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春第二十三章 王佐之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春 >>大唐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三章 王佐之才

第二十三章 王佐之才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英年早肥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英年早肥 | 大唐春 
大唐春正文

大唐春第二卷芝麻小官也瘋狂

(精彩小說盡在閱書吧)皇子會缺錢花么?

這是個很詭異,也很沒有標準,以至于無法回答的問題。

按照普通人的思維,皇子嘛,皇帝的兒子,即便是將來不能當皇帝,那也幾乎是無一例外都要封王的,先是老爹是皇帝,然后是哥哥或者弟弟是皇帝,再然后呢,侄子是皇帝,你想,這種地位之下,那家里的財貨還不得山堆海積的,哪里會短了用度?

而事實上也是如此。別的不說,便當今陛下的幾位兄弟,如薛王、岐王等,哪個不是家中盈財?要有人說薛王岐王的日子過得很窮,誰信?但是呢,事情有正例,自然也就有反例”遠了不必說,就在本朝,李建成與李元吉,那可都是高祖皇帝的兒子”而且還是太宗皇帝的同母兄弟啊”結果如何?

別說宴貴了,連小命兒都沒了。

所以當下里惠妃娘娘這個話說出來,若是外人不懂的,許是可能會要疑惑一下,然后就以為惠妃娘娘這是管皇上要錢呢。但是知情如高力士者”卻絕對不會作如是觀。

從本意上來理解,惠妃娘娘這自然是哭窮呢,不過高力士卻是知道,近些年來,隨著壽王李清逐漸長大成人”惠妃娘娘的心思卻是開始活絡起來。陛下愛屋及烏,因為寵愛惠妃娘娘的緣故,所以對于壽王李清的寵愛也是冠絕諸王及太子,而與此同時,太子李鴻的地位自然不免的就有些尷尬。但是僅僅如此,顯然還不足以讓惠妃娘娘滿意。最近幾年來不管是在宮內宮外,或走向陛下說些枕頭話,或是使動外間的大臣們偶爾進些小諫”總之她一直都在不遺余力到打擊著太子李鴻在當今陛下心中那本來就已經不怎么多的好感……

隨著近來陛下對太子李鴻的嫌惡日增尤其是又有了剛才貍下的那一番話,她這顯然是憋不住了,終于又一次站出來提醒陛下一您若是繼續讓李鴻做太子,日后他繼承了皇位,你我的寵兒李清卻不知道要落個什么下場哇!所以,這太子之位,事關百年后子孫福祉,您可一定要三思!

所以,他這個話看似如話家常,甚至帶著點玩笑的口氣來說一堂堂的惠妃娘娘宮中禮秩一如皇后,號為“娘子”,卻居然要為了給自己的兒子攢點錢而去入股做生意,這說出來怕不要滑天下之大稽”但事實上呢這個話題可敏感著呢,也嚴重著呢。

當下里高力士伏地不敢起身,惠妃娘娘說完之后便只是笑意盈盈地看著玄宗皇帝,見他久久不肯說話,便又笑問:“三郎,你意下如何?”她說這個話自然是恃寵生嬌之下想要逼著玄宗皇帝做出抉擇。但是太子廢立國之大事也,眼下的玄宗皇帝固然對太子李鴻有著種種的不滿,但那畢竟也是自己的兒子,而且立他為太子也已逾二十載他甚至已經成為了文武百官乃至朝野上下一致公認的未來皇位繼承人,豈能因了一個婦人的幾句話就輕言廢立?

