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時明月第3243章 亡國之君的眼淚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宋時明月 >>宋時明月最新章節列表 >> 第3243章 亡國之君的眼淚

第3243章 亡國之君的眼淚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赤虎  分類: 兩宋元明 | 歷史 | 北宋 | 趙興 | 蘇軾 | 汴梁 | 杭州 | 黃州 | 赤虎 | 宋時明月 
第三部大軍閥的狐步舞


趙海的說法讓蘇軾很高興,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所有讀書人心中的夢想。前有一個大詩人李白就是一個仗劍行萬里的偶像,趙海的話正對他們的胃口,連一向穩重的黃庭堅都笑著調侃:“你要做一代劍俠,可對不起你的父親,你父親在海外給你圈了好大一片地方,你走了誰來管那片領地呢……不過,聽說那片領地的出產很豐厚,你這輩子倒不缺游山玩水的錢。”

小海眨巴著眼睛說:“那片占城國領地我是輪不上了,估計個個小云也不用操心。嫡父定下一整套管理規則,程爽哥哥又將那領地管理的很好,他不過做個木偶,逢年過節坐在那個位置上,等大家朝拜就行了。

這種生活實在令人發悶。師公,幾位師叔,你們不知道,我去過長門、去過耽羅島,在哪里,我坐在椅子上動也不能動,要做出威嚴的樣子,不笑不語,眼看著奴仆一個個從我椅子前走過,向我鞠躬、向我諂笑、向我搭訕……我都快憋死了,就想什么時候能甩手離開。

嫡父,我不要做長門之主,也不想要耽羅島,要麻逸勃泥什么的,我只想隨心所欲地走走,四處看看,累了就住下,煩了接著走,操心的事情讓別人干,不行嗎?”

秦觀、張耒鼓掌大笑:“我等終于見到了趙離人的聰明勁了。離人,這孩子不簡單,這才四歲,已經出落的如此古靈精怪。”

蘇軾可算找到話題了,他順勢說:“離人。剛才這孩子談到管理規則,你瓊州島那片基業是怎么回事?那處基業,官府不知,難道你想瞞一輩子嗎……”

趙興搖搖頭:“老師,官府怎么可能不知道呢?你高估了我的保密能力,那片基業瓊州島的官吏也是知道地,只是他們瞞下那片碼頭區。私分了我上交的稅金這事對我有好處,所以我只稍稍加以引導,哈哈,廣東已是指射之地。海南更偏,那些官員撈點殘羹,順便幫我隱瞞一下,我何必打破他們的飯碗。”

蘇軾吃了一驚:“私分稅款這事可鬧大了!”

趙興回答:“當然。剛開始,那片碼頭只是一片小產業,我將稅款交納給地方官后,稍稍暗示了他們。他們將這筆稅款吞下了,以后碼頭區越做越大,但地方官已經騎虎難下。因為事情一旦揭露開,以前他們瞞報的稅利都要吐出來。而且這是大罪,前幾任的官員一個都跑不掉,所以,后面幾任官員只能跟著瞞下去,希望大家都不知道。

這是連續幾任官員與我一起努力的結果,在我來說。\\\3Q中文\\那個船廠的許多宋商都是滯留海外,逾期未歸地宋商,還有一些雇員是外藩商人,這與大宋法律相沖突,我當然不愿意輕易讓官府毀了這片基業。

現在我地位越來越穩固,我正想著找個辦法將那片基業化暗為明嗯,這些動作。需要老師走開后才好動手,我準備用開發瓊州島的借口,逐漸將那片基業公之于眾……”

晁補之是積年老吏,趙興話中的暗示他聽明白了,馬上驚問:“離人已經把手伸入廣西了?那瓊州可屬廣西管轄,莫非你已經可以任命瓊州府的官員了?”

趙興點頭:“張田攻占大理國后,我在吏部地朋友已經給我傳來信,說是滅國大功。非要重賞。張氏將門算讓張田承襲開國公的爵位。立他為當家門主。朝廷也準備提拔張田為樞密副使,調回京城任用。而我舉薦的廖正一將擔任廣西轉運使。如此一來,今后兩廣地帶,由我們做主了。”

蘇軾眉頭一皺,剛才趙興的那番回答打消了謀反的嫌疑,但現在趙興的回答,意圖分明是“割據”。

腦海中念頭轉了一下,蘇軾想起自己罪官的身份,想到現在自己的生活全憑這個徒弟照應,他又把多余的話咽了回去。隨即,蘇軾這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心懷放開,他哈哈笑著,回答:“我早聽說廣南戰艦威風,這次我去占城,離人弄我一艘戰艦坐坐,少游(秦觀)也一起去,我們好好寫幾首詩詞,品鑒一下廣南風物。”

