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三國第二十九章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風流三國 >>風流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九章

第二十九章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浴火重生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浴火重生 | 風流三國 
第七章中原篇

第七章中原篇

趙云怒斬朱異,旗下士兵拍手稱快,將士也出一口惡氣,而他的威望更是如日中天。只有朱恒心里悶悶不樂,不知如何回去向家人交待事情。

第三日,趙云拔營南下,開始往梅州進軍。

五月,趙云經過幾次互有勝負的訓探進攻后,于中詢設計大破蠻兵于烏嶺,士黃手下大將士平當場活捉,并被斬首。是役士黃損失大半精銳的蠻兵部隊,而趙云僅僅失去一校人馬。

底月,士黃調動手下最強王牌,大約有近八百左右,讓人震驚的大象兵。大象兵橫沖直撞,防御極強,江東步兵隊、騎兵隊,根本構不成威脅,在他面前不堪一擊。高順帶領三千兵陣,幾乎未做抵達,便敗下陣來。大象所過,土地震地,馬匹顫栗,士兵膽寒,一時間士氣大跌,無心應戰。蠻兵趁此機會,揮軍沖殺,江東軍大敗而歸。還好大象行動遲緩,兵數也不多,敵軍不敢大意,步步推近,小心為營,江東南征軍這才得喘氣之機,共商對策。

此時,官渡大戰已到。

曹操派兵四處出擊,擋載袁軍糧道。而袁紹自是聽從謀士之言,派重兵保護糧草。

曹操在官渡與袁軍不知不覺相持了近兩月,眼見自己處境日益艱難,糧草越來越短缺,心急如焚。恰時,又收到消息,袁軍又護送一批近千輛車的糧草下來,曹操當下想也不想,派夏侯淵、史渙二將,帶五千人馬出擊,焚燒糧草。此戰得勝,雖然以戰局無補,但是也提高不少士氣。

曹操見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于是聚眾謀商議,希望能有個一勞永逸的辦法。

而袁紹此時只要在相持下,勝利必然屬他。但袁紹好大喜功,只想早日拿下曹操,不想打這持久戰,把重兵都屯居前線,希望能以壓迫性的優勢,強攻拿下官渡,近而攻陷許昌。哪知欲速則不達,曹操防線組織很好,一時間也急難攻下,加上后方略顯空虛,又沒有縱伸保護之處,倒也讓曹操三番四次偷襲得手,這讓袁紹火冒三丈,痛斥將士,下面開始頗有怨言。

曹操還在耐心等待,后方更是想盡辦法湊聚糧食。而袁紹則因幾十萬大軍,日用錢食十分浩大,有時被曹軍襲擊,近有周轉不靈之像。袁紹便決定把烏巢作為前線重要的糧倉補給基地,后方所有軍糧都連綿不決運送至此,而為防曹軍偷襲,派淳于瓊兄弟三人領重兵十萬把守,以防萬一有失。

然而正是這一方的決定,為袁紹大敗埋下禍根。

六月,張遼領徐州軍出泰山,逼近濟南,靠近黃河一帶。上有袁軍,把守濟北。下有曹軍,厄住東阿。恰恰張遼駐守濟南,形成一種極其微妙的關系,袁軍以為是曹操的盟軍,成為犄角之勢,不敢輕易過河。曹軍則對張遼心懷戒心,不敢造次。正因這樣,官渡之戰進行如火如荼,東阿一帶,倒顯的十分平靜。

同時,川軍吳懿攻打葭萌關,以為葭萌關是四川連接漢中的重要關卡,城高厚實,有重兵把守,漢中又在其背后作為強力后盾,隨時可支援上來。川軍久攻不下,反倒損兵折將,又被楊任、楊昂兄弟連番劫營得手,進退兩難。

劉璋此時騎虎難下,萬般無奈之下,派黃權送信給劉表,希望他能出兵,一同夾擊漢中,到時平分領地。

劉表眼見中原大亂,曹操與袁紹血戰黃河,根本無力顧及其它;江東也趁機欲平定南夷,再休養生息。再看看自己,內亂已定,長沙桂林日漸安穩,兵甲久經操練,石谷堆積如山,是應該出去建功立業,很快決定讓人帶領人馬,入川征討張魯。

