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時明月第2124章 歷史豈不又回到了過去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宋時明月 >>宋時明月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24章 歷史豈不又回到了過去

第2124章 歷史豈不又回到了過去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赤虎  分類: 兩宋元明 | 歷史 | 北宋 | 趙興 | 蘇軾 | 汴梁 | 杭州 | 黃州 | 赤虎 | 宋時明月 
第二部優雅的貪官生涯

趙興打斷劉三的話,不耐煩的說:“行了行了,你本事了,離鄉這么多年,也學了不少詞!可你怎么好的不學,盡學些愚民的話!百世基業一座金山、一個王位、別人羨慕都羨慕不來的錢財與權勢,怎么換不回你那顆思鄉的心……我不知道該怎么說你好。書家文學

你回來做什么?做衙役們呼哧過來呼喝過去的奴仆,做地方官打劫的對象?做稅吏們欺壓敲詐的順民?我明白了,你是打算帶著這幾年掙得錢,假裝麻逸國某個藩王來這里朝貢,順便在這里安居下來,以度過余生,是吧?”

劉三聽到趙興的話口氣緩和下來,他順勢爬起來,一邊擦著最后一點淚,一邊說:“還是大官人體諒人,咱是個蠢人,想不出別的辦法。前段時間我給大官人送信,說了這意思,但久不見大官人回信,恰好那伙白人漂流到我們那里,兄弟幾個就商量著,指引他前來密州。不過,我們也不知道這主意是否合適,所以要悄悄請大官人上船,商議一下。”

趙興摸著下巴,說:“讓我想想……你這辦法不靈,冒充麻逸國王遲早會露餡,因為一個人的生活習慣是根深蒂固的,想冒充的話,非經過特殊訓練不行。你們的生活習慣完全是宋人的,你們回來,不還想過上宋人的生活比如穿宋人的衣物,像宋人一樣待人接物,吃宋人地食物?

但如果理藩院讓你們日日穿著現在這身服裝短褲、包頭。小背心,每天用麻逸人的要求要求你們,逢官叩頭,逢節上殿祝賀,念頌詞……你們還肯嗎?這生活還不如你們在麻逸的生活呢!至少在哪里,只有你們欺壓別人的份。

你們回來的目的是什么?裝成麻逸人,你們怎么融入這個社會這不行的……

嗯,也許,我有兩個地方提供給你們隱居,一個是長江口的通州。另一個是揚州。通州小地方,我幫你們造一份履歷,用退職海商的身份定居于通州,倒是不引人注意;至于另一個地方揚州。那是富商云集的地方,再多地家財住進揚州也不顯眼。在這天下第一銷金窟里,你帶回來的四百萬財產,我包你能在十年之內花完!

好吧,趕快選,我好替你們安排:要想享受財主的生活。你就選揚州;要想悄無聲息的閉門做富家翁,那就選通州。”

劉三考慮了一下,馬上問:“大官人。真地不行么我們幾個都把麻逸話練的很流熟。遇到舌人都不會露餡,怎么可能……”

趙興搖搖頭:“想住進汴梁城去,休想!第一:憑你這點財產,在汴梁城算不上大用,我聽說汴梁界北巷里每筆交易都不低于十萬貫,很多大交易都是以百萬貫計算的,你這點小身家。丟在界北巷里。人都不拿正眼瞧你。

第二:汴梁城官員多,見多識廣。而且許多走南闖北的宋人也都匯集于京城。等待出頭之日,你們在京城生活,需要日日小心,老擔憂被別人拆穿,那種提心吊膽的日子,不是你們能夠忍受的。

你們第一錢不夠多,第二見識不夠,萬一拆穿,京城百萬禁軍,你們想逃都沒法子,還是罷了!”

劉三聽了這話,不禁為自己那點小念想感到慚愧,趙興又繼續打擊他說:“我明白,你也就是一個小富即安地人,我替你選吧住通州如何?在那兒買幾畝地,老婆孩子熱炕頭,過你的小日子,你帶回來的那點錢,大概夠你這輩子花了。等你這輩子花完,讓你兒子再出海去掙!”

