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時明月第2137章 臺下交易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宋時明月 >>宋時明月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37章 臺下交易

第2137章 臺下交易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赤虎  分類: 兩宋元明 | 歷史 | 北宋 | 趙興 | 蘇軾 | 汴梁 | 杭州 | 黃州 | 赤虎 | 宋時明月 
宋時明月第二部優雅的貪官生涯

熱門作品推薦:

趙興當然知道情況不對,他的城堡看守嚴密,平常只有面向碼頭的那一面才開著,有人想潛入城堡,除非藏在貨物里。自從上一個賊出現后,趙興已經重新清理了碼頭工人,但現在依然不能禁絕這種現象,說明管理還未恢復正常,而這種事頻繁發生,也說明他被人盯上了。

金不二又指指地窖大門,詢問:“大郎,要開門看看嗎?”

那扇大門說是地窖大門,其實也就是一樓樓道大門。因為杭州雨水多,為了防止雨水灌入,這門修的還比平常地面高,帶有三級巨大的臺階。門內也沒有地下室,地面甚至比外面還稍高一點。這層房間都被當作庫房,那三階臺階最高一階,高度恰好與板車的車面水平,以方便板車上的貨物直接搬入屋內。

因為屋里裝的都是貴重貨物,所以不像東側的碼頭區將庫房門修的很大,這里原本是當作住房修建的,樓道內是一個個小房間,每個房門都類似民居門大小。不過大門的材質非常堅硬,都是非洲烏木制作的。

通過黃興的描述,可以推測:那些人原本是躺在貨箱里混入城堡的,本打算趁夜鉆出貨箱,潛入城堡隱秘處躲藏起來,但沒想到庫房的大門實在堅固,他手里的工具能夠撬開箱子,從箱子里面爬出來,但對堅固的大門卻無可奈何。

趙興站在門口,還在猶豫。

按理說只要打開大門。抓住竊賊審問一番就能弄清真相,但他心中隱隱有一份不安,這不安令他不敢輕易打開庫房門。

倒不是害怕制不住里面的竊賊,實在是竊賊地身份太令人玩味了。

趙興的貨物運輸是嚴格按照現代物流標準流程走的,誰托送的貨物,從哪個鰍棧經過,各級鰍棧都要在箱子上貼的牛皮紙上做出流水標記,在這樣嚴密的程序下,還有人頻頻想混入城堡,這不能不讓趙興考慮幕后人的能量。

第一次潛入是想通過碼頭混入。這個人鉆入箱子里是需要人掩護的,至少需要一個人把箱子重新釘起來。前一個人的身份沒有查清,后來趙興將碼頭工人分組,進行量化管理。每個人經手的箱子都需要在箱子上打上自己地戳記,這樣一來,還用舊方法從碼頭上潛入,就會查出誰是掩護者。所以他們改弦更張,這次他們直接從發貨人那里下手了。

古代的通訊技術落后,幕后人這么快就能找見一名發貨人。而后從發貨人那里偷梁換柱,往一只貨箱里藏一個人,再運送進趙興的庫房。而且恰好是無需在碼頭上驗貨的貴重貨物這種速度。這種反應力,能是普通人嗎?

皇宮大內?不可能,在古代傳統教育下,真要是朝廷做得事,不可能如此猥瑣,只要一紙詔令,城堡里哪個人不會向皇權低頭。對自己地陛下如實道來。而且這畢竟是宋代。朝廷不可能如此不顧臉面,連續派人潛入。

趙興心里疑惑:我被誰盯上了?

非洲象牙的托運人肯定是海商。這些象牙有的直接在非洲海岸就已經裝訂成箱,箱子的四角拿有暗記的鐵條封扎,直接運入庫里。也有些是在南海交易的,比如越南。這一箱貨物來自福州,它是別地海商向趙興交納的南海通行費用,事先封裝前都經過驗貨,但不知是哪個環節出了錯,檢驗過的貨箱里出現了一個人。

“這間屋子有沒有通氣口?”趙興問。

金不二回答:“沒有,這間屋子原本是按居家設計地,大小亦如一個居室,但里面沒有通氣道,也沒有留灶臺地位置,一旦關上門,蛇蟲難入,因為這個原因,才把那些貨物存放在這屋里。”

趙興笑了,笑的很和藹:“取幾個炭爐來,把大門的門縫全堵上,往門縫里灌煤煙,記著,必須是青青的爐煙,別熏壞了我里頭的象牙。”

里面的家伙如果是從福州登船的話,那么截止今日,他已經在貨箱里躲了三天,吃喝拉撒睡都在那狹窄地箱中,光這份毅力就令人嘆服,能訓練出這樣地人手的幕后主使不是簡單人,趙興寧愿自己不去探究。

“我們被賊惦記上了”,金不二一邊布置人手往屋里灌煙,一邊感慨:“大官人,只有千日做賊,哪有千日防賊,打開屋門,揪出來那個人問問,不就全清楚了?”

