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時明月第1015章 畫滿雪花的房間(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宋時明月 >>宋時明月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15章 畫滿雪花的房間(上)

第1015章 畫滿雪花的房間(上)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赤虎  分類: 兩宋元明 | 歷史 | 北宋 | 趙興 | 蘇軾 | 汴梁 | 杭州 | 黃州 | 赤虎 | 宋時明月 

王夫人是進士之女,出生官宦人家。這一刻,她穿的裙子沒有帶任何配飾,因為要下田勞作,她的裙角提的很高,以至于走動之間露出了赤足。

她光著腳——這位因蘇詩而名傳千古的女人,竟然光著腳。

走了幾步,趙興終于忍不住,他不顧王夫人的詫異,狂奔到蘇東坡勞作的那片山坡,就蹲在“東坡田”里暗自傷感。

她為什么光著腳——是因為要下田勞作,草梗堅硬,會把鞋磨破。為了節省鞋子,她只好赤足勞作,寧肯自己的腳受傷。今天,如果不是趙興突然來訪,而是那種正式的拜訪,也許王夫人會特地穿上鞋子來迎接他。

可現在她沒來得及換裝,這就是她剛才站在院內不肯出來,并催趙興離開的原因。

還有什么比這更令人悲駭的?

中國官場超級倒霉蛋、亞洲千年超級偶像、銘傳千古的大文豪、蘇東坡的妻子、詩畫里的人物,竟然買不起多余的鞋……

然而,……,然而蘇東坡卻買得起酒。

這是何等的柔情!

王夫人默默走進自己的房子,喚出長子蘇邁——也就是剛才坡上那名牽牛人,來招待趙興。

蘇邁顯得很沉默,他站在山坡上等趙興,期間沒有一句勸說的話,直到程夏的到來,才打破了僵局。

在自己學生面前,趙興不能不維持一副師長形態。他指揮學生將攜帶的禮物搬進房內。王夫人領著另兩位小孩一起出來拜謝,期間,還有一個大腹便便的孕婦,也出來向趙興行禮。

這名臨產孕婦就是“天涯何處無芳草”的小妾朝云。蘇軾這句詩的意思是,無論走到哪里,無論多么困苦,都有朝云這樣的“芳草”與他朝夕相處。

朝云十二歲時淪落風塵,賣唱為生。蘇軾與王閏之游西湖,聽到了她美妙的歌聲,于是毫不掩飾的贊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兩相宜。”

心細的王閏之看出了丈夫的心思,暗中把她買下,遣人送來給蘇軾當丫環,蘇軾笑納之。后來朝云成為蘇軾的第三任妻子。

蘇軾曾經妒嫉過柳永的女人緣,而柳永卻打心眼妒嫉蘇軾的女人緣。柳永的多情在于同一時間同時愛著多個女子,而蘇軾的多情則是在不同的時段,一心一意的愛著某一位女子。

學生們已送完“賭債”,趙興還不想走,他強調“不放心東坡先生”,蘇邁無奈,領著他來到蘇東坡的臥房……嗯,此時蘇東坡的鼾聲雖然低了很多,但近距離感受那形同炮擊般的雷鳴,依然讓趙興充滿震撼。

這是一間滿房畫滿雪花的房間,蘇東坡的浪漫氣質在他這間臥房中展露殆盡。

那時候,大多數人還沒有房屋裝修的概念,而蘇東坡卻在房間里畫滿了漫天的雪花,并把自己的臥房命名為“雪屋”。

就這樣,一間小土屋,因飛舞的雪花變得素凈典雅。

據說,徐君猷知州來蘇東坡這里做客的時候,看到蘇東坡如此裝飾自己的臥室,很同情的說:“住這間房子里,你一定感覺很冷清蕭瑟。”

蘇東坡指著窗外搖曳的松、竹、梅,爽朗地笑道:“風泉兩部樂,松竹三益友。”意思是說,清風吹拂和泉水淙淙的聲音就是兩曲優美的音樂,枝葉常青的松柏、經歷寒冬而不雕謝的竹子和傲雪綻放的梅花,便是相伴嚴冬最好的朋友。

于是,人世間便有了“歲寒三友”的說法,并逐漸演變成為雅俗共賞的吉祥圖案,流傳至今。

趙興不知道這里就是“歲寒三友”的圣地,他只覺得蘇東坡這樣的人物,就應該住在如此素凈雅致的房間——一間普普通通的小泥屋,因為蘇東坡的浪漫而成為一座圣殿,這樣才相稱……

等等,墻壁上的雪花是用什么顏料畫出來的——趙興湊近那些雪花,難以置信的打量了一下,又震驚的望向依舊酣睡的蘇東坡。

竟然是石灰。

他怎么知道可以用石灰刷墻?難道宋朝已經有石灰了?

趙興指著墻上的雪花,目光轉向蘇邁,以目光詢問。但蘇邁卻仿若不覺,他的面容沒有任何表情,只是神態恭敬的叉著手。

蘇邁的性格沉靜是因為境遇的慘變,當年蘇軾貶謫黃州,無處居住,只好借寓黃州定慧院,他寫下《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掛疏桐,

漏斷人初靜,

時見幽人獨往來,

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

有恨無人省,

撿盡寒枝不肯棲,

寂寞沙洲冷。”

據說,這首詩還有一個八卦故事:有位宋人愛這首詩愛的不得了,親到黃州訪問故老,以感受這首詩的魅力,沒想到竟問出了這首小詞背后的一段八卦——這詞是為一位姓王的女子而作的。

據說(怎么又是據說),蘇軾在謫居黃州時,鄰家有個女生天天隔著墻聽蘇軾讀書。當時的女子是很少讀書的,善于讀書的男性在她們眼里具有一種神奇的魅力,這個小女生天天聽著蘇軾讀書的聲音,漸漸沉迷了進去。

她正在情竇初開的年紀,家里要給她定親事了,但她大膽提出了自己的擇婿觀:要嫁就嫁個讀書讀到蘇軾那種水平的人!這句話實際是說:非蘇軾不嫁!

這個理想顯然并不現實,于是“非蘇軾不嫁”也就只能變成獨身以終老乃至郁郁而終。一個花季少女就這樣慘死在蘇軾的魅力之下,并為“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句老話下了一個凄美的注腳。蘇軾為了這位癡情的女子寫下了這首《卜算子》,成就了一曲千古的愛情挽歌……

這段八卦是真是假難以分辨,但詞中“撿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正是蘇軾當時心情的最好寫照。詩里有“寒”“冷”兩字,是在說他當時住的房子又寒又冷——從那時起,蘇邁就變得不愛說話。

ps:為了浪漫的詩人,投票吧!


上一章  |  宋時明月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