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296回、欲上玄宮尋明月,撥山截路鑿天階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靈山 >>靈山最新章節列表 >> 296回、欲上玄宮尋明月,撥山截路鑿天階

296回、欲上玄宮尋明月,撥山截路鑿天階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徐公子勝治  分類: 古典仙俠 | 仙俠 | 梅溪 | 梅振衣 | 徐公子勝治 | 靈山 
看見清風現出青帝真容,梅振衣有時光錯亂的恍惚之感,回憶起了兩件事

幼年時的大夢中,梅太公曾說過:“故老相傳,江湖八大門的始祖是青帝伏羲,洪荒之時伏羲氏畫八卦,八卦方位分為驚、傷、開、景、死、生、杜、休八門,總述人間萬象,后世演化為江湖八大門。書家文學”(注:詳見本書003回。)

醒來后,孫思邈也曾說過:“遠古洪荒之事無史可記,待到有伏羲與女媧出,畫八卦正乾坤之序,而定人間大倫,萬物之靈開枝散葉。這些是最早的傳說,伏羲又稱青帝。”(注:詳見本書024回。)

這些只是無可考證的傳說,如今的梅振衣早已明白,神仙傳說殊不可信,就算有那么回事,內情也是大異其趣。但眼前所見就是青帝真容,那他就是傳說中的青帝嗎?是的,的確是的,但也不完全是!

所謂一縷殘存的神識,并不是象打破什么東西后留下的碎片,而是神識被擊散后留下的一絲痕跡,機緣巧合自感化生而成清風。應該說清風是另外一個人,有自己的修行,甚至歷化形天劫成就金仙。

修行人歷苦海劫能見前世種種,心境不為所動、不受所牽方可渡過,有沒有前世、前世是什么樣?渡過苦海之后其實是無所謂的。還有一點,苦海劫只能見到輪回中的經歷,跳出輪回之外的經歷是見不到的。清風不知自己是青帝一縷殘存的神識所化,也很正常。

神識既散,經歷記憶肯定沒有了,是不可能恢復的,那么一縷殘存的神識包含了什么?青帝的真容、青帝地心境、青帝的行止,換一種角度說,就是清風的來處。\\\

清風求證金仙境界的極致。與加百列天國一戰之后,恍恍惚惚已經窺見門徑。不動尊明王那一筆削去他一千年三百年金仙法力,相當于真空中重溯修行,此真空已不同于世間法的真空劫。清風做到了,他不僅是簡單的恢復修為,而是擺脫了那一筆,已入金仙極致的門徑,修為精進就差最后一步頓悟機緣。

這機緣來的非常巧也非常怪,清風經過上古時青帝留下的丹溪臺遺跡,在丹溪上忽然福至心靈。做了一個當年青帝曾做過的動作,低頭看著如境水面中地倒影,看見的是青帝真容。就在同一剎那,持月仙子追到了丹溪岸邊。看見清風顯出妖異真容,發出一聲驚呼。

此時丹溪中站的這個人。就是已求證金仙極致的清風,卻不再是清風,他并不完全擁有上古青帝地神識,但的地確確就是青帝!這是梅振衣從妙語聲聞中得到的信息以及自己的感悟。梅振衣的通明法眼看不透青帝,卻能將尚未成仙的持月看地清清楚楚。上次清風送明月來九天玄女宮。離去后持月也追出浮生谷,含羞對清風說了一句:“清風前輩的心境。也是少年情懷,不知能否有緣見到你風流逸彩地法身真容?”(注:詳見本書268回。)

持月的意思很明顯,是向清風表露心跡,希望與他結道侶之緣。書家文學\///\\清風仙童雖然總是一副淡然如風拽拽的樣子,但相處之后會發現他有非常可愛之處,持月動情也不令人意外。清風是金仙似乎不可高攀,但也彷佛觸手可及,風不論能否追上抓住,伸手總是可以感覺到的。

持月這一次又追出浮生谷,得償所愿。看見了青帝的法身真容。她是唯一看見清風這番變化的人,感覺卻是七分震驚三分絕望。持月已有出神入化修為。心念相比普通人要通透的多,一眼看見青帝就明白了這不再是自己所追求、能追求的那位仙童。

青帝就在眼前,卻似萬里之外遙不可及,金色的眸子望向持月,清澈、淡然、威嚴,卻無一絲她期望的情意。

“你不必再叫我清風,眼前所見,是青帝地真容。”青帝答了這一句,然后向著持月走去。持月身軀在微微發顫,不知是在害怕什么還是在期待什么?然而什么都沒發生,青帝走過持月地身邊,腳步不停,繼續向來路走去,頭也沒回,只見銀蛇似的長發在風中奇異地飄舞。

持月木立當場,咬著嘴唇眼中已有濕潤的光澤,卻什么話都說不出來。

“梅振衣,多謝你送我這一程!”神念中傳來清風的聲音。

“清風,你要去哪里?”梅振衣開口喊道,然而卻無人回答,他又喊了一聲:“青帝,你往何處去?”

