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有讀者大大說本書與《洪荒第一神經》類似,甚至說是一模一樣,對此弟表示很無奈,很無語,也很惱火不知道這些讀者大大們到底有沒有看過本書內容感覺他們這樣跟那些專家對韓寒大大做的差不多,(在不知道韓寒大大書本表皮顏色的情況下,對韓寒大大作品說三道四的)盡管我沒有韓寒大大那么出名,但是這種行為感覺是對我的一種不尊重讓我碼的勁頭一下冷了下來,覺得碼得這么辛苦,每天還要擠出時間來碼,做的不值得
現在弟將兩本書的不同之處寫出來:
第一:有人可能認為兩本書主角都是那么畏這畏那,擔驚受怕的,所以就認為兩本書講的差不多現在弟解釋一下本書中,吳傳道對天道,乃至大道的態度不是畏懼,而是不清楚兩者之間實力差別的一種顧忌,顧忌并不意味著害怕!如果懼怕,吳傳道會在天道剛出來就想跟他比試一番?如果懼怕,吳傳道會在羅睺成就天道天魔時,將他法力回復,準備與他做過一番?如果懼怕,吳傳道會逆天修改通天,后土,孔宣,三宵等人的命運?這只是吳傳道對天道與大道的一絲顧忌,而且本書主角也沒有像那本書中主角為自保鬧出那么多笑話!
第二:兩者定位不同,這也是兩書最大的區別看過那本書的大大們應該清楚,那本書人物基本是圍繞著主角轉,而本書主角基本上是扮演一個旁觀者的身份這因為弟與那本書作者大大關于道的理解不同兒產生的:那本書中,作者大大認為道無處不在,主角扮演著道的身份,是所有修道者的理想目標,所以幾乎所有人的活動都是圍繞著主角開展的;而弟認為,道僅僅是修道者的目標,每個修道者走的路都有不同,所以道就像是一個旁觀者,等待著有人能夠獲得大機緣,得到道的認可,就像是通天等四人一樣,所以人們的活動并不是圍繞著主角展開的
第三:那本書有女主,而且還是女媧和后土弟本著遵循中國傳統神話故事,是不會給本書安排女主的,道就是道,沒有什么道母,如果真要嚴格意義上找一個的話,就只有生出吳傳道的無,既是自然
第四:關于道祖門下,那本書中道祖門下有五云,祖龍,孔宣,冥河,墨玄等人,而且五云等人還身負大機緣能夠成圣本書主角門下除了楊眉(神話里面已經存在的圣人)外,不會再出圣人,修為最高的也就是墨明,孔宣,伏羲(人皇)是準圣巔峰,云霄是準圣初期,瓊宵,碧霄,六耳獼猴是大羅金仙,這是本著遵循中國傳統神話而設定的
第五:關于眾人包括天道,大道對主角的態度不同:那本書中,鴻鈞等人基本是尊重甚至于有些畏懼主角,一切環繞這主角轉而本書中,鴻鈞,羅睺,天道,大道及大道天魔等明知吳傳道道祖身份,可他們也僅僅是認為道祖是他們求道的果,是他們求道路上的指引者,是他們的老師,前輩,有的只是尊重,并不會存在畏懼心理即使是后面女媧造人惹惱吳傳道,鴻鈞也只是為女媧求道而向吳傳道求情而已至于洪荒上其他人,對吳傳道的看法不一,說中又說明,這也正好意味著大機緣與眾人之間的關系不同,像通天他們就是因為尊重吳傳道而或大機緣
第六:兩書主角在量劫中的定位不同:那本書中龍鳳劫,巫妖劫幾乎都是主角間接引起的,所以主角是參與者而本書中,主角也僅僅是在巫妖劫中,削弱了妖族的氣運(前期妖族氣運很高!)達到巫妖氣運平衡而已,即便是后面佛門大興,也是因為孫悟空是五色石(蓬萊島降世時的碎石)而化,有緣到蓬萊島上聽道,算的是蓬萊半個門人,能夠擔起佛門氣運所以本書主角是一個旁觀者,不是參與者的身份
第七:兩書故事主線不同:那本書以主角為求自保為主線展開故事,雖然也是講主角尋回道心;本書卻是以封神,西游,無天魔教為基本主線,白蛇傳,倩女幽魂等等為副線,展開故事,主角扮演旁觀者身份,盡管結局都會受主角影響,畢竟他是道祖最后主角在這些事件中尋回道心,領悟前世今生
第八···
最后,弟還是要感謝大大們能夠保持冷靜,使弟不像其他作者大大們那樣挨罵弟還是希望讀者大大們能夠在理解弟這本說的情況下,對說內容某些地方評價,或者質疑,弟都會一如既往的向大大們解釋,為何弟要那么安排
關于本書與《洪荒第一神經》,弟就講到這里以后如果還是有人不懂,請到這里來看看,弟不再作出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