劉三想了想,卻不打算完全遵從趙興地勸告,他小心地說:“大官人,要不,我住揚州吧。我聽說大官人搞得運河貿易,通經過揚州周轉,小老兒雖然蠢笨,但對行船一道還懂點,不如就在揚州住下,順便幫襯一下大官人的生意。”

趙興已無話可說了,他連喘幾口粗氣,盡量讓自己的聲音放平穩:“你說你賤不賤,待在麻逸那個地方,好歹也是一國之主對了,叫柳刀國國主吧,你在那個國家,每年能掙到一百萬貫,勤奮點能掙到一千萬貫,這樣的收益你不干,卻要到揚州辛辛苦苦做船運。

在揚州,你一年折騰到死能掙多少,一萬貫?兩萬貫,這點小錢都不夠你在麻逸一天掙的?你放著好好的國王不當,卻要回來忍受一個小吏的喝斥,你說你……”

劉三充滿感情地回答:“大官人,葉落歸根啊,人老了能不還鄉嗎?”

趙興咬咬牙:“罷了,終有一天你要為今天地事后悔,我不管你了。只是你麻逸的事情安排好了嗎?”

劉三趕緊回答,話里充滿著討好地意味:“大官人,當初隨我到麻逸的有四十七人,這幾年走了五位老兄弟,還剩下四十二人,如今,38兄弟都愿意回來,我留下了4個兄弟在當地主持……我還帶回來10船貨,都停在附近的一個島上,等我這里安排妥當,一聲招呼他們就進港。

麻逸那位國王已按照我們的辦法,把手下組織起來管理,一年半載不會有事。我想著,大官人有主意,那片基業可以派新人前去接手,咱那些老兄弟們一定會給您領路的。”

趙興氣的渾身打哆嗦。

38個人全回來了,把那片基業留給了麻逸土著人,那群原始人生性待人憨厚,要讓他們明白險惡人生,那是三五百年能教育的過來的嗎?如此一來,歷史豈不又回到了過去一群阿拉伯人架一艘巴朗蓋。就完全占據麻逸,滅了麻逸種族?

“罷了,既然你們想回來,既然你們想住在揚州……我去安排,我從密州市舶司給你們開身份證明,讓你們在揚州安居下來但是,38人全回來,你們地嘴牢靠嗎?我怕他們喝醉了酒,聚會時隨意向別人夸耀……”

劉三馬上回答:“大官人只管放心,跑海船的嘴都嚴實。干這一行嘴不嚴,早已經扔海里了,能活下來的都是些知道保密的人,大官人只管放心。我們這輩子,絕不泄露金山島(柳刀國)的位置。”

稍停,劉三又不甘心地問:“大官人,假扮朝貢使真不行嗎,我們還帶了幾位真麻逸人,要不。我們扮作他的隨從?”

“你去朝貢?你知道朝廷怎么安置朝貢使的嗎,將你引入理藩院好吃好喝供著,但你去任何地方。官員們都會全程陪護。包括你上街,、下館子。這種生活你受得了嗎?真……”

趙興想罵幾句,但對面的劉三已經知道自己的失誤,他趕忙揪下包頭,憨笑的說:“那就好,我們不扮麻逸人了……你別說,這身衣服真累贅。一點不保暖。這天,可冷死我了。”

當然冷了。雪停不過半個月地功夫,有些犄角旮旯的積雪還沒有溶化,劉三穿著如此清涼,沒凍死算好命。

趙興瞇著眼睛看著劉三披上宋人的厚衣服,他一邊穿衣一邊向趙興嘮叨:“大官人,那金山島(柳刀國)現在已有一萬多戶,五萬多丁口,其中我大宋人約有兩千,其余的都是我們找來地麻逸人。麻逸人比較懶,不喜歡干活,寧愿躺著也不愿伸手。我按你的吩咐,讓宋人負責管理各礦的采礦步驟。

對了,按大官人的說法,哪里還有座錫山。我們這幾年也從土人那里收購到不少純凈的錫塊,可還沒發現錫山的位置,那幫土人也不傻,怎么也不肯說出究竟,但我們已經猜出它可能地存在,就在倆三座島的范圍內,這張圖就是我們探查的錫山位置,大官人可收好了……

其實,大官人不用愁,大海茫茫,一般人根本無處尋路,即使有人知道金山島,錫山島地傳聞,也不定會找到。比如錫山所在地位置,南洋一帶傳了上千年,說是海中有座錫山,可我們花了數年功夫,這不,還是沒找到嗎?

