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似道的古玩人生第318章 改刻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賈似道的古玩人生 >>賈似道的古玩人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318章 改刻

第318章 改刻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鬼徒  分類: 都市 | 現實百態 | 鬼徒 | 賈似道的古玩人生 
鬼徒作品

收藏好書,發表原創

歡迎您

如果是按照一般的繁體字而言。“會”字的下面部分,自然是“日”字了。但是,現在賈似道手上拿著的這枚銅錢上面,竟然是沒有了這個“日”字的最后一筆,而是借用錢幣內廓的上線。這一點,讓賈似道很是好奇的同時,心下里也是充滿了疑惑。

莫非是在這成堆的古代銅錢中,就只有這么一枚是作假的?

賈似道先是自己的查看了一下這個“會”字,隨后,又從剛才翻動過的不少的銅錢中仔細的查看了一下,現,剛才的那些古代銅錢,至少都是真實的。即便是有人想要作假,賈似道也不認為,會有人無聊的到從北宋的“宣和通寶”這樣的不值錢的銅錢入手吧?

任何一枚稍微有點價值的古代銅錢,如是能夠作假出來,都要比成千上萬枚的“宣和通寶”來得值錢一些!

再度的從剩下來的這堆古代銅錢中尋摸了一下,賈似道也沒有現什么其他的可疑的銅錢出來。賈似道只能是心下里琢磨著,自己在古代錢幣上的眼力,還不夠到家啊。

當下,拿起手上的這枚“會同通寶”,賈似道就到了書房內的電腦前。

在現在這個年頭,想要尋找一個有確切實物存在的銅錢的來歷,尤其是上面還有著明確的刻字的銅錢,最快捷的方式,莫過于是上網尋找了。

果然,沒花費多少的時間,賈似道就弄清楚了,自己手頭的這枚銅錢,若是真實的話,還真的是有點來頭。

所謂的銅錢上的“會同”兩個字,應該是遼代的二個皇帝遼太宗耶律德光的年號(938年一947年)。這么一來,“會同通寶”即是遼代會同年間所鑄造的錢幣的錢名了。賈似道還查到,這玩意兒的具體的大小,直徑在2.41厘米,中間的穿孔寬為o.62厘米,邊緣的厚度則是o.145厘米,重量約為4克。

賈似道的別墅里,想要找出一些簡單的測量工具來計算一下自己手頭的銅錢,還是很容易做到的。賈似道也沒猶豫,整個測量的過程非常的干凈利落,隨后,比較了一下結果,和網絡上的差距并不大,可以說是相當的吻合。只是,對于這遼國的錢幣,賈似道的心頭,還是隱隱的泛濫出一些疑慮來。

在賈似道的記憶中,似乎遼國早期所主要使用的錢幣都是宋錢,也就是北宋年間的錢幣。至于遼錢的鑄造,實際上是一種政治目的,是象征性的鑄錢。盡管遼錢的數量相對來說非常的稀少,卻是每一個年號都會鑄造一些,這樣一來,在中國的貨幣史上,這枚錢幣就有可能解釋一段歷史,所以,遼錢的價值和其他版別的珍品有一樣的意義。可以這樣說,遼代早期的錢幣存世量極少,現的每一枚都是價值不菲的珍品。

此外,“會同通寶”是遼代早期的錢幣,它更是只在古錢譜上記載過一個名字而已,但是,賈似道是從未聽說過有被人現過,當然,也可能是賈似道對于古代錢幣一行,實在是涉足還不夠深,一些珍品、孤品之類的古代錢幣,還沒有很好的了解到具體的內幕!但是,“會同通寶”的錢幣,存世的極少,賈似道卻還是可以肯定的。

眼前的這枚“會同通寶”會是真品嗎?

賈似道來回的把玩著手上的銅錢,甚至于,還放到鼻子跟前,聞了一聞,隨后,更是裝著精通古代錢幣一行一樣,把銅錢湊到了耳邊,用手輕輕的彈了一下,或者就是放到嘴邊吹一口氣,再去聽一聽聲音!

