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外慧中第一百一十五章 心慌意亂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繡外慧中 >>繡外慧中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五章 心慌意亂

第一百一十五章 心慌意亂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藍惜月  分類: 古代言情 | 藍惜月 | 繡外慧中 

第二天早上,通宵未眠的俞宛秋被蘭姨催著去補眠,沒睡一會兒,就被噩夢嚇醒了。

蘭姨聽到一聲驚叫,忙沖進里間問:“怎么啦,姑娘?”

俞宛秋從枕畔拿起帕子,抹去一頭冷汗,勉強笑了笑說:“沒什么,就是做了一個夢。”

“夢見世子啦?”

“不是,夢見小時候的事情了。”

其實她哪記得小時候什么事,的確就是夢見世子了,可她不愿意在人前承認,原來她這么惦念他。

夢里依稀還是當日臨江樓的場景,窗外是一望無際的江水,他們倆親親熱熱地倚窗而立。突然房門被人一腳踢開,幾把明晃晃的大刀一起朝他們劈過來,趙佑熙也從腰間拔出軟劍,將她護在身后,一面架住對方的刀劍,一面果斷地對她說:“快跳!”

俞宛秋知道自己留下來只會拖累他,眼下惟有跳窗一途,她水性好,趁著現在沒受傷,跳下去還有活命的機會。于是說了聲“你自己小心點”,就攀上窗子往下跳。

就在跳下去的一瞬間,一把刀子朝她砍來,趙佑熙急忙搶上前架住,背后露出了一個大空門,就見一個黑臉漢子揮起刀朝他后背砍上去,頓時血色漫天。

俞宛秋的身子下落之前,看到的趙佑熙,就定格在血色的霧中,她嚇得大叫,還好醒了過來,發現只是一場夢,而不是真實。

打發走蘭姨,她偽裝的輕松全部潰散,眼睛不知不覺濕潤起來。因為她由夢里的水,想到了趙佑熙目前的位置,他回去的時候說,如果王妃問起他腿上的傷,就拿遇刺當借口蒙混過關,會不會,這一次又謊言成真了?

如果真的遇刺,說明刺客不僅得手,而且情況非常危急,因為只要還能思維,還能提筆,他都會給她寫信的。這個人,縱然性子霸道惡劣,但絕對是個有擔當的人,說好了要來,實在有事拖住了,也會寫信說明,決不會什么交代都沒有,就那樣把她干晾著。

如果昨晚他已經實實在在地得到了她,她還可以從男人劣根性的角度,推導出他已經厭膩了自己,所以懶得搭理了,可即使從這個角度,他也沒有理由在這個時候放棄她啊。

那么就只剩下一種可能:他真的出事了!

下午,戚長生派人傳回消息,他們的馬還沒追蹤到王府的船,但一路上也沒聽到什么不好的傳聞,請她放寬心,應該只是船走得太遠了,世子沒辦法回來。至于為什么連鴿子都不見影了,戚長生的解釋更牽強:鴿子今天飛了很多趟,也許是累了,躲在哪兒歇息呢。

戚長生的信讓俞宛秋更擔心了,像戚長生那樣嚴謹縝密的人,會說出這么幼稚的話,恰恰暴露出了內心的慌亂,想借著勸哄她來安自己的心。

俞宛秋沉默地坐在窗前,看日出日落,整個人坐成了一抹剪影。只要一想到趙佑熙的名字,心里就一陣抽痛,那個說從上京回來就跟她成親的人,難道就這樣不見了?

安南王府里,太妃吳氏鐵青著臉聽吳硯給她講述吳素輝那晚“遇鬼”的經歷。

因為不甘心失去攀龍附鳳的機會,吳硯用盡了法子,總算讓驚恐不安的女兒平靜下來,哭著道出了事情的原委。

他當時就覺得蹊蹺,因為一切未免太巧,他們白天剛商定婚事,晚上吳素輝就被鬼嚇了。而且從吳素輝的描述中,吳硯判定,女兒多半是睡夢中被人點了穴道,所以不能說、不能動、只能看。房里的丫頭嬤嬤第二天毫無異常,說明她們當晚都被迷香之類的藥物給弄暈了。他雖然不是江湖人,可也交過幾個江湖上的朋友,這些門道多少懂一些。

于是姑侄倆開始猜測到底誰才是“幕后黑手”,吳硯湊近姑母小聲道:“多半是鳴蘭院那位。”

鳴蘭院是王妃的住所,王妃想讓世子娶自己的娘家人,有作案動機;王妃當了這么多年的王府正妃,在王府里也培植起了自己的勢力,有犯案能力。總之,這人嫌疑重大。

太妃卻提出了另一個嫌疑人選:“你看,會不會是世子派人做的?世子一心癡迷武學,根本就不想成親。”

“不會的”,吳硯的頭搖得像撥浪鼓,“世子為人正直,也一直對素輝很好,怎么會弄鬼嚇她。”

即使吳硯心知肚明,世子的嫌疑比王妃更大,他也會堅決否認到底。開玩笑,如果讓太妃相信鬧鬼之事就是世子派人做的,萬一她說:“看來世子很不喜歡素輝,強扭的瓜不甜,咱們就別勉強了”,這事不就徹底黃了?

所以他只能一口咬定,是王妃從中作梗,甚至把媒人下獄之事,也說成是王妃派人設計陷害。

太妃最后倒是相信了他的話,但又說:“我已經親口許了清瑤,做長輩的,怎么能言而無信。”

吳硯特意走這一趟,肯定是有備而來,當即從懷里掏出一封信,恭恭敬敬地呈給太妃。

太妃只看了幾行,臉色比剛才更青了,因為這居然是吳清瑤寫給家中妹妹的信,落款日期就在上月,信中說太妃如何虛偽,王妃如何刻薄,王爺如何荒yin……除了世子,這府里沒一個她瞧得起的。

太妃自然認得,那確實是吳清瑤的筆跡,吳清瑤從小在府里走動,有時遇到她生日,吳清瑤會親筆寫下賀壽帖,放在禮物上一起送給她。她自認對那孩子不薄,沒想到,最后只落得一句“虛偽”的評價。

就不知道這樣的信,怎么到了吳硯手里,太妃只覺得心里一片悲涼,侄孫女固然可恨,這個侄兒為人行事更惡心。做叔父的人,為了攀上王府的親事,竟用這種卑鄙的手段擠兌自己的親侄女。

她第一次對自己的行為產生了懷疑:這樣的娘家人,值得她委屈自己的寶貝孫子嗎?

太妃剛開始反省,就從外面沖進來一個人,跪地大哭道:“太妃,不好了,王妃和世子在路上遇到刺客,世子身受重傷,如今下落不明。”

太妃猛地站起來:“怎么會下落不明?”

“這個,奴才也不知道,只是聽報信人這么說的。”

“王爺呢?”

“奴才剛去凌霄閣,那邊說,王爺昨晚就走了,此刻不在府里。”

“走,去凌霄閣看看。”

王爺明明在閣里養病,怎么沒聲沒響就走了?出了這么大的事,王爺卻不在,饒是她一生經歷過大大小小的風波,照樣六神無主。


上一章  |  繡外慧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