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唐風流第一百七十二章 回家啦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護唐風流 >>護唐風流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七十二章 回家啦

第一百七十二章 回家啦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黃昏前面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黃昏前面 | 護唐風流 

今天兩更,每更五千字——

劉逸知道,在眾人的注視下,這個人兒當眾跑過來迎接自己,自己要出彩了。

這樣的場面下又不能逃,劉逸只得側前一步,恭敬地對不顧數萬雙眼睛注視,跑過來到他身邊的太平公主行了一禮:“末將見過公主殿下”

劉逸身邊的那些將領幾乎都憋著笑,對太平公主行了禮后,往前走去了,每個人臉上表情都很豐富。

“易安,你這次出征立下了這么大的功勞,我真是為你高興”太平公主說著笑著,笑容很是燦爛,襯以那靚麗的面容,有些耀人眼。

“末將只是立下一些微末之功,當不得公主這樣的夸獎”劉逸有些恨恨地說道。

不過劉逸卻是看到了太平公主眼角好似還有淚花掛著,在太陽的映照下還閃著光,不成這妖女看到自己回來,還高興的掉淚了,想到這,劉逸有些微微的感動。

諸將都到前面去了,太平公主似乎也感覺到兩人這樣站著再突兀,也忙說道:“易安,你快過去吧,待儀式結束,一切安定下來了,我再來找你說話,你要把出征的經過都講給我聽”

說著不待劉逸回話,太平公主就招呼后面幾位侍女走了,并越過前面的諸將,跟到武則天后面去了。

劉逸也加快步伐跟上。

皇帝的御駕已經重新啟動往城內行了,作為領軍主帥的裴行儉也是有幸站在了輦駕上和二圣一道行進。

諸將跟在皇帝的儀仗后面緩緩前行,從明德門最中間的那個門洞,進入長安城。

長安城外,到處都是歡呼的人群,看人群的密集程度,似長安城內及附近的百姓,有全部出來看熱鬧的可能。

從明德門入城后,看到的依然是相似的情況,寬闊的朱雀大街兩旁,同樣是擠滿歡迎的人群,呼喊聲和喧鬧聲不絕于耳。

劉逸和諸將不停地往兩邊歡呼的人群拱手致意,在百姓的歡呼聲中,享受著那份受萬人敬昂,英雄般的感覺。

在一個路口,劉逸意外地發現了自己的母親,兩位哥哥劉遠和劉邁,還有叔父劉延景,一大群在擠在一堆,在那里搜尋著什么,一看到劉逸過來,每個人都揮舞著手臂在那里高呼,劉逸看到了自己的母親,一邊喊一邊在那里哭泣,兩人哥哥卻很是興奮,拼命地往前擠,不停地在那里喊著劉逸的名字。

騎著馬行進的劉逸也對著自己的家人拼命地揮手。

行到自己家人所站地方近了,劉逸都可以聽到自己的兩個哥哥在呼喊自己的名,還有母親帶著哭聲的喊叫,看到家人如此,劉逸心里也是感覺到暖烘烘的。

有人記掛著自己,還真的挺幸福的。

一會車駕就越過了劉逸家人所站的位置,往朱雀門方向而去。

越往前行去,百姓的歡呼聲更加響亮了,接受百姓歡迎的諸將也都群情激昂。

這么大的歡迎儀式,雖然說有些過于講究排場,但這也正是向將士及百姓傳達一個信息,朝廷是非常看重軍功的,對立下戰功回來的將士都會給予很高的榮譽的。

能見到皇帝的面,受到百姓的膜拜和歡迎,有軍功者得到升遷,還有眾多獎賞的物品,這樣的榮譽和獎賞,將士們在戰場上如何會不拼命殺敵呢

從今日的儀式上,劉逸也是感覺到了,在以后的日子時,朝廷對武備的重視程度會慢慢高起來的,雖然說不一定能再達到貞觀朝時候那般程度,但至少前些年重文輕武的現象會得到改變,劉逸也是希望,朝中會有更多善戰的將領涌現出來,一切外敵的入侵都能被擊退,大唐的邊關會變得安寧。