趙興嘿嘿笑了:“莫慌!我們做地事很細致,他已經給我們留下了許多蛛絲馬跡,只是我現在脫不開身,但我會派人手追查的,慌什么,他跑不了。”

趙興返回去的時候,節目已經進行到秀秀、崔寧逃出王府。兩人正在一處破廟交談。臺上的秀秀道:“你記得也不記得?”

崔寧叉著手,只應得喏。

趙興剛坐下,廖小小湊近趙興耳邊,細聲細氣的吟唱:“你記得也不記得?”

臺上的秀秀說:”當日眾人都替你喝采:好對夫妻!你怎地倒忘了?“

崔寧又則應得喏。

廖小小婉轉歌喉,輕聲呢喃:“你怎地倒忘了?你怎地倒忘了?你怎地倒忘了?”

趙興訝然:“忘了什么?我忘了什么?”

臺上的秀秀道:比似只管等待,何不今夜我和你先做夫妻?不知你意下何如?”

崔寧憨厚地道:“豈敢廖小小一聲脆罵:“呆子!”也不知道她罵的誰。

陳伊伊聽了這里的悄悄話,回首問:“誰呆?看戲呢,也不消停。要鬧回房里鬧。”

臺上地秀秀潑辣的道:“你知道不敢,我叫將起來,教壞了你,你卻如何將我到家中,我明日府里去說!”

崔寧道:“告小娘子:要和崔寧做夫妻不妨;只一件,這里住不得了……”

“懦夫!”陳伊伊低罵:“想當年我……”她少一停頓,看了一眼趙興,馬上閉住了嘴。

“呀”廖小小捂住了嘴,低聲說:“呀呀呀原來你也是奔來的?”

“去!”陳伊伊咬牙切齒的說:“我哪像你,是個沒嫁妝的人。我的嫁妝是一塊封地,我可是廣源郡主,廣源(今越南廣寧)那塊全屬于我。”

今天到場了許多官宦,廖小小膽氣足。不怕陳伊伊讓她下不來臺,所以她臉貼著趙興,帶著一點仗勢欺人的微笑,細聲細氣的說:“是不一樣,官人可疼我了,我雖然沒嫁妝。但官人也許我開了幾個作坊,掙得幾十萬貫身家,今生也不愁花用。是吧?”

幾十萬貫的小錢陳伊伊都不拿正眼看。她已經沉靜在劇情當中,才懶得跟廖小小爭論呢。

陳伊伊看的入神,并不代表其他地人都看的入迷,有些官員還在四下走動,相互聯絡感情,趙興身邊來來去去過來了許多人,他們都想借這機會跟趙興搭搭話。但看到廖小小那副模樣。覺得不好意思過來打攪。趙興也在借廖小小掩護,謝絕一些不速之客的拜訪。但有些人他沒拒絕,比如焦觸。

焦觸今年捐獻了五百貫,買了一個承務郎的空頭官銜,也算是官紳了,他最近一直在福建,這會,趁著臺上歌聲地掩護,他頻頻向趙興示意,趙興敲了敲椅背,廖小小坐直了身子,端莊的看著臺上的表演,焦觸趁機走近來,坐在趙興身后一張空椅子上。

“昌化軍傳來惡消息,大官人知道了嗎?”,焦觸輕聲問。

趙興輕輕點頭:“昌化軍都巡檢張宛說:新來的貶官到任了,他怕那些貶官看見了昌化軍的情形,回去告發,所以打算向他們下手,我問他都有什么人,可別誤害了好人。”

焦觸輕聲說:“我家的船新近回來,告訴我說張宛已經動手了,新去地三名貶官都已經報了病死。”

趙興沒有回頭,他看著臺上的表演,手在大腿上輕輕打著拍子,焦觸看不見趙興的反應,他低聲說:“怎么好多貶官都起復了,張宛那群昌化軍官員都不肯走,怎么辦?”

趙興頭也不回,他看著表演,嘴里輕聲說:“不一樣地,張宛是武官,是因為戰敗而被貶謫地,不是因為黨爭,這樣的人有可能終身難以回到中原……再說,他也不敢回,他知道的太多,怕離開昌化軍后,我們不放過他。所以,那三個官都一樣不敢回。”

焦觸又低聲說:“劉三的事情我聽說了,張宛那些人,這幾年掙得也不少了,他們會不會像劉三一樣?”

