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唐風流第八十五章 封賞并賜婚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護唐風流 >>護唐風流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五章 封賞并賜婚

第八十五章 封賞并賜婚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黃昏前面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黃昏前面 | 護唐風流 
《護唐風流》

黃昏前面


隨著李治“宣旨”的喝令,一名宦官走了出來,展開手中的圣旨,用他那略顯刺耳的聲音念起圣旨來:“敕旨:君親之義…”

圣旨中先是對裴行儉所領的定襄道行軍部所有將士在這場平叛戰役中立下戰功進行了一番褒揚,特別是對裴行儉、劉逸、程務tǐng諸部的功勞用較多的筆墨進行了描寫,對劉逸這位年輕的軍中后起之秀,更是稱其有“衛霍之才”,讓劉逸實是汗顏,這些華麗的詞藻后,才是諸將的獎賞:“…以禮部尚書裴行儉為吏部尚書,蒲陽郡公,加食邑兩百戶,賞黃金二十斤,帛兩千匹…”

“檢校左千牛衛將軍劉逸行左千牛衛將軍職,并領檢校右羽林軍將軍職,封武陽縣公,食邑三百戶,賞黃金十斤,帛一千匹…”

“檢校左羽林軍將軍程務tǐng為右衛將軍,兼領檢校左羽林將軍職,封平原郡公,食邑五百戶,賞黃金十斤,帛一千匹…”

“檢校右衛大將軍武三思為右衛大將軍,賞黃金五百兩,帛五百匹…”

劉逸也聽到了,自己手下的兩名中郎將張虔勖和楊元琰都被晉了職,張虔勖為檢校右武衛將軍,楊元琰為檢校右領軍衛將軍,敬暉和桓彥范被委以右衛中郎將職。

這些回朝的將領封賞完畢,接著是宣布那些留駐在安北將領的封賞,曹懷舜等各將都已經有了新的職務,這次封賞的只是爵位、食邑及錢物的獎賞。

這些留駐安北的將領,也是根據裴行儉所呈戰報上戰功的大小論賞的,所得獎賞差別也不太大,但總的來說,都不算差了。

劉逸對自己和自己手下這幾名將領的封賞還是tǐng滿意的,只是對裴行儉所得到并不算很高的封賞還是有些不平,裴行儉這次領軍平滅了突厥人的叛亂,仍然沒有機會進相位,只領吏部尚書職,爵位是郡公雖然不能算低了,但程務tǐng都因這戰的功績被授以郡公爵,竟然與裴行儉一樣。若論戰功,裴行儉遠比程務tǐng大,一場戰事中,為將為帥所起的作用差別太大了,無論怎么說,程務tǐng都是裴行儉手下的一名戰將,作戰時候只是一名分總管,戰功都是不能和作為統帥的大總管比的,但在這次封賞中卻沒有完全體現出來。

連沒有參加一場戰役,只是率軍接應了劉逸的武三思,也被晉了職,這實是讓劉逸有點忿忿。

不過劉逸也知道,將領的封賞,從一定程度上來講,也是朝中各方力量角逐的結果,今日諸將這樣的封賞,也沒有人敢提出異議,至少獎賞最重的幾位都不會有異議,這幾個人不說,那其他人自是不會說。

劉逸也想到了班師回京的路上,裴行儉和自己說的一些話。封賞朝會上這樣的場面裴行儉或許沒有預料到,裴行儉也沒有提及裴炎會在朝會上再次對他進行攻擊,但封賞的結果卻并沒有出乎裴行儉的意外。當日劉逸還對裴行儉說,這次回京后,朝廷一定會拜裴行儉為相的,當時裴行儉卻是搖搖頭,告訴劉逸,這樣的情況基本不可能出現,他沒有這樣的奢望。現在的情景果然證明了裴行儉的預判還是比較正確的,一些枝枝節節上的東西裴行儉也是料到了。裴行儉既然已經考慮到這樣的結果,想必今日的封賞也不讓他意外,這也好,免得自己這位恩師有失落的感覺出現。

想到這,劉逸也稍稍的緩和了一些心緒。

宦官將封賞的圣旨宣讀完畢后,裴行儉等所有得到朝廷獎賞的將領,都站出來,拜謝了御座上的皇帝李治。

殿內出現一片皆大歡喜的場面,馬上有很多大臣站出來,對出征的將領們再褒揚了一番,諸將又站出來謙虛了一番,剛剛因為裴行儉與裴炎之間的爭斗而顯得有些沉悶的大殿,也變得輕松起來。

皇帝李治似乎很滿意這樣的場面,樂呵呵地看著殿內的諸臣進行這樣的表演,任這樣的戲演了一會后,這才抬手示意安靜下來。

在諸臣各自歸位,宣政殿內重新安靜下來后,李治才開口說話:“諸位愛卿,今日朝會上,朕還有一件重要的事宣布”

李治稍稍停頓了一下,才繼續說,聲調也高了一些:“朕的女兒太平公主,今年已經十八歲了,早已經到了婚嫁的年齡,朕和娘娘一直在為她選一佳婿,太平對自己夫婿的要求也很高…不過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駙馬人選,婚事也就耽擱了下來…”

