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時明月第2146章 人世真局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宋時明月 >>宋時明月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46章 人世真局促

第2146章 人世真局促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赤虎  分類: 兩宋元明 | 歷史 | 北宋 | 趙興 | 蘇軾 | 汴梁 | 杭州 | 黃州 | 赤虎 | 宋時明月 
第二部優雅的貪官生涯

這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在宋代,有才華的人當上駙馬反而都不快樂,唯有豬頭豬腦的人當上駙馬以后,覺得幸福無邊無涯。書家文學比如王詵,這家伙詩寫的不錯,繪畫也很有水平,在當時頂尖的詩人文豪中很受尊敬,但他當了駙馬之后,整個一生全毀了。因為在宋代,按祖宗之法,駙馬這輩子唯一的官職就是駙馬,不管此人多有才華,他必須以駙馬當作終身職業,討好公主是他這輩子的唯一目的。

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有才華的人都開始自暴自棄,而王詵是其中最惡劣的,他氣的蜀國公主郁郁而終,臨死的時候,神宗親自端湯送藥,并詢問她有什么愿望,公主只是說:“感謝皇兄復了駙馬的官職。”第二日公主便即去世,年三十歲。神宗得知噩耗,未曾用膳即催駕前往,還只看見公主府第大門就傷心哭泣,后來為之輟朝五日。

公主死后,她的乳母為公主感到憤憤不平,將王詵的事情全部揭發出來,神宗正為同胞妹妹的亡故不勝傷痛,聽說之后自然大為震怒,把王詵的八個小妾大打扳子,并將她們分配給士兵做老婆。于是在葬禮之后,神宗便再將王詵貶到均州,一直到宋神宗死后才被放還。

神宗死后,高太后又復還了王詵的駙馬之職,他從貶所南還,在汝上,聽到了一陣熟悉的歌聲。他說:“這是囀春鶯啊!”尋訪之下,果然是當年故人,但佳人已別屬,只有悵然相別,寫了一首《蝶戀花》:

“小雨初睛晚照。金翠樓臺,倒影芙蓉沼。楊柳垂垂風裊裊。嫩荷無數青鈿小。

似此園林無限好。流落歸來,到了心情少。坐到黃昏人悄悄。更應添得朱顏老。”

當時,王詵還頗具感慨的感嘆道:“佳人已屬沙吒利,義士曾無古押衙”他是在慨嘆手中沒有一名黑奴(昆侖奴古押衙),幫他劫走佳人。

駙馬這個職位是個雙刃劍。它既毀了蜀國公主一生,也毀了王詵地所有政治報復,在這場婚姻中,無論王詵與蜀國公主。都是受害人。

王詵的遭遇并不是個例,趙興知道王詵的遭遇后,曾特地研究了與王詵同時代,以及比王詵稍早時代的駙馬,發現凡是有駙馬頭銜的人,幾乎生活的都不愉快。他甚至發現了一個統計數據。截止他所在的年代,大宋朝有三分之一的公主終身未嫁。

然而,民間稱謂上的“駙馬”卻生活很快樂。比如唐棣這廝。原本只是一個小人物,娶得也不是有正式頭銜的公主,只是幾名宗室女,但仗著五位宗室女地威風,他交往的居然是周邦式這樣的才子,甚至到趙興這里登堂入室。要知道,自冬至節過后。趙興這里已經成了杭州才子心目中的圣地。因為這里居住地是當代文忠蘇軾,婉約詞派頂尖人物秦觀。加上蘇軾宴請的客人非名妓則名僧,再加上一名歌壇圣首廖小小,零零總總算起來,可說:論高雅,整個杭州城再找不出第二個場所。

唐棣顯然也知道趙興這座房子意味著什么,他一邊拍著肚子跟趙興搭話,一邊頻頻張望窗外,期待著偶爾走過一位名震天下的大詩人,以便湊巧結識,成就一段佳話。可趙興的仆人動作很快,不一會,就從庫房里提來唐棣所要的貨物,呈遞給趙

