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時明月第1013章 一項極為風雅的事件(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宋時明月 >>宋時明月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13章 一項極為風雅的事件(上)

第1013章 一項極為風雅的事件(上)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赤虎  分類: 兩宋元明 | 歷史 | 北宋 | 趙興 | 蘇軾 | 汴梁 | 杭州 | 黃州 | 赤虎 | 宋時明月 

趙興一陣厭惡,壓下火氣說:“我這幾日也告訴你們柳老的遇難處,你們怎么不去起尸,光問柳老帶了多少錢財——柳姑娘還在,怎么沒見她出來,當初這些包裹是她指認的,讓她說……哼,柳老丈在何地經商,何時結束店鋪,賣了多少銀子,官府都會留下典契,若信不過我,何必再問?”

焦觸不愿意了:“若無趙官人剿殺匪人,你家妹子早叫匪人賣入妓寨;若無趙官人千里送孤,你等怎知父親的消息?你家父親遇害,臨死并無托孤之事,趙官人見都沒見過,卻也不昧其財,這樣的事,古今能有幾人?你們怎還不知廉恥?難道不怕世人評價?”

趙興只是冷笑,并不插話。這期間,他突然想起一件類似的傳說——《趙匡千里宋京娘》,這是一個元明時代的折子戲,戲里面趙匡送回京娘后,也受到了類似的質疑……看來,任何時代好人都不能做啊!

其實,因為周濤的存在,他也不敢大肆宣揚救孤的事。所以這段日子來,他不在乎柳家人的冷落與忽略,反覺得如此正合他意。但遺憾的是,人們總是把退讓當怯懦。

老虎不發威,他們以為是貓嗎?

柳族的幾個老者聽到焦觸的質疑,自己也感到羞愧,他們低聲商議了片刻,便鄭重向趙興致歉:“趙大官人,小侄無知,冒犯了……不知那些包裹現在何處?”

趙興反問:“柳姑娘現在何處?自從進了這個家,我們再也沒見到柳姑娘。這些包裹當初是她清點的,現在請她出來,當面點過。”

“本該如此”,一名老頭贊許的點著腦袋:“柳大,快請出你妹子來。”

柳大有點尷尬,嚅囁半天才回答:“……在尼庵,我妹子心傷父親,需要入尼庵靜心……”

趙興的眉毛已經豎起來,程夏的臉憋的通紅,不等對方說下去,趙興厲聲喝斥:“啅(豬啊),還不請來!”

不一會,一身道袍的柳姑娘出現在廳里。幾日不見,柳姑娘又恢復了受膽嚇的神態,趙興忍了忍,厲聲喝問:“且慢,這位柳姑娘算不算柳氏血脈?”

不算,那么趙興帶來的金銀則不屬于柳家;算,則按宋律,柳姑娘有權參與分割家產。

柳家能有多少家業?

這幾日趙興已暗地查了:柳家有田300畝,加若干現錢,財產約值一萬七千貫。

宋人一般有多少家產——宋哲宗時期岑象求評估說:“十六七萬緡,中人家之產也。”意思是說:宋人的家庭平均財產約為1600余貫。北宋后期,江西人謝逸評估:“十萬緡,中人家之產也。”,亦即每家平均財產1000貫。南宋由于物價因素和經濟發展等因素,人均家庭財產約為3000貫至10000貫。

至于擁有田產的數目,北宋人的平均水平是180畝。

也就是說:如果擁有180畝田,家產總值在1600貫左右,在宋代算是小康之家、中產階級了。

柳家因為經商,雖然社會地位不高,但家庭財產數量明顯高過平均水平……然而,這份豐厚的家產是遇難的柳老丈平生積蓄,也只比趙興帶來的這筆錢財多兩倍有余,三倍不足而已。

柳家嫡子一名:柳大,嫡女兩位;庶子兩人;加上柳姑娘,庶出女子共三位。

八個人分財產,柳姑娘這名庶女能分到的,遠不及趙興帶回來的多。所以柳家無可選擇,必須承認柳姑娘的地位。

柳家低頭,趙興也就捧出包裹,讓人檢點。小姑娘怯怯的盤點完畢,輕輕點點頭,眼睛都不敢望向柳大。等柳家人收起包裹,柳大也失去了熱情,他朝趙興冷淡的一拱手,說:“趙大官人請了……”

趙興截斷對方的話:“還有一事……我這小徒是江夏程族宗支,在黃州也算世家大族,小徒與柳小姐情投意合,我這老師做主,向你柳氏求婚,如何?”