便是在人選之上,發生了很大的偏差。

劉表之意,劉備東征西討,一身戎馬,久負沙場,是個很好的人選。但蔡瑁為首等人以為劉備在新野廣招人馬,屯田納糧,野心極大,如果再讓他接管兵馬,出征西川,只怕到時候會有所圖謀,對劉表不利。

劉表不以為然,對蔡瑁道:“不然,某與劉備同為漢室宗親,劉備為人又仁厚義德,美名布滿天下,你們怎么可以小人之心渡君子之腹呢?況且劉備此番平定長沙,立下赫赫戰功,如此賢材,不加已提拔,反要忌憚,這樣不是寒了眾人之心嗎?倘若這樣對待有功之臣,試想以后誰敢為我們效力?”

蔡瑁見劉表立場十分堅定,心中著急,轉眼暗生一條毒計,假惺惺道:“主公言之有理,不過常言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主公可召劉備至江陵,但要他不可帶隨從軍隊,如若他敢直身前來,說明劉備心懷坦蕩,可證明他并末做賊心虛。反之如果推三阻四,又要帶兵前來,必然是顧忌自己野心暴露,而怕主公下手除去。主公以為此計如何?”

劉表哪里知道蔡瑁的歹毒之計,滿心歡喜的答應下來。他哪里想到,這是蔡瑁為了除掉劉備的計謀罷了。自從劉備來了,劉表對他越來越依重,原來掌管一卻兵權的蔡瑁,漸有大權旁落之感,為達到自己獨覽兵權目的,必然要除去劉備這個心腹之患。如今機會已到,他知道劉表如果要叫劉備單身前來,劉備就算有所懷疑,顧忌什么,但為表示自己清白,也會孤身前來。那么就趁劉備在半路之時進行劫殺。

此時劉備正于新野秣馬厲兵,廣納賢臣,完全不知道一場陰謀已經悄悄的對他發動。

沒過幾天,劉備就接到劉表的快馬文書,劉備一點懷疑之心也沒有,倒是關羽多長了一個心眼,拉住去心似箭的劉備,懷疑道:“大哥,劉表怎么只讓你一人回去復命?是否有詐?”

劉備還醉心在對前程的美好憧憬之中,聞言大為不滿道:“云長,你怎可如此妄加猜測,劉大人對我們兄弟三人關愛有加,此去江陵無非例行公事,你千萬不要想歪了。”

關羽棗紅臉上現出片片急色道:“大哥,劉表大人不會包藏禍心不假,但是他們手下就難說了,特別是蔡瑁,平時就對大哥冷嘲熱諷,此番前去,必然是他出的鬼主意,大哥千萬要三量而行啊。”

劉備想也不想揮揮手,滿臉不以為然道:“二弟此話不妥,蔡瑁雖然嘴尖牙利,有些飛揚跋扈,但不失為人大體,又對劉表忠心耿耿,他怎么會設計害我?”

關羽連連搓手,丹鳳眼不時一開一合,光芒四射。

劉備騎馬上,前方一平坦途,關羽忽然拉住劉備之手,懇請道:“大哥,既然你真要去,讓關羽一同隨你前往,路上也好照顧你的起居。”

劉備其實也不想一人上路,聞言心里擔憂道:“只怕劉表會不高興。”

關羽松了口氣道:“大哥,這你就放心了,只我一人陪你,他們不會真的計較的。”

劉備沉思半刻,終于點頭答應。

關羽大喜,對在邊上一直沒吭聲的張飛道:“三弟,二哥與大哥走后,新野你可要多多用點心思,千萬不要動不動就鞭打士卒,還有千萬不可醉酒。”

張飛喏喏答應。

劉備這才放心與關羽一同上路。

兩人日夜兼程,只朝江陵飛去。

秣陵。

張浪眼見楊蓉的肚子日漸大了起來,走路蹣跚,不由天天笑逐顏開。加上寶貝女兒張琰現在已經開始蹣跚起步,牙牙學語。張浪看在眼里,喜歡在心里。整個人精神抖擻,心情開朗。平日處了公務之外,一般都會在家里陪著楊蓉、文姬一起聊聊天,開開玩笑,其樂融融。

而在豫章郡,自從劉備退兵后,不久趙雨、周瑜等人也相繼回到秣陵復命。現在只除了趙云南征、徐州自給自足外,江東大部份處于休養生息狀態,屯積糧草,苦練士兵,等待下一次的爆發。

