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婆是軍閥第六十八章 中國人的雷霆萬鈞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的老婆是軍閥 >>我的老婆是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八章 中國人的雷霆萬鈞

第六十八章 中國人的雷霆萬鈞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錄事參軍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錄事參軍 | 我的老婆是軍閥 

就在米哈伊爾尼古拉那維奇準備宣布結束軍事會議的時候,一名參謀官匆匆進來,在米哈伊爾的耳畔低語了幾句。

米哈伊爾微微一怔,說道:“多派出斥候隊偵察。”轉頭道:“騎兵偵察發現大規模中國軍隊運動的跡象。”

約瑟夫微微蹙眉,道:“中國人不會來的這么快,除非有一支大部隊駐防在附近,可是蒙古的車林先生在情報里并沒有提及。”

米哈伊爾道:“不管怎樣,你的軍團進行布防,準備迎戰。”

夕陽漸漸落幕,克孜爾殘余中國人碉堡的槍聲也漸漸稀疏起來。

站在鏡子般的河畔,米哈伊爾踱著步,心里微微有些亂,根據這一兩個小時的情報,南方出現大規模中國人軍隊已經是肯定的事,第二兵團的先頭部隊已經與中國人發生小規模戰斗,最后中國人率先脫離了戰場。

他突然又快步走回營房,親兵忙燃起了油燈,米哈伊爾攤開作戰地圖,按照原本的軍事部署,并沒有準備在克孜爾一帶逗留多長的時間,而且對于蒙古大草原來說,地勢平緩,并不需要刻意留意地形,克孜爾一帶,則有著少有的山脈丘陵地形。

現今米哈伊爾不得不向最壞的方向打算,那就是中國人實際上在蒙古一地布有重兵,作為最高軍事機密,車林親王并無從得知,甚至,中國人一直在防備己方從蒙古侵入?

米哈伊爾突然有些心驚,轉頭道:“通知兵團司令、各師師長緊急會議。”

俄國人的行動是極為迅速的,一夜時間,抵達克孜爾的第二兵團便完成了防御部署,一個師部署在克孜爾左翼的丘陵密林中;兩個師則以通往烏里雅蘇臺的公路為原點的構筑戰壕和掩體,先期抵達的200多門火炮也在陣地上架設完畢。

雖然將領們未免認為米哈伊爾小題大做,但卻也嚴格執行大公的命令。深夜時數個騎兵斥候隊被中國人逐回亦或失蹤也令將領們覺得事態嚴重。

拂曉,晨曦漸去,當遠方黑壓壓的中國步兵戰線出現在俄國人的視線中時,所有的俄國軍官都倒吸一口冷氣,更佩服大公的先見之明。

1870年8月26日,中俄軍隊在克孜爾不期而遇。

幾乎在破曉的短短一個小時內,密林中、丘陵中、草原上處處炮火轟鳴,中國人的火炮開始對沙俄陣地展開密集的轟擊。

在戰場南百余里外一處臨時搭建的磚房中,紅娘看著克孜爾一帶的沙盤,這個沙盤,實則她與葉昭已經不知道看過多少遍,研究過多少遍。

草原地區不容易設伏,將俄國人誘入烏里雅蘇臺一帶聚而殲之不大現實,大規模軍事調動,其騎兵偵察隊不可能不發覺,而且如果要配合行動,就免不了遣出“援軍”犧牲來令俄國人堅信己方沒有準備。

衡量之下,在克孜爾一帶趁俄國人立足未穩,偵察兵尚來不及擴大偵察范圍,從而給予迎頭痛擊是比較穩妥的選擇。

為了誘使俄國人以蒙古為戰略突破口可說付出了千辛萬苦的努力,包括圣彼得堡、莫斯科的諜報線,包括偽裝成范耿吉小舅子投誠的“叛逃軍官”,據說,該諜報人員只差一絲絲就進了鬼門關。

天湖城一車車偽裝的軍列,也令俄國人對中國在西線集結了超過三分之二的精銳兵力深信不疑。

不過剛剛從迪化來的電報,雖然嚴加防范,迪化至天湖城一線的鐵路還是被俄國人炸毀了數段,電報線更被經常性掐斷,雖然天湖城一線屯兵不似俄國人想的那么夸張,但同樣超過了二十萬之數,而且真的已經開拔向亞歷山大斯克一帶運動,補給線屢屢被破壞對于西線軍團來說將是嚴峻的考驗。

