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唐風流第九十二章 大婚(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護唐風流 >>護唐風流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二章 大婚(下)

第九十二章 大婚(下)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黃昏前面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黃昏前面 | 護唐風流 
護唐風流

第九十二章大婚

主婚的裴行儉及另一名極少在朝堂上露面的李姓國公在看到劉逸進堂后,喝令劉逸在李治和武則天面前跪下,劉逸趕緊跪在面前,聽著兩位主婚的人念了一大通洋洋灑灑的話。

這些差不多都是稱贊劉逸是如何優秀,太平公主是怎么賢慧,兩人是如何的般配,簡直是天造地設的一雙之類的話,聽得讓劉逸都tǐng自慚愧形的。那位李姓國公念的還tǐng慢,每個字都咬的清楚,可憐的劉逸跪在大半天,腿都麻木了。

接著是叩頭,反正主婚的人說一句叩頭,劉逸就機械地叩拜一次。

不只是對李治和武則天這兩個太平公主的父母拜,連其他那些親王、郡王級,太平公主的長輩都要拜,劉逸都不知道自己磕了多少個頭了,膝蓋都跪的生疼,幸好有厚厚的地毯墊著,不然一會都不會走路了。

在這些禮節都進行的差不多了,武則天站起了身,走到還跪在地上的劉逸面前,在眾人的驚愕中,親手攙起了劉逸。

劉逸也是一陣愕然地看著從來沒有今日這樣“和藹可親”的武則天。

“賢婿,今日陛下和本宮就將太平交給你了,希望你能一輩子待她好!”武則天重復著當日曾經說過的話,只不過今日說的聲音特別響,那些來一道參加婚禮的百官都聽到了。

劉逸似乎明白了武則天的意思,當下大聲地回道:“請陛下和娘娘放心,臣一定會一輩子愛護公主的…”這話當著眾人的面說,有些肉麻的感覺,可惜太平那妖女不在這里,聽不到這話,反而讓不愿意聽到這些話的上官婉兒聽到了。

“你現在還叫我們陛下和娘娘嗎?”武則天回望了一下依然坐著的李治。

“岳父、岳母,小婿一定會待公主好的!”劉逸只得改了稱呼,這稱呼咋就覺得很別扭呢?!

劉逸和武則天的這差不多可以說一唱一和的表演引來了朝臣們的滿堂喝彩,不過劉逸卻看到,剛剛可以看到的上官婉兒卻不見了蹤影,不知躲哪兒去了。

武則天又吩咐了幾句,劉逸機械地大聲應令著,隨后武則天走回重新坐下,這時百官也都過來恭喜劉逸,許多人都用非常華麗的詞語贊美劉逸的優秀。

劉逸依然是機械地回應著,到了后來,他甚至覺得每個人的面孔都差不多,甚至他都記不清哪些人向他恭喜過了,對于一個特工出身的他來說,這樣的情況是極少生的,一個最重要原因,這婚禮上的禮節太繁瑣了,甚至已經過了一個人的承受能力。

大概過了一個多時辰,這些禮節都結束,劉逸這位新郎官被一大群人簇擁著往新娘子太平公主所呆的后堂過去。

原先一直沒看到的太子李賢,還有英王李哲、相王李輪都在這里。

劉逸也在后堂看到了那位成為相王妃的自己的堂妹,這還是她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堂妹,這位堂妹也和其他太平公主的家眷一道,呆在劉逸必須經過的過道上,準備對劉逸戲耍一番。

太子李賢與李哲、李輪三人率先攔住了劉逸。

“妹婿,我等幾個終于盼到了今日!”李賢笑吟吟地對劉逸說道,“還希望以后,妹婿能帶著太平常來看看我們幾個…”

聽到李賢這意有所指的吩咐,劉逸只得應允:“太子吩咐中,不敢不從…”

“妹婿,今日是你的大喜之日,無論如何都要賦詩幾,不然不讓你去接太平!”李哲搖頭晃腦地說道,并伸手攔住了劉逸。

李輪也在后面起哄。

看著這李哲和李輪這兩位在歷史上曾經都當過皇帝,現在被武則天敗名,如今成了自己大舅子的皇子,劉逸沒法推拒,只得說道,“幾位殿下如此要求,自是不敢拒絕,今日就以一歪詩,喻示一下人生四大喜吧,”劉逸故作沉思了一下,即念道:“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久汗逢甘露,他鄉遇故知…此是人生四大喜,今日正是我和公主的洞房之喜之日,還請各位殿下,高抬貴手,讓我這位妹夫先過去,正所謂,良宵一該值千金…哈哈!”