因此當下玄宗皇帝聞言先是微微蹙眉”繼而這心里便不由得生出一絲不悅來,當下他悶聲不語地坐回書案后,沉思片刻,淡淡地道:“堂堂惠妃去做生意,徒惹人笑柄爾。”,想了想,他看著伏在地上不敢起身的高力士,道:“將軍且起身。”

等到高力士從地方爬起來了,他這才道:“稍晚時候,你去宗正寺傳朕的旨意,諸位皇子已成年未開府者,著他們一一擬好封號,旬月之內,朕要昭告天下封他們為王。”

說到這里,他看了武惠妃一眼,道:“其余各王,也要各有封賞。”

高力士聞言眼神一亮,心中忍不住就是贊了一句,然后便忙不迭地應旨道:“喏。老奴回頭就去知會宗正寺。”

聽到這個結果,武惠妃便也是滿意地一笑。她當然知道太子李鴻立儲多年,自然不可能是那么容易就把他扳倒的,剛才那番話能換來這么個結果,便也已經是不錯了。最關鍵的是”她已經成功的在陛下心里埋下了一顆種子,這才是最最要緊的。至于眼下,反倒是不適合逼得太緊”以免惹惱了陛下,反倒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了。

因此當下里武惠妃聞言之后便笑著盈盈淺拜,道:“臣妾代清兒謝陛下封賞。”

見武惠妃露出一副滿意的神態,玄宗皇帝臉上這才露出一絲笑意,擺擺手,道:“愛妃且先回宮吧”朕還要處理些政事,非你等婦人輩該知。”

武惠妃聞言盈盈施禮告退”然后便帶著幾個宮女轉身出了南熏殿。

一直到她下了殿身影消失不見了,玄宗皇帝這才收回目光,卻是嘆了口氣”臉上也不知是悵惘還是迷戀。話說今年惠妃已經三十有六,卻仍是美艷之極,更加之她善解人意溫柔體貼,而且雅善音律,頗能起舞,是以玄宗皇帝對她可是寵愛十分的。

要說對她唯一有所擔心的”那便是這女子到底走出身武氏,玄宗皇帝幼年時曾飽嘗自己祖母則天皇帝治政的苦難,因此他骨子里便對姓武的女子有所警惕,即便恩寵再隆,也決計不肯封她為皇后,至于太子廢立之事”就更是絕對不準許她參與進來。

幸好,眼下看來,她雖然很希望壽王李清能做太子,但也只是希望而只,她畢竟還是那個容易滿足的小婦人,只是想給壽王爭取一些更好的封賞罷了”而這一點”玄宗皇帝是完全可以不當回事的,只要不干政,想要什么封賞都好說。

事實上,又有哪個妃子嬪妾不希望自己生的兒子做皇太子的?畢竟母憑子貴嘛,自己大行之后,皇帝只能在他們兄弟之中選一個”得者自然地位尊隆,得不到則要差了許多。所以有這個心思并不為過,只要別太過分就好了。

當下目送惠妃離開,玄宗皇帝就覺得惠妃還是此前那個惠妃,這心里不免就又爽利起來,心情一愉悅,臉上也就重新又有了笑容,當下里他看看高力士,笑道:“將軍”你繼續說,那王丘的兒子叫什么的”王殊彥?他去砸店了,結果如何?”

高力士始終都在關注著玄宗皇帝臉上的神色,當下見他語氣輕快”這里說話便放心了許多,當下里見問便只是照實答道:“那王殊彥去了之后是要砸店的,據說架勢擺得極足,不過那李曦卻是絲毫不怕他”當場便敢與他針鋒相對”兩人差點兒就當場打起來呢。”

“哦?哈哈哈……”玄宗皇帝聞言大笑”聽到這里,就無關大政,他就只當是散悶的八卦消息來聽了,當下里甚至饒有趣味地評價道:“李曦這小子”膽子倒是夠大”他可知道要砸他店的”是右散騎常侍王丘家的兒子?”

高力士見玄宗皇帝聽了高興”便也把所知道的拿來湊趣,道:“怎么不知道,那位王家公子剛一進門就說了身份”否則哪里敢硬要砸人家店呢!”

“哦?知道?知道了……他也不怕?敢惹?”

高力士聞言笑笑”“這個尊曦的膽子”可走向來很大的!”

玄宗皇帝聞言略一回味,便笑著點頭”“是很大!”又問:“最后呢?打起來沒有?”

“王家公子和李曦之間,倒是沒有打起來,只是那李曦卻是使壞,差了人擠到人群里,誣賴成憶偷東西,把他好揍了一頓。”

“哦?打了那個成憶?”玄宗又是吃驚又是高興地問,在得到高力士肯定的答復之后”他忍不住得意地捋了捋頜下胡須,贊道:“打得好!打得快意呀!”