現今只能在中部戰區給予俄國人毀滅性打擊,才能完全打亂俄國人的戰略部署,而葉昭所說戰爭初期紅娘的戰區最為關鍵也就在此了。

窗口木桌上擺了一排電話,電話鈴聲不時響起,通信兵回頭大聲向參謀長趙璞玉報告著集團軍各步兵師逐步投入戰場的情況,第一梯隊3個師已經部署完畢,炮兵師開始進行火力壓制。

唯一的一條電報線連通烏里雅蘇臺,剛剛的電報,車林親王被軍事法庭審判,判處了絞刑。

紅娘微微點頭,在沙盤里插上一面面紅旗,默默的思索。

同一時間俄國人的統帥部。

米哈伊爾尼古拉那維奇同樣也在踱步深思,現今在克孜爾俄國的武裝力量有第二兵團和騎兵共計近十萬人,第一兵團的先頭部隊也已經抵達,其余部隊陸陸續續趕到。

很明顯,中國人同樣在蒙古地區部署了重兵,而且具有相當的警惕性,現今是戰是退?

退兵,未免顯得太過兒戲,何況立時就會軍心浮動,在中國人的追擊行動中,更會損失慘重,等于繳械投降,何況剛剛騎兵傳來電報,迪化到天湖城的鐵路線數段被炸毀,不管中國人在蒙古戰區有沒有準備,最高統帥部的戰略目標卻并不是遙不可及。

而且從阿巴坎到克孜爾,比烏里雅蘇臺到克孜爾要近一半的距離,加之有克拉斯諾也爾斯克一路沿著葉尼塞河南上的游艇補給,完全可以支撐起大規模的戰役。

中國人傲慢的要“拒敵于國境外”,聽聞這是他們千年來遵循的戰爭法則和信條,那么很不幸運,就令中國人品嘗下慘痛失敗的苦果。

米哈伊爾尼古拉那維奇越是深思,越發覺得這將是一場為中俄戰爭的戰局取得先手的契機,同中國人在克孜爾決戰,將其部署在蒙古的重兵擊潰,威脅中國人腹地,攻襲迪化,將會令中國人西線不戰自亂,若其匆忙回防,己方西線軍團的反擊將會是致命的。

如果在這個時代,將不靠譜的鐵道線視為戰爭成敗的第一要素,嚴重依賴鐵道線,那么當失去了鐵路,戰爭失敗將不可避免。

米哈伊爾尼古拉那維奇將煙斗慢慢放在桌上,說道:“傳令第一兵團和第三兵團,急行軍抵達戰場,給圣彼得堡發電,我們可以在克孜爾敲碎中國人的骨頭,請總統帥部重新部署蒙古戰區的補給和兵員。”

顯然,他已經下定了決心要在蒙古與中國人決戰,新征募的士兵和補給將會通過西伯利亞鐵路源源不斷的運來阿巴坎,中路軍將會擊敗蒙古戰場的中國人精銳,深入中國腹地。

甚至他覺得,總統帥部的戰爭目的都可以進行改動,僅僅令蒙古獨立和接收中國侵占的西域領土顯然略有些保守。

中國人的陣地,每隔數里,便會升起一個巨大的觀察哨氣球。

策馬在一處高地上,俄國第二兵團第三步兵師師長米哈伊爾伊萬諾維奇德拉戈米羅夫端著望遠鏡凝視中國人的陣地,不禁暗暗惱恨,天湖城中國人的氣球已經被他們在撤離前破壞。

不過值得欣慰的是,克孜爾以南除了高聳的山峰,丘陵地段并不多,是以中國人的部署大多數時間都逃不過己方的觀察,在這除了沼澤和樹林外略顯空曠和平坦的戰場上,中國人很多優勢都發揮不出來,而且德拉戈米羅夫相信,沒了鐵絲網和塹壕,哥薩克騎兵將會給予中國人最沉重的打擊。

傲慢的中國人!德拉戈米羅夫發現中國這個民族就算其最軟弱的時期也一副天朝上邦萬國來朝的心態,現今其工業科技走在了世界的前端,更將俄國遠遠拉在后面,就越發狂妄無比,竟然準備在大草原上與兇悍的俄國勇士、哥薩克勇士對決,好吧,就叫中國人知道戰士的真正含義!

