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風云記0159嘴上跑火車的年輕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常寧>> 宦海風云記 >>宦海風云記最新章節列表 >> 0159嘴上跑火車的年輕人

0159嘴上跑火車的年輕人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溫嶺閑人  分類: 官場沉浮 | 常寧 | 懷舊 | 斗計 | 變遷 | 改革 | 魔咒 | 漂泊扇子 | 溫嶺閑人 | 宦海風云記 
宦海風云記

這是個機會,這將是一個全新的開始,當常寧用短暫的幾秒鐘穩定自己情緒的時候,他決定緊緊的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意外的兄弟重逢帶來的喜悅,沖淡了他的緊張情緒,主席臺前排一位慈祥老人的輕輕點頭,激發了他自己都沒有發現的潛能。

“各位首長,同志們,我叫常寧,今年二十四歲,曾是著名的大青山所在地水洋鄉黨委書記兼鄉長,現在是之江省青陽縣縣長助理,負責主管全縣的農業和縣抗災救災指揮部的日常工作,謝謝大家的掌聲鼓勵,我首先要向首長和同志們道歉,我之所以沒有拿著事先寫好的發言稿,是因為我是在進入會場以后,才知道我有十分鐘發言的機會。”

常寧沒有顯得緊張和慌亂,多年以后,每當站在講臺上,面對著臺下無數雙眼睛,以領導的身份發表講話的時候,常寧都會想起今天這一幕,這一年的五四青年節,在莊嚴的人民大會堂,在共和國最高領導人的注視下,這短暫的即興發言。

“正象我弟弟剛才所說的那樣,我們都是農村里長大的孩子,是黨和國家的培養,才讓我逐漸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團員黨員,我個人認為,一名合格的團員黨員,就是要心里始終裝著廣大人民群眾,始終牢記我們黨的最高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的為人民服務。”

熱烈的掌聲。

在這種場合,說什么也許并不重要,什么都不說才是最重要的,只需要表現出一種沉穩和風采,更應有年輕人的朝氣和向往,給身后的首長們留下一個好印象,就是最大的成功。

“在這里,我想澄清報紙上關于我的一些不實報道,在去年那場罕見的臺風襲擊中,我當時正處于無官一身輕的狀況,一開始并沒有站在抗臺防洪的第一線,是我們當時的縣長一頓臭罵,才使我清醒過來,知道了一名新時期黨員應有的職責和使命,以及當代青年應有的積極人生觀,所以,才有后來報紙上所說的,鄉長指揮全體縣常委的說法,其實那不叫指揮,我認為,一名合格的領導,在那種萬分危急的關頭,應該敢于作為勇于承擔,有一種黨委就是我,我就是黨委的犧牲精神。”

這時,方玉成從后面主席臺上拿來一張紙條,不知道是哪位領導寫的,遞給了常寧并示意他回答問題,常寧頓了頓,清清嗓子繼續說道:

“有位首長問,你是怎樣預先制訂了抗臺防洪預案并具體落實的,同志們,我簡單介紹一下,水洋鄉是我的家鄉,那里長年缺水,連一條常流河都沒有,大多數鄉親都不會游泳,由于地形關糸,一旦有臺風正面登陸,勢必會帶來特大暴雨而造成嚴重的內澇洪災,廣大群眾的生命就會受到嚴重威脅,所以,我們黨委一班人,因地制宜,一切從實際出發,以保生命安全為第一要務,預先對各種危急情況作出估判,并制訂應急撤離措施,把責任落實到每一名干部黨員,各行政村和單位領導有應急處置權,并組織一支得力的民兵應急機動分隊,一旦災難來臨之際,不等不靠,自救為主,提前、迅速、安全的轉移處于危險境地的群眾,事實證明,這種措施是非常有效的,我們水洋鄉當時有百分之八十的房屋被淹,但沒有一個村民因臺風和洪災而死亡。”

說到這里,常寧知道該結束了。

“各位首長,同志們,我個人取得的一點點成績,離不開黨的培養,離不開領導和組織的關懷支持,離不開同志們的關心幫助,我一定會繼續努力,戒驕戒躁,為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宏圖偉業,做出自已應有的貢獻……此時此刻,我很想把手中的鮮花送給一個人,并通過他送給正在南疆前線浴血奮戰的勇士們,他們,才是我們這個時代最最可愛的人,我的發言完了,謝謝大家。”

常寧離開發言席,把手中的鮮花遞到常衛國手上,臺下又是一陣熱烈的掌聲,常衛國向著常寧一個立正敬禮,莊嚴的接過鮮花,然后,兩兄弟又一次長久的擁抱。

上午的慶典終于結束了,常寧拉著常衛國,準備找個地方好好的聚一聚,一位工作人員從人流中擠過來,走到常寧面前說道:“常寧同志,首長請您過去一趟。”

