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主家的紅火日子第三百二十六章 萬事順(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小地主家的紅火日子 >>小地主家的紅火日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二十六章 萬事順(下)

第三百二十六章 萬事順(下)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夏慕言  分類: 歷史時空 | 夏慕言 | 小地主家的紅火日子 

這旁的麗娘已是淺笑著放下手中的茶盅,開始給眾人講述起昨日自家閨女所告訴的來:“我家堇娘說了,如今他們家西山上也都全改成農田了,往后就是那藥園子也一并都轉至后山上去便好,畢竟是那座山頭比起西山來大了不少。”

停了一停,又望了一眼坐下的眾人提醒道:“預計不過中秋時節那后山上的育養場也該建成了,與其每年都來回奔忙選定尚好的羊羔,倒不如我們自家選種培育更好些,今年雖是要比往年養的多出了不少來,可來年待各家那東面山頭上的柞樹都栽種完畢后,也定是要開始開墾田地、預備農耕了,剛好再能多養上一些來不是。”

“對哦,就如當年我們家剛開始利用那雜草地圈養一般,倒還省了不少草料錢哪喲,這么一來還真是能多養許多來,二嫂堇娘家中的牲口棚可是夠用嗎?無錯。”四房的蕭杜氏已是心直口快的接上一句道。

微笑著頷首應道:“待到育養場一完工就開始建,而且就是東面那半邊也一并建上一半來,也不用每日來回趕羊回圈了,往后就是大家將宅院建成后也不用再張羅著些咯只是需得添幾個人手幫著那專司養殖的葛老爹家看顧便成。”

薛氏忙笑著言道:“那有什么難的,要不今年起你們幾家就索性選上兩家佃戶去,跟著先在后山上住下便是,不過就是出些銀兩而已,而且就是新栽的柞樹也得使人給看顧著些不是,就當請兩戶看院子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將一切事宜都商定妥當后,眾人便各自散了回院子去,而此刻大房的外書房中卻還未在商議著今年大比一事。

自新帝登基以來,只因最初的大亂一直都未曾開啟鄉試,也求剛在年前才重新開始童試而已,而當年前聽聞朝廷即將要恢復三年一次的大比后,便可想而知會是何等的盛況

莫說是蕭家這般開春后沒出月余便商量著要整裝待發的人家了,就是年前就已經前往的也有些許哦一來,這回蕭家書院要一并前往赴試的就不在少數;二來,好在又得了那位穆容的好友米爺幫村,大家落腳的客棧也早已有了著落,再不必太早趕著上路了。

最令蕭家感到為難的,便就是那架位于兩半后山之間的廊橋了,本想著有堇娘坐鎮便可無憂,如今卻是連二房家的女婿和一直跟隨堇娘學習制圖的四郎都要赴試去,一時間又上哪里去尋那合宜的人選才能頂上這一重任喲

“大伯父,不如讓我家六弟試試吧,他雖是不能獨自繪制成套圖紙,但也是常年跟著我識圖的,由他給我二姐做幫手卻是不二人選。”此刻一旁的四郎向正為難此事的蕭銘楠提議道。

一聽還有此事,就是蕭銘柏也不由點頭附和道:“確實,我家的小兒也曾跟著堇娘學過幾回的,但以后堇丫頭成親后便都是跟著四郎學繪制圖紙的,我怎么把這茬給忘了”

聽得就連二弟也這般應到,蕭銘楠才欣然頷首將此事定奪下來,而后又特意前往西山上問過堇娘可使得,哪知卻是親眼見著正在書案前繪制圖紙的姐弟倆,此刻才算是終于將大石徹底放了下來。

想到此等好本事確實應當后繼有人才好時,當晚便同妻子商量起來,是否待堇娘生養好后,便將自家的長孫也送去他堂姑母家中,打小就開始也好好將這門技藝學習起來才好。

薛氏才一聽丈夫提及便連聲贊到,待到第二日與兒子媳婦一夫妻倆一商量,卻不想長子兩口子早有此想,只是擔憂身為書院院長的父親會不答應,才一直未敢提出此事來同父親商討一二的。

自此,由大房起頭將自家的長孫送往西山交于堇娘啟蒙后,蕭家各房也再無顧慮,從此西山上那座本是為掩人耳目才建造起來的大書庫,卻還真用到了實處。

三月底蕭家書院的大隊人馬上路赴大比之時,那座石拱廊橋也已開始動工建造起來了,而自從年前再次回到蕭家人手中的食鋪,也已在薛氏同麗娘的籌劃下重新開張了。

“添了新食單后,咱們鋪子里的生意可是比起往昔來更好了些,要不了一年便又能夠將我們家書院擴上一擴的咯眼看著家中的宅院都越建越大了,怎么也得給書院重新修個相稱的大院落才好。”薛氏便將手中的帳簿遞給麗娘便念叨著。