這一日,張浪約來了周瑜,到自己府上小敘。

經過這些日子的和睦相處,現在張浪與周瑜的關系日漸改善,兩人相處越來越合諧。

此時在張浪府上的后花園里,幾人相處談笑風生。

周瑜與小喬剛剛完婚,兩人如膠似漆,張浪干脆也把小喬請來,自己讓文姬、楊蓉陪同。

張浪滿面春風,一邊指著楊蓉的隆起的小腹,一邊對著周瑜開玩笑道:“周瑜啊,你什么時候也讓你家夫人懷上寶寶,到時候內人也有個盼頭啊。”

周瑜雖然聰明,但一時間不明白張浪的意思,只是看了小喬一眼,而小喬臉上微紅,羞羞澀澀的低下頭,周瑜心里一片溫情。抬起頭,迷惑問張浪道:“主公,屬下不大明白你說的意思啊?”

張浪大笑道:“蓉兒曾對我說過,我也十分贊成。假如小喬有身孕,不論是男是女,都要讓這孩子走在一起。如果都是男的,就讓他們磕頭結為兄弟,同富貴,共患難。如果都是個女孩,那就結為姐妹。假如一男一女,那是最為理想不過的事情了,我們可結為親家。那不是更好?”

周瑜聽的十分感動,急忙接起小喬,兩個跪下謝恩。

張浪不滿道:“你們起來,起來,這是干什么呢。”

周瑜與小喬這才從新入座。

周瑜想起張浪如此恩待自己,心里百感交集,不由長長嘆一口氣。

張浪對文姬與楊蓉倒個眼色。

文姬明白張浪的意思,站起笑道:“小喬姑娘,你姐姐大喬這幾日也在府上小住,你要不要去看看她呢?”

小喬看了周瑜,得到他許可后,高興道:“如此甚好,好久沒有見到姐姐了,十分想念她。”

楊蓉笑著道:“那我們一起去吧,讓他們兩個大男人慢慢聊。”

小喬微笑點點頭,然后對張浪行了一禮,去了后院。

張浪看他們三人都走遠了,才緩緩對周瑜道:“公謹,我看你最近好像老心神不寧,是否有什么心事呢?”

周瑜苦笑道:“還是瞞過主公的法眼,周瑜這點心思,你一清二楚。”

張浪笑道:“有什么事情你就說吧,我能辦到的,一定幫你。”

周瑜站了起來,對張浪深深鞠了一躬,然后才臉滄桑之色道:“主公,屬下有一事相求,但是不知如何說出口來。”

張浪示意道:“你有什么事情你就說出來吧。”

周瑜點了點頭,開口道:“當日屬下在宛城之時,本為一介布衣,少年輕狂,雖想成就一番功名,但卻一直無所事事,正是孫策的出現,周瑜大志才慢慢得舒,如今屬下得主公恩待,而結義之兄卻在大牢受苦,每每想起,周瑜便心如滴血,十分難過。”

張浪聽了周瑜的話,陷入沉思。這個孫策,真是頑固的很,自己愛材,不舍的殺了,又不想在放虎歸上,所以一直把他關在大牢里,這個事情怎么處理,想起來就頭痛。

張浪有些為難道:“周瑜,你要我不殺孫策可以,但是卻不能再放他了,以前我已經放過他一馬了,現在再放了,別的不說,我怎么對的起死去的兄弟呢?”

周瑜連連點頭道:“屬下明白這個道理,瑜只是希望主公恩準,讓屬下去牢里看望他,希望能說動他,一起為主公效力。”

張浪大喜道:“如此甚好。我批手喻給你,你去看望便是。對了順便看看魯肅,這個人也很有本事,我也很喜歡他。”

周瑜連連跪地謝恩。

張浪親自扶起他,笑道:“你也是為了江東著想,以后少這樣行大禮了。”

張浪這時想起一事,不由嘆了口氣。

周瑜疑問道:“主公為何事嘆氣?”

張浪苦笑道:“昨天剛得到消息,趙云旗下副將朱異,為報私仇,私通敵國,通風報信,坑殺了凌操與他近萬部隊,現已被趙云斬首了。”

周瑜臉色凝重道:“主公是擔心朱家的人以后會心存疙瘩嗎?不能全心為主公效力嗎?”


上一章  |  風流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