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三國第二十九章 西進江陵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風流三國 >>風流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九章 西進江陵

第二十九章 西進江陵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浴火重生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浴火重生 | 風流三國 
第八卷

江東軍借此之勢,如摧枯拉朽,大軍直進,由于巴丘水路給江東軍霸占,劉表軍只能退守沔陽。由于大量敗兵涌進,沔陽守將一點辦法也沒有,總不能拒之城外吧,只能開城納人,明明知道其中一定有不少探子混進來,可是卻一點辦法也沒有。

程昱正是利用這一點,讓混進沔陽城的探子不停造謠,又煽風點火,弄的滿城風雨,雞飛狗跳。大部人知道江東軍馬上就要兵臨城下,所以急著想出逃,可沔陽四城緊閉,誰也不讓離開,這樣一來,百姓更是憤怒不滿,數次與劉表守兵發生沖突。沔陽守將雖然竭力想穩住民心,可終是功虧一簣,百姓終日惶惶不安。

程昱沒用一旬時間,就用計就拿下沔陽,開始威逼南郡。

劉表軍潰不成軍,敗走華容道,一部分退回華容縣,一部分進扎竟陵縣。

荊州形勢直轉而下,不但劉表坐立不安,就連整個中原也給震驚了。

曹操得知張浪圍逼南郡,第一反映就想舉河內之兵,南下江東。張浪這個名字意味著什么?他是深淵的龍,是林中的虎啊,本來就占有江東六郡八十一州,如果在讓他腳踏荊州八郡,穩中發展,那就是蛟龍出海,猛虎下山,到時候對中原會掀起什么風浪不知道。曹操是想在這個時候壓壓張浪的氣焰,可一轉眼又想到自己現在的處境,不由嘆了口氣,整個人就像萎了一樣,軟綿無力。雖然剛剛大勝袁紹,又收編十萬河北精兵,并且已經跨過黃河以北,進軍黎陽,準備攻打冀州。但俗話說的好,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好歹袁家也是四世三公,在河北根深蒂固,門生故吏無數,一時間也不是那么好清理,假如這個時候自己南下,不說是否有沒有勝算,單單讓袁紹緩過這口氣來,不發幾年又會強大起來,到時嚴重威脅北方一統。想到此時,曹操無奈的嘆了口氣,看來自己雖然有所準備,但還是擋不起張浪崛起的腳步。

聽到南郡有危的消息,最高興的就是張魯,最擔心的還是劉璋。張魯以為,劉表有難,必然會一紙文書抽回劉備,到時候自己壓力大減,雖然蜀中富強。但劉璋不曉如何利用。自己應該趁此機會,再給劉璋施壓。

而劉璋同樣擔心劉備會被劉表抽調回去,多方理由游說。希望劉備能拒劉表軍令不顧,好幫助自己打擊張魯,同時他還有一些私心,希望張浪能一口氣滅了劉表,這樣劉備就老老實實為自己效力,這樣一回,漢中之地,便是自己一人獨吞,這對鞏固川中穩固有莫大好處。

而馬騰也不想空閑,已經兵至天水。完全控制陜西一帶,把原來張濟的地盤,全部接收。接下來是要進散關,渡陳倉,攻打關中,還是要從上方谷入手,翻過祁山然后進軍川中,這就不得而知了。不過以馬騰、韓遂的野心,是絕對不會安心在陜西發展的。

整個中原除了幾個大的軍閥有動靜之外。另幾個割據的小諸侯小軍閥,都在遠遠觀看事情發展的一動一靜,希望自己能撈上什么好處。

可以這樣說,張浪與劉表的荊楚大戰,不能知道牽動著多少人的心思,讓整個中原都虎視眈眈,都希望出現一種兩敗俱傷的結果,最好劉表與張浪從此一落千丈,聲勢不在。然而讓這些陰謀家失望的是,江東軍不但在荊州連戰得勝,在交州也是捷報頻傳:趙云連戰連勝,十萬江東軍橫掃士黃軍隊,其中小將凌統表現極其搶眼,以八百騎兵,夜襲敵寨,回來沖突,放火燒營,不但把敵軍搞的雞犬不寧,夜不得寐,并且所帶八百之人毫發無損,安全退回。

