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三國第十三章 西涼馬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風流三國 >>風流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三章 西涼馬騰

第十三章 西涼馬騰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浴火重生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浴火重生 | 風流三國 
弘農郡位于長安與洛陽兩大都城之間。

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武帝增設弘農郡。他先將天下第一險關函谷關,向東遷移了三百里,重建函谷關城于崤山之東,把秦代建立的函谷關改名叫做弘農城,弘農城就是秦關。中平元年,朝廷為鎮壓黃巾軍而重置八關,其中將函谷關列為八關之首,這說的是新關。

而弘農多山,三面環饒,北隔黃河,遙望河東。東是方圓百里的崤山,宜陽、新安、陸渾、東虢四縣被圈圍其中,地勢相對平坦,是弘農郡的大糧倉所在。西邊連著華山,絕壁橫伸,人跡絕蹤,更有聞名天下的潼關。而秦嶺從西南向東延伸出無數群山,像枯縱山、熊耳山和伏牛山等。曹陽縣,弘農郡等就是在群山包圍的平原上。

張浪和旗下數百人連夜快馬飛奔,風餐露宿,弘農已漸漸在望。

為了加緊時間,能早日趕至弘農,已經棄用原有馬車,改為騎馬,雖為初春,北風仍寒冷刺骨。

既然獻帝在楊奉和董承的護駕下,已開始從長安艱難的退回弘農,那么自己就應該果然拋棄原有的路線,不必在經武關而進長安,只要直接到弘農,偷偷面圣,然后共商大事。相信太史慈的軍隊在這個時候已準備的差不多,應該就要出發。希望能趕在曹操一步前,到達弘農。

三日后,張浪已進弘農城。

弘農城如今劍拔弩張,草木皆兵,不時有一隊一隊士兵左右來回巡邏而過。

張浪一行人不想過早暴露身份,被人猜到自己進京。暗中發費不少精力,賄賂兵丁,才得已進城。

弘農城不愧位于關中,連接長安洛陽,華夏經濟中心地帶,相比江東蠻夷之地,更顯富麗堂皇。整座城古樸宏偉,城郭相連,門闕護城,氣勢磅薄。城內四通八達,南北東西縱橫交錯十來條寬闊街道,可容十多匹馬并肩,極具規模。小街橫巷,依主街干線,纖莫交通,井然有序。

只是農家舍門柴扉緊鎖。街上冷冷清清,不見往來商人、走夫販足。偶爾能聽見陣陣密集的腳步、吆喝聲,在空中來回飄蕩,又很快歸于平靜,顯的十分蕭條和冷清。這是山風暴雨欲來的前奏,無論是誰,都感覺到這是大戰前的短暫寧靜,一場更大更慘烈的風暴,正在慢慢的蘊釀著。

當獻帝慢慢就要退回弘農之時,弘農舉城不安,惶惶不寧。李催、郭氾的豺狼野心,誰人不知。

弘農城守將段煨,是個對漢室忠心不二的人。得知當今圣上已在退往弘農路上,親領部曲,帶弘農兵將三千,前往函谷準備護駕。隨行中有弘農望族之首,就是當今太尉楊彪之子楊修,其自領食客數百,一同迎接圣駕與眾文武百官。

張浪同楊蓉等十來人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客棧安頓下來。還是典韋以近強盜方式威脅出來。

除了張浪貼身幾個鷹衛外,其他幾百號人物都散落在弘農城個個不起眼角落里,調查收取正確有利消息。不多久,鷹衛強大的收聚情報功能開始慢慢發揮出做用來,各種消息源源不斷傳到張浪所住客棧,經過細致加工處理,制訂對策,然后命令又分發下去。

客棧這里,幾乎成了張浪臨時大本營,做戰指揮中心。

當張浪很嚴肅的把黃敘叫來,告訴他自己身份、來弘農的目地,并且問他愿不愿意跟隨自己時候,黃敘被這忽如其來的消息驚呆了,想不到救自己之人竟然會是名震江東,徐揚兩州之主的張浪。心里如卷起滔天巨浪,兇涌翻滾,臉色十分激動,更是久久不能言語。

黃敘雖不擅言談,性恪淡莫,然卻有其父黃忠之風,忠肝義膽,知恩圖報。想著對方救命之恩,身上數年絕癥不但根治得愈,而且容發煥發,精神飽滿。單說這份救命之恩,便如再造,無以為報。加上他貴為兩州之主,卻對自己關懷倍致,體貼照顧,全無當外人看待,而且把如此重大的秘密告訴自己,十分相信自己,感動的差點鼻涕橫流。

加上年青人本有沖動的心,對新天新的向往,對輝煌勝利的渴望,想干出一番事業的雄心,雖然沒有什么豪言壯語,卻在心中暗暗下了決心,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決定從此以后隨張浪戎馬沙場,左右一生,闖個轟轟烈烈。哪怕上刀山,下火海,也決無怨言。

