注意到此事,寄希望于皇帝當真是找死之舉。但是眼下她除了老實的等下去,等太后發落她們外再無半點法子。

如果太后當真會殺她們,紅鸞根本沒有一絲反抗的余地;此時,她的耳邊又響起了宮嬤嬤的話,只是這次比任何一次都響,讓她在這種時候都微微的閃了神。

在宮中她要報仇,要生存下去,原來的想法真得太天真了嗎?她不,真得不答案。

認識了孟大人后她沒有求助原本是信不過他,后來動心后不可能,便不想拉他下水:與皇子為敵那后果不難想像;民告官還要滾釘板呢,就算是成功最后只怕也會有得苦頭吃,萬一失敗,她豈能害了孟大人?

因為她懂孟大人的心,她只要她肯說他就會幫忙,而且現在她沒有求懇孟大人也插手管了她不少的事情:她不想利用他——不能結為連理就應該斷得干脆,能為報家仇而把孟大人拖下水呢。

福王她不,皇帝她也不是十成十的,皇位之爭她的并不多,因為身份所限嘛;可是就她所知的就已經能稱得上驚心動魄,使得她:為了那把龍椅,這些皇子們其實沒有是做不出來的。

入宮非她本愿,做過乞兒的她更想自由自在的生活,所以她才會想得到皇帝的倚重,借此來報仇而不是得到皇帝的寵愛:皇家人的寵愛能嗎?那荒涼的承露殿就在那里,先帝可還曾記得承露殿的主人嗎?

再者紅鸞不贊成宮嬤嬤的話,并不全是因為驚懼;如果她真得有心要爭帝皇之心,那她仇人沒有找到、家仇沒有查清前,就要和元華等人斗個你死我活。

她真得還能活到查到仇人的時候嗎?又憑能讓皇帝為她報仇——只要她說出來就可以,那是皇帝,心里盛著整個的天下,予她來說天大的家仇在皇帝那里可能就有不同的看法。

皇家人的眼中,是最重要,紅鸞很清楚;所以她在今天寄希望于皇帝時,也只認為有一線生機而已:帝心難測啊。

可是按著她的想法行事,不要說查仇人時就是自保之事都屢屢被人所制,連動動手指頭都不可能;紅鸞第一次對的堅持有了動搖,可是宮墻外的生活讓她依然有著極度的留戀,也是她報仇后心切的幸福所在。

太子妃的辯解無疑讓太后更為生氣,她掃了一眼紅鸞等人哦,哀家慈安宮的人也在。”這句話讓太子妃的臉色又變了變。

紅鸞聽到后心中生出了希望來,太后看來是氣得狠了。

“紅鸞,你做事情讓太子妃如此生氣?”太后忽然黑著臉喝斥起紅鸞來哀家看你平日里穩重才讓你到皇帝身邊伺候,可是你還沒有真正伺候差事呢,就惹得太子妃如此著惱,你可知罪?”

她的厲聲喝問還真把紅鸞嚇了一跳,因為從來就沒有看到太后發作過;微一愣神的機會,她剛想開口,那邊太子妃已經開口大聲道太后,是妾沒有稟明太后就責罰她是妾的不是,但妾也是怕太后知曉后生氣傷到鳳體;既然太后問了,那就由妾來回明太后。”

太子妃的用心殿上沒有人不清楚,使得皇帝微微皺眉看一眼太子妃;因為他想一個人可以蠢到何等地步;難道她此時還不應該如何才算是自保嗎?這宮中,不要說是她了,現在就算是他也不能想做就做的。

有這樣一位妻子實在是他的不幸,不過他并沒有怨任何人,因為太子妃是他當初點頭同意的;現在,他需要做得就是如何能不讓她的蠢影響到的大事。

太后看看太子妃不必說了。”她抬頭指著紅鸞道你讓太子妃如此生氣就是大罪,就是大不敬,哀家的慈安宮里可不曾有這樣的規矩”她看一眼紅鸞身邊的柳兒幾人問太子妃她們——?”

太子妃欠身她們和紅鸞一起來的……”話說到這里就被太后打斷了。

“原來是助紂為虐的人;”太后開口就給柳兒等人定了罪,然后左手輕輕的一揮哀家的人出來能如此丟哀家的臉?來人,拖下去給哀家狠狠得打上二十板子,教教她們伺候主子。”

紅鸞聽得心頭一跳,忍不住抬頭偷偷的看向太后,忽然間她想通了也沒有分辯,在地上向太后和皇帝叩頭奴婢謝太后的賞,奴婢定當謹記太后的話。”

柳兒等人也是同樣的謝恩,起來很順利的跟著人出去領罰了。

大殿上霎間就如同到數九的天氣,冷得皇帝都拿起熱茶來暖手,無一人敢開口。高興的,自然只有太子妃和吳宮人兩個。

太后吃了兩口茶后,殿外就傳來了紅鸞等人的慘呼,她慢慢的放下茶盞看向太子妃你不是要對哀家說紅鸞她們做了事嗎?現在說吧。”

粉紅220票加更,再有8票就又能加一更了

如有處置不當之處請來信告之,我們會第一時間處理,給您帶來不帶敬請見諒。


上一章  |  有鳳來儀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