次日掛印先鋒,領五千士兵與敵軍激戰。后又詐敗而歸,把士黃的兒子都給吸引出來,圍困一處小山谷中,并且放出消息讓士黃得知。那還了得,士黃就這么一個兒子,馬上傾城而出,把月烏城的數萬兵力全部調出,準備營救自己的兒子。不料這正中趙云的圈套,襲得月烏城,活捉士黃等人,一時間軍威大振,士變軍隊士氣直跌而下。

凌統于亂軍之中,殺敵如麻,不但活捉士黃兒子,而且還斬殺數員交州虎將,一時威震南疆,聲望如日中天,交州士兵,無論是誰,一聽凌統領軍,嚇的三魂已去其二,倉惶應戰,大敗而歸。而正是烏月一戰,凌統開始在江東軍年青一輩中,名聲鵲起,威望直追黃敘。成為張浪麾下四小天龍其二。

趙云趁勝追擊,直下南海郡,相信不用多時,士變也必然舉手投降,平定南疆。

此時張浪已經帶著典韋、張寧等人,在黑鷹衛與骷髏兵的陪同下,退回夏口。而巴丘這重要的水軍基地,交給黃忠父子把守。

夏口。

張浪爽朗的笑聲在州府里面傳了出來,可以看得出來,他的心情實在很不錯。

張浪正坐在寶座之上,肆無顧忌的放聲長笑,座下的一干人,也都一臉輕松,笑意爬滿。

張浪又笑了兩聲,然后才止住嘴,不過臉上還掛著濃濃的笑意,他揚聲道:“大家也不要太得意忘形了,雖然拿下了漢陽與烏林,但是劉表并沒有動搖根本,他們的實力依然很雄厚,假如我沒有猜錯的話,很快襄陽與武陵的軍隊都要靠過來了,到時候又會有一場硬仗要打。”

由于程昱帶隊跨過長江對岸,只留守田豐一個智囊,所以他當仁不讓,問道:“主公,你真的這么敢肯定襄陽的軍隊會退回來嗎?如果他們敢退,就不怕給在汝南的徐晃軍隊追著打身后嗎?通常這樣的情況都會很慘的。而且就算他們能退回南郡,同樣也等于把徐晃的兵力吸引上來,雖然他們多了和份戰斗力,我軍何嘗也不是。而且還會形成一種圍攻的局面,只怕這樣劉表更接受不了吧?”

張浪點點頭,臉上露出深思表情,沉吟半刻才緩緩道:“以劉表的性格,肯定是會讓他們退回來守南郡的。不過怎么退回來又是一門學問,記的給人送信,如果襄陽的兵馬真的南下南郡,一定要讓徐晃小心行事,千萬不要給打伏了。”

田豐想起徐晃沉穩的手段,不由裂嘴笑道:“主公多心了,公明做事十分嚴謹沉著,不會出什么差錯的。”

張浪點點頭。對于徐晃,他本來就是很放心,張浪道:“既然如此,那你們要做好一切后補工作,好讓程昱他們沒有一絲后顧之憂,全力攻打南郡。”

田豐行禮,應一聲道:“屬下明白。”

張浪伸了伸懶腰,臉上露出一絲疲憊之色,他揮手道:“我有點累了,先去休息。有什么事情,明日再行商量。”說完,他邁著步子,便走出大堂,眾將恭送張浪離去。

張浪走沒幾步,感覺后面有人跟了上來,回頭一望,卻是張寧在后面一路小跑上來。

張浪好奇,最近一直都很忙,兩人都沒怎么接觸,沒有什么事情,張寧從來沒會主動來見自己,現在不知是否又有事情發生?張浪停住腳步,似笑非笑盯著張寧,問道:“張小姐。不知道你尾隨而來,是否又有什么要事要稟報?”

張寧一臉埋怨地看著張浪,愣是不是說一個字。

張浪莫明其妙,有些摸不著頭腦看著張寧表情,郁悶道:“怎么了發生什么事情了?”

張寧忽然嘆了口氣,搖搖了頭,妖艷的臉上盡是失望之色道:“將軍啊將軍,屬下真不知道怎么說了好了?怎么一打起仗來,你就什么也不顧了?”

