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官生活第二十八章 各方的反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小官生活 >>大明小官生活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八章 各方的反應

第二十八章 各方的反應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薩琳娜  分類: 歷史時空 | 薩琳娜 | 大明小官生活 


“魏老大,還是你的辦法好!”

勝男和魏良站在地邊的工棚里。很是興奮的看著眼前繁忙的景象。

“呵呵,前世不都是這么做的嗎,以工代賑,”魏良嘴上說著謙虛的話,但心里還是蠻得意的。本來勝男想著開粥棚周濟災民,卻被他攔了下來。

原因很簡單,他和勝男都不是什么達官貴人,更不是什么老財地主,如果這么明晃晃的開粥棚,一是太過招搖,俗話說財不露白,他們秉承著平等看待生命的信念,想幫助一些受難的人,這也是行善積德,但就目前來講,他和勝男的根基太淺,一旦讓人家知道他們手中有多少財產,不用外人起歪心眼,就是各自的家人也不會放任他們白白便宜了“外人”。

第二,他們的身份特殊,如果操作不好。很容易招惹楊知縣的不滿。魏良自持不是圣人,能在自己能力范圍內幫助弱者,他不會推辭,可如果幫助別人的下場是自己丟掉靠山,那他肯定不樂意。

再說了,他們不求名,不求利,只想求心安,弄那些開設粥棚的花架子,也就沒有必要。相比而言,以工代賑就好了許多。既幫助災民度過眼前的危機,也可以幫自己迅速的建設家園,就算是工錢多一些,待遇好一些,那也是雙贏呀,何樂而不為?!

“呵呵,那也是你想到的呀,我就沒有想這么多,”勝男發覺,魏良越來越懂得生存之道,一件小事兒,他也能分析出好多道理,比起自己橫沖直闖的憑性子做事,魏良便顯得老謀深算了許多。

“沒關系,咱們誰跟誰呀,”魏良見情勢正如自己預期的樣子,也難得的套用了勝男的一句口頭禪。笑呵呵的說道:“我負責想辦法,你負責實施,我相信咱們以后的生活會更加美好。”

“恩,沒錯!”

勝男點點頭,但聽了魏良的話,心里總覺得怪怪的,嘿嘿,咱們?!

兩個人饒有興致的看著自己的莊園,這時,周福帶著一個四十歲左右的黑壯漢子來到他們面前。

“東家,您不是要找木匠嗎,剛才我去來咱們這兒的難民里問了問,還真有一個老木匠呢。”說著他指著身邊的漢子,對勝男介紹:“他叫李鎖柱,祖輩都是當木匠的,聽許大勇說,老李的手藝很好。來,老李,這是咱們東家,李捕頭和魏師爺。”

“小的李鎖柱,見過兩位東家。”李鎖柱拘謹的低著頭,聽完周福的介紹,也沒敢抬頭直接跪在勝男和魏良面前,“俺們都是逃難的,多虧東家收留,不知東家想讓小的干什么?”

“李鎖柱?呵呵,咱們還是一家子呀,”勝男示意周福把人攙起來,最近這幾天,她經常面對這樣的場面,從最初的不安、不忍,發展到現在已經能很平常的看待別人給自己下跪。她從袖袋里掏出一張白紙,遞給依然畏縮的李鎖柱,“給,看看這個東西你能做嗎?”

“這是,”李鎖柱哆哆嗦嗦的打開白紙,看著上面用細黑的炭筆畫著一個水車,和一些組件:“東家,看樣子有點像水車,應該能做。”

“恩,很好,”勝男點點頭,其實她也是照著記憶力的樣子畫的,本來她葫蘆里有個小水車,但運送的水流太小,而且構造非常簡單,如果灌溉農田的話,肯定不行。如今她開墾了這么多的農田,灌溉是個大問題。所以她還是想借用水車,于是便和魏良一起拼湊前世的記憶,把大概的構造畫出來,但至于能不能成功,就不好說了。

“這樣,小福子,你帶著老李去難民中挑幾個手巧能干的人,盡快把水車造出來。工錢按件計算,放心吧,不會虧待大家的。至于木材嗎,就用剛剛砍伐下來的樹就行。”

勝男指著遠處山根堆著的樹木,對他們兩個吩咐道。

“噯,知道了,東家!”