從長安城外儀式開始,到皇帝將眾將迎進城內,再行至朱雀門城樓下,也費了不少的時候。

初秋時節天氣還是挺熱的,不過今天太陽也還算知趣,在爬上天空不久就躲入云層中,讓參加儀式的人少了些酷熱。

抵達朱雀門后,皇帝李治、皇后武則天率領群臣及出征凱旋歸來的諸將登上了朱雀門城樓,再次接受了百姓及軍士們的歡呼。

儀式結束,李治宣布,凱旋的大軍各自回營,在營中休整,諸將各自回府,三天后,在含元殿舉行盛大的封賞。

裴行儉及其他幾位將軍級的主要將領,自是跟隨皇帝入宮去,劉逸這樣級別的將領,還是可以先回府的。

可惜,上官婉兒跟著武則天進宮了,劉逸都沒能和這美人兒打上個招呼。

劉逸在出了皇宮后,也馬上出城,安置了自己所領那部,然后帶著親衛回府——

劉逸在將近傍晚時分,帶著親衛們回到府中。

府門口,管家劉年及許多家仆們,都在那里翹首期盼了,一看到劉逸一行回府來,馬上有人跑進府去通報,大群的家仆們上來迎接。

劉逸也是笑著和家仆們打招呼,剛剛跳下馬,還未邁進府,大哥劉邁和劉遠就一路小跑著從府里出來了。

“大哥,二哥…”看到兩位哥哥,劉逸也是感覺非常的親切,忙上前作禮。

劉邁和劉遠沒回禮就沖了過來,一手一個挽著劉逸的肩膀,拉著劉逸進府,劉邁還抱怨地說道:“三弟,你現在才回來,我們倆可是以府門口等了你半天,連娘都一直在門口等,剛剛進去歇息一會,沒想到你這就回來了”

劉逸還沒回話,母親的聲音已經遠遠會來,“三郎,你可回來了…”

隨著聲音,母親張氏在幾名丫環的攙扶下,快步走了過來,后邊還有兩位嫂子。

“娘,孩兒回家來了,”劉逸掙脫兩位哥哥攙著的手,上前一大步,摘下頭盔,單膝跪地,恭恭敬敬地向母親施禮,心中一股暖流涌了上來。

“三郎,快起來…快起來,回來就好,回來就好…娘啊,還有你兩位哥哥,可是天天在想著你,記掛著你,怕你出意外,來,讓娘看看你有沒有瘦,”張氏眼中有大顆的眼淚滾落下來,也顧不上擦,伸手將劉逸扶了起來,仔細地盯著劉逸的臉看了會,又伸出手替劉逸理理了散亂的頭發,哽咽著說道,“都瘦了這么多,還這么黑,人也憔悴成這樣,乍一看,都要認不出來…”

看到王氏落淚,站在她身后的劉邁和劉遠的妻子也跟著一起掉淚。

“娘,沒事的,這么長時間在外,風吹日曬,黑一些瘦一些總是難免的”劉逸將手中的帽盔交給了身邊同樣在抹著淚的管家劉年,再挺直身子,轉了兩圈,“娘,大哥,二哥,兩位嫂嫂,你們看,這次出征,我連一點小傷都沒落下,你們放心,我一點事都沒有”

“沒事娘就放心了”張氏上來替劉逸解去征衣,依然哽咽著道,“以往不知替你父親解了多少次征衣,沒想到,這次是為自己的兒子解的,希望以后不要再有這樣的時候…”

“娘,你別這樣,三郎不是平安回來了嗎?”劉邁抹了一把眼睛,從母親手中接過劉逸身著的那身明光鎧,再交給下人,過去挽著母親的手,“娘,我們進內說話吧”