一個長扁形的木盒子里面裝著三十多粒寶石,稱在白絲綢上地綠寶石個個都很漂亮,趙興將盒子推給唐棣,他那五位夫人圍上來,嘖嘖驚嘆,卻沒有人伸手。

宋代的貴婦都非常守規矩,知道購買寶石時顧客應該遵行的原則,那就是手決不能碰觸寶石。唐棣在夫人地指使下,拿起一個長長地鑷子,按夫人的指點挑出了五粒寶石,有素面的貓兒眼,有切割成橄欖狀的粒形寶石、方形寶石……

等他挑選完畢,趙興合上了寶石盒,左手一引堆在唐棣面前的是一座書山,一共一百二十冊文稿,收錄了一萬三千九百余幅首飾圖樣,全是宋代出現的各類首飾圖本。

其中,光頭上戴的頭面就有六千余種,項鏈一千余種(電腦閱讀)地花樣,臂釧六百余種,戒指、耳環、腰佩……不一而足。

唐棣張著嘴,愣了半天,拱了拱手結結巴巴地說:“怎的如此多?……趙兄,你收集這么多圖樣干啥?我只需要鑲嵌六粒寶石而已,你給我這么多書,我何時看地完?”

趙興對自己的收藏很滿意,他站起身來,走到拉書冊的小車前,一邊拍著那高高一車書冊,一邊自得的說:“這就是生活,我大宋的生活!收集這些圖冊,花了我一年多時間,一邊收集一邊雕版,如今才雕完了三分之一版面,還沒完,全大宋的首飾圖樣我僅收集了三分之一左右,應該還有更多,但恐怕來不及了。

你問我收集這些圖樣干什么,哈哈,我家的小小姑娘名下有一個印書坊,我打算將這些全部印成書籍,每個圖譜上面都有編號,凡是覺得花樣合適,可以將編號告訴我,因為我這里還有一座模具廠,專門制作石膏模具。只要告訴我編號,就可以從我這采購到圖譜上的模具花樣。

這些都是什么,是文化。是文明。文明就是對藝術的鑒賞力,這是大宋的文明,可不要讓它失傳了……”

趙興說到后來神情有點恍惚,唐棣對此深表理解,他感慨的說:“是呀,我從唐畫里見到許多首飾花樣……不說首飾了,光說那瓷器吧。我家有一尊唐三彩,那瓷尊可是絢麗多彩,可如今怎么也燒不出來了,若是當時也有一個如趙兄般的有心人,何至于令這項絕藝成為絕傳。”

趙興聽了這話,臉上卻沒有任何自豪的表情,因為這時代出版業極其發達,世界第一百科全書也就出在宋代,它叫《錦繡萬花谷》,這套書最全地版本保存在日本。也僅僅是大半套,一百四十余冊而已,而國內只發現了一套,約八十余冊。

相比《錦繡萬花谷》所涉及的層面之多。趙興這套書只是單方面的知識,所以他面對宋人所創造的輝煌,他充滿了謙遜:“這本書只是代表了現在的成就大宋現在的成就,但我相信,有了足夠的信息交流,我大宋匠人們會創造出更多的樣子。我希望這本書僅僅是個臺階。能夠讓首飾匠人從這些圖譜里了解足夠的信息,激發自己的想象力,讓思想插上翅膀。”

趙興像撫摸寶貝一樣地撫摸著那一車書。唐棣覺得。剛才對方將那匣子寶石遞給他時,態度也沒有如此尊重。他順手從車上抽出一本書,上面寫著“天字甲二十四:戒指目”。

面對這些足夠裝滿一車的厚重圖譜,唐棣覺得被里面的文化氣息壓的喘不過氣來,他翻了幾頁手中地書,小心翼翼的輕聲說:“啊,趙兄。我其實覺得祖母綠做戒指。襯不上寶石的光輝,是不是該做的顯眼點。比如簪子、步搖……”