張浪哪里看不出他的想法,黃敘本臘黃的膚色,因為激動而漲紅了臉;喉嚨不知咕嚕的咽了多少次,話終是沒有說來。沒有說什么,只是理解的拍了拍肩膀,然后鼓勵的一笑。

黃敘似得到什么,冷漠的眼神里,頭一次射出如此濃烈灼熱強盛的光芒,一臉堅定不移望著張浪。

自此,一員日后名揚華夏,威振異邦,張浪手下頂級大將、四小天龍之一,便在此時開始誕生了。

此時天色已暗,眾人用過晚膳后,齊聚張浪客房,開始整理今天所得到的消息。

消息中,獻帝已在眾文武大臣的護送下,平安出了潼關,到達函谷關。而李催新敗,正在從新整頓軍馬,大概要緩沖幾天,這段時間獻帝應該很安全,相信只要在這里等著,便很快可見到他。

而另得到小道消息,各諸候前往長安使者也在張濟的壓迫下,陸續隨獻帝退回弘農。以便近一步觀望事態發展,能在第一時間得到消息,尋找有利已方的合作伙伴。其中,西涼馬騰,荊州荊越,河北沮授,益州張松已事先一步到達弘農。漢中楊松不知所蹤,可能已秘密潛回。

這時一鷹衛通報后,踏步而進,先禮后恭,聲音有些焦燥道:“主公,事情可能不太妙,曹操假借勤王室之名,已令大將夏候惇領精兵五萬,戰將十員,從山東出發,已至延津。其大隊隨后出發,不出一旬,便可長驅直進,抵達洛陽。”說到這時,那鷹衛心有顧忌的望了望張浪反應。

張浪只是皺了皺眉,不露心中一點想法。只是暗思:看來留給自己的時間不多了,形式越來越緊迫,一旦曹操進軍洛陽,那自己有的麻煩。而且想在這個時候得到太史慈大軍強力支援已是不可能。

那鷹衛見自己主公并沒無多大的反應,壯了壯膽,接著道:“還不止這些,河北袁紹大軍為響應形式,證明維護漢室決心之心,已插調大將曲義將兵五萬,出魏郡,跨鄴城,進朝歌,不出半旬便可逼進河內,直指洛陽。閻柔、虞子和大破公孫瓚所致漁陽太守鄒丹于潞北,斬丹。袁紹則領大軍出安喜,隨后兵分兩路,驍將高覽猛攻涿郡,淳于瓊則直插代郡,斷其后路,三路大軍全面圍攻易京,恐怕公孫瓚支持不了多久了。加上幽州至路程遙遠,消息傳到這里時,也許易京已破,公孫已亡。”

張浪點點頭,贊道:“小衛,這些消息都是你整理過的吧,做的很不錯,我沒有看錯你。”

叫小衛的護衛臉露喜色,崇拜道:“屬下無能,全賴主公教導有方。”

張浪哈哈長笑兩聲,忽然嘆道:“公孫瓚敗亡之日,相信便是袁紹進京之時。”

然后又拍了拍他臂膀,鼓勵道:“跟著我,不會虧待你的,好好干,現在忙你的去吧。”

小衛恭恭敬敬施了一禮,道:“謝主恩典,那屬下告退。”這才興奮的退去。

這時楊蓉顯然也聽了消息,停止和趙雨對話,插嘴道:“老公,看來情況真的很不妙啊,和你結仇的兩家兵馬都快到殺到洛陽,那么我們的處境將會是很危險啊。”語氣間有股難掩擔心的神色。

張浪淡淡笑道:“不礙事,相信他們兵馬殺到洛陽時,我們早就溜之大吉了。”

楊蓉露出不可置信神色,好奇道:“老公你是不是準備丟下文武百官,只帶皇帝偷跑到江東啊?”

張浪搖搖頭道:“沒有了文武大臣支持,符冊典籍幫助,那還是皇上嗎?”

楊蓉俏臉上疑云大盛,十分不解,迷惑道:“那老公的意思是?”

張浪道:“要看情況了,如果可以的話,就請天子下江南,讓我們盡盡地主之宜,這是最好不過的;如果不行的話,那就弄個官當當,然后大家一起跑路,窩回江東去。”說到后面,忍不住笑起來。

趙雨楊蓉聽到張浪說的那么滑稽,不由開心齊聲嬌笑。

楊蓉嬌聲道:“這個獻帝也當的真可憐,憑心而論,他并非是個什么昏君暴主,只不過生錯了朝代。各方軍閥割地自重,四分五裂,朝中又奸臣橫行,弄的政令不得號行,威信全無。”

張浪身有感嘆道:“是啊,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漢朝氣數將盡,神仙也沒辦法。”

這時一鷹衛兵報告,張浪叫進后,他有點興奮道:“主公,屬下已查到馬騰的落角點。”

張浪精神大振,隨既問出地址,對楊蓉道:“蓉兒我去見見馬騰,你們不用等我了,先休息吧。”

楊蓉點了點頭,上前幫張浪整理一下衣著,溫柔道:“老公,你要小心點。”

