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時明月第3320章 外籍的大宋懷遠將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宋時明月 >>宋時明月最新章節列表 >> 第3320章 外籍的大宋懷遠將軍

第3320章 外籍的大宋懷遠將軍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赤虎  分類: 兩宋元明 | 歷史 | 北宋 | 趙興 | 蘇軾 | 汴梁 | 杭州 | 黃州 | 赤虎 | 宋時明月 
第一部華麗的前奏曲第三部大軍閥的狐步舞趙興歪著頭考慮了片刻,帶著一臉真誠的笑建議說:“閣下,不如這樣吧:我知道巨港外有許多小島,我的船隊干脆購買下其中一座小島,作為公開的交易地……”

趙興拖長了調門,等待那位王叔回答,那位王叔稍稍考慮了一會兒,又問:“宋國的大人,你愿意為這次交易付出多少稅收?”

這名三佛齊人不是問趙興愿意為購買小島付出多少交易稅,而是詢問趙興為整個宋船隊愿意付出多少稅收。

十一世紀的三佛齊是南洋香料的交易中心,他們的國家盛產香料,除此之外,沒有什么別的出產。所以三佛齊規定,每只進港交易的船都需要納稅,納稅額為貨物的一成三。這個比例比宋朝規定的市舶司交易稅略高,但由于香料貿易巨大的收益,商人們也愿意支付這筆稅收。

趙興回答的毫不猶豫:“我是來巡視商路的,各國的法律都要遵守,該交多少稅我們可以商量,我以為,按我宋朝的十中抽一稅率支付,比較合理,王叔以為如何?”

王叔的神態頓時輕松下來,他低聲呢喃幾句。翻譯一不留神,便將他的自言自語也翻譯出來了:“這位王叔說,三佛齊正在跟駐輦國交戰,他們國家的財政吃緊,原本以為大人是來趁火打劫的,沒想到大人確實是來自那個傳說中的君子國,只要您肯交稅,一切好商量。\一成三的稅率與一成差不了多少,他做了,答應你了,只是……”

那位王叔原先只是低聲自語,見到翻譯不自覺的轉述他的話,他開始接續上來。正式對趙興回話:“宋國大人若是愿意遵守敝國法律,照章納稅,何必要停留在外面的小島上,我聽說以北的海域正在設立宋人的貿易自治領,敝國愿意仿造這個例子,專門劃出一塊地供宋商居住,這個建議.......”

趙興目光閃了一下,連忙一指艙房里地一名從事,吩咐:“你跟他去商量去既然是自治領,它的管理就應該由商人們自主。你把這消息通知商人們,讓商人跟他洽談,所有的洽談過程你都必須在場,告訴他們,我在他們后面,給他們提供保護。”

這件事,趙興本來想自己親手操刀,但他眼角瞥見艙門口一名軍官欲言又止,趕緊把這位王叔打走。讓那名軍官上前說話。那軍官躬身匯報:“大人,懷遠將軍、寧遠將軍登船拜訪。”

趙興詫異的揚了揚眉。陳不群這幾年精力主要在南洋,他了解的比較多,趕緊解釋:“老師,這兩個頭銜是我大宋用來封賞外夷的!”

趙興“哦”了一聲,稀奇的問:“本地居然有我大宋的官,我怎么不知道?”

陳不群躬身回答:“老師,上次出海,我們只是從巨港外面路過。\老師的目的是前往歐洲。所以沒太了解這里地事情,后來我了解了一下三佛齊。阿拉伯語:Zabad,爪哇語:Samboja。唐代古籍又稱室利佛逝(梵文SriVijay)、佛逝、舊港、巨港。漢朝則將稱其為葉調或耶婆提。

200年前,一位印度人在此建立了佛教國家岳帝王朝(Sailenra)。不久。岳帝王通過婚姻關系,以國王母親是三佛齊公主的名義,繼承了三佛齊的王位。兩個印度國合而為一,成為海峽強國,穿行海峽的船只都必須向它納稅。

(宋神宗)元豐二年(107年)七月三日,三佛齊占卑使群陀畢羅、陀旁亞里來貢方物,陛下賜白銀一萬五百兩,封群陀畢羅為寧遠將軍,陀旁亞里為保順郎將。(宋哲宗)元佑五年(1091年)三佛齊人皮襪又貢,得封為懷遠將軍。

老師,我上次過來,那位懷遠將軍皮襪曾接待過我,先帝神宗陛下封賞的保順郎將陀旁亞里已逝,寧遠將軍群陀畢羅已老,那位懷遠將軍皮襪昔年得先帝賞賜,將賜金在泉州購買了三船瓷器、茶葉、絲綢,回國后,立成豪富,現在正在悠哉悠哉,享受富豪生活。”

趙興從陳不群的話里聽出了端倪,他反問:“你是說,這位皮襪在三佛齊國內沒有任何官銜,他也就是一個商人……也就是說,這廝當初遞交的國書是自己寫的。\”

陳不群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笑容,趙興又自語:“元五年,我在杭州做推官,我怎么會不知道這件事?”