“妹夫果然高才,一時間,竟然做出如此佳作出來,我們如何還敢阻攔,”即是劉逸妹夫,又是劉逸大舅子的相王李輪一副驚嘆的神色,以示作禮,表示劉逸通過了他們這一關。

劉逸對李賢、李哲、李輪三兄弟拱了拱手,一臉得意地過去了,做足功課還是有用的么。

這是“弄新婿”的禮儀,不過這時候儐相桓彥范已經使不上勁了,面對太平公主的親眷,所有的招式都要劉逸來完成,劉逸只得拿出準備了許多詩詞,以應付這些人的要求和故意為難,在輕松通過了三位大舅子這關后,又被一些女眷攔住了。

“三哥,今也得在我們面前吟詩一道,不然不讓你過去接嫂子!”劉逸的堂妹,相王妃劉瑞一臉燦爛的神色,伸手將劉逸攔了下來,其他那些女眷也跟著起哄。

劉逸瞪了一眼自己這位堂妹,拱手作禮道:“相王妃這般要求,真是為難我了,今日真想不出什么好詩來了,要不,等下次再補如何…”

“不行…”在劉氏猶豫間,其他女眷不同意了。

“那好吧,”劉逸只得裝出一副勉為其難的樣子,抬頭看了看回廊的頂,沉聲念道:“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悄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我說各位,我與公主心有靈犀,她一定在焦急地等著我了,還請各位高位貴手,讓我過去吧,不要讓公主久候了…”

劉逸拱著手,這詩用在這里很牽強,只是劉逸實在沒有更好的詩用來應付,只好用這了。

眾人卻在弄明白意思后哄然叫好,暫時放劉逸過去,但又馬上被其他的人攔住了,直鬧了小半個時辰后,劉逸使盡渾身解數,才終于蒙混過關,得以進入堂內。

在劉逸進入堂內后,整個大廳安靜下來,一些不知什么聲音的敲擊響中,新娘子太平公主總算出場了,由萍兒等幾名侍女攙著,走入堂中。

今日的太平公主一身盛妝,一頭青絲挽成高高的雙環髻,中間插著一朵劉逸叫不出名的花,髻的前后還插著幾支很長的步搖和釵之類的飾物,眉心處貼著一些妝物,眉眼畫得很夸張,似巫婆一樣,劉逸差點懷疑新娘子是不是弄錯了,那些想捉弄他的人推出個其他人來冒充。劉逸在看到了新娘子的眼神后,才確信這是如假包換,早就想嫁人的太平公主。

還有一點讓劉逸奇怪的是,太平公主所穿的卻是一身綠的婚禮服,并不是他想像的大紅色禮物。

劉逸也在一剎那間蹦出一個詞,紅男綠女,這個詞不知什么地方看到過,看看自己身上的一身紅色禮服,劉逸也醒悟過來,大唐時代結婚,衣著還真的是男的穿紅,女的穿綠。

劉逸上前,走到太平公主邊上,低著頭看著這個滿臉羞意的“妖女”,太平公主在看了幾眼劉逸后,輕輕地喚了聲,“夫君…”,不知是有這么多人圍觀有些難為情還是其他,太平公主羞紅著臉,話也說不出來,劉逸也不知道如何說,看到邊上那些人在不斷地起哄,只得拉住太平公主的手,在自己的新娘子臉上親了一口,隨后拉起太平公主的手轉過身,太平公主順勢挽起劉逸的手臂。

“走吧…”不知誰喊了聲,一大群人擁過來,將兩人推掇著一道往前廳走去。

劉逸和太平公主一起起到李治和武則天面前,再次下跪行禮。

這次李治上前,扶起劉逸和太平公主,李治望著一臉喜色的太平公主,滿臉歡愉的臉上有一些不舍涌上來,“太平,以后你就是劉逸的妻子了,切記父皇的吩咐,不要恃寵而嬌…”

“父皇,女兒知道了!”太平公主橫了李治一眼,再轉過頭看了劉逸一眼,露出個甜甜的笑容。

接著武則天也走了過來,與李治一起吩咐了劉逸和太平公主幾句,太平公主眼中也滾出了幾顆淚,撲在武則天懷里netbsp;“時辰已到…”隨著主持婚禮的裴行儉喝喊,武則天放開了拉著太平公主的手,走回座上。