一家人當著下人的面,站在院子里,哭哭啼啼,有些不成體統。

“嗯,”張氏用手中的帕擦去眼中的淚,點了下頭,在劉逸和劉邁的攙扶下進了前廳。

為劉逸接風洗塵的家宴已經擺下了,正在冒著熱氣,都是些劉逸愛吃的菜。

劉逸扶著母親坐下,同時招呼哥哥嫂嫂也一道坐下。

前廳靠門處,也擺了幾桌酒席,那是跟隨劉逸出征的親衛坐的。

這次跟隨劉逸出征的幾十名親衛,也有好幾人負傷,所幸傷勢都不嚴重,在回程途中,都已經康復了。

席間,坐在劉逸邊上的張氏不停地為劉逸夾菜倒酒,她自己卻顧不上吃幾口。

“娘,夠了,孩兒吃不完的,一會都滿出去了”劉逸看著面前那滿滿一大碗的菜,囁嚅著小聲抗議。

自父親在吐蕃人的大營內病亡后快兩年了,府中都沒有舉行過宴會,這是破例的一次。

“娘知道你在出征時候是吃不好飯的,以往你父親常說起出征時候的艱辛,回家來啊,就要好好地補補”張氏卻不管劉逸的抗議,還在往劉逸碗里夾菜,還勒令劉逸一定要把它吃完。

“三郎,大哥敬你一杯”劉邁舉起杯,向劉逸敬酒,“大哥已經聽到了前些日子傳回來關于你的事跡,你立下首功,并在殲滅阿史德奉職部的作戰中立下最大的功勞,朝廷已經傳旨嘉獎你了,大哥羨慕你,也為你高興”

“大哥,那是裴大總管給的機會,小弟不過幸運罷了,揀了幾個軍功”劉逸起身,與劉邁碰了杯,一干而凈

“他叔,你的事傳回來后,大郎和二郎可不知道有多高興了,他們都為有你這樣一位弟弟而自傲”劉邁的妻子王氏也舉杯向劉逸敬酒,“你是我們劉家的驕傲”

“多謝嫂嫂夸獎”劉逸也忙舉杯。

“三郎,你與我們講講出征的經過吧,把你所經歷過的戰事都講給我們聽聽”二哥劉邁在敬了劉逸一杯酒后,開口要求道。

“好吧…”劉逸在和劉遠喝了一杯后,即答應。

劉逸坐定身子,把出征從長安出發,沿途遇到的趣事,及抵達安北后,在裴行儉的策劃下,對突厥人發動突襲行動的整個過程,都大概地講述了一遍。

當然,劉逸率領兩千余名將士,在夜半時分對阿史德奉職的大營展開攻營的行動,這樣很冒險的舉動,劉逸并沒有細講,只是說和諸將所領的其他各部一道,對突厥人的大營展開了大規模的攻勢,結果突厥人沒法抵擋,大部就投降了。

劉逸是怕母親擔心,兩千人攻數萬人的大營,萬一出點什么意外,那就要回不來了,他不想刺漏點緒還有些激動的母親。

家人們也都停下了筷子,聽著劉逸講出征中的故事,艱難的行程,驚心動魄的戰爭場面。到后面連其他那些親衛和家仆都被吸引過來,主桌邊都圍了一大圈,劉逸的一些親衛還添油加醋地補充一些,直把劉逸說成天神一般無敵的戰將。

已經快是半夜時分了,在張氏的催促之下,以劉逸剛回來,需要好好休息一下為由,讓家人們都散去,眾人這才各自去休息。

劉逸挺著吃得很飽的肚子,帶著微微的一點醉意,回到自己的房中,沖了個涼后,準備睡覺。

身心放松下來,確實感覺有些累了,劉逸真的想躺著就不起來,睡個夠。

哪知道剛睡下,劉逸就聽到了屋外有動靜,立即從榻上起身,貓到門旁。

“三郎,三弟,你睡了嗎?”門外傳來劉邁壓著嗓子的喊聲。

“大哥”劉逸拉開門,有些驚異。

劉邁快步閃進屋,順手關上門,“三弟,大哥睡不著,還想和你說一些事”

“大哥進內說話吧,”劉逸笑著道,順手點亮了燈,“大哥是想聽小弟率部沖營的事嗎?”

“正是,”劉邁有些不好意思地點點頭。

兄弟兩人在榻上坐下,劉逸看著臉色有些奇怪的劉邁,也把當日他所記著的戰事情況詳細地講給了劉邁聽。

劉邁聽完,一臉的驚訝,“三弟真是神勇,竟然敢率兩千人馬,去偷襲阿史德奉職十多萬人的大營,難怪朝廷會特別下旨嘉獎…”

“大哥,突厥人沒有防備,又不知道我部有多少人,加上火勢又大,馬上出現了混亂,阿史德奉職也逃走,再加上裴大總管的人馬也跟到了,突厥人這才被盡殲的”

“嗯,三郎,你第一戰,就表現這么不一般,大哥對你更是刮目相看了”劉邁點頭應著,再下意識地看了下周圍,靠近劉逸身邊,“難怪太平公主會看上你”

“啊?”劉逸心內驚嘆了一下,這事連大哥都知道了,那不是其他家人也都知曉了?