還作詩……黃庭堅皺了一下眉,擔心地看了一眼趙興,趙興輕輕搖頭,表示無所謂,黃庭堅輕嘆一聲,不再說話。

黃庭堅等人居住在趙興府邸,這已經是廣南公開的秘密。這四個人原本就是趙興用兩千萬賦稅換來的,所以他們抵達廣州后,趙興并沒有放他們去朝廷規定的貶謫地。剛開始,大家還要對這件事遮遮掩掩,時間久了,朝廷隱約聽到風聲卻沒有責怪,于是,大家也就放開了。

現在秦觀再去勾欄瓦舍流連,已無需趙興派兵保護。對這四人在廣州的行為,朝廷完全在裝耳聾。趙興則小心翼翼,避免觸及朝廷底線。

而蘇軾的情況跟蘇門弟子不一樣,蘇軾是朝廷重點監管地對象,如果蘇軾出去,隨手寫上幾篇名流千古的詩詞,讓大家都知道,蘇軾在朝廷的監管下還能游山玩水,而且還是跑到外國去游山玩水,這事兒可鬧大了。

黃庭堅的擔心也在于此。\\\3Q中文\\\

趙興卻以為,蘇軾是個閑不住的人,待在海南,那里窮山惡水,關鍵是沒有人能夠跟蘇軾談上話,這樣的日子日復一日,委屈了蘇軾的才華。而金蘭城是趙興插手越南事務地杠桿,必須讓那片地方有著不同于越南的文化。所以他需要蘇軾的才華,過去震一震那些蠻夷,此外,讓蘇軾去轉一圈,享受外方讀書人的敬仰與崇拜,也是件有益身心健康。一舉兩得的美事。

至于蘇軾出游的消息會傳到大宋……趙興估計,按現在的信息傳播速度,只要他稍加控制,國外地消息傳回大宋境內,至少需要一二十年,等一二十年后,趙興已經不怕別人指責了。

“我在金蘭城建了一所學堂。專門向外邦學子傳授圣人之學,老師這次去就是主持學堂地揭幕儀式,少游兄去幫把手,正好將此事弄地轟轟烈烈。這事即使傳到朝堂那里,老師啟迪外邦士子心慕王化,也是史書上大書特書的事情,怕什么!”趙興懶懶地說:“等老師回到瓊州,我把該換地官員都換了,以后老師想住瓊州就住下,不想住就來廣州,保管瓊州官員還正常報告老師在昌化軍的消息。”

蘇軾搖搖頭:“我不知道離人有何打算,但待在廣州,我卻不敢行走在光天化日之下。否則會給離人惹來麻煩。還不如在瓊州,每日還可以去海邊散散步……如今瓊州衣食不缺,還有一群學子向我求學,這日子也算是悠閑,就不麻煩離人了。”

大堂口,程阿珠與廖小小探頭探腦。她倆是想詢問廳堂里的拜師禮節做了沒有,但禮節上又不能闖入堂中詢問,趙興五歲地小女兒小婕沒有顧忌,她施施然的走進大廳,拉著小弟弟的手,轉臉向父親詢問:“嫡父,儀式進行完了嗎?清照姐姐約我去逛街。我已經等急了。”

不僅她等急了,門外還圍了一堆幕僚,趙興低頭操起小女兒,沖兩個兒子擺了擺手,程阿珠進來牽走大兒子,兩個小的便跟著廖小小出府,而后,幕僚們魚貫而入。他們先是向蘇軾行禮。而后與黃庭堅幾位打趣幾句。攤開了公文檔案,一一匯報起來。

趙興這是打算將他在廣東地治政手段克隆到廣西。在座的四位學士也都是官場老手,幾個人商量幾句,不一會,把廣西的事情研討完畢,秦觀起身,邀請諸位:“今天我家老師來廣州,我在廣州春江樓宴請各位,離人也去?”

