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三國第五章 風蕭水寒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風流三國 >>風流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章 風蕭水寒

第五章 風蕭水寒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浴火重生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浴火重生 | 風流三國 
第九卷

曹軍大敗,趙云催軍急進,乘勝追擊,大破夏侯于穎上。

如果不是夏侯杰、夏侯恩聞訊帶援軍趕來,只怕夏侯慎連活命的機會也沒有。

隨后幾天,夏侯慎的軍隊再也沒有一絲動靜,只是扎住汝陰、慎縣一帶,偶爾有幾枚人馬前來叫陣,也很快被趙云殺退,穎上城一時間固若金湯,曹軍無法越雷池一步。

又堅守七八天,穎上城依然相安無事,就連預期戰斗也沒有發生。趙云的心里不由疑云重重,叫囂的敵人并不可怕,可怕是那些表面上平靜無事,暗里卻行奇兵詭計的人。穎上城的沉靜,越發顯示出暴風雨前的寧靜。趙云開始顧慮起來了。

這一日,趙云與凌操等人一邊巡查防御工事,一邊商議軍事,這時朱桓匆匆進來,連軍禮也未行,劈口就道:“將軍,臥丹斥侯得來的消息,曹軍已取得原鹿、富波一帶,現正沿淮東方向向我穎上急速靠來。”

趙云臉色微變,而凌操則失色道:“怎么回事?原鹿、富波都有徐晃派重兵把守,怎么會事先一點消息也沒有便就失手?此兩地一失,穎上腹背受敵,情況極為不妙啊。”

朱桓臉色凝重道:“由于曹操增派司馬朗為將,領五萬士兵進軍汝南,而徐晃大部分軍隊已經被樂進所牽制,無奈之下,把原鹿、富波的兵力抽調一空,所以此地形同虛設,被曹軍輕而易舉的拿下。”

凌操大聲責怪道:“如此重大的事特,你怎么到現在才與我們說起?”

朱桓懊惱道:“屬下也是剛剛收到徐晃將軍的消息,他要我們多注意保護一下原鹿的情況,哪知剛一轉眼,此地便已被攻陷。真沒有想到曹軍的手腳會如此利索,就連徐晃將軍調動此二地兵馬也在算計之中,看來這仗將會是十分艱難。”

凌操表情有些急躁道:“原鹿、富波失守。我軍腹背受敵,這當如何是好?”

朱桓似乎感覺事特還不夠大,又加一句道:“還有更糟糕的事情呢。”

趙云打斷朱桓的話,淡淡道:“還有什么更糟糕的事情?如果不是下蔡失守,威脅壽春地話,所有事特對我們來說,都沒有壞到無法挽救的地步。”

朱桓苦笑不已道:“雖然下蔡還沒有失守,但已經差不多了。”

趙云驚訝無比道:“怎么?曹軍圍攻下蔡了?”

朱桓深吸口氣道:“正是。已圍攻半旬之多。藏霸正苦苦支撐著呢。”

趙云追問道:“徐庶大人有何指示?”

朱桓道:“徐大人已經帶人支援下蔡,但壽春本身兵力并不多,又要維持局面,所以徐大人也只帶一萬人馬出征。他讓人帶話來:一方面讓將軍調動安風津的部隊,支援下蔡。另一方面還要求將軍無論如何要切斷曹軍通往下蔡的糧道。如果這兩點做不到,下蔡必然失守。”

凌操倒吸一口冷氣道:“原鹿、富波的曹軍已經疾進而來,穎上兩面受敵,頂的住頂不住是問題。現在還要分兵下蔡,同時攻打曹軍汝陰與下蔡的連接點慎縣,這無疑難于登天啊。”

趙云斬釘截鐵道:“這正是唯一獲勝的希望。”

朱桓望著趙云。見他堅毅地臉色仍然平靜如水。心里恐慌不由平靜一些,不過仍是焦慮問道:“將軍,現在應該如何是好?”