劉逸與太平公主再次下跪行了禮后,即在迎親的人群簇擁下,起步往外走去。

此時,天已經接近傍晚,婚禮已經進行了幾個時辰,劉逸已經有些累壞的感覺,不過看到太平公主出了府,正往花車走去,也大大地松了口氣。

宮中那些代表娘家的人手中舉著蠟燭走到花車前,劉府過來迎親的人在太平公主上了花車后,點亮帶來的蠟燭,而娘家人這邊蠟燭即吹滅。

眼淚早已經干了的太平公主在坐進車內,嬌羞了望了幾眼劉逸后,再看看送出來的李賢、李哲、李輪三位哥哥,說了幾句不舍的話后,即吩咐一道行進的萍兒放下簾子。

劉逸和桓彥范騎著馬走在整個車隊的最前頭,太子李賢及李哲、李輪作為娘家人的代表坐著馬車行在花車的后面,數量龐大的禁衛護衛在兩側,而這些車駕后面,是望不到盡頭的抬送嫁妝的人馬。劉逸都不知道這些送親的人綿延多少里路了,只覺得在走了一會后,將夜的長安城,一片燈火通明,那是送嫁的隊伍點起的燈火,照亮了差不多半個長安的夜空,而送親的人群不斷地向來觀看熱鬧的百姓扔表示喜慶的禮物。

走了大半個時辰,終于抵達劉府。

劉府門口看熱鬧的人群都已經不見了,有數量更多的宮中禁中把守。

門口已經有很多人在迎接了,有劉府的女眷過來將紅色的氈褥墊在車前的地上。

李輪和李哲上前把太平公主從花車上扶了下來,踩在最前面的那塊氈褥上,當太平公主踩上第二塊氈褥時,劉府的家人將第一塊氈褥傳到最后一塊氈褥后,以此類推,不讓新娘子腳落地上,直至新娘進入前廳,形成一條色彩斑斕之路,這也象征前傳宗接代,前程似錦的意思。

太平公主下花車后,劉逸跟上前拉住她的手,一道進入前廳,張氏已經在前廳就坐。

自貞觀時代,蕭瑀兒子娶公主后,公主下嫁,都要對新娘的父母行晚輩禮,太平公主也不例外,主婚人裴行儉喝令新郎新娘上前,拜見長輩。

因劉逸的父親劉審禮已經亡故,主位上就張氏一個人,

新人叩拜父母,族中長輩,太平公主喚公婆,奉上茶脯等物。

再接著是夫妻對拜…接著還有禮數,一大通禮儀下來,剛剛有些清醒過來的劉逸又有些糊涂了,不過終于在一大群人的簇擁下,進入洞房。

洞房里的陳設都是鄭府派來的人布置的,一應事物,都是紅色,皆為新制,映襯著火紅的蠟燭,更添喜慶氣氛。

進了洞房,還有司儀主持下的禮儀。

作為主婚人的裴行儉,沒有再往洞房來,因裴行儉身體不太好,他前廳的儀式結束后,對劉逸恭賀了一番,叮囑了幾句后,也到屋里去休息了,后面的儀式改由一名禮部的官員負責。

在一大群人的注視下,作為儐相的桓彥范和太平公主的貼身侍女萍兒各剪下劉逸和太平公主的少許頭,再把這兩綹頭互綰、纏繞起來,挽成“合髻”,交給太平公主保存,作為兩人永結同心的信物,稱為結,太平公主也就成了劉逸的妻。

接著是同牢與合巹,所謂“同牢”,是指新婚夫fù同食一牲之肉。接著又飲了合巹酒,也就是后來的交杯酒,象征著婚姻將兩人連為一體。

剩下最后一道程序是馂余設袵,即合netbsp;看熱鬧的人退了出去,連桓彥范這個儐相也走了,洞房內只剩下羞羞搭搭坐在netg上的太平公主,還有曾都屬于太平公主的兩名侍女,萍兒和小云。

一臉紅暈的萍兒替太平公主卸了濃妝,除去頭的上飾物,脫去外面那件讓劉逸覺得有些怪異的綠色禮物,還有里面的幾層衣服,只留下最里面的初襖,臉色與萍兒差不多紅的小云也替劉逸除去頭上的飾物,脫掉外面的大紅禮物,將衣物都疊放好,飾物也都放好。

兩名侍女忙好這些后,對劉逸和太平公主行了禮,低著頭,一道退出門去,并順手帶上了門。

洞房內就剩下劉逸和太平公主兩個人了…


上一章  |  護唐風流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