趙興搖搖頭:“不了,你們一群騷人湊在一起,我一俗人,插不上話。”

秦觀搖著頭,嘆息說:“說起來,離人這幾年官越做越大,詩詞的功夫算是全放下了,多年沒有聽你寫幾首詩,這樣的文人雅會你從不愿參加,真是無趣。3Q中文”

萬俟詠笑著打圓:“章章老大人平生也就三首詩著名,余皆碌碌,我家大人留下幾首詩,已經不錯了……”

說起來,黃庭堅等四人現在的詩風應該一派愁苦,而秦觀更是應該郁悶致死原本的歷史上,心氣高的秦觀正是在這幾年郁郁而終的。但現在,歷史跟原來稍有不同,這四人雖然在貶謫路上,但現在小酒喝著,音樂聽著,風花雪月的,雖然心中也郁郁不平,到那這四人地詩已經脫離了愁苦,感染上蘇軾那幾分想得開的思想。

萬俟詠談到章,剛從大理回來的帥范補充說:“大人,我們的火槍恐怕瞞不過章老大人,火槍隊初建的時候,章老大人曾來巡視,這次大理之戰過后,恐怕章老大人那里會得到消息……”

趙興點頭回答:“不錯,章老大人在上個月已經上了奏折,要求環慶路火槍隊改用廣南的火槍……終于,朝廷終于發現了火槍地區別。從火藥出現在軍中,一百多年了,朝廷終于想到把它當作武器了,這是好事。”

帥范嘴唇蠕動,想說什么,秦觀已經拉著他的袖子向外頭走,嘴里嚷嚷:“快走,把你征戰大理的事情給我們說說,我就不明白,離人到現在還不向朝廷稟報詳細戰況,為的什么?你給我說說。”

帥范讓秦觀拖著走了,一群人簇擁著蘇軾鉆進馬車,馬車鈴鈴的開向廣州,趙興望著帥范的背影,將那句沒說出來的話低聲嘟囔出來:“現在注意到火槍地威力,也比正常歷史提早了一百年。一百年啊,這才發現一項新式武器的威力,這難道不是對歷史的改變嗎?

遺憾的是,憑借朝廷軍器監那幫奴隸匠工,根本做不出質量靠得住的火槍……我不想讓朝廷過早插手,就是擔心這點。萬一火槍被敵軍繳獲了,那可不是一件好事。步人甲到了西夏人手里成了鐵鷂子。值得警惕呀!”

大廳里這時已經沒有人了,趙興這番嘟囔沒有人聽到。

背著雙手走向后院,趙興發現泰森正百無聊賴的坐在后院門口,他沖這位黑人咧嘴一笑,吩咐:“泰森,你已經跟我三年了吧,對了。夫人身邊有兩位黑女同胞,你選一位,我給你們把婚事辦了。”

泰森一聽,咧著大嘴笑了。樂顛顛的跑向后院,后院是程阿珠地住所,他去求程阿珠去了。3Q

趙興順著泰森地腳步趕到后院時,程阿珠正在訓兒子,似乎是小風在大堂內地答話讓程阿珠很不滿意,她嚴厲的訓斥說:“你怎么能那樣回答你父親呢?你父親一身本事,只要你學六七成,這輩子也算吃穿不愁。瞧你程夏哥哥,跟在嫡父身邊不過零零散散一年出頭,現在也是朝堂上一名吏員。你程旺哥哥跟在父親身邊,雖然外面默默無聞,但他掌管地產業,每個月也是幾百萬貫的出入。

你是嫡子,你父親當然要竭力傳授他一身的本事,你要學個六七成。那都不算出息……”

趙興背著手走進院子,樂呵呵地插嘴說:“行了,孩子還小,別給他太多壓力……如今的大宋,局勢不好啊,孩子能做一個守家的人,我已經很滿意了。至于大展宏圖。那是別人的事。”

程阿珠揮手讓孩子退下,又跟黑人侍衛泰森交代了幾句,屏退左右來到趙興身邊,牽著手說:“妾身無用,比不得伊伊娘家地勢力,也比不得小小的官場見識,經營產業也不如胡姬……”

趙興輕撫程阿珠的頭發,愛憐的說:“行了。又說這種話。如今我的基業已成,正想跟你相守到老。何必再說這樣自怨自艾的話……”

程阿珠小聲的補充:“近日胡姬的感覺不對,妾身懷疑胡姬也懷了孩子……相公置下的這份家業,如今小海已經分出去了,大宋境內的產業恐怕全靠風兒了,我擔心風兒過于魯鈍,恐怕守不住這么大地地盤。但愿胡姬也生下個兒子,能幫風兒一把。”

“哦”,趙興喜色上臉:“這倒是個好消息,但愿那孩子繼承胡姬的語言天賦,今后對外交往能幫得上風兒一把,也算是……”