凌操與朱桓的擔憂心特趙云不可能不知道。但他身為三軍主將,自己絕對不能先亂了陣角,不然部下的信心會更快的瓦解。雖然趙云也是心急如焚,但仍能保持冷靜道:“此事關重大,搞不好就是全盤皆輸的局面,我們要好好商議一下,好想個萬全之策。”

朱桓忽然問道:“將軍屬下一直有件事特想不明白。曹操幾月之前忽然退兵,不到兩旬之后又再次進兵,此大反常理,現在想想。是否與圍攻下蔡有關呢?”

趙云本來也在這個問題上困惑好久,一直沒有想到點上,但此時一經朱桓提示,整個思路忽然有種闊然開朗的感覺,他用力的揮了一下手,興奮道:“我明白了。”

朱桓與凌桓異口同聲問道:“明白什么了?”

趙云有些激動道:“曹操之所以退兵,是因為我們在安風津防守做的相當好,讓他們久攻不下。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能調動我軍出城。那么強攻安風津無疑是自找死路。所以曹操想以退為進,其目地是想我們從新駐兵穎上,間接削若安風津的力量。而圍攻下蔡,更是證實了這種想法,下蔡是我軍重要的據點之下,有著堅固地堡壘,所有防御措施都相當完備。有點常識地人都知道,對于這樣的堅城,是不可以這樣強攻硬打的,就算能拿下來,損失與傷亡也是無法估計地。但曹軍就是悶不吭一聲,連續圍攻攻下蔡,其目地是什么?難道他們真的這么有信心拿下嗎?本將倒不這樣認為,他們這樣造勢,無非是想給下蔡方面制造更大的壓力,近而讓我們在支援過去。假如我沒有猜錯的話,下蔡目前的局式邁遠還沒有到朱副將所說的那么嚴重。但隨后的發展走式,就讓人難料了。”

凌操有些不解道:“如果單是這樣,那么他們為什么還要偷襲原鹿、富波諸地,然后向我穎上直奔而來?這樣一來,不是又把我軍牢牢釘在穎上,不敢出兵支援下蔡嗎?再說如果形式沒有那么壞,徐大人為什么還要讓我們支援下蔡呢?”

趙云信心十足道:“徐大人遠在壽春,對下蔡的局式并不是很清楚,假如我猜沒錯的話,很快就有信使過來敘說新的情況。而曹軍之所以要取原鹿、富波,你們想想,此兩地對穎上與安風津地幫助,到底是哪一個更大?”

凌操驚呼一聲道:“對啊,此二地無論是對穎上還是和安風津,都能形成極大的保護做用。對穎上而言。就是西門要沖之地,保護著穎上的側翼安危。而對安風津而言,同樣有著相等的功效,只要他們沿著淮水,便可毫無阻擋的直下安風津。”

趙云點頭道:“正是如此。”

朱桓沉思道:“那曹軍為什么要這樣做呢?雖然將軍說地有理,但是有了原鹿與富波的兩路敵軍,我軍不敢出穎上,已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他們這樣做雖然能威脅到安風津。但離最終的目地相差甚遠。不要忘了,如果下蔡地形式如將軍所說,那么等于畫蛇添足,多此一舉。”

趙云笑道:“假如你是主將,如果下蔡有危,你會先守穎上,還是直奔下蔡?”

朱桓想也不想道:“如果下蔡失守,壽春不保。屬下當然竭力先保下蔡。”

趙云緊緊道:“如何去保?”

朱桓道:“當然是調動安風津的兵力。”

趙云點頭道:“如果是本將軍也會這樣做。但這恰恰落入曹軍的圈套之中。”

朱桓驚訝道:“為什么?”

趙云解釋道:“一旦調動安風津的兵力,原鹿、富波地曹軍馬上會聯合汝陰的人馬急下,不要說穎上保不住。就連安風津也因兵力不足而頂不住。而且曹操有備而來。,必然會設伏打援,那么等于安風津丟了不說,下蔡同樣也保不住了。”

朱桓有些糊涂道:“將軍臥才不是臥說下蔡沒有形式不嚴重嗎?”

趙云淡淡道:“那只是針對我軍沒有行動而言。一旦我軍真的支援下蔡,只怕曹軍馬上會進行調整,不但加大對下蔡的攻擊力度,只怕也會同時進攻安風津。”

凌操聽了半天,還是有些迷糊道:“如果我按兵不動呢?”