“浮生谷,九天玄女宮,見明月。\\/\”青帝的聲音遠遠的答道。

九天玄女宮九門已封正在舉行法會,清風已經回頭了,怎么變回青帝后又要去,這不要砸場子嗎?師父鐘離權叫梅振衣跟著清風,說是怕出什么意外,清風能遇到什么意外?原來是他自己的意外,看來鐘離權當時已隱約預見到可能會出什么變故。

“仙童明知明月不能見你,何故去而復返?”梅振衣越過丹溪,追在青帝后面問道。

青帝威聲喝問:“梅振衣,你還叫我仙童?”

梅振衣有些耍賴的笑道:“我師孫思邈教我,你莫管他是人是仙,就看他如何與人打交道,我不管你是清風還是青帝,難道變了個的樣子,我們就沒打過交道了?鐘離師父讓我陪著你,我就的陪到底,不能出意外。這番話說的青帝也無計可施,只有住口不言繼續舉步前行,并未飛天但腳程卻是極快,銀絲羽衣與銀發飄舞,山川田野的景象向著身后飛移。緊隨其后的梅振衣急了,突然一頓腳,一股力彌漫而開,移轉空間攔住青帝的腳步道:“九天玄女宮正在召開金仙法會,你此時闖浮生谷,就是擾人修行。”

這一手法術就是當年清風將翠亭庵移出敬亭山送入蕪州城的功夫,梅振衣證得真仙極致初窺靈臺化轉之功。也掌握了這一手大神通,此刻是第一次施展,就是為了讓青帝怎么走都停留在原地。

青帝沒有說話也沒有向梅振衣出手,仍然舉步前行。\\梅振衣發現青帝前行的速度雖然慢了下來,但腳步并沒有留在原地,而是以法破法,腳下帶著梅振衣的移轉空間一起往前走,就似拖著另一個空間詭異的穿行好霸道地法力啊!

一路糾纏八百里,又來到浮生谷外,他們這種陣勢而來。早就驚動了道場中的弟子。撫塵掌門帶著十余名弟子現身攔住的去路,九天玄女宮弟子本就不多,這已是留在宮外的所有弟子了。

“撫塵掌門,青帝要闖宮見明月。我也攔不住!”見到撫塵驚愕的神情,梅振衣也來不及多解釋。仙家妙語聲聞伴隨喊話發了出去,向撫塵解說了清風離開浮生谷后發生的一系列變故。

撫塵看向青帝眼光變的無比驚異,一時不知所措,不知是攔而是不攔?九天玄女宮的來歷與上古青帝可是有著莫大的關聯,弟子傳人見到青帝理應恭敬。眼見青帝大踏步已闖到道場門戶前。撫塵守護宗門職責所在,不得不硬著頭皮迎上前到:“青帝前輩。請留步,莫讓晚輩弟子為難!”

“她們攔不住我,我也不想向九天玄女宮弟子出手,你幫我纏住她們,我要進入浮生谷道場。……有些事你還不清楚,我不想驚擾法會,只是要見九天玄女而已。”青帝突然對梅振衣發來神念。

洞天結界不是那么好硬闖的,否則梅振衣就不會花那么大氣力鑿建青漪三山了,其一是為了匯聚地氣靈樞,其二是為了自保。\\而以青帝地修為。若一意孤行。應當可以闖進浮生谷,此時谷中的守護弟子都迎到門外來了。若讓她們退入洞天發動法陣,這一戰的動靜恐怕就大了。

若進入浮生谷后,道場中樞的九天玄女宮是一處金仙開辟地洞府,青帝怎能闖進去見九天玄女呢?九天玄女不是早已離開了嗎,難道青帝要趁著弟子們正在開法會,順勢闖空門?不對呀,青帝明明說只想見九天玄女一面,是不會亂說的。這一瞬間,梅振衣忽有所悟,做了一個決定,不再纏住青帝地腳步,而是幫青帝闖宮。

拜神鞭突然祭出,化成萬道揮舞的銀絲,就如青帝飛舞的長發,滿天舒卷罩向撫塵等人。他雖然留不住青帝的腳步,但對付一般的仙家可太輕松了,更何況對面只有撫塵一位仙人,又離開了道場洞天地庇護,連鎮宮九神器都沒帶出來。

撫塵驚呼道:“梅振衣,你為何如此?”