無奈的是,新手終究還是新手,即便是動作什么的都做到位了,也聽不出個所以然來。

賈似道只能是微微的感覺到,手中的這枚古錢,稍微的有了幾分遼錢的氣息,畢竟,不同的年代鑄造的錢幣,都會有不同的風格,甚至于是連鑄造的錢幣的觸覺都會有所不同。賈似道不是行內人,卻也可以稍微的分辨出幾分手頭的銅錢的特點來。

還算是比較符合遼代的錢幣吧。

只是當賈似道仔細的把玩很久之后,卻是又現了這枚錢幣的一個細節。在“會同”的“同”字的右邊處,有了一點點的壓傷。一般來說,在古代銅錢一類中,有了這樣的細節,倒是很像是用一些普通的古錢上的文字改刻而成的。

因為改刻,是古錢造假高手慣用的手法之一。

一般的,都是將一枚同時代的普通古錢上的文字改刻成別的字,達到以假亂真,炮制出珍稀古錢的目的。最好的,自然是兩種錢幣上面的字體,前者和后者之間的差距比較小的了。所以,現在賈似道手中這枚“會同通寶”如果是改刻的話,賈似道琢磨著,最有可能的就是利用了比較常見的遼代中期錢幣中的“重熙通寶”,將“重熙”二字改刻成“會同”的概率比較大一些。畢竟“重熙通寶”的數量,相比起“會同通寶”來,實在是要多出很多。

但是更大的原因,讓賈似道心下有些懷疑的是,不光是這枚“會同通寶”上面所出現的兩個疑點,就是“會同通寶”的本身,實在是太罕見了。

哪怕就是真實的擺放著一枚“會同通寶”在賈似道的眼前,賈似道也不敢直接的確定,這東西就是真的!

按捺住心頭的疑惑,賈似道只能是給手中的“會同通寶”銅錢拍了一個正反兩面的照片,傳到了“天下收藏”的論壇上,等待著有識之士的解答!當然了,賈似道自己也是在等待中繼續的在網絡上,尋找著相關的信息。

果然,還真的就被賈似道給找到了不少的資料。

原來,在“會同通寶”被現之前,任誰都沒有見過其真實的面目。

直到1989年遼寧省凌源的馮毅先生,在朝陽廢品站的銅堆中揀得了一枚。當時,他自己也不知是真是假,經過多方求問也未得真果,于是,他決定求教于中國錢幣學會的秘書長、著名錢幣學家戴志強先生。只是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就給戴先生寫了一封信,并隨信附上了該錢幣的拓片。戴先生在看過拓片后感覺“很有點意思”,于是便復信請他方便的時候,最好能將實物給帶到北京來看一下。

轉眼間,時間就到了199o年的3月份,戴志強先生終于看到了馮毅先生手上的這枚錢幣,經過鑒定,有了如下的批語:“觀其錢背,十足的遼錢氣息,銹色亦好;觀其正面,文字自然,和常見遼錢的神態吻合。入眼的一感覺,讓我不容置疑。”最終,確定其為遼代錢幣的珍品。

這么一來,賈似道手上這一枚,即便是真品的“會同通寶”,也不是前所未見的東西了。網絡上就有著馮毅先生手頭的那枚“會同通寶”的圖片,賈似道把它和自己手上的這枚對比了一下,或許是因為拍攝的照片不是很清晰的緣故吧,很多地方竟然看不太清楚。倒是,在圖片上,可以看到“會”字的下面的那個“日”字,的確是存在著很模糊的地方!

這讓賈似道的心下,微微的有了幾分喜意。

不過,再看“同”字的時候,賈似道又沒有什么特別的現了。以賈似道想來,若是自己的這枚銅錢是高手改刻的話,說不得,人家就注意到了“會”字上存在的詫異呢。特意的改刻成模糊的狀態,欺騙一些稍微有些懂行的人!只有這樣,銅錢的價格才能賣得更高吧?

這會兒,讓賈似道從整堆的銅錢中,把它給收上手,也不知道是不是運氣了。

而經歷了一番忐忑的心情變化之后,從懷疑到欣喜,從失落到平靜,再到現在的坦然,賈似道突然的就對手頭的這枚銅錢,有了更多的感情。不管東西是不是真的吧,賈似道都準備把它給留下來,也算是自己在古代錢幣一行的進步了。

如果東西是假的,賈似道完全可以當成是自己在收藏道路上的一種積累;如果是真的,那就更不用說了。哪怕是市面上出現過幾枚“會同通寶”,卻依舊無損其珍品的價值!

大凡是一些古玩的收藏愛好者,對于自己的手頭的東西的喜愛,也就由此可知了吧?賈似道琢磨著,若是自己在古玩鑒定大會之前,就現了這枚“會同通寶”的話,想必會更加的認同廣場上那些前來請專家們鑒定的收藏愛好者們的心情了。

不過,既然那些收藏愛好者可以請專家來做鑒定,那么,他賈似道又何嘗不可以呢?

想到這里,賈似道的眼睛,頓時就是一亮!

只是賈似道也知道,自己所認識的人中,能看得明白古錢幣的,實在是少之又少。看了看時間,已經是頗晚了,按捺住當即就打電話給阿三,或者是紀嫣然的沖動,賈似道只能是繼續的在網絡上,尋找著相關的資料來。

在這個時候,猛然間現,自己的帖子,有人回復了!

歡迎您


上一章  |  賈似道的古玩人生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