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唐風流第七章 灞河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護唐風流 >>護唐風流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章 灞河邊

第七章 灞河邊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黃昏前面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黃昏前面 | 護唐風流 

劉逸和上官婉兒同騎一馬,從春明門大街馳過,出長安城東面的春明門,往灞河方向奔去。

上官婉兒似乎對劉逸為她妝扮的樣子很是自信,不怕被人認出來,在出了長安城后,也不管路人如何看,整個人都偎在劉逸懷里,臉上無扭捏之色,享受著很久都沒感受到過的在劉逸那寬廣胸懷里的那份安逸和甜蜜。

今天上官婉兒心情很好,騎在馬上不時地對劉逸問這問那,大部都是劉逸出征時候的情況,今日能與劉逸私下出城游玩,而且同騎一馬,劉逸就在她身后,幾乎沒有距離,伸伸手就能抓到,上官婉兒前些日子那些惆悵和郁悶的心情都沒有了,有的只是少女的歡愉。

劉逸也斷斷續續地把在安北的情況大概地講了一遍,征戰的情況少講,沿途各地的美麗景色講的很多,特別用很多的語言描繪了陰山一帶的草原風光,幾乎把那里說成人間天堂般

“三郎,安北的草原真的那么美嗎?什么時候你帶我去看看好嗎?”上官婉兒也不管身下的馬兒在奔跑,整個人往后傾,倒在劉逸懷里,帶著笑說道。

“婉兒,只要你想去,無論什么地方我都會帶你去,不過啊,大唐江山這么大,有太多太多景色美麗的地方,這輩子我們肯定是玩得過來,下輩子繼續玩吧”劉逸一只手摟著上官婉兒,一只手拉著韁繩,任馬兒在官道上快跑。

清晨時分,最密集的一波早起的人流已經進城,正是官道上人最少的時候,適合快速跑馬。

“又亂說話了,這輩都才過了幾年,就想著下輩子了,”上官婉兒捏了劉逸手臂一把。

“你不知道啊,我已經是過了好幾輩子的人,上天入地都有過,不然,怎么會如此出色呢”劉逸語帶雙關,也不管上官婉兒疑惑與否,大聲地說道。

“我才不信呢,你這個人越來越油腔滑調了,老是不正經,故意拿話來蒙我,什么時候被你騙去拐賣了都不知道”上官婉兒大聲地抗議道。

“你啊,最好信,我劉逸從來不騙人的,”劉逸故意大笑著說。

“我才不信,怎么說都不信”上官婉兒還是搖頭。

劉逸也不解釋,轉到其他話題上。

兩人一路說笑著,不擔心其他人認出來,也不顧忌路人的目光,往灞河方向快速奔跑。

灞河離長安城約十五里,上有一座非常著名的橋名——灞橋,橫跨灞水之上。

灞橋兩岸灞河邊,筑堤五里,不知從何開始,廣栽柳樹,到了現在,已經有柳萬株,春日里,是灞河一帶風光最美的時候,每當春意盎然、春風撲面之際,柳絮漫天飛舞,煙霧蒙蒙,成了灞水附近一大景觀,被稱為“灞橋風雪”,“灞橋風雪”也是著名的關中八景之一。在春日里,游人摩肩接踵而來,到灞橋邊欣賞美景,萬人齊聚灞河兩岸,是為長安的一大壯觀景色。

除了灞河兩岸的美景吸引人外,還有一個原因讓灞水和灞橋讓世人熟知,那就灞橋是東出長安的必經之地,一般人出長安都是從東面出行的,這也使得灞橋上來往的車馬很是密集。

年年柳色,霸陵傷別,長安人送客東行,多在此折柳贈別,車粼粼,馬嘯嘯,許多人的淚灑在灞橋上,這也使得灞橋成為一座離別橋、傷心橋,盛傳灞橋附近的柳樹,低處的柳枝都有被人折光的現象,這也成為灞橋邊獨特的一景,也有許多文人墨客在此留詩作別,讓灞橋、灞河的名聲留傳千古,連后世的劉逸都是知道。

劉逸來大唐兩年多了,但卻一次也沒到灞河邊游玩過,這讓他萬分的遺憾。后世時候劉逸到西安玩,開車往華清池、秦俑方向去游玩時,曾經路過灞河灞橋,在過了灞橋收費站時,也曾下車駐足觀看景色,但后世的灞河邊風景已經不在,灞河里的水很少,有挖沙船在作業,許多地方沙灘裸露,也沒見幾顆柳樹,讓人很是失望。

后世的灞橋也早已不是如今這個時候離人告別的的灞橋了,灞橋邊的離亭也早就不知埋到哪兒去了,盛唐時候讓人迷醉的景色已經不在了。

很多時候,歷史翻過一頁,很多美好的東西就不存在了,就如眼前的美景,還有許多著名的人兒。

身處這個時代,劉逸有種強烈把一切都抓住的想法,就如面前這個在原來歷史上鼎鼎大名的才女,一定要讓她成為自己的女人。

美人兒就在自己懷里,劉逸在感覺得意的同意又有些不真實,再看看周圍的景色,也是那么的不真實,與記憶中后世的景色美上太多了。

如今雖然是仲秋的時節,柳絮飄飛似雪的景象已經不再,但灞河邊還是很美的,到灞河邊游玩的人還是有一些,劉逸和上官婉兒策馬跑到灞河邊,從灞橋上過了河,到了河對岸后,劉逸放開韁繩,讓馬兒慢慢地奔跑。

