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唐風流第四十九章 事情的真相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護唐風流 >>護唐風流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九章 事情的真相

第四十九章 事情的真相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黃昏前面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黃昏前面 | 護唐風流 
裴行儉向劉逸講了他所知道情況。

李義琰、岑長倩、狄仁杰一行在從長安出發后二十來天左右即抵達鄯州,在問詢了李敬玄和軍中一些其他將領,及被吐蕃放回的王孝杰,還有幾名原來劉審禮的屬將后,事情就真相大白了。

劉仁軌因與李敬玄一向不和,懷恨在心,因此上表向皇帝舉薦時任中書令的李敬玄領軍,并說“西邊鎮守,非敬玄莫可”不懂軍事的李敬玄雖然一再推辭,但李治還是應允了劉仁軌的請求,委李敬玄為洮河道行軍大總管,同時將劉仁軌召回京,李敬玄只得硬著頭皮上任。

領前軍的劉審禮和王孝杰都是多年帶兵打仗的人,熟知軍務,他們一再建議主動進攻由論欽陵所領的青海吐蕃守軍,以奪回對青海一帶的控制,最初領軍的劉仁軌也是同意了他們的請求,并制定了詳細的進攻計劃,李敬玄到任后,因對軍備不熟悉,戰略上也沒什么改變,依然是按照當初劉仁軌所制定的策略行事。

劉審禮領軍三萬,與副將王孝杰一道攻擊河湟谷地一帶的吐蕃大軍,李敬玄親率剩余的大軍跟進,但出乎所有人意外的是,在劉審禮與王孝杰領軍與吐蕃軍隊大戰后,原本應該率部快速馳援的李敬玄,卻按兵不動,沒有發兵支援劉審禮;在收到劉審禮送出的求救信后,也以吐蕃軍隊勢大,我軍無力進擊,有可能全軍覆沒為由,沒有率部支援,以致劉審禮被近十倍的吐蕃軍隊合圍,最終全部被殲,而李敬玄在得知劉審禮部全軍覆沒后,竟然連夜率軍后撤,一時間軍心大亂,幸好此時吐蕃大軍并沒尾隨追擊,不然這十五萬大軍也有可能全部被殲。

聽到這,劉逸眼中似有怒火在噴,事情果然與他想的一樣,這該千刀萬剮的李敬玄,果然是父親不幸戰死的元兇。

不過這次劉逸忍住了心中的怒氣,沒有發泄出來,依然一副平靜的神色,等著裴行儉繼續往下講。

裴行儉臉有驚異之色,看了一會劉逸的臉后,也把后面的情況繼續說了出來。

李敬玄在得知劉審禮兵敗后,即率部后撤,屯于承風嶺,挖深溝以拒吐蕃軍隊的攻擊,并收集潰兵。

吐蕃軍隊在解決了劉審禮部后,一部由將領跋地設率領,也往承風嶺一帶攻擊,并占據有利地形,對唐軍形成半包圍,數次派兵攻擊唐軍的防線,軍心不穩的唐軍無力抵擋,損失慘重,李敬玄以軍隊已經沒有能力抵抗為由,想逃回鄯州,但在眾部將以吐蕃大軍就在身后,我軍如果后撤,勢必被吐蕃軍隊追著打,迅速潰敗,損失將無法估量為由勸阻下,只得硬著頭皮準備應戰。

所幸的是左領軍員外將軍黑齒常之趁夜率五百名軍士,偷襲跋地設所領的吐蕃營地,連番取勝的吐蕃人猝不及防,營中大亂,跋地設的主帳也被唐軍點燃,不知有多少唐軍來偷營的跋地設只得領軍逃命,吐蕃軍心大亂,相互踐踏間損失無數,這樣唐軍的威脅才被消除,李敬玄得以率殘部退回鄯州。

回鄯州后清點人數,十八萬大軍只剩下十萬左右,損失近半,潰敗后散落的士卒數不勝數

響應朝廷《舉猛士詔》而從軍的監察御史婁師德,以本職身份收集殘部,竟得近萬人,婁師德率領這些拼湊起來的軍士,數次擊退吐蕃人的攻擊,李敬玄對婁師德的功績不敢瞞報,朝廷因為婁師德的出色戰績,派他出使吐蕃,與吐蕃將領論贊波會與赤嶺,不知婁師德使了什么招數,吐蕃軍隊同意了與我大唐議和,并率軍后撤回河湟一帶。

聽到這里,劉逸心中的怒火更勝了,數萬大唐將士的生命,就因為李敬玄這個主將的怯戰,而白白地丟失了,自己的父親也因此被俘,以至于自己重生于這個世界上,一次也沒見到過,這一刻,劉逸真的想偷偷地摸到鄯州去,將李敬玄一刀結果了,讓他為死去的父親,還有數萬漢家兒郎償命。

不過劉逸心中雖然有萬丈的怒火,但還是沒有表露出來,只是呼吸微微的有些變得急促起來,劉逸也忙調整了呼吸的頻率,穩了穩心緒,言語平靜地問道,“裴侍郎,還有呢,我叔父與兩位哥哥有沒有消息傳來?”

裴行儉對劉逸這般鎮靜的神情更是驚異,心里也很是不解,聽到劉逸這樣問他,也即回答道:“李敬玄怕你叔父與兩位大哥回京后對他不利,將他們一行人扣留在鄯州,所幸看押的軍士憐你叔父及兩位哥哥的忠義,沒有為難他們…朝廷派出查案的一行人抵達鄯州后,他們也即被放了出來,岑侍郎派出一部軍士,與你叔父與兩位哥哥一道,護送著你父親的靈柩,往長安回趕了,想必過一段時間,就可以抵達長安了…”

聽到這里,劉逸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怒意,怒罵道:“李敬玄無能,不懂軍事,又生性懦弱,在父親被吐蕃軍隊圍困時候不派兵救援,是造成父親陣亡的罪魁禍首,并且竟然敢謊報軍情,中傷父親,將所有罪責都推到父親身上,今次為了掩蓋其罪行,還將我叔父與兩位哥哥扣留,如此之人,若朝廷不加以重責,父親在九泉之下也不會瞑目的…”

聽剛剛裴行儉這番說,劉逸都有些后怕,若萬一李敬玄狗急跳墻,為了掩蓋其罪行,將叔父與兩位哥哥殺害了,那該如何是好?

雖然這事沒有發生,若萬一發生了,他劉逸一個人將如何面對府中留下的這個爛攤子?

或者是李敬玄心腸還不夠狠,下不了手殺害自己的家人,或許是有其他人阻止,才不得不放棄,劉逸現在也才明白當初叔父為何令兩位家仆直接從青海繞路回長安了,沒有過鄯州,想必也是考慮到李敬玄可能會有這樣的策略,怕遭到意外,才如此做的。

“朝廷確實用人失誤,某也沒想到,身為中書令的李敬玄會是這樣的小人!”裴行儉也是頗為感慨。

聽裴行儉如此說,劉逸再咬牙切齒地說道:“劉仁軌以私利,置國家大義于不顧,舉薦李敬玄領兵,妄想以其兵敗而達到報復目的,實同樣可恨之人,非千刀萬剮不解恨”

“賢侄,此等話你造成莫亂說”裴行儉嚇了一跳…


上一章  |  護唐風流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