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唐風流第八十九章 衛公兵法相贈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護唐風流 >>護唐風流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九章 衛公兵法相贈

第八十九章 衛公兵法相贈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黃昏前面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黃昏前面 | 護唐風流 
“賢侄,某此去安西,不知何日能歸來,今日贈你一書,你有空時候可以翻閱一下,”裴行儉從懷里取出用一塊布包裹著的幾冊書,交給劉逸。

“多謝裴侍郎相贈,”劉逸忙伸手接過,在裴行儉的示意下,打了開來。

最上面那本書的扉頁上赫然寫著幾個大字《六軍鏡》,邊上還有幾個小字,劉逸看到這幾個小的字,沒來由的激動。

“李靖著”,這幾個字份量太不一般了,這是大唐軍神李靖所著的兵法,劉逸沒想到裴行儉贈給自己的竟然是李靖所寫的兵法,這樣的禮物份量太重了。

書有十多冊,最上面三冊是《六軍鏡》兵書三卷,下面幾本分別是李靖、蘇定芳、裴行儉的注解。

“裴侍郎,這李衛公的兵法,末將如何敢收…”劉逸寧了寧神,客套地說道,只是說話的口氣非常的言不由衷。

“當年師祖衛公,看到恩師邢國公天資不錯,將兵法傳授于他,某也機遇巧合,得遇恩師,得習兵法,略有所成,”裴行儉伸手撫著加上自己注解,已經有李靖、蘇定芳分別加以注釋的這部兵法,很是感慨,“某看你天資遠勝于我,日后定成大器,即使師祖或者恩師在世,也會授以你兵法的。此是師祖衛公兵法之首集,師祖留下兵法還有多部,若以后還有機緣,某自會相贈”

蘇定芳在李靖出征東\突厥時候從軍出征,因作戰勇敢被李靖親委以先鋒職,以兩百騎趁霧沖擊東\突厥頡利可汗的牙帳,突厥人潰敗,得到李靖的賞識,將其收為弟子。蘇定芳師從李靖時候,年歲已經不小了,蘇定芳立下絕世戰功的年代是在李治時候,此時李靖早已經去逝,蘇定芳已經五十來歲了。裴行儉被蘇定芳看中的時,也已經三十多歲,自身才能得到發揮時候,年紀更大了,藥師系的將領,可以說都是大器晚成的,裴行儉希望在自己的手上能將這樣的狀況改變,因此也將兵法傳授給了幾個天資不錯的人,只是并沒有將李靖所留的兵法全部傳授給一人,那些算出自裴行儉門下的,都只是得到一部或者半部,甚至一小部的兵法。

李靖因為數次出征凱旋歸來后,都受到朝中官員的彈劾,有些心灰意冷,在晚年時候不問政事,閉門謝客,一心著書,留存的兵法很多,計有《六軍鏡》三卷,《陰符機》一卷,《玉帳經》一卷,《霸國箴》一卷,《韜鈐秘書》一卷,《韜鈐總要》三卷,《衛國公手記》一卷,《兵鈐新書》一卷和《弓訣》一卷等數量不少的兵法,全部留給了蘇定芳,蘇定芳死后,又將大部兵法分別留給了裴行儉和長子蘇慶節的手上。

相對于自己的兒子蘇慶節,蘇定芳對有天分的裴行儉更是看重,大部的兵法都留在了裴行儉,少數幾部留給蘇慶節的也有副本給裴行儉,裴行儉手中的兵法可以說比蘇定芳的兒子蘇慶節的還要多,基本是全了。此次裴行儉贈給劉逸的即是李靖最初寫的《六軍鏡》三卷總,并有李靖自己的注解,還有蘇定芳的注解補充,如今裴行儉再加入自己的注解,可以說是李靖兵法的精髓,內有行軍、扎營、布陣、各種形勢下的作戰沖鋒等內容的講述,是軍中將領夢寐以求的東西。