麻逸那頭,大官人安心吧,我們出產的礦粉都拉到瓊州島和交趾廣寧冶煉,留下的兩千人想鬧事,他們也只有一堆礦粉,那地方潮濕悶熱,連鋼鐵放久了都會銹穿,沒有我們支援,他們能翻天?那幫兔崽子早想回來了,大官人肯去替換他們,準保他們爽快地交出手中權力,快快活活地爬上回家的船。

大官人說的那個大島叫馬尼拉是吧。這幾年功夫,您找來的那群大食商人、大食匠工,已經按照大官人的圖紙,修建好城堡與碼頭,咱十幾名宋商……”

趙興陰著臉打斷對方:“我擔心地就是這個,原本馬尼拉應該是我們地南海補給點,你們都嚷嚷著回家,這不是讓那群阿拉伯人控制這個補給點嗎……謝天謝地,那個阿拉伯商人蒲易安被我支到了耽羅島,否則,這么大塊肥肉,消息傳出,想必整個南海的阿拉伯人都要圍上去。”

劉三還在問:“大官人,你看我拉來地貨怎么辦?那十幾船貨,既不打算當作朝貢禮物,是不是反手在密州出售,換點錢,也幫助兄弟們安家?”

“你說你拉來了六千斤珍珠,好家伙大中祥符八年九月,駐輦國朝貢,也不過拉來了六千六百兩珍珠(412.5宋斤,約為264千克)。你一下子論斤拉來六千,這珍珠的價格還不比土賤……你把貨物都拉去杭州,存在我家中,等我給你慢慢出售,這樣才能賣個好價錢……

等等,把你帶來的幾名麻逸人交給我,我上岸后讓蕭氏兄弟給你領路,你們直接去杭州。等我給你們辦好了身份證明,你們才可公開活動。”趙興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劉三趕忙千恩萬謝地答應下來。他能理解趙興的謹慎。

宋代雖然沒有那種嚴苛地戶籍制,但一大群巨富突然帶著大量財寶來到某縣。總得有個說法。而劉三他們出海的時候,并沒有拿官府發放的綱引。即使有綱引,這么多年他們待在外藩逾期未歸,也已觸犯了宋朝的法律。萬一遭到人舉報,他們家產的一半就要歸舉報人。所以,必須找到一個合理的理由,這一大群人才能安置下來。

趙興帶著幾個麻逸人告辭,他搖搖擺擺的走下船來,向林積等人介紹了這幾位麻逸人,并把劉三帶來的部分貨物說成是麻逸人送來的朝貢禮物當然。趙興已把數目削減到五分之一。此后,趙興安排商人們吃下幾名西洋人帶來的貨物。在此期間,劉三帶來地人一直躲在船上,等西洋人重新裝滿了貨物。趙興派出蕭氏兄弟給他們引路。

告別時,蕭氏兄弟看到趙興臉上明顯的心不在焉神情,請示:“老爺,劉三兄弟該怎么安排,讓他們旁晚上岸嗎?蒲易安的人管著碼頭,我們該怎樣對他們解釋?還有。需要他們潛藏多久,怎么安排他們的生活?”

“我聽說,最好地保密者是死人。唯有死人不會泄密”。趙興冷冰冰的說:“把他們聚齊了,殺了一個也不留,記住,手腳干凈點,千萬別讓他們跑了一個。”

蕭峰兄弟替趙興做慣了這種事,自然知道具體該怎么動手,不過對幾名西洋人。他不知道該如何處理:“老爺。這命令也包括那幾名白鬼嗎?”

趙興輕輕搖搖頭:“白鬼還有利用價值,我需要把他們所知道的都榨出來把他們囚禁入城堡山洞。先養起來,給他們紙筆,容許他們記錄日記等等……”

蕭峰叩頭:“老爺放心,我等一定做得手腳干凈,只是,杭州府里,還望老爺派個人回去主持!”

劉三帶的船隊停在日照鎮對面的靈山島上,蕭氏兄弟受命后,坐白人的船,領著船隊前往趙興地莊園,而后乘夜將這伙人引入城堡,吩咐讓他們在城堡里,等待趙興把身份證明辦好……

等這伙人走后,趙興想想也覺得不可思議,怎么那些人寧愿放棄一座金山,也要回家當個太平翁。而他們這一次回來,讓趙興打造的南海鏈條出現斷裂,原先建好的那些基地現在無人看管了,若再找人手接手,又得花費一段時間。

劉三這次出狀況也讓趙興甚為擔憂,他擔心自己即使安排下一波人手去守荒島,會不會他們也干上幾年后,自覺掙夠了畢生花銷,也需要回鄉來炫耀自己地財富……當然,在他們炫耀地過程中,必定多多少少涉及到發財的秘密,很可能在一不小心中,把南海的秘密泄露。

下一波人手,派誰去呢?