程阿珠這種說法讓趙興欣喜,他這時還不知道朝堂里有人正在打他兒子的主意。

朝堂上,鄧溫伯看著手中的戰報,按戰報上的內容復述說:“夏四月,宋商頻頻來報,訴其在大理境內受到不公正待遇,奈何大雨傾盆,朝廷未作任何指示,致使我廣西、廣東兩府有心無力。夏五月,傳大理境內爆發大規模針對宋商的騷亂,其中多有廣西軍與廣東兵親屬在內,臣等連章飛報朝廷,軍情緊急,為防大理騷亂波及宋境,我廣東、廣西集結兵力嚴防以待。

夏六月,雨稍停,傳大理集兵邊境,廣西經略使張田責問大理,不防引起大理警覺,大理兵淺入宋境試探,我廣西兵奮起反擊,斬首三千,并乘勝追擊。3中文3Q中文廣東經略使、轉運使趙興隨即調兵三千,交付張廣西指揮,張廣西(張田)沿途追擊,可惜使用了錯誤地地圖,誤入善闡府,宋軍遂破城。

此時局勢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兩廣遂添兵大理,大理百姓心慕王化,簞壺犒軍,我軍勢如破竹,攻下大理王都,至此,大理國滅。

臣等二人再次頓首,向吾皇呈現漢時舊郡,幸賴朝廷……吾皇……(省略馬屁話三千字)”

章一聽,笑了:“這文章定是出自張田之手,那個武夫不學無術,說話粗鄙,奏章中語無倫次,可看在他為朝廷開疆拓土的份上,老夫就不追究他了,回頭找幾個翰林學士,把他的奏章潤色一番這可是大宋百年來第一次滅國開疆的奏章,不能讓周邊四夷小覷了我們。”

鄧溫伯插嘴說:“這奏章也有趙離人的風格,他在環慶路上那幾封報捷表我都翻了,一脈相承的不談戰利品,只談開疆拓土。對自己的錯誤輕描淡寫,對敵人地錯誤大書特書。甚有顛倒黑白地風格。瞧,不公正待遇、大理集兵邊境、使用了錯誤的地圖、誤入……偏遠的一個象林郡,我們奪回來了又能干什么,朝廷每年貼補的錢都不止這么多。”

章聽到這,低頭向自己的兒子章援吩咐一聲,章援轉身在桌案上翻動了一下,取出一封信遞給章。章展開信,沖各位大臣說:“這是趙離人四月份的時候給我送的一封信私信,我也就是看在這封信上,才打算不理大理人地抱怨。

趙離人在信中說。大理有數不清地銅礦與銀礦,兩個銅礦的礦藏蘊含量就相當于現在大宋擁有地銅礦出產總和。趙離人打算奪下大理后,裁撤兩廣地區所有地小銅礦,裁撤下來的礦監人員全部調往大理,他預計,奪占大理之后,我大宋每年的鑄幣量能夠增加五成。

五成,就是每年兩百萬貫左右,如此一來,光兩廣之地。我們每年的鑄幣量就能達到五百萬貫。加上茶馬稅、鹽稅、市易稅……我大宋一年能增加約四百萬貫的稅賦,相當于增加一個福建路。”

說到錢,還是一筆如此豐厚的巨款,被大宋捉襟見肘的財政困局鬧的坐臥不安的大臣這才臉上有了笑容,蔡卞是個急先鋒,他趕緊回答:“大理國原先的稅賦是多少?讓趙離人按大理國原先地賦稅加五成上交朝廷。如此,朝廷便許他處置大理……”

章笑了,他揚一揚手中的趙興的私信,回答:“那趙興可占便宜了,他送來的這封信,記錄了大理連年的賦稅額度,最高峰不過一百三十萬貫。嗯哪,便是讓趙離人每年交納兩百萬貫,以他的能力,也是便宜他了。”

許將搶先回答:“那就五百萬貫,他廣東每年上交兩千萬貫,增加一個象林郡,讓他多付五百萬貫,也算便宜他了……”

朝廷大臣商議地熱火朝天。他們不覺得自己這番商議有多出格。實際上,他們討論的是:新占領的象林郡由趙興全盤負責接管。

這是不符合朝廷體制的。但由于新占領的國度,安撫起來很是麻煩,朝廷需要不停的往里頭貼錢,限于目前的財政狀況,幾個官員也知道,派別人去免不了要挖地三尺,進而引起民亂,而讓趙興就近接管,治理幾年,朝廷可能不但貼錢,反能征收到大筆賦稅。