張浪微笑的點了下頭,又上下準備一番,然后帶上十八鷹衛,典韋、黃敘,大步出門而出。

天色很暗,只有少數家戶點起燈火,街上更顯冷清,遠處漸漸響起的馬蹄鈴聲,踏破夜空的寧靜。那帶路的鷹衛好似對這帶地理相當熟絡般,領著張浪在街上三轉兩轉,很快來到一座大官邸前。只是官邸大門緊閉,無人把守,一片寂靜,看似無人居住樣子。再次得到那名鷹衛的肯定后,張浪令眾人下馬,又叫人上前扣門。

不多時,官邸大門“嘎”一聲,笨重的開啟,不過只露出一條小小的縫隙。從里面傳出冷冷淡淡的聲音道:“哪位?找誰?有事還是明天再來。”

張浪有點漫不經心道:“我來見你家主公的,要商大事,你不要騙某說馬大人不在這里。”

那開門的明響一愣,然后驚訝道:“閣下是誰,什么馬大人牛大人的,不明白你在說什么。”

張浪冷冷道:“這不要你問,也不用你操心。關上你的門,去通告馬騰,只要說江東上來的使者要見他便是。然后你家主公要不要見我,那是他的事情。還有,人的耐心是有限的,如果半時之內沒有反應,那我只能當是白來了。”

那開門奇怪的望了張浪一眼,然后簡捷的關上大門,不再做話。

典韋忍不住朝地上吐了口痰,嘴里忿忿不平道:”呸,什么態度,馬騰有什么了不起,惹毛了老典,照樣給你一大耙,敢用這樣的態度對某老大,真是活膩了。”

張浪只是平靜的站在一邊,嘴角翹起高深莫測的微笑。弄的典韋十分好奇道:“老大,你在笑什么啊,你說馬騰這廝會不會沒在這里啊?就算在這里,會不會出來見你啊?”

張浪聲音雖然不響,但卻十分肯定道:“馬騰一定在這里,而且一定會出來見我。”

典韋不解道:“為什么啊,老大你這么肯定嗎?”

張浪哈哈笑了兩聲,拍了拍典韋臂膀道:“也許我說了你也不懂,不過你既然問了,我就說說吧。首先我對部下鷹衛的本事可是了如直掌,部曲鷹衛,并不是單單用來作戰保護用的,而是全方位的,單兵做戰,偽裝身份,偵察敵情,刺殺政客等等,無不出類抜萃。既然他確定馬騰安身在此,一定沒有錯的。再說馬騰,此人極不甘平淡,對中原有不少野心。當初,董卓進京時曾拉攏馬騰、韓遂,要他們一起出兵。只不過馬騰、韓遂到達長安時,董卓已死,李傕等人專權,當馬騰利益沒得保障之時,大怒之下,連合朝臣大臣種邵、馬宇、劉范欲誅殺李傕等人。不過后來失敗告終。”

頓了頓,張浪說起興頭,又侃侃而談道:“馬騰反復無常,與韓遂,李催等分分合合,打打好好。其不久前又曾上表,言軍隊補給不足,請求就谷于池陽,率軍改屯長平岸頭,窺視長安。只不過前日被王承率兵偷襲得手,軍威大挫,加上李傕與郭汜相互攻擊,三輔動亂,馬騰只能放棄東行計劃,無奈之下與韓遂再次相聯合,結為異姓兄弟。此次韓遂領大軍屯住石城,馬騰則密秘潛入,相信是尋找更有力的同盟者,為邁出涼州,挺進關中,踏出堅實的一步。”

就在典韋聽的一頭霧水,迷迷糊糊之際,眼前那官邸大門然后敞開,然后走出一大幫人。

帶頭的是一個長八尺余,身體洪大,面鼻雄異,鷹勾虎目,虬須滿面。龍行虎步,舉手投足間極有威攝力,目光如電,一眼望之便是不易之輩。加他身上青灰鐵甲,雖然看起笨重,卻似輕無一物,添加一股驃悍之氣。

這位便是虎據西涼,名滿關中的安狄將軍馬騰。

馬騰,據傳是漢伏波將軍馬援的后代。他的父親曾任天水蘭干尉,后失官留居隴西,娶羌女為妻,生下馬騰。馬騰年青時貧窮,無產業,經常從彰山砍伐木材,背到城里去賣,來養活自己。馬騰為人性格賢厚,當地人們都很敬佩他。公元187年,涼州刺史耿鄙任信奸吏,導致狄道人王國以及氐、羌等少數民族造反,州郡征集勇士,欲討伐叛亂。馬騰應征,被州郡官員看重,任命為軍從事,統領部隊,后征戰有功,提升為軍司馬。不久,耿鄙被手下殺死,馬騰則聯合韓遂等人,共同推舉王國為主帥,在三輔作亂。公元189年,王國被朝廷派來的軍隊擊敗,馬騰、韓遂等人于是廢掉王國,又劫持閻忠為主帥。不久閻忠病死,馬騰、韓遂等人相互政權,拉開了爭霸三輔的序幕。;


上一章  |  風流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