陳不群催促:“大人,這位皮襪將軍素來照顧宋商,不要讓他等久了。”

趙興擺手:“快請!這是兩個機靈人,快請,我要見見。”

真實地歷史上,三佛齊曾經有數次朝貢宋朝的歷史,然而,三佛齊卻沒有記錄自己派出外交使節前往宋國遞交國書,以此推測,這幾位貢使有很大地可能是假冒的。而宋人最后也自己認識到了這一點,南宋末年,有宋人在諸藩制中隱約提到了這幾位貢使,采用的字眼卻是“三佛齊商人某某來貢”。

皮襪是個大胖子,群陀畢羅是位老胖子,兩人氣喘吁吁鉆進趙興船艙,他們一身綢緞,十指除了大拇指,其余的指頭都夸張的戴滿了戒指,左右各有一個長相俊秀的小廝扶持,這兩個小廝的相貌,即使以宋朝的標準來看,也算是清秀,唯一地遺憾是皮膚太黑。

一番寒暄過后,皮襪先開口,這廝大概與宋商混了久了,膽氣也壯,面對趙興這個頭銜多地嚇人的宋國高官,居然一點不怯膽,他帶著微笑,用平等地口氣說:“大人,我剛才進門的時候,碰見離疊華王叔正在跟商人們商量,籌備建立貿易自由領地事情,大人需要三佛齊方面的幫助嗎?我二人熟悉三佛齊事務,可以在三佛齊國內給宋商提供很大地便利。\”

趙興高興的擊掌:“太好了。我正愁三佛齊國內缺一個人,二位肯擔綱,沒說的,你二位就以懷遠將軍、寧遠將軍地頭銜,出面與三佛齊國內打交道……順便問一句,您二位擔任的是大宋的官銜,我可以確認一下嗎,你們是宋官嗎?”

趙興這句詰問實際上是在問:當有了糾紛的時候,這兩位擔任宋官的印度商人,是傾向三佛齊。還是傾向大宋商人,其中的意思不言而喻。

老胖子、寧遠將軍群陀畢羅一聲輕咳,皮襪趕緊讓開身子,群陀畢羅嘶聲慢悠悠的說話,半天不見翻譯動作。

趙興有耐心,他知道這種說話方式是印度最高種姓婆羅門族特有的、顯示自己高貴的方式,其國內將之稱為“雅致”。這種說話方式把每一個音節都拖得很長,常常是咿咿呀呀半天才說完一個詞,聽的人費勁。說地人興趣盎然。

許久,翻譯終于動嘴了:“他說:長久以來。他們都享受到宋國帶給他們的好處,許多宋商來這里交易,都希望能夠通過他倆與當地商人進行溝通。\大人這次帶領強大的水軍兵臨巨港,他們兩個人想過來看看,能有什么可以效勞的。

一向以來,他們兩人的信譽都可以保證,希望大人一如既往的信任他們……”

趙興等了不耐煩了,他一揮手。對翻譯說:“我是軍人。喜歡直爽的言語,你告訴他們。我之所以問,是希望得到一個明確的表態一個承諾。而不是含含糊糊的隱喻。”

那老頭聽完翻譯地話,慢悠悠的答了一個音節。翻譯解釋:“他說:佛陀作證!他們知道自己地立場。”

“什么立場?宋人的立場,還是三佛齊的立場?”

這次翻譯回答的很快:“他答應了,答應以宋人的立場處理自由貿易領的相關事宜。”

趙興轉向陳不群:“我知道了,這兩個人跑了一趟宋國后,回國作了座商,專門替宋商做中間人……翻譯,這些話不用翻譯……我猜他們原先上下其手,從中匿下了不少提成,這次看我們不理他們,擔心我們把他們甩了,所以特地找上門來。”

陳不群一咧嘴:“這不就是老師所說的物流概念嗎?他們控制著三佛齊當地的物流網絡,我宋商要想把貨物盡快鋪出去,就得找他們,無論他們要多少手續費,我們也只能認了!”