宋人的鄉土觀念應該遠沒明清時代那么強烈,趙興也曾看到大把的宋國移民,他們都安心待在異域他鄉創業,比如越南、高麗、倭國,怎么劉三這群人坐在金山待不住?

“都是錢多鬧的”,趙興思慮了幾天,終于得出了這個簡單真理。那些在異域他鄉創業的人,是因為沒掙夠錢,覺得回鄉無法做安穩地太平富翁,所以他們繼續留在當地謀生,而劉三他們財富來地太容易,在短短幾年掙到了別人十輩子也掙不到的巨額財富,他們覺得這筆錢子孫后代花已經夠用了,再加上還有趙興這條商貿路子,所以他們才要回國。

富貴不還鄉,如衣錦夜行好道理,想必貪官污吏最喜歡這句話,他們巴不得自己境內多幾個財富來源不明地暴富人家。而另一句俗語:“富不過三代”,就是貪官們喜愛土財主的注解。

送走劉三后,趙興這幾日一直發愁派誰去接續南洋鏈條,以及如何維持這個鏈條的正常運轉,可他愁別人不愁,悠閑的王鞏王定國找來了,他帶著妻妾到趙興家中游玩,登上碧霞閣,他滿意的看著這棟房子,說:“離人的手段果然不凡,哈哈,我到任的時候就跟你說過。希望你幫我建一棟房子,這房子我喜歡,就這個樣式吧。”

王鞏上任以來,趙興還沒有跟他細細交談過,此刻得到機會,他連忙問:“王大人,京城如何?”

王鞏神態輕松:“還不就是那事……忘了告訴你,我出京地時候,你老師蘇子瞻又遭到攻擊了,還是御史趙挺之攻擊你老師科舉卷子的題目出的不妥。有映射先皇的嫌疑。”

趙興笑了:“其實,從文字里面揪毛病,哪段文字都不安全,比如趙挺之這個名字就很淫蕩。挺之,他挺什么挺,

朝堂之上還要挺之?大不敬,夠淫蕩。”

王鞏王定國面色一變,假裝沒聽見趙興這話,問:“開春了。離人什么時候幫我建房?”

朝堂上主持朝政的是高太后,趙興說趙挺之淫蕩,是口不擇言了。所以王定國要趕緊回避這個話題。

趙興知道自己冒失了。王鞏轉移話題,他也順坡下驢:“王大人,如今密州都作院正在全力制造梨花槍,現時騰不出手來,

等下個月吧,下個月我先調一些人手,……王大人看好地皮了嗎?”

王鞏馬上提出兩三塊地方。征詢趙興的意見。一旁。王鞏的新夫人黃氏也與程阿珠聊上了,阿珠的衣服多出自趙興的建議。

這幾日閑著無事,他將一些現代流行因素加入到裙裝中,讓阿珠名下的印染坊試制。今日略有點寒冷,阿珠穿著一身碎花布裙,

比甲是鹿皮夾克,上面綴滿亮閃閃地金屬銅扣與珍珠貝,顯得很耀眼。

黃氏沒聊幾句就轉到阿珠的服飾上,連聲問:“妹妹這身衣服是哪里制的,我才從京城來,京城里可沒見過這樣的款式,妹

妹能將那裁縫介紹給我嗎?我也去做一身,官人,好不好?”

王鞏哼哼唧唧答應著,他身邊地柔云輕輕一拉王鞏衣袖,王鞏立刻回答:“便如安人的意思!”

柔云曾與王鞏去過黃州,程阿珠雖然與她沒見過面,但有這份淵源在,阿珠顯得很親切,她簡單地回答了黃氏,馬上又向柔

云問話:“柔云姊姊,我也給你做一身吧,這東西是我家作坊做的,皮貨出自鄧推官,我家里也有股份。不值幾個錢的,瞧你,

春天了,還穿的去年的棉衣。”

這話黃氏不愛聽,她臉一沉,正準備說幾句,但廖小小有眼色,她本是個擅于察言觀色地人,立刻接住話題,寒暄上了:“

安人才從京城來呀,啊,久不得京城消息,也不知道京城今年流行什么?”

