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春第六章 議論紛紛(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春 >>大唐春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章 議論紛紛(上)

第六章 議論紛紛(上)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英年早肥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英年早肥 | 大唐春 
在接下來的一段日子里,江淮轉運使司衙門的各項籌備事務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李逸風挑頭,楊慎馀、魏岳和常風各司其職,十幾天的時間里,整個江淮轉運使司衙門無論是硬件配備還是人員的配備,都逐漸的飽滿了起來。

該買的買,該修的修,該配的配,只要有款項,硬件上的東西自然不成問題,而經過和戶部、太府寺、工部等衙門的磋商,在玄宗皇帝的一力敦促下,盡管戶部和工部都不怎么樂意,但還是有一批經驗豐富的刀筆吏被轉到了江淮轉運使司衙門。

可以說,就在這十幾天里,江淮轉運使司已經是一天比一天更像是一個威嚴的官衙了。

而就在這十幾天里,李曦除了埋首案牘之外,還特意拿出了兩天的時間,很認真的視察了包括長安太倉在內的各大國家倉儲。

這種視察,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其實就是一個面子工程。

但是對于李曦來說,這次面子工程卻是有著另外的一些意義。

首先來說,自從就任以來,他除了在第一天的時候相繼拜訪了各部大佬和京兆府尹裴耀卿之外,就幾乎是從頭到尾的保持了沉默,所以,這一次的視察,幾乎就可以算作是他的一次正式亮相。

其次,李曦此前不是沒有接觸過倉儲這一塊兒,畢竟在晉原做主簿的時候,他也是對晉原縣的府庫有著一定的了解,但是他知道,一個小小縣城的倉儲,跟整個國家最大的中央倉儲,那完全就不是一個概念,甚至于在儲藏方式、等級排冊之類的細務上,也都有著巨大的差異,而他要做江淮轉運之事,歸根到底,這糧食就是要運到長安各大倉庫里來的,所以對于這一塊兒,他自然需要多一些了解和認識。

正是因為有了這兩天原因,所以李曦對于自己這一次視察長安太倉的事情格外重視,無論是事先的行程安排,還是提前計劃好的一些講話等等,都煞費苦心。

最終,在常風和李逸風的陪同下,這一次的視察,接近完美。

跟李曦想要的一樣,很多人對他的印象就是,這是一個和煦、謙遜同時又精神飽滿,而且在很多時候都顯得非常睿智的新官。

當然,最關鍵的是,他還很善解人意。

再怎么管理嚴格的倉庫里,出現幾只老鼠,都是無法避免的事情,即便太倉也無法例外,但是如果這只老鼠正好被前來視察的上官看到了,那這件事情將十有會變得不太美妙。

李曦前去視察的時候,就正好遇到了這樣一只膽大包天到讓不少太倉官員們額頭冒汗的碩大老鼠,不過幸好,李曦這位新任的知太府寺丞很善解人意,他雖然看見了,卻是一掠而過,只是在視察結束之后,在只有寥寥幾人在場的情況下才說了句“下不為例”。

如此一來,李曦非但給太倉的官員們留了面子,沒有當場讓他們下不來臺,同時又保持了自己的威嚴,頓時就讓太倉的幾位官員心中暗贊。

當然,這還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通過這么一件事,讓這些管理太倉十幾年的老官油子明白了:李曦雖然年輕,卻并不是他們想象中的那個只會吟詩作賦的才子而已!

視察完了太倉,李曦再次埋首案牘。

一直到九月二十一日,距離上次給楊慎馀布置任務已經過去了十幾天,楊慎馀才終于在下午時候敲開了李曦辦公那件公事房的門。

“大人,這是下官草擬的一些轉運章程,請大人過目。”

厚厚一打的紙,飄逸的小楷,顯然楊慎馀對于這份東西很是看重,沒少下了功夫。

事實上他心里明白,即便在目前幾個已經到任的督漕使中間,雖然自己年歲最大,但論起做官的資歷,卻是最薄的,甚至于,若是沒有自己老爹在朝中多年的威望,自己驟然出任督漕使,怕還會惹人非議,而即便如此,其實在和魏岳、常風兩人的接觸之中,雖然他們表面上很是恭敬,但是那絲絲毫毫的細節處,有些東西楊慎馀仍然可以品味得出來。

所以對于李曦剛剛上任就拋給自己這么一個大難題,他非但沒有退縮,反而迎難而上,力爭早日贏得上官的看重,和同僚的接納。

甚至于為了寫這樣一份總攬全局式的漕運章程,他這些天里可沒少生拉硬拽地拉著老爺子幫自己出主意陪自己討論,一直到昨天,這文案他自己看過了無數遍,修訂過了無數遍,也拿給老爹又看了一遍,確認已經做得非常完美了,這才正式拿了出來。

孰料,李曦結果文案之后只是瞄了兩眼,便輕輕地丟在了書案上。

伸手拍打著文案,李曦笑著請楊慎馀坐了,然后才道:“本官聽說,最近外邊的街頭巷尾關于本官出任這個江淮轉運副使的議論,似乎很大呀!”

乍一聽這話,楊慎馀先是一愣,有些擰不過神兒來,然后才是眉毛跳了一跳,畢恭畢敬地道:“回稟大人,這個下官倒是沒有聽說,下官這些日子便只是一心草擬這份計劃了,至于其他事,倒是不曾在意。”

李曦點點頭,對于楊慎馀的謹慎,他心知肚明是怎么回事,便也不再追問什么,只是摸起書案上的文案,開始認真地看了起來。

最近這些日子里,也不知是因何而起,反正是在李曦剛剛接到圣旨赴任的時候,朝野上下都沒什么動靜,反而在他上任了好幾天之后,長安的街頭巷尾,突然傳出了許許多多的議論,而且還都是有關于李曦,有關于新成立的這個江淮轉運使司的。

在這些議論當中,尤其是對于朝廷是否有必要成立什么江淮轉運使司,似乎抱著很大的疑問,而同時,對于皇帝陛下居然任命一個年僅十八歲的年輕人出任江淮轉運副使且負責所有事務,更是抱有極大的懷疑——顯然,這對李曦是不利的。

當然,無風不起浪,要說這些議論是憑空而起,換了誰都不會相信。

之所以突然問楊慎馀這么一句,其實李曦只是想試探一下他對這些議論的態度罷了,或者說,他很想知道,躲在幕后操縱這些議論的人,是不是已經正式的向自己發起了攻擊。


上一章  |  大唐春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