高力士聞言笑著點頭稱是,然后才道:“后來,就在雙方沖突的最厲害的時候,說來也是巧了,朝中賀知章、賈曾、蘇晉、李適之,以及張旭等諸位大人恰好過去找那李曦,他們一到,首先就把那王家公子王殊彥給喝斥了一通,然后……”

“然后如何?”

“然后當李適之大人問到現場是怎么回事的時候,那李曦倒是并沒有說王殊彥是來砸店的,只是說他們是來買酒的,是定了一百壇極品劍南燒春”而那王殊彥雖然明知道這一百壇酒就是價值十萬錢,當時卻是不得不硬著頭皮答應了下來。”

聽到這里”玄宗皇帝早已哈哈大笑起來。

笑了好久”他這才評價道:“不意此子竟刁滑至此,好,好啊!”

玄宗皇帝大笑”高力士便也附和著笑,然后才又道:“據說賀知章等幾位大人臨走之前約了那李曦改日一處飲酒賦詩,想來李曦這等做派,倒是頗入那幾位的眼的。”

玄宗皇帝此時笑意未歇,聞言便只是笑著點頭,“賀知章他們”素來便跟玉真一樣,最喜歡李曦這等刁鉆古怪的家伙,若是他到時候能做的幾首好詩出來”怕不就真的要成名士了。”

高力士聞言點頭,良久,卻是道:“李曦此人,怕是并非名士二字所足稱量啊!”

玄宗皇帝聞言受了笑容,微微點頭之后蹙眉良久,淡淡嘆息道:“朕立朝逾二十載”自認為一代賢君矣,眼看垂垂老朽”卻也不過再安享幾年富貴,就該差不多了”李曦此子,怕還是要落到下一朝那里,若是用得好,少不得又是一個王佐之才!”

說到這里,他搖頭嘆息,“可惜啊,鴻兒……何其蠢也!”

高力士聞言不敢作聲,便只是肅手而立二心中卻是忍不住要想,能得陛下稱贊一句王佐之才的”舉朝上下能有幾人?

這二十年來,怕也只有姚崇與宋螺二人吧?

這兩人,可都是朝野贊賀的一代賢相牛!

………………………………………………………………,武惠妃離開了南熏殿,便徑直回了自己的寢宮。

回去之后,她蹙眉良久”這才命人取了紙筆來,提筆寫了一封書信,取了信封來封好了”然后才叫了個小太監來”把書信遞給他,秘密地叮囑道:“你出宮去到李林甫李大人的府上去,這封信務必要親手交到李大人手里,而且等他看完了,你要親眼看著他燒掉,記住了么?”

自打武惠妃與李林甫這內外之間有所交往以來,便一直都是這小太監負責居中通信,這種事乃是辦久了的,聞言當即便點點頭,“娘娘放心”奴婢定辦得妥當。”

武惠妃點點頭,又道:“這一次你辦完了事情且不必急著回來”從李府出來,就直就去壽王府上歇息,去見壽王時,就說是我說的,最近這段日子國子學里會有一個叫李曦的人去入學”劍南道蜀州人,叫他額外關照拉攏著些,嗯”應該是很客氣很尊敬的那種拉攏和親近”就等于是”要拿他當半個老師來看待那種……日后自見好處。”

那小太監聞言略略詫異,不過還是很快就點頭,默默地念了兩遍,“李曦”,然后才道:“娘娘放心”劍南道蜀州,李曦”國子學,一定要尊敬和親近的拉攏,奴婢都記住了。定會一字不漏的傳給壽王殿下知道。”