說著,周福便帶著千恩萬謝的李鎖柱一起去挑人手。

這樣一來,南山的工地更加繁忙。而難民們領到第一天的工錢后,便紛紛跑回臨時借住的破廟或者荒坡,把南山的情況大肆宣揚出去。開始沒有跟著一起走的難民聽聞,南山又有飯吃,又有錢拿,而且連老人婦女,只要能動手干活兒,也同樣待遇。連忙招朋呼友的一同趕赴南山。

周福這邊,早就得了兩位東家的指示,對于一切肯來干活的難民,全部接納。到最后,一共招集了三百多難民,其中還不包括幫忙煮飯和打下手的婦孺。

如果加上難民的家眷,足足有五六百人,他們白天去山上、地里干活,晚上在群山周圍搭了棚子住宿,一時之間,南山如同繁華的小村落。甚至吸引了不少附近的小商販來做買賣。

難民們最初還擔心,他們這么多人,可南山就這么點地方,可能沒有多少活干。第一批人都有些后悔,不該把消息散布出去。看著一天比一天多的難民,先來的人更努力的干活,生怕自己丟了飯碗。

但是沒想到,人家東家還嫌人少,說自己的工程大,人越多越好,并且提出誰介紹能干的人來,還有銅錢拿。聽了東家的話,有些難民半信半疑,更有心思活泛的,先介紹了一些留宿在臨近村鎮的難民,結果東家真的給了獎金。這下子,大家都興奮起來,有些人白天干完活,晚上就跑出去尋找走散的鄉親,介紹他們來南山干活。

接下來的日子里,大批的難民從四面八方涌來,南山儼然成了難民集中營。

周福看著這么多人,也有些嘀咕。他們南山就這么點兒大,可人手卻這么多,一個個還干得如此拼命,活兒干完了咋辦呀。

聽了周福的擔憂,勝男笑著說道:“怕什么,咱們這里的活多了去。你看,沙土地開墾完了,還有房子要蓋。給佃戶的房子蓋完,還有水渠、水塘要挖。這些弄好了,還有水車要建。水車建好了,還有果樹要栽……”

勝男這么一說,周福眼睛也一亮,對呀,以前總是擔心南山的活計繁瑣,佃戶們忙不過來。如今人手足足的,完全可以一次搞定呀。

有了信心,周福也來了勁頭。他見周圍開始出現了零星的小販兒,干脆建議東家也運些日用商品來賣,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勝男沒想到周福的腦子如此靈活,便讓他去縣城聯系幾家信譽好的商鋪,然后合作來南山擺攤子。

經過周福的一番努力,還真找來不少合作的商家,幾個賣雜貨的鋪子趕著馬車,馬車里載著滿滿的生活必需品來南山擺地攤。而附近的村民見了覺得挺新鮮,連忙過來湊熱鬧,挨個攤子的閑逛,一圈逛下來,發現攤子上賣的東西,家里也缺少,一問價格,比縣城的還便宜,質量卻都是一樣的,于是看熱鬧的村民也紛紛采購起來。

還有拿到工錢的難民,也開始購買一些必需品,商戶們帶來的商品幾乎被搶購一空。于是,嘗到甜頭的商人們,連忙返回城補運商品;而猶豫的商家一看這里生意好做,也紛紛效仿。

就這樣原本荒蕪的南山,沒幾天的功夫,便成了城外的商業中心,每天人來人往,馬嘶牛叫,商販的吆喝聲也此起彼伏,一派繁榮的景象。

“哦,你是說所有的難民全部被李捕頭和魏師爺招募去了?”

楊知縣聽了家人的回報,有點吃驚的問道。

“沒錯,他們兩人把難民招募去開墾荒地,蓋房種樹,每天不但付給工錢,而且還包兩餐。”

家人垂手站在一邊,仔細的匯報著。

“恩,不錯不錯,”楊知縣之前還在為聚集在縣城周圍的難民發愁,擔心他們饑餓難耐鬧出事端,正打算號召城里的富戶出糧開粥棚,沒想到才短短十幾天的功夫,難民們便都被妥善安置了。

“還有,”家人似乎在猶豫要不要說,聽到大人“恩”了一聲,連忙說道:“小的還聽聞,有的富戶猜測是大人您派李捕頭和魏師爺這么干的。而且,李捕頭的農場管家周福,在拉商戶出城的時候,還曾經暗示,這都是您的安排。”

“我?!”楊知縣心里一動,要真有這種說法,對他還真是一件大好事。

“沒錯,”家人又猶豫了一下,然后建議道:“大人,其實也的確是您的功勞。李捕頭和魏師爺可都是衙門的人呀,要不然,換了普通的人如此大張旗鼓的去招人,肯定會有麻煩。”

楊知縣聽了家人的話,皺著眉頭開始思索。想了良久,他緊皺的雙眉終于散開,心中已經有了主意。他轉過話題問道:

“對了,玫瑰鎮的事情調查過了嗎?”

“回大人,小的已經派人去了,下面的人傳信回來說是一伙暴徒,借難民之名搶砸糧店。不過,事情的真相還有待詳查。”

家人雖然不知道自家老爺為什么如此關注玫瑰鎮,但還是把自己調查的結果一一匯報。

“恩,好,我知道了,有了結果火速報給我。”

楊知縣點點頭,揮手示意家人退下,他自己則開始詳細的籌劃著。

南山的短期繁榮,更是引來了多方的關注。商家是最先關注起來的,接著便是李家的側目,其中還有一些身份特殊的人,他們混在人群中,不斷的探問著李勝男和魏良的身份、故事。

一更,嗚嗚,書評區好冷清,親們有啥意見一定要告訴某薩哈!。.。


上一章  |  大明小官生活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