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時明月第47章 汴梁城找不到天波楊府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宋時明月 >>宋時明月最新章節列表 >> 第47章 汴梁城找不到天波楊府

第47章 汴梁城找不到天波楊府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赤虎  分類: 兩宋元明 | 歷史 | 北宋 | 趙興 | 蘇軾 | 汴梁 | 杭州 | 黃州 | 赤虎 | 宋時明月 
第一部

第1047章汴梁城找不到天波楊府

趙興搖頭晃腦地繼續說:“其一:海中豹,也可以把它叫做海豹。這是海中的惡獸,獠牙鋒利,是我的幾個倭國屬下,特地從極北之海捕捉到的,為了怕腐爛,它們裝在冰柜你,豹身上下全冰凍了,一路用快船急攪送到汴梁。海豹一共兩頭,我一家人吃不完一頭豹子,所以,剩下的都歸你。

其二:人常說八尺為蛟,倭人捕撈海豹時,從海中捕撈了一說他跟妓女李師師關系曖昧,而李師師地另一個姘頭更加赫赫有名,他是大宋朝的皇帝宋徽宗。傳說周邦彥有一次正在跟李師師私聊,沒想到宋徽宗闖了進來,周邦彥無奈,便躲入李師師床下,就這樣苦挨了一夜。那句“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就是他在床下竊聽地私聊記錄,李師師當時用這句話勸導宋徽宗留宿。

傳說,這首詞傳出去后,宋徽宗咋看咋不對勁,他覺得自己沒進行過“第三方通話”,怎么私聊內容流傳出去涅,叫來李師師一問,知道那名曖昧男當時正躲在床下,他勃然大怒,便把周邦彥轟出了京城。

而后,李師師前去送行,回來眼淚汪汪,宋徽宗一時心軟,又特赦了這名床下男……

這段情節寫在《水滸傳》里,據說,宋江那廝自認為自己的文學水平趕上并超過了周邦彥,所以他也去鉆到李師師床下,并在床下吟詩一首,準備跟周邦彥的床下詩較一較長短……這段情節格外猥瑣,所以趙興記住了。

周邦彥?!來訪者居然是周邦彥,可現在哪有宋徽宗?哪有李師師?

見到高俅后,趙興私下里問過端王的事,這位端王剛剛被封,現在也就是5歲小屁孩一個,以此推算,估計李師師她母親還沒出生。

我又被歷史給忽悠了趙興感慨著走進會客廳,主座上坐的秦觀,旁邊是兩名相貌相似地男子。三人正湊在一起談詩詞,談地滿臉潮紅。

見到趙興進來,秦觀趕緊給他引薦這兩人:“離人,你回來了,快來,我給你介紹,這位是太學生周邦彥、周美成……這位你更該認識認識,他也要參加今年的科舉,邦彥地弟弟邦式。字南伯。他倆是你同鄉,你該認識一下。”

宋代,錢塘是縣,隸屬杭州管轄,所以秦觀以為倆人原先應該互知……但他們確實互不相識。因為趙興一去海外數年。杭州莊園都是程族主持。而周邦彥在京城做官,他不可能知道趙興。而周邦式聽說過那座錢塘江邊大興土木的莊園,但并不知道莊主是誰。

按秦觀介紹,周邦彥地叔父周,字開祖,嘉八年進士。熙寧間蘇軾通判杭州時任錢塘令,多與蘇軾唱酬(《東坡集》中有題贈“周長官”的記載)。這次。他是聽說秦觀即將擔任太學博士,所以特來拜訪的。

難道周邦彥剛才唱的不是一首床下詩,是他在太學期間所做的一首普通艷詞?趙興帶著滿腹疑慮,與周邦彥聊了幾句。

這廝果然是個騷人,沒聊幾句立刻發騷:“不知鄉黨離人兄所治何典?可有大作?”周邦彥是在問趙興擅長六經里頭地哪部書,有什么詩詞大作。

本次考試是一次恩科,也就是新黃登基而特別增加的一次考試。考試內容是從六經中任選兩本,根據一段經文發揮出一篇文章來。而后做一篇詩詞歌賦。

臨近考試了,東京汴梁城的舉子越來越多。那群文化人見面,彼此打招呼的話不是“吃了嗎”,正是這句話“所治何典?可有大作?”

沒有標點符號,沒有段落,那還叫書嗎。那是一篇字。以趙興的知識。他確實把那些六經一本都看不下去,至于詩詞歌賦。他只記得幾首現代歌。能拿得出手嗎。

其實,在宋代,唱幾首校園歌曲也不會過于驚世駭俗,但到了北宋末期,當柳永死后,現代歌已經不適合吟唱了。

柳永在世時,他開創的詩歌派別,是將市井俚語寫入詞中,僅憑流傳于世地不多幾首俚語詞看,這種詞幾乎就是大白話,而且與現代的校園歌謠差別不大。

柳永生前,宋詞還有雅俗之爭,柳永開創地“俗詞”派別還有人追捧,甚至蘇東坡也寫過這樣的俗詞,但柳永死后,宋詞的雅俗之爭徹底終結,“雅詞”派別占了上風,“俗詞”受到鄙視,這時,再拿俗詞書獻丑,只會自取其辱。獻丑不如藏拙,趙興一晃腦袋,樸實的回答:“嘿嘿,我也就認識幾個字,說道治學,算不上;詩詞嗎,七竅通了六竅。”

秦觀聰明,他首先品味出來“七竅通了六竅”是什么意思,大笑的說:“七竅通了六竅能說出這樣的妙語來,豈是俗人!”