趙興答:“不會!昌化軍總共幾百戶,能戰斗的才有幾十人,而我們那個船廠的工匠就上千,幾千人看不牢幾十人,他們就白吃飯了。

我和張宛他們有個約定,他們再干三年,我會在朝廷幫他們運動一下,給他們減免罪名,那時,就許他們帶著錢回家。三年,他們都等著呢。”

焦觸輕聲嘆了口氣,又望著半山坡那座倭女宿屋,擔心的問:“今天來這么多人,那間宿屋不會有事吧?”

這個,趙興不想回答。他隨著演員地表演哼唱起來,等了一會,他問廖小小:“臺上地那位秀秀叫什么名字?”

廖小小明白趙興說得什么,這時,趙興需要她上來,用親密的姿態嚇退其他人,所以她趕緊貼近趙興,低聲說:“她叫湛琴琴。怎么,官人看上她了,原不是怎么出色地女子……那老頭已經走了。”廖小小后一句話指的是焦觸。

焦觸在趙興出海期間,曾幫著主持那做偽幣場,后來他自覺的年紀大了,兒子也能干了,所以要求回到福州,在兒子身邊享福。這次他來,是因為趙興前面出海,組建南洋聯盟,聲勢弄的很大,卻沒有他的事,所以他借著昌化軍的事由過來探探口氣,而趙興的意思是,既然他退下來了,那么知道的越少,對他越是一種保護。

比如他那座偽幣場,現在已經搬到了耽羅島,山洞中那座工廠已經變成了火炮研究中心,專門利用洞中的潮濕環境配置火藥,而這些是不能告訴焦觸的。

焦觸才走,楊祖仁終于耐不住性子了,他不顧廖小小怎么作出一般親熱的姿態,來到趙興身邊,坐上那張空椅:“離人,我家娘子很喜歡你送的禮物,多謝了。”

趙興聽著對方沒話找話,微微笑了一下,廖小小立刻坐端正了,裝作全神聆聽戲劇,趙興打著哈哈:“安人喜歡就好,楊兄,感謝你送來的消息,以后我們兩家還要常來往,叫你家安人多走動會。”

楊祖仁嘿嘿一笑,半晌,又訕訕的說:“我聽說府尊大人還打算疏通西湖,轉運司那里頗有議論,離人兄還需小心。”

趙興隱隱聽說過兩浙路轉運司對蘇軾的行為很不滿,這位蘇學士用幾萬貫的錢,修了一個千年都不會崩潰的大堤,徹底解決了錢塘江泛濫的問題,使得后續官員從此絕了利用修堤吃回扣的路子,這種不顧官場規則的做法讓兩浙路官員恨得牙癢癢,但他們又確實沒辦法。因為蘇軾沒問他們要錢。

朝廷沒有下撥款,他們就無法雁過拔毛,現在又聽說在趙興的運作下,蘇軾疏浚兩河之后打算再加漕糧二十萬石,不僅要疏浚西湖,還有余力動員二十萬民夫讓他們整修杭州道路……這個成績讓兩浙路官員徹底絕望。

古往今來,憑借十萬錢、二十萬石漕糧修建了一個千年西湖,唯有蘇東坡一人,這樣的政績誰能超越,而且今后在兩浙路附近再干這樣的工程,怎么干,該申報多少錢?這簡直讓官員沒法活了。

楊祖仁講述的時候壓根沒看趙興,他看著臺上的表演,趙興也看著舞臺上的表演,左手還在膝蓋上打著拍節,聽完楊祖仁的講述,他右手隨手抓起身邊的一件物什,塞進楊祖仁手中,然后擊掌贊嘆臺上的演出:“唱的真好!”

楊祖仁低頭看了一眼,趙興遞上來的是一把定窯白瓷茶壺。這把白瓷壺比巴掌大不了多少,胎白體薄,扣之做金石響,釉面有淚痕,釉薄可見刷絲痕。

楊祖仁一驚,趕忙垂下套袖,遮住了白瓷壺。定窯白瓷是在1088年誕生的,它是宋代四大官窯之一,這種用高齡土燒出來的瓷器,瓷面均勻的像一塊白玉。這種瓷壺由于技術新穎,大多數是作為貢品存在的,很少流入民間。但趙興手里卻有一個。

剛才趙興端著這小壺,咂著壺嘴,酌著里面的茶水,那白瓷白的耀眼,楊祖仁一直想問對方怎么把這種價比黃金的白瓷弄到手的,沒想到才說幾句話,對方就把這茶壺塞進他手里。

這是答謝,答謝他將一些內部消息私下里告訴趙興。他同時也是賄賂,但沒有人能拒絕這種賄賂。

“聽說楊兄在職方司待過,是吧?”趙興輕輕的問:“我有點事想問問,或許,需要他們幫點小忙……”


上一章  |  宋時明月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