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朝當首富第一百十二章 討要荒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唐朝>> 回到唐朝當首富 >>回到唐朝當首富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十二章 討要荒地

第一百十二章 討要荒地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愛上刺猬的魚  分類: 架空歷史 | 唐朝 | 奸商 | 耿青峰 | 譚雍仁 | 愛上刺猬的魚 | 回到唐朝當首富 
聽到慶王李琮這么說王敬,耿青峰十分鄙視的看了他一眼,覺得這個人真是有夠無恥的。自己弟弟失蹤了三年不聞不問,現在還反過來說他不愛說話。KO,早知道皇家的人變態,想不到還可以這樣賤。

“王敬是不是你弟弟我不知道,但是他可沒有不愛說話。再說,他現在可是我耿家的人。”敢把皇子說成是自家人的,大概也只有耿青峰了。雖然剛才聽到王敬是皇子時,他確實感到十分驚訝,也十分懷疑。但想著皇室里的那些黑暗,也不由得相信起王敬來,他不表露自己的身份一定也有他的原因,而且這幾年他也從沒有傷害過自家的人。想著第一次見到他時,他那身襤褸的衣裳,不難想像他可能遭遇了什么。

“王敬?”慶王李琮嗤之以鼻的念著當初王敬自個報上的名字。“我說三十皇弟,你不會把自己姓什么也忘了吧?雖然你并不得寵,但好歹也是我李家的人。”說著,又轉向那一臉憤慨的耿青峰,嘲笑的說道:“耿公子,我想你應該知道站在你身后的可是我大唐的三十皇子李璥,雖然我不知道你們是怎么湊到一起的,但見了皇子不行禮,就如果藐視皇上一樣,可是殺頭的大罪喲!”

大罪?罪你個頭。本來耿青峰還打定主意,一會兒回府后再問清王敬的事情,但此刻慶王的咄咄逼人讓他十分不爽,于是輕笑著,轉頭對王敬說道:“王敬,這慶王殿下說我不向你行禮是殺頭大罪耶!”

本來李璥還擔心耿青峰知道自己的身份后會疏遠自己,哪想到他居然還是說自己是他耿家的人。不過,耿青峰這一說話也確實合了自己的心意。在皇宮中做個井底之蛙,被人欺負的可憐蟲,不如在耿家來得自在。再說這幾年在耿家,他可沒有受到一點委屈,相反的還過得十分快樂。

“少爺。”王敬還如以前一樣向耿青峰行著禮,大聲說道:“雖然剛才慶王說的不錯,但他卻不知道我是耿家的奴仆,哪有主子向奴才行禮的道理。而且,不管我是王敬還是李璥,都是耿家的人。”

自耿青峰上次提出自己是耿家的人也有些時日了,但卻依然讓他十分開心。而且耿青峰對他毫不保留的,把那些奇特的制作工藝也教給了他。他喜歡耿家,喜歡耿青峰,喜歡耿家上下。自從母妃去世過后,他一直孤零零的呆在皇宮,雖說無聊的時候可以看看書什么的,但大多數時候,都是在這些兄長的冷言諷語中度過。

“說得好王敬,不愧是我耿青峰的兄弟。”本來還想回家再對王敬刑囚審問,但聽了王敬那連一絲思考都沒有,直接沖口而出的話,耿青峰十分高興。他可不是擔心他那些配方的被王敬泄露出去,他相信他自己有能力去處理好這些事。

聽著他們的舌戰,一邊站立著的馮縣丞可是一頭的冷汗。這也太要人命了吧!雖說只是耿青峰在和慶王李琮叫板,但耿青峰身后的同樣是一位皇子,哪個都不是他這個芝麻小官可以管的。虧自己剛才還有心想靠攏這慶王,想不到又冒出個皇子。

“這個……這個……”看著他們依舊還想繼續再戰的神情,馮縣丞有些顫抖的開口問道:“不知道耿……耿公子前來找本衙有何貴干?”讓他們再吵下去,到時出了事,第一個掉腦袋的就是自個兒。

直到此時,幾個人才意識到旁邊還有一個人。耿青峰雖對這個縣丞沒啥好感,但該孝敬的卻從沒納下。“哦,不好意思,馮縣丞!剛才讓你見笑了。青峰此次前來,是想請府衙把西郊的那塊空地劃給青峰。”現在他當然不會說想買下這地,要不然到時指不定他會怎樣漫天叫價。

這事聽師爺說過,因此這馮縣丞倒也知道一些。“耿公子,你可知道那塊地是塊荒地?”這年頭,這荒地是沒人要的。雖說會減免三年的賦稅,但誰也不能保證一定能一番美好的景像。

“這個青峰倒是知道,昨日我耿家管家和王敬曾一起來詢問過師爺。青峰也已十六,應該可以得到一些劃分的田地。如果馮縣丞覺得不好辦的活,不如將那些個荒地就當成應劃分給青峰的土地就好了。”

聽著耿青峰說昨日王敬也來過,這馮縣丞本想在這荒地上撈一筆的想法立刻被打消。“哪里哪里!”說著,這馮縣丞還用袖子輕拭了一下額上那幾滴汗珠。“耿公子即已想好,可直接找師爺簽了文書,那些荒地就是你的了。”現在的他,只想快點打發掉其中一方,免得多起禍端。

漢代至唐代漢王朝建立后,土地兼并日益嚴重,成為突出的社會矛盾。西漢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指出當時土地的占有十分懸殊:“富者田連阡陌,貧者亡立錐之地”,而租稅又極重:“或耕豪民之田,見稅什五。故貧民常衣牛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為了限制土地兼并,董仲舒提出“限民名田,以澹不足”的限田原則(《漢書·食貨志上),但沒有具體的限田規定。此后在鹽鐵會議上,賢良文學們主張復井田,而桑弘羊則認為“足民何必井田”(《鹽鐵論·力耕),這是最早出現的關于恢復井田問題的爭論。西漢末年,師丹重提限田論,孔光、何武據此提出具體的限田標準:不論貴族、平民,“名田皆無得過三十頃”,以三年為期,到期過限部分沒收為官;商人不得名田為吏,犯者以律論(《漢書·哀帝傳、《漢書·食貨志上)。限田思想經董仲舒創議后,不斷有人申述發揮補充一些較具體的內容。

北魏以后,北齊、北周、隋及唐初都是均田思想繼續流行的時期,而以唐代最為周密細致,并具有若干新的特點。如規定奴婢與牛不再受田;專以男夫為分配土地的對象;世業田的比重相對增大,買賣尺度放寬,甚至須還受的口分田在一定條件下也可以買賣;工商業者及僧道都被納入均田對象的范圍等。

“那行,我們直接去找師爺就行了。”說著,他還不忘輕蔑的瞅了慶王一眼,才轉身帶著王敬離去。


上一章  |  回到唐朝當首富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