常寧心里一怔,下午還有專題報告會和各種活動,寧老爺子不會這么性急吧。

常衛國見狀便道:“哥,你趕快過去吧,我們以后再聯絡。”

常寧點點頭道:“行,反正要在京城待一個星期,有的是時間嘛。”兩人交換了在京城的臨時住地,便匆匆的分了手。

大會堂的一間休息室里,坐著團中央的兩位領導,方玉成和關琳,還有一位六十歲左右的長者和一位四五十歲的領導,方玉成和關琳也都快四十歲的人了,分別是中央委員和中央候補委員,身份當是高級干部了,卻只能在那位長者面前恭恭敬敬的站著,常寧心一凜,雖然不大喜歡讀報看電視,卻還認得出,老者就是主管全國農業水利和抗災救災工作的劉付總理。

方玉成介紹道:“小常同志,這是劉付總理,這是農業部的洪部長。”

常寧筆挺的站著,恭敬地說道:“劉付總理,您好,洪部長,您好。”又向方玉成和關琳說道:“方書記好,關書記好。”

劉付總理打量一下常寧,贊許的點了點頭,“小伙子,挺精神的嘛。”

常寧略顯局促的笑笑。

劉付總理微微一笑說道:“小常同志,那個條子是我寫的,可是你為什么不多說一點呢?我和洪部長看到內參上你的文章,今天是專程來向你學習的,你們那個呂太良付省長,死攥著你不放,太小家子氣了嘛。”

“報告劉付總理,我,我沒什么說的,我們領導臨來的時候吩咐過,不讓我隨便說話。”

劉付總理問:“哦,為什么?”

“他們說,我,我這個人嘴上跑火車,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亂彈琴,一派胡言,”劉付總理擺擺手說道,“年輕人就是要敢于嘴上跑火車,他們想跑火車,也跑不起來嘛。”

洪部長笑著說:“小常同志,由我們農業部牽頭,六部委聯合正在京城召開全國抗災救災經給交流會,劉付總理指名要你參加,做一個專題發言,你好好準備一下,時間定在后天下午,到時候我派車來接你。”

常寧猶豫著說道:“可是,洪部長,我,我一點準備都沒有,我,我怕說不好。”

洪部長搖搖手道:“沒關糸,就詳細說說你在去年二十三號臺風登陸之前之后所做的工作,不要緊張嘛,又不是做什么學術報告,劉付總理不是說了么,我們大家都喜歡聽你的嘴上跑火車,到時候你就大膽的跑,保證不會有人制止你。”

劉付總理也微笑道:“小常同志,你們之江的呂太良明天上午到,你可以和他商量商量,總之,你后天必須到位,必須發言。”

常寧當然不敢再猶豫了,挺挺胸膛說道:“是,請劉付總理洪部長放心,我一定好好發言。”

一旁的方玉成笑道:“兩位領導可真會抓差,我們也要安排小常同志作專題報告,這可怎么辦?”

洪部長說道:“方書記,不是我說你們,小常同志是我們農業糸統的人,是你們硬拉過去的,我們只是在撥亂反正而已。”

劉付總理笑瞇瞇的說道:“小方,小關,你們共青團,歷來就有墻里開花墻外香的光榮傳統嘛,讓小常去全國抗災救災工作經驗交流會上作專題報告,也是你們共青團的光榮,告訴你們一個小秘密,洪部長早就看上小常同志了,要不是那個呂太良捂著攥著,小常早就是農業部大院里的人了。”

又說了一陣,常寧告辭出來,正想著怎么回京西賓館,卻又被追上來的關琳叫住了。

常寧急忙問道:“關書記,您還有事嗎?”關琳的長相很象杜秋蘭,嬌巧玲瓏,就是年紀稍大一點,“小常,方書記讓我交待你一件事。”常寧恭敬道:“關書記您說。”關琳道:“你記住,你是我們團中央樹立的標兵,你可以去農業部作報告,但千萬不能答應調過去。”常寧心里直樂,真是祖墳冒青煙了,怎么一下子成了香餑餑了呢,“關書記,我不明白您的意思,我,我本來就是農業糸統里的人啊。”關琳壓低了說話聲音,好象怕這走廊上有人偷聽似的,“小常同志,告訴你也無妨,方書記正和你們之江省有關領導商談,準備調你到團中央工作,所以,你不能答應別的人。”

暈,這是常寧告別關琳出來后的第一個感覺,不想待在京城的人,卻被兩個部門搶著要,問題有些嚴重了,得趕緊想轍,真要是留在京城工作,大青山里的老娘會發瘋的。


上一章  |  宦海風云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