柳大本想催促趙興離開,但趙興這句話把他唬住了,他看了看士人打扮的程夏,再看看趙興咄咄逼人的目光,心里有點膽怯:“江夏程族……沒聽說過,這妹子還小……”

趙興再次不客氣的截斷了對方的話:“江夏程族怎樣,你們家世小——去城里的大戶打聽一下吧。我這小徒品學兼優,今年將參加貢舉,一旦貢舉通過,便向柳家下聘,聘金黃金百兩——如無異議,這門親事就這么定了,拿庚帖來吧,我去請城中大戶作伐。”

趙興顯得霸道,但這樁婚姻明顯對柳家有好處。柳家唯一所要擔心的是:要撫養柳姑娘好幾年。至于家產,一個庶女所占的份額本就不多,加上聘禮——誰養活她都是件收益很大的事情……如果再加上程夏以后的發展,這樁婚姻更加有利可圖。

幾名柳姓人略一商談,立刻爽快地應了這門婚事。柳大不放心,悄悄派仆人出門大廳,但不久,仆人打聽回來的消息讓他確實放下心,便熱情地操持這門婚事。

柳家以經商獲得了富足,但其家族知識層次顯然不高,宋代雖不講究門閥,但一個商民能攀上一個大家族,且對方還是一名即將參加科舉的士子,這是莫大的榮耀。決定下來的柳家,生恐人不知,連續在城中舉辦了幾天定親宴,柳姑娘借這個機遇,地位也獲得了提高。

再盤桓了幾日,趙興告辭。這次,柳家人出面給趙興雇了船,把他們采購的書裝入船上,程族在福州的購書讓城內士人頗覺光彩,搬書上船也讓柳家占了不少文化氣,柳大索性再慷慨一次,派出幾名家人一路隨行……

登船時,趙興帶上了在碼頭等待的焦觸。

焦觸顯然是特地等候在此,他的貨早已賣完,回城所需要的貨也采購完畢,這幾日留滯福州,一方面是等待趙興了結柳家事宜,另一方面是為了與兒子焦作結伴而行。

船只起錨后,趙興喚過焦觸,他提筆在紙上畫了幅簡易地圖,指著圖上幾個點向對方介紹:“你瞧,這是黃州,穿過彭蠡湖進入武陽水到達撫州,從撫州有兩條路,一條水路走金溪,一條走建昌……瞧,這一路不用換船。

而后則需走陸路,很短的一段陸路到邵武,然后是一路順閩江而下到福州。柳家人經商世家,柳大曾經隨父從過商,我這次帶他們的船到邵武,就是認路的。

我的船可以把貨送到建昌,或者金溪,柳家人可以從邵武接貨,把貨運到福州,現在我需要一個兩頭接續的人,你地理熟悉,家又在那片地區,如果兩頭送貨,你愿意多少錢受雇?”

焦觸猶豫的說:“這一路匪人甚多……”

“沒關系”,趙興淡淡的說:“我一路殺過來了,再殺回去,相信匪徒會知道我連珠箭的聲名……另外,以后我程族也會遣人送貨,你只管運,護衛的事情由我們負責。”

這就容易了,焦觸向來做得只是些小本生意,沿途的稅關將利潤都抽走,賺的只不過是零頭小利,現在只負責運送,就能養家糊口,怎么不愿意。雙方隨后談攏了價格。

在焦觸的帶領下,回去的時候熟門熟路,十余天便趕回了黃州。

趙興這次出門,不僅帶了足夠的書回來,還為程家坳打通了一條商路,程家坳有了新目標,頓時,男孩們朗朗讀書聲從清晨到夜晚,婦女老人們編織的手也日日不閑,生產出來的東西都堆在屋內,,所有人都懷著最大的熱切,等待秋天到來。

ps:上茶、閱讀,投票了!


上一章  |  宋時明月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