“三郎,我們找個地方下來吧”上官婉兒轉頭對劉逸說道。灞橋上劉逸沒停,到了河岸,劉逸還不下馬,讓她有些奇怪。

“婉兒,你春日時候有沒有來過灞河邊?那‘灞橋風雪’的景色如何,你有沒有看到過?”劉逸答非所問。他那年到西安秦始皇兵馬俑游玩時候,剛好是春天,正是楊柳飛絮的時候,秦俑邊的柳樹很多,漫天都是飛絮,真得似下雪般,只是這樣的景色雖然美,但卻有點遺憾,飛絮被吸入鼻間或者口間,會非常的難受,一些人甚至會過敏,劉逸不知道灞河邊數萬株樹柳樹差不多時候冒絮,飄飛起來的白絮會是怎么一副壯觀的景象。

劉逸想在灞河邊上選一處地方作為自己那些私兵的訓練地方,春日里這樣的盛況必須要考慮到,那些以后要跟著自己出征的親衛可不是讓他們到灞河邊來看飛絮的盛景的,飛絮太多,勢必影響訓練,必須得找一個,柳樹沒有的,又是背風的地方,看這一帶的地形,這樣的地方還需要再往上游去。

“你沒來過嗎?”上官婉兒很是驚奇,“婉兒在幾年前來過,那是三月三的時候,和太平公主一道來看熱鬧的…”

三月三是灞河邊最熱鬧的地方,上官婉兒也期待著在這一個非常特殊的日子里,能和劉逸到這里來玩一次,只是可惜,今年三月三時候劉逸還有安北。

劉逸微笑著道:“我自那次墜馬后,以前的許多事都不記得了,我也不知道自己有沒有來過,你就和我說說春天里灞河邊的美景吧,特別是灞橋風雪…”

上官婉兒雖然有些疑惑,但還是依言將春天灞河邊的盛景描繪了一遍,說三月間,灞河邊飛絮真的是像雪花一樣,甚至比雪花還密集,都是往東南方向飄飛的。

“婉兒,待明年三月三,我帶你到這里來玩,趕一下熱鬧,沾一身柳絮,可好?今日啊,我們就往上面去看看,好不好?”劉逸探身指著灞河上游位置問上官婉兒道。

“好啊,”聽劉逸這樣說,上官婉兒都要拍手稱快了,劉逸愿意帶她去哪兒玩,她都高興。

見上官婉兒答應了,劉逸也馬上驅身下的追風,沿著河岸往前跑去。

越過幾處不高的山坡,劉逸還是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太陽雖然有點大,但騎著馬有風吹來,讓人感覺還是挺舒服的,被劉逸擁在懷里的上官婉兒也是心情大好,面對著空闊的河谷和一望無人的山坡地,還不顧形象地放聲大喊起來。

終于,劉逸在馳到一個地勢稍高的山坡上時,停了下來,從背在身上的包裹里取出他的寶貝,那支跟隨著他出征過的單筒望遠鏡,查看周圍的情況。

“三郎,這是什么?”上官婉兒很是驚奇。

“這是你從來沒有見過的好東西,”劉逸將望遠鏡從眼前移走,遞到上官婉兒面前,笑著對她說道,“讓你看看…”

上官婉兒從劉逸手中接過望遠鏡,按劉逸的提示調整焦距,看著遠方。

“哇,三郎,這東西怎么這么厲害,能把遠處的東西拉近?”上官婉兒很是驚訝,移開望遠鏡用肉眼看看遠處的景色,再把望遠鏡放到面前,如此反復幾次,“你東西也是你制作的?”

“你不相信你的夫君能耐這么大嗎?”劉逸兩手環著上官婉兒纖細的腰身,笑著道。

“我相信,”面對劉逸這樣打趣的說話,上官婉兒出奇的沒有不好意思,順勢靠在劉逸懷里,“我知道,這東西上戰場時候可是大有用處,可以在很遠的距離先一步發現敵軍的蹤跡…”

“我們家的婉兒真是聰明”劉逸嘿嘿笑了兩聲,“這是我費了許多心思,將上好的水晶打磨好,再裝起來的,總共才兩架,還有一架送給了裴大將軍”

“哦,好像是聽到裴大將軍在天皇陛下和天后娘娘面前提起過此事,還說什么琉璃之事,建議朝廷從波斯征召一些會制作那方面東西的工匠過來,但那是在出征前”上官婉兒從劉逸懷里起身,側轉過頭,看著劉逸道,“易安,我覺得,有些東西你到天后娘娘面前提,可能比裴大將軍還管用,你想多制作這東西,可以和天后娘娘說…”

劉逸一怔,旋即明白過來,“婉兒,我知道了,一些事過些日子我就和天后娘娘說,我還有很多想法,關于突厥人的事,還是對付吐蕃人的方法,我都已經在整理這方面的文稿了…”

“那你呈給天后娘娘前,讓我過目一下,一些說辭上我檢查一下”上官婉兒收起了剛才嬉笑的神色…


上一章  |  護唐風流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