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時明月第1026章 奇怪的半場婚禮(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宋時明月 >>宋時明月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26章 奇怪的半場婚禮(下)

第1026章 奇怪的半場婚禮(下)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赤虎  分類: 兩宋元明 | 歷史 | 北宋 | 趙興 | 蘇軾 | 汴梁 | 杭州 | 黃州 | 赤虎 | 宋時明月 
這習慣蘇軾知道,但趙興不知道,不過,兩人都是不在意世俗陋習的人,所以迎親隊伍奏響了音樂,鑼鼓喧天地繞程家坳一圈,停在了程老七家門口。

早已等在那里的娘家人迎入了隊伍,樂人、歌姬和迎親的其他人都受到酒、茶的招待,還得到彩色絲綢和小飾物等禮物。吃飽喝足,樂人開始演奏曲子,這是催促新娘趕快上轎。

樂聲響起,程阿珠開始辭行,她的嬸嬸、姑姑、嫂子和姐姐送她到內闈的門口,再一次整理她的裙裾,煞費苦心地重復著強調父母的教導:“謹聽爾父母之言。夙夜無衍。”

這些七姑八表牽著程阿珠走到門口,立住腳步,唱著歌謠向新郎討賞:“新娘領出門,禮多方才好。此不比平常買賣。十萬,綁一起才夠。”

趙興按形式回唱:“自古以來,紳士不帶金。”

話音剛落,他身邊的潘大臨依規矩在馬前撒下幾個紅包,每個紅包里裝幾個小錢,孩子們卻不像往常的婚禮那樣上前哄搶,他們膽怯地看著老師。趙興揮揮馬鞭,于是,節目恢復正常……

這場宋代婚禮,一點不比現代婚禮簡單,在喧鬧與繁瑣上甚至有過之無不及。趙興最后已暈頭轉向,只好完全聽任潘大臨擺布,等完成了所有儀式,他已在鄉民的敬酒下喝的頭暈腦脹,心中只剩下嘔吐感。

蘇軾原本要主持接下來的儀式,但這位大詩人實在名聲顯赫,以至于鄉間的山民都以邀請他進家為榮——第一份榮譽當然是屬于族長程同的,他帶著兒子頻頻敬酒,而后鄉民輪番上陣,不一會,蘇軾罩不住了,他暈了。程同手快,立刻指使兒子女婿抬著微醉的蘇軾回自家,下手慢的鄉民只好搶去潘大臨。蘇軾臨醉倒前,還想說點什么,他認為這婚禮似乎似乎只進行了前半場,可鄉民們怎么只記得給他灌酒……

夜色下,新房內,新娘蓋著大紅的蓋頭,安靜的坐在床上。趙興將手伸在空中,猶豫了許久方才落下,他輕輕的揭開程阿珠的蓋頭。

新婚的女人是她一生中最美麗的時刻,在這一刻,她生命中全部的色彩剎那綻放,美的令人驚心動魄……然而,程阿珠還是個孩子,只有14歲。

蘇東坡的妾朝云現在也只有十四歲,這一年她生下了蘇遁,原本蘇遁不滿周歲就會病倒,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朝云年紀太小,導致孩子身體過弱。

蘇軾的母親程夫人成婚時年紀也不大,她生下六個兒子,長大成年的就蘇軾與他的兄弟蘇轍。孩子的成活率只有三分之一,如果加上早夭的女兒,成活率連四分之一都沒有。

趙興不是個心硬的人,他感覺到如果讓自己目睹孩子死亡,經歷一次生離死別,恐怕自己難以忍受這種痛苦。所以,他雖不反對按這時代的習俗,在如此年幼的時候迎娶阿珠,但卻不愿越過那條危險的線,使自己也面臨可能的情感折磨。

這些,在他成婚前早已做好了打算,可他卻不能向程家坳的人宣之于口,因為這些道理超越了他們認知的傳統觀念。

趙興剛才的猶豫就是想怎么開口跟程阿珠解釋,但他轉念一想:夫妻房內的事情,誰愿意四處張揚。程阿珠年紀小,他就假裝含糊過去,難道這個小女孩會發覺異常。

會發覺異常的,愚民教育的頂峰不是在宋朝,現代雖然有博士生不懂夫妻間事,但宋代,教導新娘懂得“周公之禮”,恰好是婚禮的一個節目。

趙興不知道這些,他摟著程阿珠,像摟著自己的親妹妹一樣,純潔的陷入酣睡,程阿珠卻在他懷里扭來扭去,即興奮又覺得忐忑不安。

結婚第二天,新婦要舉行“開箱禮”(亦稱“見面禮”)。即向參加婚禮的人,展示她婚前親手剪鏤、繡制的剪紙妝奩花、繡品等女紅禮品,親戚們要借此贊賞新娘的心靈手巧,希望借此讓新郎知道:他娶了個多么手巧的妻子。

剪紙風俗是從宋代開始興盛的,北方民諺:“生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冒鉸的”,“上炕一把剪刀,下炕一把鏟子”,是評價巧女子的標準。結婚的過禮、妝奩都要貼上剪紙、洞房內的剪紙禮花,成了男女親家交流、比賽、展覽的機會。

天一亮,程家坳的親戚們按照禮俗登門拜訪,女性都鉆入了后院,欣賞程阿珠的剪紙手藝,男性親戚則留在前廳,與新郎閑聊。

蘇軾沒有來,這種場合他不能出面,所以天一亮,他干脆帶著程夏,拄著趙興送給他的杖刀,披上蓑衣,與幾名獵戶入山看風景。

族長程同這時候也不適合出面,程族里領頭的是剛從杭州趕回來的程老二,如今程族認祖歸宗,他們這代人也有了輩分排行,程老二該被叫做程不疑,而程同正式的名字叫程不同。

確實不同了,名字的改變讓程老二有了一點員外氣質,他端坐在首座上,裝出一副長者的尊貴,看著下面孩子的笑臉。

孩子們哪敢在趙興面前鬧的過分,他們頂多就是向老師討要一些禮物,而后乖乖坐下,這讓屋子內的場面有點冷清。

趙興不在意這種冷清,他還有事要辦,借著這機會,正好處理點家中事務,所以,他抬頭吩咐程濁:“去,把阿公叫來。”

程同不是召之即來的角兒,但趙興的呼喚他不能不來,坐在程不疑讓出的首座上,他劈頭就問:“賢婿,聽老二說,你在杭州建的莊園很大,足足買下了江邊六千畝土地,成婚之后,你是不是打算遷居杭州?”

看來他也早存著疑問,只是一直沒機會說而已。

趙興跳過了他的問話,直接反問:“阿公,今年酒銷的怎樣?”

程老二搶著回答:“不錯不錯,今年釀的酒兩個月就出空了,山貨也只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族里人琢磨著,冬天就全力燒窯,現在窯里的貨也都出的差不多了,沒有運出去都已經被人訂了。

聽說你又買下了潘生酒的釀法,是不是明年打算大干?那我們明年要更多的人,更多的采集山果……啊,要早作準備!”

程老二的問話,其實還是在拐著彎問趙興走不走。可趙興怎么開口。


上一章  |  宋時明月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