趙興點了點頭,認可了陳不群地說法,他轉而向翻譯反問:“你問一下他,三佛齊與駐輦國地戰事如何換懷遠將軍皮襪來回答,那老先生說話我聽的太累。\”

這次皮襪回答地很快:“最近一場戰斗生在彭亨,我們失去了細蘭一個幫,更加糟糕的是,東爪哇國也開始與我們交戰,我們國內地軍隊全面吃緊,大人若是駐軍巨港,將你雷神的武器安置在城頭,想必國王很高

細蘭是宋人對斯里蘭卡地另一種稱呼,那個島上現在是呼魯納王朝統治的地方。趙興眺望了一眼港口,沒有回答這兩人關于在巨港城頭布設大炮的說法,他興趣盎然的望著巨港,有點躍躍欲試:“這么說……難怪這巨港里面如此空虛。”

十一世紀的三佛齊是一個難以想象的強大帝國,依靠從宋商頭上抽稅,細蘭的勢力延伸到呼魯納王朝(錫蘭島)及印度東岸。其擁有包括彭亨、吉蘭丹、日羅亭、登牙儂、潛邁、蘭無里、細蘭等國在內的十五個屬國,可謂中國海上咽喉的霸主。

然而,駐輦國的勢力也不差,為了爭奪向宋商的征稅權,駐輦國頻頻動大規模戰爭,不久前曾經打到了巨港門口,焚燒了部分巨港的港口設施,在這個敏感時刻,趙興這支龐大的艦隊出現在巨港門口,而三佛齊國內偏偏抽不出與之抗衡的力量,可以想象三佛齊的驚慌。\

陳不群明白趙興的意思,招手喚過來一名軍官,毫不掩飾的吩咐:“把這消息告訴商人們,告訴他們,跟離疊華王叔討價的時候,不妨要價高一點。”

那翻譯也有眼色,經過這陣子短暫訓練。他完全明白了什么時候該翻譯,什么時候保持沉默。陳不群說這話的時候,趙興眼睛盯著那兩位三佛齊人,看見老顯得不慌不忙,皮襪顯得很急切。

陳不群說完話,現趙興的關注,緊張地問:“老師以為,他們懂得宋語?”

趙興慢悠悠的回答:“那老頭并不考慮,婆羅門族自詡為世界上最高貴的種族,他們不會學習別族語言。至于那皮襪……”

趙興把目光定在這兩人的手腕上,這兩人手腕都纏著一團線繩編的手鏈,這個手鏈被成為“圣線”。印度三大最高種姓的男性有一個明顯的標志,就是佩帶“圣線”。“圣線”由3股擰成,婆羅門男孩佩帶棉線,剎帝利男孩佩帶亞麻線,而吠舍男孩佩帶毛線作為高種姓的標志。

皮襪手腕上纏的是一團毛線,看來是位高種姓的貴族。趙興又把目光轉向這兩人帶來地小廝,他們手上纏的是麻線。

趙興慢慢的說:“我很好奇。\吠舍種姓的皮襪經商,是因為這一階層本來就是商人。你帶的侍從是武士階層剎帝利。為什么,你一個婆羅門族也去經商?”

趙興這話問的是老、寧遠將軍群陀畢羅。

老沒回答。皮襪搶先解釋:“大人,連年的戰爭已經使我們高種姓失去了供養,有時候,我們不得不為自己謀一條生路這年頭,高貴也要吃飯。”

趙興點頭:“說的是!高尚也要吃飯……就這樣定了,我相信一個婆羅門的承諾。”

陳不群趁機煽火:“兩位不知道吧,你們面對地是我宋國第一將領。凡屬我大宋的軍人。都歸太尉大人管轄,寧遠將軍、懷遠將軍。恰好也在大人地管制下。”

陳不群這是在忽悠兩名三佛齊人,但他這么一說。那位老躬身施禮,臉上帶了一點謙卑:“我的大人。能否到舍下盤桓數日,以便讓我能夠招待尊敬的大人?我的主官?”

趙興一擺手:“招待就不必了,我最想知道的是,三佛齊與駐輦國那場戰爭,現在,交戰雙方打的怎么樣了,我剛才好像聽說,三佛齊吃了大虧?”

皮襪臉上露出悲憤之色,回答:“往年交戰,不管勝敗如何,我們的戰士都能贖回一部分,但七年前,駐輦國與我們那場水戰,我國超過二十萬青年葬身于大海,從此后,我們只能疲于應付駐輦國的瘋狂攻擊。\”

趙興插嘴:“一戰喪失了二十萬青年,難怪國力削弱地很快……你剛才說戰斗在細蘭進行,交戰雙方情境怎么樣?”