張浪更是一頭霧水。迷茫道:“怎么了,是不是哪里出了紕漏?”

張寧沒好氣的瞪了張浪,桃花眼里說不出的別樣風情嫵媚,她埋怨道:“哪里都沒有紕漏,只是楊夫人早在半年前產下一子,你這個當父親的怎么也不回去看看?前些日子也許還可以理解,但現在形勢已經明了,接下攻打南郡一事,只怕又是一場持久戰,將軍不若回秣陵看看小公子和楊夫人。”

張浪全身一震,表情異常激動。

早在張浪南下長沙之時,他已經得到這個消息,只是當時事情緊急,每一步都關系整個戰局發展,雖然張浪想回去看看,但他也知道這樣做不太好,所以強忍著思念。隨后拿下長沙,又四處轉戰,巴陵攻防等等,更沒有什么時間讓他有機會想自己兒子。如今張寧一提起這個問題,他的腦里不由滿是思焦缶常只恨不得能雙臂抽上翅膀,馬上飛到秣陵,看看產后楊蓉,看看自己的兒子到底長的像不像自己。

張寧看著張浪急的團團轉,臉上時不時還露傻傻的笑容,心里一安,接著道:“現在戰局主動權明顯都在我方,而且又有田大人與程大人在,以他們的才智,相信不會出什么問題。所以,將軍不如趁機回到秣陵,看看公子。順便也督促一下張昭大人,讓他盡快收整軍資糧草,因為我軍糧草大約只能支撐三個月了。”

張浪驚訝道:“張寧,你不是押糧官或者軍中司馬,怎么對糧草這么熟悉和關心啊?小心我懷疑你心懷不軌,越職行事哦。”

張寧翻了一個白眼,丟一下句話道:“好心給雷劈。”便大步離去。

張浪看著張寧離去婀娜之姿,不由搖頭苦笑,自己好歹也是她的上司,怎么就這么一點面子也不給?張浪轉念一想,心里精神一振,竟然全身上下都激動的抖了起來,雖然不是剛聽到這個消息,但現在有時間仔細一想,心里那種期待的感覺變的越來越強烈。張浪的內心在不停的掙扎,到此是應該回秣陵,還是等打完仗之后呢?

在經過一番強烈的內心爭斗之后,張浪終于決定先看看情況,在做打算。

江東軍三月拿下沔陽,四月便在程昱的指揮下朝江陵進發。

蔡瑁收編近萬殘兵,加上原來有數萬人馬,死死扼住華容道、竟陵等地。因為他們知道這是江陵的最后一道防線,一旦在崩潰,那么江陵真的就要成為江東軍的炮灰了。

由于在兵力上,江東軍并沒有占據決定性因素,所以程昱也不敢冒然強攻,苦思破敵良機。

五月,王儉領著建平郡守最后兩萬兵馬支援南郡。襄陽也知道南郡有危,破除汝南徐晃追擊,領著三萬兵馬,前來解救南郡之危。一路入扎公安,一路剛進南郡境內,屯住當陽。一時間,劉表軍聲勢又起,前后加起有七八萬人馬。但由于前面一敗再敗,蔡瑁更是不敢立動出兵,怕萬一再敗,剛剛積起的一點士氣,又消失無影無蹤。

江東軍由程昱領四萬人馬,屯于沙羨,時刻準備出動;周瑜領一萬水軍,不時在長江之上迂回。而徐晃則兵分兩路,一路由自己帶領一萬五千人馬,出戈陽,支援江夏,配合程昱做戰。另一路由大將陳到領一萬人馬,開始猛攻義陽,趁著襄陽大軍南下解救南郡之危時,拓展領地,沖擊襄樊。

華容一戰,迫在眉捷,蔡瑁在經過連番戰敗之后,終于開始正視起蒯越所說之話,開始頻繁與蒯越商量軍情要事。

蒯越才智于荊楚之中,極負盛名,此番如果蔡瑁早聽他話,也許不會敗的如此之快,如此之慘,蒯越的復出,更是讓華容一戰,變的撲朔迷離起來。


上一章  |  風流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