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唐風流第五十二章 有了定論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護唐風流 >>護唐風流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二章 有了定論

第五十二章 有了定論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黃昏前面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黃昏前面 | 護唐風流 
護唐風流


皇帝當殿來這么一喝,讓底氣已經有些不足的裴炎和其他幾個準備站出來反對的大臣很是意外,一些原想站出來與裴行儉辯駁一番的大臣,在聽了皇帝如此說后,已經嗅出了一些味兒,又馬上退縮了,只有裴炎站出來,繼續反駁。

“陛下,娘娘,臣以為,裴尚書此言誤國”裴炎依然底氣十足道,“若此舉被用胡人所知,已身利益受損,會有更多歸附于我大唐的胡人起來作亂,以示反抗,那樣我大唐邊關將會紛亂四起,所以臣覺得,萬不可如此”

裴行儉也馬上站了出來,駁斥裴炎道:“陛下,娘娘,臣以為,對胡人而言,相比較這些治理措施,軍事上的征服是不是更加的強硬?我大唐對胡人軍事上的征服他們都能接受下來,比軍事征服手段平和得多的其他治理手段,遭到胡人反對的程度肯定比軍事征服小的多,試問裴侍郎,無論是安西、安北、安東、安南,皆是我大唐治下的領地,所有的居民都是我大唐的子民,大唐的子民都應該繳征賦稅,以往我們不同待之,如今將之糾正過來,在增加朝廷賦稅的同時,又可在很大程度上加強對胡地的治理,特別是在我大軍平叛,軍事征服取得勝利后,正是采取這些策略的最佳時候,正如千牛衛劉將軍所說,只要對我大唐有利的,都是好的計策,都應該采取施行…臣覺得,軍事征服的勝利后施行這樣手段,正是最佳的時候,可以采取一定的策略,各項舉措漸進施行…”

裴行儉說完,并不看裴炎,直接退回了列中,而裴炎則有些氣餒,一下子不知如何辯駁,裴行儉說的沒錯,無論是安西、安北、安東、安南這些地方都是我大唐的領地,領地上的居民都是大唐的子民,既然是大唐的子民,交納賦稅是天經地義的事,一力反對此舉的話確實不妥當。

站在殿看著兩人辯駁的劉逸,看到裴行儉這一番說辭把裴炎說得拿不出有理的東西來駁斥,劉逸感覺大快人心。今日朝堂上反對的聲音極少,就一個裴炎站出來反對,這說明自己先前所提的那些對付胡人的策略,已經得到了朝中多數人的認同,甚至裴炎也認可了其中的一些東西,今日反對的也就其中的幾件事,但在裴行儉的一番說明下,也找不到詞來反駁,也沒其他人站出來附和裴炎,這表明,這樣的政策還是深得人心的。朝中大多都是大唐的精英,對這些東西的理解自是與一般人不同,許多人會從大唐利益的角度去想,這些天過去,他們相互間一定也探討過,其中的利與蹩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這些對付胡人強硬的手段,還是得到大多人的支持的。

包括突厥在內的各族胡人,這些年以后,對我大唐時叛時附,甚至從手段最強勢的李世民當政時候的貞觀起,歸附胡人叛亂的事就時常生,這是讓每位在朝堂上身居高位的人所憂慮的,若是有一個辦法能徹底解決胡人的問題,讓他們不再生亂,這是每名在朝堂上站列的大臣所最希望看到的,若劉逸所提這些連續的手段,真的能取得這樣的效果,那自是大快人心的事。

劉逸背著李治站立,沒看到李治在這個時候悄悄地與簾后的武則天交換起意見來,他只是看到,另一名大臣站了出來,那是中書舍人魏元忠。

魏元忠大聲地說道:“陛下,娘娘,胡人的威脅從來沒有間斷過,如今除了突厥各部的叛亂,還有吐蕃日盛的威脅,為了全力應對吐蕃的威脅,重新奪回對青海一帶的控制,臣覺得必須加強對北胡地的治理,推行以軍事征服加漢化治理的手段,這樣才可有效地對北胡之地進行控制,阻斷叛亂的根本,北地不生亂了,我們才可以全力對付吐蕃人”

魏元忠說完后,左庶子、同中書門下三品張大安也站出來奏道:“陛下、娘娘,據夏州都督報,這兩年來被突厥人掠去的戰馬都有近二十萬匹,我們現在已經失去了對青海這樣良好牧馬地的控制,若是涼州、夏州一帶適合牧馬的地方再遭到突厥人的威脅,那我大唐可以放牧戰馬的地方將大幅地減少,沒有了牧馬地,戰馬的來源會大幅下降,戰馬少了,那樣我們更沒有能力對付來去快的突厥人,趁現在主動權還握在我們手里,應該在平定突厥的叛亂的同時,加強對胡地的治理,盡最大努力讓胡地不生亂,還我大唐邊疆安定,臣支持裴尚書的奏議”

“陛下、娘娘,臣附議”上一次站出來反對裴行儉過的薛元也站了出來,卻是表示對裴行儉的支持,“臣也覺得在派出的大軍平定突厥的叛亂之后,一定要加強對胡地的治理,屯兵守衛…”