“三弟,大哥在宮中也呆了好幾年,也有一些相熟的伙伴,他們把一些事兒告訴了我,”劉邁看著劉逸,臉上的神情很是豐富,“大哥真沒想到,在宮中一向對人沒有好顏色的上官司薄,還有眼高于頂的太平公主,都會看上我們家的三郎…嗯嗯,大哥太高興了,具體的情況你與大哥說說吧,這事大哥可是一個為你牽擔著心”

劉邁說話時候,充滿了自傲,為自己的弟弟而得意,這是男人的共性,被那些看起來高高在上,不可侵犯的女子垂青,心中都會很得意的,劉邁也是如此,雖然說被人家看中的只是自己家里的弟弟,但對這處弟弟非常疼愛的劉邁,也是很自然地為劉逸感到自傲。

男人最得意的事,一是功名,二就是女人,如今劉逸官職已經不低,再又立下軍功,肯定有升遷的機會,這是非常讓人驕傲的;再有兩個非常出色,常人不要說得到她們的垂青,即使接近都非常少有機會,這樣的幾個女人同時看上了劉逸,讓身為大哥的劉邁也非常得意。

“大哥,這…”劉逸有些尷尬,進宮后,雖然說做了幾件影響力不錯的事,但也糾纏上了這兩個女人。這兩個都是不太好惹的女人,這樣有些燙手的事,還被劉邁拿來吹牛,還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他不知道自己的母親,還有其他家人是否知道,當下大概地把兩女的情況說了一下,但也只是一些皮毛,關鍵的東西都沒說,說完了又小心地問道,“大哥,這事娘知道嗎?”

劉邁聽劉逸說完,有笑容流露出來,用力地點點頭,“娘知道一些,但大哥沒對她細講”

“娘她說了什么?”

“她只是說,難怪會這樣…”劉邁搔搔頭,母親的反應挺出乎他的意外。

劉逸卻是明白母親話中的意思,當下再問道:“那大哥對這事有什么想法?”長子如父,父親已經去逝,大哥劉邁是府中的當家人了,劉逸很想知道大哥對這事有什么看法。

聽劉逸如此問,劉邁神情變得嚴肅了,“太平公主是天皇陛下和天后娘娘最疼愛的女兒,對她的寵愛程度甚至超過了幾位皇子,若能當了她的駙馬,那可是前途無量的事不過呢,太平公主是個母老虎,成了她的駙馬,那日子也不太好過,不過呢,聽說她這段時間變了很多,還很聽你的話,若是這樣,那也是挺好的,不過,成為駙馬,也是件挺麻煩的事…至于上官司薄…她只是宮中的一個宮女,身份特殊,不除宮人身份,不可能嫁人的,何況她還是上官儀的孫女,上官儀并未平反…”劉邁看了一眼劉逸,仿佛覺得這話說著不合適,馬上轉口,“三郎,若你也鐘意她,可以向天后娘娘請示,讓天后娘娘將她賜你為妾…她這樣一位身份低微的宮女,即使除了宮人身份,至多也只能與你為妾,除非天后娘娘賜婚…但若你成了太平公主的駙馬,那…”

劉邁說著有些口吃起來。

“大哥,小弟明白了”劉逸有些下意識地露出一個本能的笑容,“只是大哥,如今父親的孝期未滿,我們不該談論婚娶之事,這些事還是待一年后再說吧,現在太平公主已經到了婚嫁的年齡,上官司薄也是,誰也不知道到了明年,會如何…”

“三弟說的在理,皇家的事,還真的說不清楚”劉邁也跟著點點頭,又似反應過來,“三弟,事兒大哥都清楚了,大哥有數了,你一路辛苦,很休息吧,有事明兒再說…”

劉邁說著,拍拍劉逸的肩膀,出屋去了…


上一章  |  護唐風流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