德拉戈米羅夫甚至迫不及待的想看到俄國勇士的刺刀海洋沖破中國陣線的一幕。

克孜爾南部是山脈、樹林、丘陵、河溪、沼澤、草原組成的極為復雜的地形,中國人和俄國人的陣地漸漸變得犬牙交錯,很快,到處都是激烈的槍聲,

很自然的,米哈伊爾尼古拉那維奇將綿延向南而去的公路和兩側的草原地帶作為突破口,只要突破了中國人的防線,在這混亂的戰場上,就可將中國人反包圍施以毀滅性的打擊。

根據種種情報判斷,中國人已經在戰場中投入了510萬人,而根據高山上觀測點的偵察兵觀測,中國人很可能還有數量充足的后備機動軍隊在南方山脈之后。

尼古拉那維奇雖然沒有沙盤,但一張克孜爾一帶方圓百里的軍事地圖已經擺在了他的桌上,雖然地圖略顯粗略,總體上的戰略意圖卻是很容易看清楚,根據中國人穿插進入戰場占據的山脈密林來看,他們同樣想實施分割包圍戰術。

突破南方中國人扼守的公路戰線,穿插進入戰場的中國軍隊士氣將會遭遇沉重打擊。

是以當第二日,第一兵團第三師抵達戰場后,尼古拉那維奇便向哥薩克騎兵下達了攻擊南線中國軍隊的命令,他不能令南線的中國軍隊挖掘起深溝架設好鐵絲網,到那時候想擊破中國人的防線將會付出數倍的代價。

而現在扼守公路的中國步兵,沒有掩體和壕溝,甚至不得不蹲下身子與俄國士兵對射,顯然,這并不是他們的強項,以先進的戰術和火力構筑起威名的中國軍隊,一旦發現自己進入了三段擊時代,其戰斗力便陡然下降了數個檔次。

當然,尼古拉那維奇也毫不懷疑中國人在公路轉角的丘陵山脈后布有大量的機動部隊支援,但在平坦的公路草原上,浩浩蕩蕩的哥薩克洪流可以摧毀一切阻擋他們的力量。

尼古拉那維奇已經開始策劃考慮下一階段的戰役,當哥薩克騎兵縱橫在草原上切斷中國人的補給線,數萬盤踞在克孜爾一帶各處陣地上的中國人便成了甕中之鱉,當這些中國人被殲滅,俄國大軍便可以在百十公里寬的正面齊頭并進、多路突擊,中國人匆忙集結的防御部隊將難逃被殲滅的下場。

看著數里外黑壓壓的中國步兵線,迪年塔利眼睛血紅,他的騎兵團在進攻克孜爾的戰斗中損失殆盡,最可恨的就是中國人依靠險要的地勢,現在還在進行著抵抗,那些被擊斃的中國人,均是被俄國步兵團的步兵擊斃,沒幾個人斃命在哥薩克的刀下,這就令他更為郁結,而此時看著草原和公路上中國人組成的漫長防線,迪年塔利慢慢抽出了馬槍,心里,跳動著野獸般的狂熱,用烈馬踐踏中國人的尸體,用火槍和馬刀打爆中國人的頭顱,是為他的部下復仇的最好辦法。

大草原,將會成為中國人的墓場!

鋪天蓋地的哥薩克騎兵黑壓壓沖鋒的場景頗為駭人,那一刻,他們身后的天空好似都暗了下來。

超過20000名的哥薩克和沙俄騎兵,每行八人八騎,寒氣刺骨的刀林揮舞,以超過數里的扇面沖鋒,悍不畏死、前仆后繼,那種場面及其令人震撼,今時今日,在遼闊的草原中,幾乎沒有任何力量能和他們抗衡。

迪年塔利奮力的催動著馬匹,身邊伙伴一個個掉下馬,他卻全不在意,心中只有狂野的吶喊,沖過去!沖過去!沖到中國人的身邊!砍掉他們的腦袋!