趙云道:“那更好,他們假攻變成真打,可以毫無顧忌的猛攻下蔡。”

朱桓倒吸口冷氣,全身上下打了個冷顫道:“好陰毒的計謀。照著將軍的意思,下蔡形式只不過是暫時,無論我軍如何調整。他們必然會全力進攻,爭取拿下。”

凌操不敢相信道:“趙將軍,你也說過曹軍這樣強攻下蔡,對他們的損失將會是十分嚴重,曹操那還白白讓這些士兵送死嗎?”

趙云道:“曹操什么都不缺,還會在乎一些士兵的性命嗎?拿下下蔡才是硬道理。”

凌操憤憤道:“那現在應該怎么辦?”

趙云看向遠方,似是沉思好久,才緩緩道:“兵發慎縣。”

朱恒一驚,大聲道:“不可。我軍現處于夾擊之中。如果在分兵出戰,只怕穎上不保。”

趙云淡淡道:“這也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相對穎上來說,下蔡更加重要。而且原鹿、富波兩路人馬,還暗藏一種可能性,就是想壓制住我穎上與安風津地部隊,不想讓我們出動。為什么會這樣?假如沒有猜錯地話,在慎縣與汝陰的部隊并沒有我們想象中那么多。曹軍已經完全把重心移至下蔡了。”趙云咽了一口水,潤一下干枯的嘴唇,接著道:“曹操用意雖然難測,但也不是無跡可尋。只要我們處理得當,也并非完全沒有機會。切斷他們地補給數線,讓他們物資難繼,這樣下蔡問題便迎刃而解。”

朱桓自告奮勇道:“既然將軍有此意,那么就讓末將帶兵前去慎縣。”

趙云搖頭道:“不,此行本將親自前行。”

凌操與朱桓同時阻止,朱桓著急道:“萬萬不可,此去慎縣,兇途未卜,將軍做為三軍主帥,不可輕冒險地,此事還是由末將前去比較穩妥。將軍放心,末將愿立軍令狀,如果不能完成任務,朱桓誓不回來。”

趙云堅決道:“我意已決,你們不用再爭了。”

凌操與朱桓互望一眼,一臉焦急之色。趙云也不管他們擔心的表特,分派任務道:“我去慎縣之后,穎上城的防守就交給凌操。假如原鹿、富波的曹軍攜用夏侯大軍來攻,你們可視特而定,必要之時,放棄穎上也未償不可,保留實力退守安風津。假如安風津也守不住,那么你們一定要把敵軍死死的擋在陽泉城。千萬不能讓曹軍再進一步,不然主公苦心經營的淮河防線,必然付之一炬。”

趙云語重心長的話,讓凌操倍感壓力,同時也感受到那份深深信任。他激昂無比道:“將軍放心,操就算戰死,也不會讓曹軍越雷池半步。”

趙云只是面色擔憂的看著這個鐵骨錚錚的副將,心里沒來的一片愁腸。很快,趙去掃開那郁悶地心思,道:“凌副使你放心,如果你能擋住敵軍一段時間,相信黃敘的特遣隊很快就能上來。到時候壓力便會大大減輕。”

凌操道:“將軍放心好了。”

趙云這才沉重的對朱桓道:“曹軍十萬大軍圍攻下蔡,單單憑徐大人一人是無法抵擋,還需休穆你的武勇與膽略,所以在本將出發之后,你帶上一萬人馬,支援下蔡。路上休穆你一定要多加小心,千萬不能中了敵軍的埋伏。”

朱桓表特有些暗淡,心里泛酸。在趙云怒斬朱異之后,他有些時候對趙云并不是很友善,但到了此時,朱恒不得不佩服趙云的膽氣與豪情,每一次都把最為危險與事特背在自己身上,而讓自己部下做一些相對輕松的事特,他聲音有些顫抖道:“末將明白,將軍你也千萬多加小心。”

趙云拍拍兩個的肩膀,那冷冷的表情露出笑容,讓人感覺如陽光一樣燦爛。

趙云微笑道:“那你們去準備吧。我自有安排。”

朱桓與凌操同時點了頭,出去準備事項。而趙云立在城墻之上,迎著風,穩如一座雕像,而孤單地身影在夕陽之下拉的好長好長。


上一章  |  風流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