唐棣五個夫人也說不出話來,呆呆的看著趙興從車上翻出三十來本書,塞給自己的丈夫。趙興接著說:“抱歉,這些圖譜還沒有出書,所以無法讓你帶回家去看……哪,這三十多本都是最流行地發簪圖樣,你看一看。”

這時,仆人們已經從庫房提出來象牙骨刀,唐棣已經無心一個一個查看骨刀的形狀,他招呼自己的五名夫人,一人分了六七本書,挑選自己心愛地樣子。

趁著唐棣與他地夫人全神在圖譜上,趙興借入廁的理由逃出會客室,廖小小看到他的樣子,身體動了動,打算追出來,但被淑夫人拽住,只有陳伊伊腳快,她一頭撞了出來,緊緊的拽著趙興的袖子,一溜小跑,邊走邊說:“興哥,給我一個話啊,給我一個話啊。”

趙興摸了摸懷里,懷袋里陳伊伊做的小桃人擱的慌,他掏出小桃人,塞進陳伊伊手里,拍拍陳伊伊地臉,笑著說:“總得有了理由吧這樣吧,今年秋天,我們背后地那座大城堡就裝修完畢,那時,借著搬進新屋的功夫,我就正式迎娶你。”

陳伊伊止住了腳步,眺望著半山坡上地城堡,咬著手指說:“不行,他們太慢了,我需從越國封地再調來三千工匠,嗯,你放心,敢怠工的,我將他剝皮抽筋點天燈,決不讓他好死。”

趙興笑著拍拍陳伊伊的小臉:“小小的人兒,說話怎么如此兇惡,行,你催著點,爭取今年我們住上大房子。”

屋里那一頭,直到日落時分,唐棣才挑好了首飾花樣,臨告辭時,他直恨自己買的寶石少,因為他已經挑花了眼,覺得非有三十多顆寶石才能把他中意的簪子都制備齊整,可惜他的財產不允許。

此后的日子一天天度過,正月的狂歡過后,上到官員,下到百姓,整個國度的情緒都懶洋洋的。二月,陜西地震,這么大的災難都沒讓人打起精神,除了在苦難中煎熬的陜西百姓外,其他人都在懶洋洋的過著日子。

其實,這一年,其他地方的百姓也在焦灼不安中數著日子,元宵節輝煌的太平燈沒有給百姓帶來應有的喜慶。這一年,不出趙興所料,又是一個災年,陰歷三月二十(電腦閱讀)日,亦即公元五月四日,立夏過后第五天,杭州依舊大雪飄飄。在這一天,蘇軾寫下了他在元四年的第一首詩《送錢穆父知越州雪中作詩見及三月二十日》:

雪知我出已全消,花待君來未敢飄。

行避門生時小飲,忽逢騎吏有嘉招。

魚龍絕技來千里,斑白遺民數四朝。

知有黃公酒壚在,蒼顏華發自相遙。

與此同時。蘇轍出使遼國四月后,返回宋國,他這樣描述途經科爾沁的見聞:“奚田可耕鑿,遼土直沙漠,蓬棘不復生,條干何由作,茲山亦沙阜,短短見叢薄。”

遼人沒有在意自己的氣候變遷,所以后代歷史學家以蘇轍這首詩作為依據,認為從1089年開始。科爾沁草原地生態環境從森林草原、疏林草原、草甸草原相間的自然景觀退化為半荒漠化的疏林草原。

其他人看到蘇轍這首詩,對詩中所透露出的情報并沒有感覺,這首詩是蘇轍回京后,回復給蘇軾的。趙興看了驚出一身冷汗。

北方脆弱的生態環境在經過連續兩年的大旱后,已經顯露出加速惡化,這也意味著:戰亂又將來臨了。

喪鐘已經敲響,哭泣的有幾人?