武惠妃聞言點點頭,這才松了口氣,擺手道:“那你就去吧,辦好了差事”叫壽王賞你!”,那小太監聞言低頭道謝之余,不免眉飛色舞。

…………………………………………”,…………………………,長安索仁坊,吏部侍郎李林甫的府邸。

在把那小太監送走之后,李林甫漸漸的沉下臉來,默默無語地轉身返回書房,然后坐下來之后”便又是長久的沉默無語。

這些年來,他潛心做官”終于漸漸地走到吏部侍郎這個位子上”不過即便如此,在面對同為吏部侍郎的蘇晉的時候,其實他的權力和影響力”都是大大不如的。

只不過在他機敏了發現了惠妃娘娘的作用,并且選擇了與她結盟之后,后宮里今天玄宗皇帝有了什么動靜”心情如何等等,幾乎都是可以提前知道,這才能順應上意,越來越受到玄宗皇帝的信賴,以至于這吏部侍郎的官兒也是越做越得心應手了些。

一個小小的吏部侍郎,自然不是他的最終目標。但是他知道自己眼下在朝中無論是聲望,還是實際上對朝政的把握能力,都至少要排在十名開外,諸如蕭嵩、韓休、張九齡,乃至于太府鼻楊崇禮、京兆尹裴耀卿等等,都是絕對要超過他的。所以,他選擇了雌伏。

一邊小心地縮在蕭嵩韓休等人下邊曲意逢迎,一邊則是得了惠妃之助,逐漸一點一點的博得玄宗皇帝的賞識……但是,這種雌伏人下的滋味,卻非他所甘心啊!

于是,就在眼前,當他發現了這個機會之后,便立刻就十分地心動了起來。

“日前手抄予汝之《論藩鎮》文,蓋出此子之手也,吾間俟圣意,似頗為意動,調此子入長安之后乃遣人著意留神此子一舉一動”此大用之象也,汝不可不察之,宜擇機而動……”,腦海中默默地回想著武惠妃遣人送來的密信,李林甫捻須不語。

這是一個大好的機會呀!

那篇論藩鎮的文章,陛下看管甚嚴,能有的,舉朝上下也沒有幾個,他原本根本就不知道還有這回事”還是惠妃娘娘眼見陛下極其看重這篇奏章”這才趁陛下不注意,悄悄的名人手抄了一份送過來,他這才得意看見。

當時看完了之后,他就是大吃一驚,第一個反應就是,這個撰寫奏章之人”可真是膽大包天。不過看完之后仔細回想,這一天一天的,也就慢慢琢磨出一些味道來,倒是讓他不得不佩服幾分了。

他當然能猜到那寫奏章人的意思,無非就是期待著片紙入京之后能一舉邀得天寵,說起來這可是劍走偏鋒之舉”一向為官謹慎的季林甫是絕對不屑此舉的。

但是一來此人見解犀利,能發人所不曾見,非自己所能及,亦朝堂袞袞諸公之所能及,二來近些日子通過惠妃娘娘的告知,他逐漸明白,此子這道奏章竟真的是為陛下看重了。這可就不是能夠簡單的用運氣二字來解釋的了。

在他看來,無論是對朝野形勢的洞若觀火,還是對陛下心思的揣摩了解”這寫奏章之人都絕對是天允之才!

要知道,自從貍下即位以來,歷二十年勵精圖治,朝政已經是逐漸的拜托了武朝時期的種種影響,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但是二十年至今”這一套一旦形成,就很快的變成了規矩,如果按照規矩慢慢的往上挪動”雖然他也自信自己一定可以達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那一步”但是……那要等到什么時候?

這種情況下,既然陛下已經看重了那篇論藩鎮的奏章,說不得就要好歹有些舉動,只要一有舉動,朝野上下必然是要鬧出些事情來的,只要事情一出,讓這個朝廷無法再保持此前那種按部就班的狀況,那自己的前程可也就有了轉機了不是?

所以,估計惠妃娘娘密信里的意思,所謂“擇機而動”,大概也就是這個意思吧?

只要水一渾,壽王殿下的機會可就更大了些。

想到這里,李林甫不由得微微一笑,然后便伸手在書案上輕輕地敲擊著”喃喃自語道:“看來”要想讓陛下早日下定決心,這個李曦,很重要啊!”(精彩小說盡在閱書吧)


上一章  |  大唐春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