只有極少的人能得到作為衛公兵法嫡系傳人裴行儉的認可,被授以兵法,至今還沒有一人能從裴行儉那里獲取全部的兵法,裴行儉這幾年所收的弟子也不少,如王方翼、張虔勖、程務挺等人,這些人天資及才能也不錯,如今大多的身居要職。裴行儉對面前這個各方面都表現非常不錯的劉逸更是感興趣,希望劉逸能成為他第一個將全部兵法傳授的人,這次打算帶劉逸去安西,原本就是想好好考察一下劉逸的作戰中的表現,只可惜劉逸不能成行,讓他遺憾,也想著此行去安西不一定能很快回來,再加上自己年歲也不小了,怕出現意外,因此也就在出行前到劉逸府上,將一部兵法相贈。

“裴侍郎對末將的關愛,末將定會銘記在心”劉逸也不再推辭,起了身,向裴行儉恭恭敬敬地行了個大禮。

“賢侄,他日若有機緣,我們能師徒相稱,那自是最好了”裴行儉坦然地接受了劉逸的大禮,微笑著道,他對劉逸此時沒有要求入他門下也有些驚異,一般人,若是得到他兵法相贈,一定會順勢央求入他門下,成為弟子,就如張虔勖等人一樣。

“末將現在無寸功立下,自是不敢奢望入裴侍郎門下,待他日末將立下戰功,裴侍郎覺得末將資質尚可,那再來請求裴侍郎將末將收為徒”真金不怕火煉,劉逸非常的自信。

裴行儉也站起身,仔細地端詳了一番劉逸,面上露出笑容,連聲地稱贊道:“好,不愧是劉尚書的兒子,耿直忠勇更甚,某喜歡”

“裴侍郎將兵法相贈,末將也有一物回贈于您,想必在行軍作戰時候會有用”劉逸傲然說道,那是他穿越到這個時代后自己研制出來的東西,從來沒給人看過。

“哦,是何物?”裴行儉很有興趣。

“裴侍郎請跟末將來”劉逸帶著裴行儉上了樓,從自己臥房內將藏得很好的一個箱子搬了出來。

劉逸在裴行儉好奇的注視下,將箱子打開,取出一個用多層布包裹著的東西,這是劉逸用現在類似玻璃的水晶制作的單筒望遠鏡,雖然說放大倍數不高,只有十倍左右,清晰度不是很好,但還是能用的,在一馬平川的西北草原上,有這望遠鏡,可以先一步發現敵情。

劉逸拿著望遠鏡,走到窗前,對著皇宮方向調整好焦距,再交給裴行儉,并告訴裴行儉,若看不清楚,可以旋轉調整一下。

裴行儉好奇地舉著這東西往皇宮方向看,讓他大吃一驚的是,皇宮城墻上守衛軍士的面容都可以看見,上面飄舞的旗幟更是可以看得很清楚。

裴行儉滿臉不可置信的神色,移開望遠鏡看了看,再又舉起,臉上驚訝之色更濃了。

“賢侄,這是何物?”裴行儉看了一會后終于忍不住,問劉逸道。

“這是末將自己制作的,叫做望遠鏡,只是制作的比較粗糙,只能將就著用…”劉逸將關于望遠鏡及如何制作的情況大概地講了一遍。

“賢侄,此物作戰時候可是大有用處”裴行儉神色還是有些異常,撫著望遠鏡感嘆道,“賢侄,某真的對你越加的刮目相看了”

“裴侍郎,相信再過一些時日,末將可以制作出更好的望遠鏡來,”劉逸在可惜,如今還沒有玻璃看到,還有磨制水晶的工藝不是很好,做不出更精細的望遠鏡來,若要制作更好的望遠鏡出來,只有借助官方的力量了。

“希望等某從安西回來時,賢侄會有更好的東西研究出來,那此物某就收下了,”裴行儉已經聽了劉逸剛剛的講述,對此物也甚是好奇,想回去好好研究一下,“某先告辭了,后天就要準備出發往安西了,將此物帶回去好好研究一下告辭了”


上一章  |  護唐風流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