接著又有不少的大臣站出來不同程度地表示了對裴行儉所提奏議的支持,剛剛皇帝都已經明確表示了支持,想必皇后也一定不會反對的,二圣都支持裴行儉所提的,甚至有可能是裴行儉得到過二圣的授意,逆著皇帝意思敢站出來反對的,還真的沒幾個人,何況裴行儉所說的這些甚是在理

“好,既然諸位愛卿都贊成裴尚書所提的奏議,朕和娘娘也是認同此策…”李治大喜,“加強對胡地治理的具體措施,即由各部馬上制定出來,呈給朕和娘娘過目”

朝會散去,頗有成就感的劉逸在率隊護送李治和武則天回殿后,一身輕松地帶領自己的手下,準備回到衛所。

從朝會后面商議的具體施行情況來看,劉逸所提的意見大部被采納了,細節上如何實施,自是不需要劉逸這個最初提出建議的想考慮了,朝中精于此道的“專家”大把在,他們在這些事情的處理上比劉逸經驗豐富上百倍,朝會上也只是議了一個大概的理念,具體的細節還是要在朝會后由三省六部的那些官員去處理了。

在千牛衛軍士列隊準備離去時候,從仙居殿內匆匆跑出一個人,“劉將軍,請留步”

劉逸一看是上官婉兒,忙上前行禮致意,并令李逸風將手下帶回,他留在這里聽候上官婉兒的吩咐。

上官婉兒見千牛衛的軍士都走遠了,這才對劉逸說道:“易安,你跟我來,我們到一邊說話”

劉逸應了聲,在邊上其他那些宮人的注視下,跟著上官婉兒來到一個沒有什么人會來的偏殿。

“天皇陛下和天后娘娘正在殿內議事,吩咐任何人不得打擾,我也就走出來,想和你說幾句話”上官婉兒俏生生地在劉逸面前站定,臉上有欣喜的神色,“三郎,你所提的建議大部都被朝廷采納了,婉兒很是替你高興,婉兒還從來沒有看到過,一個如你這般年少人提出的建議,會被朝廷這樣重視,得到百官的認同和贊賞,特別是裴尚書這樣重臣的大力支持…”

劉逸帶著一點邪惡的笑,上下打量了一番上官婉兒,這才道:“婉兒…你還覺得我很年少嗎?”

上官婉兒看出了劉逸眼中的邪惡,啐了一口,臉上微微的泛紅,嗔道:“我是和你說正經話呢”

劉逸裝作一副委屈的樣子,“我如何不正經了?”說著又露出了笑容,“婉兒,若不是你當日所寫的奏本,想必也不會打動天后娘娘,多虧了你絕美的文筆,有好的觀點沒有好的言詞來表述,依然是不會得到別人的認同的,以后啊,我要多多向你學習這方面的東西,你可要教我啊”

聽劉逸這樣說,上官婉兒歪著頭,笑嘻嘻地說道:“你這個大才子,怎么還需要向我這樣一個小女子請教,讓人聽到要笑掉大牙的”

“三人行,必有我師矣,婉兒身上有太多的東西我要學習了”劉逸也厚著臉皮笑著道。

“不和你說笑了,”上官婉兒收起了笑,神色變得嚴肅了,“三郎,再過幾天,御駕可能就要回長安了,天也快下雪了,路肯定不好走,你在護駕時候可要小心,千萬不能出岔。不過,有可能會讓你們這些將要出征的將領先一步回長安,若是這樣,婉兒就不能和你一起回長安了,也就不能時常看到你了,到時你自己路上要小心,這些日子,婉兒肯定沒有時間出宮來找你了,天冷了,不要凍著…”

劉逸看著上官婉兒一臉關切的神色,心里tǐng受用的,“多謝婉兒的關心,我沒事的,倒是你,身體弱,要注意身體”

上官婉兒深深地注視著劉逸,露出了一個好看的笑容,“我不會有事的”

劉逸歪著頭看著上官婉兒,回報了一個相似的笑容,再開口問道:“大軍出征在即,出征的詔命會不會在洛陽就?”

“應該如此的,”上官婉兒點點頭,“婉兒覺得,再過幾天,出征平叛的詔命就應該布了,這份詔命肯定與以往出征的詔命大不一樣,天后娘娘若是吩咐婉兒擬,婉兒可要費一番心思了”

“哦”劉逸有些驚異,這樣重大的詔命也會出自上官婉兒出手,不由得對面前這個漂亮的小女人更加刮目相看起來。

“三郎,婉兒知道一點消息,這些日子可能會對許多官員和將領晉職或者變動職務,為數不少,想必會引起一些震動,一些可能與你在天后娘娘面前推薦的人有關,還有一些人…”上官婉兒說著又停下了話語,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在劉逸眼神的催促下,才繼續說道,“至于哪些人,婉兒目前也不是很清楚,想必出征前一定會知道的…我們走吧”

劉逸還是感覺上官婉兒有些事沒告訴自己,但看到遠處有人往這邊過來,兩人也不可能再站在這里繼續聊事,也只得跟著上官婉兒離開,各自回轉…


上一章  |  護唐風流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