李治說著,再次停了下來,并把眼光看向殿內班列中的劉逸,諸臣的目光也都向劉逸身上看來,太平公主中意劉逸,非劉逸莫嫁,這已經成了公開的秘密,許多人甚至知道,在這次出征前,太平公主還送了幾名侍名給劉逸,以服侍劉逸的起居,太平公主下嫁給劉逸,那是遲早的事,如今劉審禮的三年孝期已經過去,劉逸婚娶的事也可以考慮,再加上這次劉逸隨裴行儉出征,再立大功回來,今日朝會上,皇帝宣布太平公主下嫁的事,也是順理成章的。

面對皇帝及眾朝臣們的注視,劉逸微微的有些局促,但還是tǐng直身子站著,等著李治將結果宣布出來。

只聽李治繼續說道:“故吏部尚書、左衛大將軍、寧國公劉審禮在與吐蕃人作戰中,英勇作戰,卻不幸身死,其幼子劉逸,才智敏捷,勇武過人,無論是在朝政建議方面,還是在領軍出征時候,都頗有建樹,其所提議對胡地之策,深得朕與皇后娘娘的贊賞。數次率軍出征,無不立下大功,讓諸將心服,朝中所有的大臣都對其褒獎有加,因此,朕今日宣布,將太平公主下嫁左千牛衛將軍、檢校右羽林軍將軍、武陽縣公劉逸…”

“劉逸接旨…”李治喝喊道。

聽到喝令的劉逸在其他朝臣們的注視下,還有許多人羨慕的目光下,趕緊從班列中走出來,在殿前行了大禮。

一名宦官又快步跑上來,宣讀了另外一份圣旨,圣旨中對劉逸的才情,還有立下的功績大大地稱贊了一番,連帶劉逸的祖父劉德威、父親劉審禮,母親張氏,還有劉逸的兩位哥哥劉邁和劉遠都被稱贊進去,一大通文縐縐的話讓劉逸聽的有些云里霧里,他也在尋思這圣旨是不是上官婉兒草擬的,若是上官婉兒的杰作,那這美人兒在寫詔書的時候,一定是傷心欲絕的,劉逸有些內疚地聽著宦官宣讀圣旨,到了后面,劉逸聽到了稱誦太平公主如何知書達禮,皇帝和皇后必為其擇一佳婿后,劉逸終于聽到了結果:“…以左千牛衛將軍、檢校右羽林軍將軍、武陽縣公劉逸為駙馬都尉…并加太平公主食邑至八百戶…”

劉逸趕緊謝恩接旨。

馬上有不少的大臣站出來,對太平公主下嫁劉逸這件“好事”進行了恭賀,許多人力贊只有劉逸這樣的杰出人才,才能配得上大唐最尊貴的太平公主,云云

李治接著又宣布了將擇日為劉逸和太平公主完婚,賜婚的事說完,就宣布了退朝。

朝會可以說是在一片皆大歡喜中結束,走出朝堂的劉逸也得到了朝中幾乎所有大臣的恭賀,劉逸只得在宣政殿外站了一會,接受同僚們的祝賀,臉上堆著笑回禮。

與劉逸比較親近的幾名官員和將領,如狄仁杰、張虔勖、敬暉、桓彥范等,都笑嘻嘻地以駙馬相稱劉逸,并要劉逸什么時候請客吃大餐,為今日得到的獎賞,當然還有得到太平公主這個美人兒。

劉逸也趕緊應允,特別是狄仁杰這位在劉逸出征前剛剛回朝任職的朝中新秀,在歷史上攪起大風流的人物,劉逸自是要把彼此關系弄得更鐵一點。

今日裴行儉并沒有等劉逸一道,劉逸在參加朝會的大臣差不多都散去后,才舉步往外走,不過他剛剛走了幾步,就有一名宦官跑了過來,說是天皇陛下和天后娘娘有請。

沒有一點意外的劉逸也立即跟隨來傳喚的宦官往后宮走。

宦官領著劉逸來到蓬萊殿,讓劉逸在殿外等候,他進去通報,一會,這名宦官就走了出來,后面還跟著一個人,劉逸一看,正是這段時間他想的最多的上官婉兒。

那名領路的宦官施了禮后就走了,上官婉兒對劉逸施了禮,臉上沒有任何的表情,聲音也沒有一點感情色彩,“劉駙馬,天皇陛下和天后娘娘在里面,請隨下官進來吧…”

劉逸看到邊上沒什么其他人,飽含深情地喚了聲,“婉兒…”

上官婉兒也聽出了劉逸這輕聲呼喚中所包含的感情,身子明顯的一呆,但卻沒有回話,也沒有停步,依然在前面領路。

進到內殿,上官婉兒停了下來,對劉逸伸手示意:“劉駙馬,請…”

上官婉兒說這話時候,才看了劉逸一眼,劉逸從上官婉兒的眼神中讀出了一份無助、幽怨,甚至還有一些恨意,劉逸在走過上官婉兒身邊時候,用只有他們倆才聽得到的聲音說道:“婉兒,后日我在租住的那個地方等你,你一定要來…”

劉逸說完,也沒看上官婉兒,就往殿內走去了…

火速書屋

經典推薦:


上一章  |  護唐風流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