“就是,離人叔叔貫會裝瘋賣癡,你們可別被他騙了”,王夫人捧著一盤黃瓤的西瓜從后堂閃了出來,她臉上帶著不可抑制的笑容,招呼三個人:“幾位叔叔,這是宮里賜下來地貢果,快嘗嘗……凈街虎,婁阿鼠,離人就愛出精搗怪。”

顯然,朝云已經在后堂將趙興在大相國寺揍人的那一幕說了出來,惹地眾人大笑不止。秦觀等人問明情況后,也笑的直不起腰來。

“原來,離人兄還有東方朔的潛質”,秦觀笑的喘不過氣來。

這個時候,似乎還沒人敢自稱“凈街虎”,所以秦觀等人聽到如此搞笑的綽號,都禁不住狂笑。

趙興之所以不敢暴露真名,那是因為宋代眾人傾理,當街斗毆在宋代并不是個好名聲,如果讓御史知道,他一定會失去參加科舉地資格。在座地都是聰明人,當然知道他的小心思,但眨眼之間能想出“凈街虎”這么有創意地名字,也讓人不得不佩服他的機智。這名字在宋代是個笑料,但對趙興來說,只不過是一次惡搞,他還沒有做“俯臥撐”呢,有啥可笑的,所以在眾人的狂笑中,他一臉平靜的拿起一牙瓜,仔細的端詳起來。

這種黃瓤西瓜是在宋代由越南的土人貢入中國的,據說,這是泰國瓜,它的甜度是普通西瓜的1.4倍,宋代皇宮中將這種瓜稱之為“黃金闌”。黃金闌傳入中國后不久,按照記錄,它已經在南方幾個省普遍栽種,但蒙古入侵之后,它又在中國消失。

趙興的這種平淡態度更讓幾個人笑不可抑,等到幾個人止住笑聲,趙興已經將一瓣黃金闌吃下肚里,他咬著西瓜肉,含含糊糊地問周邦彥:“美成兄,你久居京師,知道天波楊府在哪嗎?怎么我問了半天,滿汴梁城無人知道?”

周邦彥也很詫異,他皺眉想了會兒,答:“天波楊府……沒聽說過這名字天波府,天……家啊,離人,你一定是被騙了,天子腳下,敢用這名字命名自家府邸,那不是一心尋死嗎?哦,沒聽說近幾年開封府捕獲了楊姓謀逆啊汴梁城沒這么蠢的人吧?!”

大宋朝沒有天波楊府?……好像是這么回事,除了小說中,沒聽說中國有第二人敢自稱“天波”……水滸傳里有一個人自稱“天王”,被人稱為逆賊,可那些人真是逆匪。宋江綽號“呼保義”,則被人稱為忠義,忠臣能用“天”做名字嗎?

俺又被騙了!

什么世道?

趙興很納悶,他拼命回憶,記起那位楊延昭似乎是真實人物,連忙補充:“我是說楊家將,楊延昭的后人還在嗎?”

“楊延昭怎能稱之為楊家將呢?”周邦彥有點瞧不起趙興的無知,他忍住笑回答:“楊家將是隋代稱呼,指得是楊素家族。至于楊延昭的后人嗎,聽說過,其三子楊文廣有個兒子名楊畋。”

趙興急問:“他在哪兒?”

“過世了。此人你應該知道,他父親楊延昭與范仲淹有師徒關系,其本人同進士出身,與歐陽文忠(歐陽修)同年中舉,與二韓(韓琦、韓維)交往密切,與司馬相公(司馬光)、王荊公(王安石)、汝師子瞻皆有詩文來往。”周邦彥回答。

“啊,死了!”趙興充滿失望。大宋朝沒有天波楊府還則罷了,傳說中的效勇楊家將,到了第四代就變成了文人,沒有佘太君,沒有穆桂英,沒有楊門寡婦。

真實的歷史令人脊梁發寒。

“絕后了嗎?”趙興的問話里充滿失落。傳說中楊家“特別能生”,可算是宋代超生大軍長……果然,愚民教育的東西是反著理解的,真相必然是:他家“特別不能生”,竟瀕于絕后了。

“沒有。楊畋于嘉佑七年過世,他剛剛續娶兩年的太太給他留下了一個兒子只有八個月,叫楊祖仁。楊畋死前將妹妹嫁給張景儒,他死后,其妹幫助立碑,并與24歲的恭氏一起撫養孩子祖仁。

恭氏教導有方,楊祖仁兩年前來京城考科舉,竟然中了,年方23歲。韓相公將其外放為主簿怎么,離人想找他?他具體在哪個縣,我去吏部查查?”

網站分類導航:


上一章  |  宋時明月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