朝廷大臣們討論起來,全忘了這次戰爭是兩廣勾結在一起,不經朝廷中樞書面許可,便私自調兵滅了一個南方小國,而這個小國地國土面積已經相當于兩廣加起來那么大。

樞密院的消息總是滯后了幾個月,他們在朝堂上討論大理的處置問題時,也不知道快手快腳的趙興已經開始往當地派遣官員,有條不紊地接管大理政權。

按宋朝的規矩,這樣新占領的南方州縣,剛開始要采用羈絆的手段,設立羈絆州,由當地人自己管理,每年隨意向政府交納幾個稅錢,甚至不交錢也行,官府照樣認可當地土豪酋長的治制。

目前,連廣西境內還存在許多羈絆州,所以要讓朝廷動手,估計也是先羈絆,等明代到了再規化政府……但趙興一開始就沒打算讓大理成為羈絆州,張田在前頭攻陷王都,趙興這里已經開始在廣西廣東篩選官吏,劃分州縣。

這些新任官員隨著大軍開進大理國內,借用大宋軍事勝利威嚴,強令大理國各部落首領前去廣州接受趙興地訓導。等這些酋長族長一走,地方官員開始清理各州縣地頑固勢力,并挑選各部族中的優秀人才,強迫他們動身前往廣州,在廣州府學接受宋化教育……

大理部落酋長們帶著滿肚子怨氣趕到廣州,從海路押解地大理王也到了,趙興帶著數千大理讀書人,以及兩廣官員,在碼頭上笑瞇瞇的迎接了大理王段正淳(天龍八部中的段譽父親),他垂涎欲滴的沖大理王拱拱手,態度和藹可親的問:“段王安否?”

趙興的問安,在古代中國叫做“宣慰”,是迎接亡國君臣的“六禮”之一。接下來要有人教導他穿戴衣衫大宋滅亡了他,就教導他穿宋式服裝。而后是叫他學會宋式禮節。

趙興還問他“安否”呢,段王聽了這話,闃然淚下:“小國寡民,自問無負于大宋,怎奈天兵忽至,而今寡人國破家亡,還奢談什么安不安,唯不知大王想怎么處置我等亡國之人。”

段正淳這番話是挑撥,他稱呼趙興為“大王”,而且是在迎接他的正式場合上。這話傳揚出去,趙興是個抄家滅族的大罪。但只要趙興表現出一絲惶恐,在這樣的外交場面上,大宋的氣勢就落到了下乘,段正淳接下來便可理直氣壯的責備趙興的“無義”、“不仁”。

趙興臉上肌肉跳了跳,他還沒說什么。身后數千大理讀書人啜泣不止,現場一片愁楚聲。

這些大理讀書人被趙興強迫來到廣州觀禮,雖然他們也為廣州的繁華所震驚,也深深對大宋所創造的文明而敬畏,但這個場面讓他們想起了亡國之痛,這種痛苦自內心最深處發出,讓人情不自禁垂淚兩行。

趙興晃了晃腦袋,笑容帶上了一絲冷酷的味道,但他繼續保持和藹可親的態度,拱手說:“段王何必這么說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內,皇帝之域。況且你所擁有的國,原本就是我華夏故地,是當初中原戰亂,段家不告而取的。今日,只不過是象林郡回歸故國了。

那片土地本來就是華夏的,哪里的臣民原本就是華夏之民,汝竊據王位,隔斷那些熱土,那群百姓與我華夏的聯系,如今他們重歸故土,怎能算是亡國之民,就算是亡也是亡你個人的國,民不是,他們是我的同胞姐妹……

對了,你家臣子高升泰之子高泰明何在?當初你家奪權自立,他父親也篡了你家王位,算是一報還一報。我大宋出兵,也是匡扶正義,是吧瞧……”

趙興把手一揚,指了指身后那無數大理讀書人,淡淡然的繼續說:“千百年來,這些讀書人讀的依然是孔孟之道,從今往后,他們他們回歸大宋,也算我大宋士子士紳的一部分了……在這個萬民歡呼的日子,段王個人失國,何必要拖上大理萬民陪葬。”趙興吸了口氣,大聲宣布:“段王放心,我大宋不殺降王,你的子孫還可以以宋人的身份生活在大宋,甚至當官、做學問,都由他。至少,從此往后他來往我大宋境內,飽覽我大宋錦繡山河,再無需通關文碟,因為他也是宋人了這日子,多美!”

趙興說完,俯身湊到段王耳邊,低聲說:“當然,如果你還有孩子的話。”

稍停,趙興陰森森的笑著,補充:“你不知道我被人稱作惹不得么,如果你不老實,我會讓你后悔活在這個世上。”


上一章  |  宋時明月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