這話題黃氏最感興趣,她剛才還因阿珠只關心與柔云交談,感覺有點氣悶,但有廖小小在場圜轉,立刻不覺冷落,聊了幾句

,黃氏才想起:阿珠才是正妻,她與個妾談個什么?馬上,黃氏對廖小小的熱情變得冷淡起來……

日暮時分,王鞏吃完趙興的招待餐,領著妻妾上了馬車,他地妻妾每人得到了一袋珍珠作為禮物,柔云似乎得到地多一點,

讓黃氏愈發氣悶。

王鞏一行人是乘坐兩輛馬車來的,而王鞏本人沒有騎馬的習慣,他鉆進夫人的車里,與夫人一起查看趙興送來的禮物。

“這些珍珠,怕沒有數百貫吧,做幾個珠釵倒正合適。子瞻兄說離人向來對朋友大方,如今一看,果不其然。我們早該來拜

訪了”,王鞏感慨說。

黃氏郁郁的說:“只是那位阿珠不知禮儀,只顧與柔云交談,妾身幾次搭話,她都心不在焉……”

王鞏訕笑的說:“離人這位正妻出自鄉里,原也不知禮儀,可你怎么不跟另一位小妾陳氏多談談呢,別人不知,我可知道,

那位陳氏是越國郡主,身份尊貴著呢。”

“呀!”黃氏掩住口,驚問:“有封誥地郡主嗎?可這事怎么他們不說呢?”

“不能說”,王鞏笑著回答:“離人若是逢人就告訴他是交趾郡駙馬,那朝廷還不把他養起來,最多給個閑官以奉養終生?

離人是有大志向地人,豈是一個閑官能滿足。所以這事他不會說,但我與蘇子瞻交情密切,這事是他悄悄告訴我的。”

黃氏很好奇,她又問:“蘇子瞻那個大嘴巴,他知道了,豈不滿朝堂都知道了?”

王鞏點頭:“當然,這事滿朝堂要緊地官員都知道,但越國對此裝糊涂,他們都容忍自家的郡主做妾,朝堂上怎么承認,這

不是讓越國難堪嗎?所以,朝堂上也在裝糊涂,反正離人也不會逢人便說。”

“呀呀呀,我說那位小妾怎么氣質尊貴,原來是一國郡主,看她渾身上下沒幾件首飾,如今細想起來,偶爾的幾件點綴,樣

樣都精致到了極點,恐怕是越國內造的。”

王鞏接著勸解:“知道那群越國歌伎來京表演的事情嗎,那就是沖著這位越國小郡主來的。離人一妾尚如此,他那位婢女也

不簡單。你平時不喜走街串巷,不知道這位京城十絕、大名鼎鼎的廖小小,也則罷了。但你不知道如今最紅的是哪幾個曲兒

,都是這位廖小小唱出的。人跟你搭話,你還愛理不理。說程氏不通禮節,沒準廖小小也在說你不懂禮節呢?”

黃氏既羞且慚,馬上想出一個主意:“官人,按理我們也該回請一下離人,不如你鄭重請他來府上做客,等他的妻妾來了,

我好向她們陪個禮,也拉拉近乎。”

王鞏欣賞的點點頭,又說:“密州傳聞,程氏與那位小郡主從不出來宴客,倒是那位廖小小姑娘,離人走到哪跟到哪兒。所

以,如果我們搞個家宴,請他全家來怕也請不出那程陳兩位,不如多叫幾位官員陪同,廖小小是必到的,你向小小姑娘陪個禮吧

王鞏走后不久,一封從京師來的快件傳到趙興府上,這是京城急報,趙興一拆開信,草草看了幾眼,立刻坐不住了,驚呼:

“杭州又發生大旱,餓死人無數,新任知州楊繪被貶,朝廷遣蘇軾之杭州!”

摸著腦門想了片刻,趙興喊來妻妾們商議:“老師要出京做官了,他竟然要去杭州,剛才京里傳來消息,他正在找我,想讓

我幫忙托送家眷。我有一個想法……”(手機,電腦.還可以下載電子書TXT,CHM,UMD,JAR電子書)

網手機問:電腦訪問:

網站分類導航:


上一章  |  宋時明月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