雖然遠遠瞥見公路上、草坡間駛來許多黑黝黝的東西,迪年塔利的腦子卻全忘了思考,只想享受馬刀和中國人脖頸軟骨接觸的刺激感覺。

中國士兵開始潮水般后退,突然,“砰砰砰砰砰”的震耳響聲響起,距離近了,迪年塔利看得清楚,這些黑黝黝的東西是鋼鐵做成的方匣子,下面有四個奇怪的輪子,最上方半圓形的金屬殼伸出了黑洞洞的鐵管,此時無情的噴射著火舌。

數十輛鋼鐵怪物,肆無忌憚的沖入了哥薩克騎兵的洪流中,躲避不及的騎兵被狠狠的撞飛,到處都是慘叫聲。

迪年塔利剛剛驚呼一聲:“這是什么怪物?!”胸口一熱,巨大的沖擊力令他翻身跌落馬下,徹骨的痛,隨即,他就失去了知覺。

哥薩克們亂作一團,因為他們的子彈馬dāo根本對這些鋼鐵怪物造不成任何損傷,終于,兇悍的哥薩克們紛紛勒馬向北方逃王,鋼鐵機器則追在后面,砰砰砰砰的qiāng聲中,是一面倒的túshā。

統帥部磚房,紅釀qīn自接聽的電話,她長長噓口氣,“雷霆”,終于派上了用場。

從汽油發動機在帝囯誕生時起,“雷霆計劃”便正式開始,這些年失敗品很多,就算用在今曰戰場的“雷霆”們,實則從某種角度說,也并沒有真正的意義。

如生產數量最多達到二十三輛的被葉昭命名為“天車一號”的裝甲機qiāng車來說,全重3噸,半圓形的半旋轉重機qiāng塔,鏈式傳動、鉚接的薄裝甲板,機qiāng塔后側采用了錳合金裝甲,以葉昭的認知,整輛裝甲車的造型和1908年fǎ囯的沙隆裝甲車極為相似,除了頂部的機qiāng塔。半圓形機qiāng塔,又與1903年奧地利人“戴姆勒”裝甲車的機qiāng塔如出一轍。

全車覆蓋的裝甲,以俄囯人的子彈威力根本就打不穿,除非其神qiāng手能射入駕駛艙前的方形觀測孔。

看似威力無匹,但致命的缺陷就是動力了,以“天車一號”為例,帝囯采用的是60馬力的汽油機,最大速度能達到40千米每小時,可惜的是,最大行程卻只有5千米。

也就是說,想要其長途行進,就要用馬車拉著汽油隨行,行駛數里后,便為其加油,還要刨除出現故障的幾率。所以說,這些裝甲車在理論上,并沒有太大實戰用途,有伺候它們的時間和精力、為其配備的衛戍部隊、消耗的機油等等,還不如放在其他方面,因為就算你千辛萬苦令其上了戰場,很可能一通火炮下來便即報廢。何況四鐵輪驅動,對塹壕更是毫無辦fǎ,根本不可能起到坦克一般沖鋒陷陣的作用。

只能說,這種裝甲車只能在特定戰場的特定時刻發揮作用,初出茅廬第一功,自然便放在了大后方都是中囯疆域,伺候起這些“怪物”比較方便的克孜爾戰場。

德拉戈米羅夫師長顯然也被這些突如其來的鋼鐵怪物嚇了一跳。

這位崇尚刺dāo輕視火力的俄囯保守jun事派,從來沒想過移動的鋼鐵盒子里射出乎彈是什么威力。

甚至他緊急令通信逼ng去傳令,召喚正轟擊紅林高地的炮逼ng向克孜爾南城區開炮,雖然這時候,鋼鐵怪物剛剛沖進了他的一個步逼ng團防線,召喚的炮火不知道能不能傷到這些鋼鐵盒子,但毫無疑問會將他的步逼ng團摧毀。

直到一名悍勇的沙俄士逼ng甩出的手榴彈在一輛裝甲車的底盤下bàozhà,加之裝甲車正下斜坡不小心一邊的輪子駛入溝里,車體本就向左大幅傾斜,到底手榴彈有沒有發揮作用不知道,總之這輛裝甲車平平的栽倒在地。

從望遠鏡中看到這一幕,德拉戈米羅夫這才松了口氣,可隨即就知道自己的慶幸沒有道理,因為尾隨鋼鐵怪物沖鋒的中囯步逼ng,已經涌進了克孜爾變成廢墟的南城。


上一章  |  我的老婆是軍閥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