梅振衣答道:“你們是攔不住青帝的,又不得不攔,我出手,總比青帝與你們動手好說。”展開拜神鞭,法力四散纏住撫塵等人不得脫身,同時化解九天玄女宮眾弟子地反擊,卻不傷人。

梅振衣纏住了攔路的眾弟子,青帝一閃身已來到浮生谷中,這里就是一片極大的空曠山谷,看不見任何道場洞天的痕跡。他朝天一揮衣袖,羽衣上絲絲銀光飛出,延伸千萬丈就像一只大袖罩住了整個山谷。

銀光大袖一卷,浮生谷道場顯露出來,只見遠方山谷的北側有一片巨大的高丘,高丘上的原野奇花異草叢生、清泉怪石羅布、亭臺樓閣點綴、瑞氣祥云環繞,一片仙界景像。高丘的中央有一座壯觀的宮闕虛懸空中,九門重重、彩光環繞。宮殿腳下白云擁聚,九天玄女宮就坐落在云堆中青帝施法打開浮生谷道場的門戶,舉步而入收回銀絲大袖,然而神色一變似乎很吃驚地樣子。別說他吃驚,正在纏斗地梅振衣與撫塵等人都大吃一驚,因為浮生谷的洞天結界消失了。青帝揮袖一擊,只是打開洞天門戶而入,不可能有讓整座道場結界消散之威。

仿佛這座道場結界就是在等著青帝這一擊,順勢消散于無形,也許在千年之前鑿建之日起,就已經在等待一刻。青帝低喝一聲:“果然是你!”腳下不停向著道場中樞那片高丘而去。

這位青帝地沖勁,很像清風仙童當年一路打出昆侖仙境的架勢,但此時闖的地方卻有些特別。他很快就來到高丘下,身形似欲飄飛而起,卻奇異的定格在原地,看他的姿態一直在飛,卻怎么樣也飛不離地面,已消失的浮生谷道場仿佛化作了無形的力量,壓在青帝身上。

青帝朝天大喝一聲:“九天玄女,你將法力留在此處,就是為了阻我的腳步嗎?既是在等我來到,為何又要這樣?”

隨著大喝,青帝亮出法器金擊子,持在右手中化為一柄金鑿,揮左袖如錘,向著面前的山坡鑿了一下。沒有泥土翻飛、石宵四濺的景象,銀袖金鑿掃過,高丘的邊緣出現了一節石階,青帝踏上石階繼續揮鑿,一階階道路鑿成,他一步步登階而上。

奇異的是,九天玄女宮所在的這片巨大高丘也在變化,青帝每鑿一階,它便拔地而起更高一尺。此時梅振衣與撫塵等人早已罷斗,實際上他們已經停手三天了,如此奇異的場面就連傻子都能看出一些端倪,更何況修行高人呢。

青帝在斗法,他的對手卻看不見。也許九天玄女還在此處,也許九天玄女早已離去卻留法力阻擋青帝。青帝鑿階不止,如雪長發滿天飛舞,如萬條銀蛇狂卷,他人別說插手,就連接近都不可能,能夠阻止青帝的,只有那不斷升高的巨大山丘。

山丘之上的廣袤平原中,九天玄女宮靜悄悄的矗立于云端,法會還在繼續,并未受一絲驚擾。

尋常人根本看不清青帝的動作,甚至也察覺不到這座巨大山丘正在緩緩的、無聲的憑空抬高,只能看見離山腳不遠處有一團耀眼的、不可接近的銀光。

必須入靈臺定才能看清青帝的動作,等定神看清之后會發現青帝的動作是很快的,一階一階鑿山不止,片刻功夫就鑿成一階。然而以人間歲月論,三天時間不過鑿成二十七階而已。與此同時,周圍人間一切景象閃過的速度極快,就似發生在另一個時空。

以梅振衣的修為倒無所謂,但有人可受不了,只見兩名九天玄女宮弟子發出如呻吟般的低呼,身形已遙遙欲墜。梅振衣喝了一聲:“修為不足者,切莫入境長觀!”神念發出將那兩人從靈臺定境中喚“醒”,順手扔過去兩枚補益神氣的靈丹。

網站分類導航:


上一章  |  靈山目錄  |  下一章