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蛤蟆應該是在3年前,還是通過當時還在發行的《盛大娛樂小說認識的。模糊記得看到的第一篇故事是《時空妖靈的節選吧蛤蟆當時只是被稱為坑王,還沒到爛尾之王的境界
《時空給我的感覺很新穎,但沒什么觸動,那時另一本書的風頭完全碾壓過其他--《鬼吹燈。我完整看完的蛤蟆的小說是在07年,《大猿王,也僅此一本,《惡魔島因為一些莫名的抵觸心理沒敢看,當時還在瘋狂追著無限恐怖。《大猿王是爛尾,可是其中內容閃光不斷,給我最多的感觸就是蛤蟆名不虛傳--作者的實力擺在那兒!
《天問我沒看,但我不是盲目的噴子。只是給一些共通的建議。
1.蛤蟆在駕馭大場面的時候有些心力不足,很多書友提到主角們過于獨行,在我想來這也是蛤蟆為了在大場面的時候少些配角描寫而作的選擇?那么不妨試試金庸大大的方法吧!描寫大場面的時候設定一個圈子,把該出場的人物全都理一遍。《天龍八部三主角這么難寫的模式在大場面的時候駕馭的非常好,我們可以看看幾個場景---聚賢莊大戰,少林寺之聚,雁門關大戰。這三個場景所有該出現能出現的人物都蹦出來了,在這里將主線支線劇情做出透露,簡單交代一下各龍套的經歷(主要是對劇情有影響的)。有了這么個框框,我想再爛尾也爛不到哪去吧
2.關于劇情模式,我想蛤蟆不停變換風格也是想擺脫固定的劇情模式把可這也許會成為負擔。《尋秦記很成功,可是很多人在詬病《大唐雙龍傳的爛尾,認為寇仲在有實力同李世民一拼的情況下因為受到女人蠱惑的兄弟打出感情牌而放棄爭霸是不可理喻的行為。很多人認為黃易是沒有控制好人物駕馭而導致為了順應歷史快刀斬亂麻。在我看來,黃易完全可以再玩一出桃僵李代,讓寇仲暗自干掉李世民頂著他的名號平定天下,這里面可操作性不小,完全可以說玄武門事變是披著李世明皮的寇仲(嘔)為了干掉最熟悉李世明的人從而降低自己暴露的可能性而策劃的-----可是在劇情模式上就和尋秦記的假嬴政有些重復,為了“自我超越”黃易選擇放棄較為合理的結局而爛尾。所以我想說的是,蛤蟆可以嘗試穩定自己的成功劇情模式,寫一兩本,只要不像三少早期作品劇情模式重復的那么恐怖就行延續成功的模式并不可恥,也不必擔心讀者噴你江郎才盡,我英語四級作文背幾段經典模版怎么著了?只要我不腦殘到照抄模版誰能拿我怎么樣?
3.恩...寫三段式都習慣了,可啥也沒憋出來...那就祝蛤蟆端午節快樂,給自己放個假修養修養!
發表人:co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