沒人,大家都忙于黨爭。

趙興看不到其他人的動作,只看到蘇軾埋頭于實事。伴隨著春天的來到。蘇軾開始召集團練效用整修西湖,他命人用湖泥葑草筑堤,后人稱之為“蘇堤”。“蘇堤十里柳絲垂”。堤上筑六橋。自南而北六橋名為: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跨虹。故而有“六橋煙柳”一景。

蘇軾在湖中最深處立三塔,做水線標志,此后被人稱之為“三潭映月”。為防西湖淤塞,還規定三塔之內不得種植菱藕。元代時三塔被毀,明朝萬歷年間在現在位置上重建。

若干年后,陳公川在越南西貢也仿建了蘇堤六橋,六橋原名照搬。其中地跨虹橋邊有座小丘。丘上有座筆形小塔直指藍天,塔上著有“寫青天”三個漢字……

蘇軾是個風雅的人。他手下有兩員能干的大將,一個是高俅,一個是趙興。高俅處事精細,他會把蘇軾需要的文書與檔案整理地井井有條,而趙興的強項在于組織。原本的歷史上,高俅負責后勤,蘇軾馬不停蹄、事無巨細的指揮人手進行疏浚工程,但現在有了趙興,他連具體指揮工作也可以撒手了,只需要在大方向上加以指導就行。這讓他有時間繼續風花雪月。

這一年,蘇遁也長大了,五六歲的孩子正是最活躍的時候,加上蘇軾有心讓他跟著趙興以便能夠照顧他多病地身體,所以蘇遁跟著趙興跑前跑后,太陽底下倒曬的很健壯。因為有了趙興的組織,原本需要五個月完工地疏浚工程,現在三個月完工了,當然,剩下地時間趙興也沒讓廂軍閑著,本著有權不用過期作廢原則,趙興讓他們在自家城堡也挖了個小池塘。這座池塘學習明州走馬塘的式樣開鑿。

據趙興所知,明州走馬塘始建于一百年前(端拱年間、公元988年),當時陳矜任明州(今寧波)知府,死后葬于明州南郊茅山。其子陳軒為父守墓,帶著家眷定居墓邊,筑“走馬塘”。“走馬塘”也是個堡壘式建筑,村內居住有630戶人家,約1600余人。在此后一千年間,這座“生態水城”屢遭圍攻仍屹立不倒,一直保存到現代。

有“走馬塘”前例在先,趙興自然也把自家城堡修的固若金湯。水塘平時可當作蓄水池,在城堡被圍困的時候則可提供水源,還可為水鐘提供水源,漿洗飲用、防火滅災、增添堡內景色……明州陳家能在古代想出如此絕妙的主意,真令人欽佩。

由于人手充足,趙興修完池塘后又順手在池邊修建了一座露天式戲劇院。湖水、綠蔭、櫻花、垂柳、哥特(北魏)式石亭、圓形戲臺、加上巨大的城墻倒影,讓城堡顯得美不勝收……

夏末,廂丁們在蘇堤上做最后的修繕工作,趙興從工地趕來,身后跟著蹦蹦跳跳地蘇遁,還有那個黑人侍衛:鐵塔泰森。

蘇軾正在品今年新下地茶葉,今年三月還在下雪,嚴寒凍壞了許多茶苗,這一年,黃河以北的竹林全部凍死,連杭州地梅樹也凍死了很多,所以新茶很是罕見,以至于價格高的驚人。

陪同蘇軾品茶的是秦觀與楊祖仁,還有一大堆官紳,其中。趙興最熟悉的是杭州法曹毛滂,字澤民。這廝與趙興合作最多,最近正緊著巴結蘇軾,打算也列于蘇軾門墻。蘇軾最近倒是稱贊他:其詞情韻特勝”。

此外還有唐棣,他透過趙興總算接觸到蘇軾這樣地文宗級人物,于是他聞叫必到,這樣的場面必定少不了他。

周邦式這小子也在場,他最近已經緩和了態度,跟秦觀走的很近,兩人詩風很類似。湊在一起倒是如魚得水。不過周邦式不像他兄長,他性格穩重,雖然也逛勾欄瓦舍,但從不做出格的事情。有他陪伴秦觀,倒讓趙興省了很多心。