接過帳目來,麗娘也是緩緩點頭道:“也是該好好修個更為適當的書院才是,那日我家堇娘聽得大嫂你這一打算,還同我說起此事來,本就是家中的大事,她愿意將今年的利錢捐出來給娘家書院擴建使哪”見對面的大嫂也不由一愣。

才又擺手接著道:“那丫頭說了若不是她這身子,如今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定是現在就給新書院繪制圖紙來的,就是我家女婿都說要幫村著添上一成銀子來喲”

麗娘這邊一番言語才歇,對面的薛氏已是滿臉笑意的一個勁的點頭贊道:“誰說女生一定外向的,瞧瞧,咱們家的閨女卻是有些不同的,也是得虧你們家有怎么個通情達理的好女婿哦”

就在此刻妯娌二人說起新擴書院一事時,后山上各處的工事現場卻是熱火朝天,忙碌異常,本就普通的牲口圈舍六郎自是不用太過費心思,但廊橋一事卻是不容絲毫怠慢的。

這般邊由二姐給自己講解圖中要領,另一邊又跟著熟練的工匠師傅們了解建造過程,倒是讓本就聰慧異常的六郎在此項上的認知更甚往昔數倍,數月下來雖說來回奔忙很是辛苦,但得此兩方的悉心指導后更是令其受益匪淺哦。

待到入秋時節,那架全家人都期盼已久的廊橋建成后,他已是能在堇娘稍作提點下,便可獨自繪制簡單的圖紙了,看著侄子拿來的圖紙薛氏更是肯定了,那日同相公商議著將長孫送往西山啟蒙一事哦。

與后山上熱火朝天的工事相比,西山上那些佃戶們也俱是欣喜異常來,聽得東家要在來年,便將整個西山上現有這百多畝的農田都歸了四家人共同種植后,眾人心中更是堅定了跟隨東家一如既往在此地安居下去的信心。

自年初開始,葛老頭家被東家委以重任,就單單羊只居然就一口氣養上了那百多頭來,而后又是一連運來了十多頭健壯的小牛犢來,更是把一眾佃戶們都鎮在當場,隨即而來的便是驚喜非常。

這還了得,原來東家是擔憂如今一下子給這四家,其實也就是三家佃戶而已,突然多出了小三十來畝田地,僅靠以往那兩三頭耕牛哪里夠用的,何況來年還有另一樁得用上不少勞力的事宜,便是要將東面那半邊的后山開墾出來,到那時定是更忙不過來的。

于是乎,堇娘便索性在年初時同相公一商量,再又添上了許多牛犢送上了后山一并交到了葛老爹手中,又得了本就略懂牛馬的那些穆家‘新佃戶’們的幫村,再又得了蕭家看守后山的那兩家新佃戶就更是足以應付過來咯。

“相公,你可是有算過嗎?咱們家今年能得多少銀子的進項喲單是春季那一茬的蠶絲被我們家就分的了小一百兩來;而且那日聽得管著林地的劉管事來報說起,我們家今年板栗的長勢更是喜人的很,眼見著又是一件好進項;還有就是地里的莊稼也是托了老天爺的福這一年都是風調雨順的,秋后的收成哪里又能差了去”

聽著妻子的一一敘述后,蕭銘楓也面露喜色的附和道:“今年確實萬事皆順啊就連我三哥的來信中也提到家中一切安好,就連年前我們三房送去的那些雞也都安然存活了下來,如今就是靠著林地中的雞只也夠每年再添上兩畝薄田的。”

蕭杜氏也不由感嘆一聲道:“那日兩位嫂嫂還都有說起,三伯家的事情來,若不是三伯顧慮面子之事,還在村中安居下來定然要比那人生地不熟之處好上倍余的。”

卻見相公仍是搖頭輕嘆道:“咱們雖然也算得是一路跟著三哥家經歷過不少時日的,若要再次走出昔日的陰影談何容易哦一切還是順其自然才是最好的,這也是各人有各人的緣法罷了,本就是強求不來的,咱們也就在力所能及之時多幫村著便就是了。”

八月底前,才一考完鄉試的穆容便頭一個快馬趕往鹿鳴,原因無它,因為自家的娘子已在前月中旬再次產下次子來了,因而這邊才一考完第三場,便馬不停蹄直奔家中而來。

“咱們家這姑爺還真是沒說得,才一考完試連榜文都不及瞧上一眼,就已是一門心思的往家趕回來只為能早一日瞧瞧二少爺的,能趕上來這西山上投在穆府名下就是極好的喲”二門外的守門婆子已是笑得合不攏嘴得同一旁的小丫鬟言語道。

小丫鬟也是使勁點頭邊應道:“可不就是,哪會子我們家將我賣與牙婆子后,在牙行里就聽得說能被這鹿鳴蕭家選中的丫鬟就算是掉蜜罐里了,原先哪里敢相信這些的,現在才曉得都是真正的。”


上一章  |  小地主家的紅火日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