“我們出動了三十二萬兵馬,有七個屬國助戰,而駐輦國出動了四十萬兵馬,助戰地屬國達到了十九個,這場戰事對我們很不利,細蘭總共三十一個幫,我們已經失去了其中的二十二個。”

細蘭地幫,也就相當于大宋國內的一個小村莊。

趙興與陳不群相互看了一眼,陳不群表態:“我們這次南下,是因為前段時間,宋商在細蘭附近地海域頻遭劫掠,故此,我們打算去細蘭海域搜剿海盜,并維護我大宋商人通商的權力,既然細蘭是你們地屬國,我希望三佛齊國王能夠通知細蘭一聲。”

陳不群這話里有一個漏洞,這兩位明明沒有三佛齊官職,陳不群卻向對待國王使節一樣一本正經的表達自己的訴求。翻譯將他的話翻譯過去后,對面的兩人居然眼睛也不眨的應承下來。皮襪語氣輕松:“原來如此,我們一直在猜測,這支強大的水軍來我巨港門口打算做什么,原來如此。兩位大人放心,我們一定向國王表達你們的要求。”

那位老又開口說了幾個字,皮襪馬上解釋:“作為一名宋官,站在你們的立場上,我猜測,國王沒準會請求你們以盟軍的形式助戰大人,這是個好機會,反正你總要選擇一方開戰,有細蘭當地的支持,我想。\您的愿望會實現的更順利。”

趙興咧嘴笑了一下:“大宋的炮彈不是免費的,如果國王要求我們助戰,我地回答是:給我們一個幫國,他名下有十五個屬國,把其中一個屬國給我,讓我們宋商建立自由貿易區,我可以幫他擊退駐輦國的進攻,沒準還能從駐輦國手里奪回幾個屬國。

這樣算起來,他不吃虧,只要給我一個屬國。換來一個世仇的削弱,相信他愿意做這筆交易。”

陳不群插嘴:“不如就呼魯納吧,我比較中意那個小島。”

趙興也假意附和:“沒錯,那個小島,只要一支水軍駐扎,就可以讓登陸徹底絕望。”

皮襪搖頭,深深的嘆息:“細蘭不好,那里離巨港太遠,它的崛起會影響巨港的繁榮。我寧愿幾位在巨港附近尋找土地。”

趙興壞笑的問:“你又不是國王,怎么知道國王肯在巨港附近給我們土地?這些事情可不好說。最好有個概數再做細談......”

皮襪意味深長的笑著……剩下的時間是垃圾時間。皮襪就自己感興趣的自治領管理問題出了無數詢問,趙興解釋了自治領地管理體制,雙方在和平共處,友好互助的原則下彼此交流了對國際局勢的看法,并就一些重大的國際問題達成了一致……

這兩人等到日落時分才告辭,他們走后,陳不群不安的詢問老師:“老師,他們提到在巨港附近給我們一片土地。你認為這種可能性有多大?”

趙興嘿嘿笑著:“我估計這才是他們的真實愿望。”

“不能吧。這可是王都附近,是巨港。它被宋商稱之為巨港,正說明它的繁榮與巨大……怎么會?”

趙興記得。似乎南洋一帶的土人都不太珍惜土地的歸屬,想當年。葡萄牙人抵達印度,印度地土王也隨手指了一下海邊的一片土地,由葡萄牙人建立貿易區那個地方叫古奧。

三佛齊也是這樣,他們地國王對屬國的統治是犧牲的,只要屬國按時交納稅賦,對外戰爭中肯派遣士兵助戰,那么它就是一個合格的屬國國王這也許是南洋島國共有的形態,小島相隔太遠,不便于實施統治,于是就成了這樣松散的模樣。

西班牙人后來到了巨港,也是在這片土地上、在巨港附近得到了一片土地,從此,吉倫坡出現了。

三佛齊現在正在兵力吃緊,但這片地勢實在好,只要宋商來往不斷,三佛齊的國庫就永不回空虛。他們現在最需要的是緩上一口氣,只要他們有喘息之機,不要三五年就能恢復國力,繼續與駐輦國爭奪對宋商地征稅權。

而在趙興看來,讓一個地區出現兩個勢均力衡地對手,更有利于宋商左右逢源,來自現代的趙興能不會搞那套拉一個打一個地手腕。而誰強制衡誰,這是老掉牙的手段。駐輦國如今正處在上升階段,打地就是它。

就這個問題探討了一會兒,陳不群望望港口方向,說:“想必明日一早,那位國王會邀請我們入港……老師,可我擔心,我們如此大張旗鼓的開進南洋,會不會讓對手早有準備?兵法云,兵貴神速,我們在這耽擱太久了,我怕有所耽誤……”

趙興敲敲桌子,回答:“一個集權制國家,最鮮明地特征是:不容易被征服,卻容易被統治。一個集權國家,它國內的民眾習慣了服從強權,而統治為了維持自己的王位,會集結起全部力量,對抗外敵,但當他們知道外敵不可戰勝的時候,他們服從的也快。

南洋這些小國多數是奴隸制國家,阿拉伯也是如此,我們一路大張旗鼓南下,就是讓所有的敵人集結起最強力量,而后我們一戰定勝負,徹底擊倒那些敵人。”


上一章  |  宋時明月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