楊祖仁是個“職業小報告”,他做官的主要任務就是不停向朝廷打小報告,因為有趙興這層關系,他現在的小報告主要是事,而矛頭也不是蘇軾了。是趙興這是兩人預先商量好的。

如今,楊祖仁每隔幾天,都描寫出一段非常茍且的趙興泡馬子的情節。在他筆下杭州有名的官妓都曾與趙興發生過零距離接觸。其情節之纏綿,讓趙興一定懷疑,這廝到了現代準是個年輕小說高手。

當然這里面還有趙興地功勞,楊祖仁寫好故事梗概后,都會將信函不封口的交給趙興,然后任由趙興潤色,回頭他再謄錄一邊。然后通過趙興的鰍棧發往京城。這里面很多精彩的段落是趙興添加地。他經過現代文化的熏陶,論起編造茍且細節來。連楊祖仁看了都自覺想象力貧乏。

嗯,如今閱讀并謄錄趙興改過的小報告,已經成了楊祖仁夫婦倆最大的樂趣。宋代娛樂項目雖然多,但按楊祖仁的身份,他又不能處處與蘇軾打成一片,所以只好待在家里,眼巴巴的期待趙興送回來地信函,嘴里整天嚷著:“更新啊,快更新啊。怎么還不更?”

這樣的人,今天都出現在堤岸上,一起品嘗新茶,可見新茶的魅力。

蘇軾品茶,怎能沒有詩呢,在座地都是熟人,他地詩卻是寫給不在場的周安孺,長詩,烏鴉鴉一片字,趙興只看清最后幾句話:“乳甌十分滿,人世真局促。

意爽飄欲仙,頭輕快如沐。

昔人固多癖,我癖良可贖。

為問劉伯倫,胡然枕糟曲。這場面,毛滂是馬屁界的快槍手,別人說不出的話,他馬不停蹄的拍著響亮的馬屁:“醍醐灌頂醍、醐、灌、頂、呀!”

這也是趙興的心里話,他原本也想說這個詞,沒想到毛滂比他地手腳快。這廝地馬屁拍到了點子上,他一說完,滿場全是上下晃動的腦袋。

趙興品味著那兩句詩:“乳甌十分滿,人世真局促這是絕妙好詞,確如醍醐灌頂。”

唐宋人飲茶,以茶湯多沫為佳,沫白如乳,所以常用“香乳”、“細乳”來指代茶湯,“乳甌”就是盛茶地茶器。這兩句詩的意思可以理解為:茶器里的茶湯可以注到十分滿,人生在世卻有種種欠缺,不可能這樣圓滿了。或者,更進一步:滿是茶湯的小小茶杯真是廣大,杯外的人世反而狹小局促。

但是,細細咀嚼這首詩,“乳甌十分滿,人世真局促”的涵義似乎遠不止這些。它的意味說不清但能體會到,真是醍、醐、灌、頂。

在場的歌伎湛琴琴拍著手,沒等諸位招呼,便清唱起來:“明月幾時有……”

歌聲婉轉,站在蘇堤上欣賞蘇詞,眼看著西湖景色晴日嬌媚,雨天幻奇,六橋彌漫于云水之間。兩岸垂柳如少女長發如絲,路旁樟木也厚重如云,遠處三潭在霧霧靄中隱約可見……簡直美不勝收。

蘇軾是個肚里藏不住話的直爽人,他有才,而且知道自己有才,也得意于自己的才華,周圍人的吹捧讓他沾沾自喜,湛琴琴吟唱的蘇詞更讓他熏熏欲醉,等湛琴琴唱完,他得意的問:“我詞與柳學士何如?”(手機,電腦.還可以下載電子書TXT,CHM,UMD,JAR電子書)

網手機問:電腦訪問:

網站分類導航:


上一章  |  宋時明月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